眼看開學在即,莘莘學子都在為返校做著準備,但也有難以收心的人,不是抱怨學校,就是抱怨假期太短,而在網絡上也是經常會刷起「炸學校」一詞,這樣就可以阻止開學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妄想,但美國的一個學生,自製炸彈,連續17年炸遍美國各大高校。
這個學生名為希爾多·卡辛斯基,他曾是伯克利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一個享有身高、聲望的教授,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呢?希爾多1942年出生於一家頗有名望的家庭,從小他就跟其他人不一樣。
在他5歲那年學校的一次智力測試當中,他智商分數高達167(霍金為160分)異於常人智商,也讓他從小就與眾不同,父母雖然沒有給他很大的壓力,但希爾多非常喜歡學習,16歲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
他成了名勝一時的哈佛神童,面對各種異樣的目光,希爾多第一次感到非常不適,在上課時,導師也總是將他當成榜樣來誇讚,這不僅讓希爾多非常困擾,也讓他受到了很多的排擠。
在大學四年當中,希爾多雖然沒有受到過直接的暴力事件,但各種冷暴力,讓他難以承受,大四那年,他請了一個長假,獨自前往蒙大拿,在深山當中他第一次體驗的卸下重負的輕鬆。
在徒步一個月的時間當中,他完成了對世界觀塑造,他意識到「人類對機器的依賴,使人類失去了自制的能力,而忽略最原始的本性」,於是他產生了一種對科技體制的幻滅感,大四畢業之後,他得到了伯克利大學的邀請。
由於性格孤僻,在為期10年的教師生涯當中,並不受人待見,但他需要一筆錢來完成他的夢想,1972年,希爾多辭去了職位,他在蒙大拿州林肯鎮買下了一塊地,開始隱居生活。
他自己建造了一個木頭房子,沒有電燈、沒有電話、沒有任何高科技產品,他靠打獵維持生活,這樣的年頭只維持了6年,工業文明就打破了這份寧靜,一些大學生來到了他的小屋,他們對著他又是拍照,又是各種詢問。
希爾多非常氣憤,但他更多的是氣憤科技世界,他要報仇,他要向整個科技世界報仇,於是他返回了社會,開始自製炸藥,1978年,他的第一顆炸藥在美國西北科技大學成功爆破,受害者是一位頗有名望的教授。
雖然警方對此進行了調查,但希爾多行事謹慎,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此後17年,希爾多都會給美國各大高校送炸彈,炸彈威力根據學校名望而定,就連耶魯大學也收到過炸彈,他唯一的好朋友被炸傷,一棟科技大樓更是被炸掉了一半,不過是晚上,並沒有學生受傷。
雖然他孜孜不倦在各大高校安置炸藥,但這並沒有毀掉科技,為了徹底毀掉科技,他手寫一份信件送到了美國知名媒體,他要它們刊登他的論文,否則就炸死它們,而警察在追捕了17後,也終於找到了一點線索,那就是信件上的筆記。
希爾多也因此被抓,1998年5月,希爾多被判終身監禁,在獄中,希爾多接受了採訪,記者問,囚徒的生活會不會讓他變得癲狂,他說「不會。我擔心的是我會適應這個環境而不再憎恨它。我害怕我會忘記,忘記那些山,那些樹,忘記與自然接觸的感覺」。
他的這番話,讓他成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也成為了新時代的盧德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