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態環境局 17 日發布今年第三季度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三季度深圳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環境空氣品質優天數同比增加 17 天,包括茅洲河在內的全市河流水質明顯改善。
空氣環境方面
全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良好水平。全市環境空氣品質 AQI 範圍在 19~139 之間,環境空氣品質達到Ⅰ級(優)的天數為 70 天,比上年同期增加 17 天;Ⅱ級(良)的天數為 17 天,比上年同期減少 4 天;空氣品質達到優良的天數合計為 87 天,佔總有效天數(92 天)的 94.6%,比上年同期上升 14.2 個百分點。
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 6 微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上升 1 微克 / 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 20 微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2 微克 / 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 22 微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11 微克 / 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 12 微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6 微克 / 立方米;一氧化碳平均濃度為 0.5 毫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毫克 / 立方米;臭氧日最大八小時滑動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數為 124 微克 / 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76 微克 / 立方米。
全市降水 pH 平均值為 5.39,比上年同期下降 0.11,酸雨頻率為 30.8%,比上年同期下降 2.4 個百分點,酸雨汙染基本穩定。
飲用水源方面
全市 29 座飲用水源地(不含深汕合作區),除東湧水庫和洞梓水庫因工程施工未開展監測外,其他水庫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Ⅲ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 100%,與上年同期持平。大坑水庫水質類別為地表水Ⅰ類,水質為優;深圳水庫、梅林水庫、鐵崗水庫、羅田水庫、清林徑水庫、赤坳水庫、松子坑水庫、楓木浪水庫、銅鑼徑水庫、徑心水庫、三洲田水庫、紅花嶺水庫上庫、紅花嶺水庫下庫、紅花嶺上洞坳水庫、打馬壢水庫、羅屋田水庫、長嶺皮水庫、茜坑水庫、香車水庫、公明水庫和嶺澳水庫水質類別為地表水Ⅱ類,水質為優;西麗水庫、石巖水庫、鵝頸水庫、龍口水庫和雁田水庫水質類別為地表水Ⅲ類,水質良好。與上年同期相比,西麗水庫、梅林水庫、銅鑼徑水庫、三洲田水庫、茜坑水庫、龍口水庫、嶺澳水庫和大坑水庫等飲用水源地水質有所改善,其他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
河流水質方面
茅洲河共和村(國考)斷面水質由上年同期的劣Ⅴ類提高為Ⅳ類,主要汙染物氨氮和總磷濃度同比分別下降 66.9%、40.2%;深圳河河口(國考)斷面水質由上年同期的劣Ⅴ類提高為Ⅴ類,主要汙染物氨氮和總磷濃度同比分別下降 60.2%、46.4%;深圳河徑肚(省考)斷面水質保持為優,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觀瀾河企坪(省考)斷面水質由上年同期的Ⅳ類提高為Ⅲ類,主要汙染物氨氮和總磷濃度同比分別下降 16.9%、36.1%;龍崗河西湖村(省考)斷面水質由上年同期的劣Ⅴ類提高為Ⅴ類,主要汙染物氨氮和總磷濃度同比分別下降 48.7%、55.5%;坪山河上垟(省考)斷面水質由上年同期的Ⅳ類提高為Ⅲ類,主要汙染物氨氮濃度同比基本持平,總磷濃度同比下降 25.4%。
全市其他 10 條主要河流中,鹽田河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沙灣河、布吉河和王母河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福田河、大沙河和新洲河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Ⅳ類標準,西鄉河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Ⅴ類標準。與上年同期相比,布吉河水質明顯改善,西鄉河、沙灣河、新洲河和王母河水質有所改善,鹽田河水質保持為Ⅱ類,大沙河水質保持為Ⅳ類。水質仍為劣Ⅴ類的兩條河流中,鳳塘河水質汙染程度有所減輕 , 皇崗河水質汙染程度明顯減輕。
近岸海域方面
近岸海域東部海域水質為良,符合國家海水水質第二類標準;西部海域水質受到汙染,無機氮濃度超過第四類標準。與上年同期相比,東部海域水質保持優良,西部海域水質汙染程度有所減輕。
聲環境方面
功能區噪聲 1 類區晝間達標率為 100%, 夜間達標率為 66.7%;2 類區和 3 類區晝間、夜間達標率均為 100%;4 類區晝間達標率為 100%, 夜間達標率為 50.0%。
輻射環境方面
全市輻射環境狀況良好,全市各監測點位的環境地表 γ 輻射劑量率在正常天然本底水平範圍內上下漲落,未出現異常;環境 γ 輻射累積劑量監測結果處於正常水平。
環境管理方面
全市審批建設項目 475 項,報告表備案 2441 項,核發排汙許可證 2799 個,共處罰環境違法案件 560 宗,罰款總金額 2242 萬元,實施查封扣押 29 宗,移送公安行政拘留 5 宗,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 10 宗,登報導歉承諾 8 宗。
【來源:讀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