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日起,即期返還的年金險、養老險等產品不再銷售——

2021-01-09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從10月1日起,各保險公司「分紅年金/兩全保險+萬能帳戶」產品形態並能即期返還的年金險、養老險等產品不再銷售。投保人在中短期內從人身保險上快速獲利已不可能,同時壽險公司也面臨從「單純追求規模」向「注重提升質量」轉型的壓力。目前,多家壽險公司準備推出具備長期保障功能的保險,以此作為明年「開門紅」主打產品

10月1日起,根據中國保監會早前下發的《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簡稱「134號文」),「分紅年金/兩全保險+萬能帳戶」產品形態並能即期返還的年金險、養老險等產品不再銷售。「過去投保兩全保險、年金保險從首年就可返還,且年生存金的領取比例一般是10%至30%保額。新規實施後,這些產品已直接下架。」多家保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來年「開門紅」壓力大

據悉,「134號文」對人身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開發行為作出原則性規定,明確兩全保險產品、年金保險產品,首次生存保險金給付應在保單生效滿5年之後,且每年給付或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已交保險費的20%;萬能型保險產品、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追加保險費,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護理保險產品在保險期限屆滿前給付的生存保險金,應當以被保險人因保險合同約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引發護理需要為給付條件。

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朱銘來認為,為促進「保險姓保」,新規通過拉長期限把保險從投資功能往保障方向轉移。的確,新規直接打消了投保人在中短期內從人身保險上快速獲利的可能,同時壽險公司也面臨從「單純追求規模」向「注重提升質量」轉型壓力。

「每年10月份左右壽險公司都在制定下一年『開門紅』產品的銷售任務,往年主推『主險分紅型年金+附加萬能帳戶』形式的年金保險,因為此類產品收益率高、還能快速返還,近年廣受市場歡迎。『134號文』下發後,該險種已經陸續下架,新產品目前還未最終全部確定,明年『開門紅』業績將承受不小的壓力。」一位壽險公司市場部經理說。

眾所周知,每年險企第一季度銷售「開門紅」的保費收入幾乎佔到全年的三分之一,這也是給保險公司帶來大量現金流的主流產品。但是,新產品除了需要拉長年金首次返還的時間至5年以上、每年返還金額受限之外,返還的保險金進入萬能險帳戶或將不再免交手續費,客戶從萬能險帳戶提款,也可能失去每年數次的免手續費機會。如此,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就將大大降低,明年「開門紅」的銷售情況不容樂觀。

險企實施增資計劃

據業內人士透露,過去壽險公司銷售的兩全保險以及年金保險多數屬於快速返還型產品。新規生效後,首次返還時間推後,且對萬能險的轉入和轉出收取手續費,將降低產品的收益性和流動性,萬能險的純理財功能弱化,市場接受程度勢必降低。

一份行業交流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份,年金保險及兩全保險累計保費收入約1.6萬億元,在同期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中的佔比接近80%。這意味著,「134號文」完全生效後,大部分壽險公司會受到影響,資金壓力增大。

與此同時,隨著保險業「償二代」正式實施,今年一季度有數據可供對比的151家險企中,僅38家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佔比兩成多,有110家出現下滑,佔比超七成。

各種因素疊加促使多家險企實施增資計劃。來自中國保監會數據,今年1月份至6月份,保監會批覆了包括幸福人壽、中郵人壽、復星保德信、中荷人壽等在內的8家險企增資計劃,合計增資額度達到95.32億元。

不過,也有市場分析認為,部分產品停售不一定就意味著總保費收入立即減少,因為很多產品都是期交方式,續期保費對於總保費的拉動作用,仍會在一定時期內體現。不少險企已經提前做好了業務轉型準備,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

以中國太保為例,今年上半年,整體新保增速是36%,個險新保增速是43%,新業務價值增速高達59%,其主要原因就是長期保障型產品快速增長,達73.8%,佔個險新保總量已超過五成。中國太保壽險發展企劃部總經理陸惠其表示,由於此前我們已經做了聚焦營銷和期繳的壽險轉型,業務結構已進入新保續期「雙輪驅動」的發展周期,「134號文」實施後,對公司的影響並不大。此外,我們會持續提升產品的供給能力,設計更多客戶需要的保額更高、保齡更寬、保障更廣、保費更省的產品,堅持回歸保險本源。

加速產品更新迭代

據記者了解,目前多家壽險公司準備推出具備長期保障功能的保險,以此作為明年「開門紅」主打產品。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年金保險方面,新產品將延長年金產品的初次給付時間,拉長年金產品的給付期,真正實現年金產品的長期保險金規劃功能,發揮年金產品在少兒教育金以及養老金等長期資金規劃方面的功能,同時區別於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發揮年金產品的生存保障功能;對於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險企或將被保險人按照不同的健康因子區分定價,提高產品的科學定價水平,鼓勵被保險人實施自身健康管理,同時提升了保險公司管理死差風險能力;萬能險今後可以設計為年金、終身壽險以及兩全保險,且以主險形式存在。

前海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公司產品設計堅持「保險姓保」的原則,全力推出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險種。新產品的交費方式多數為期繳產品;保險期限除短期意外險和一年期醫療險之外,均為20年以上,甚至終身;保障範圍涵蓋醫療、意外、養老、重疾等領域;保障人群緊貼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有針對少兒群體推出的「愛寶貝及愛寶貝重疾」險,還有為老年人群體打造的「孝心保(2017)」,以及為中高端人群量身定製的「富貴年年」等產品。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未來保險公司開發設計保險產品時更多的是向保障方向靠攏,保險業要進一步發揮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金融安全、改善民生保障、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4.025%的年金險競相停售,有必要上車嗎?
    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提醒各家保險公司,及時下架以4.025%利率定價的年金險,避免風險。 隨著監管一聲令下,以4.025%定價的年金險也即將於年底競相告別市場。 那麼,我們有必要趕上這趟末班車嗎? 1、何為4.025%?
  • 保險周報(1月11日)
    2、償二代二期終稿即將發布1月8日,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償二代二期」規定終審稿已基本確定,銀保監會計劃於2020年春節前發布「償二代二期」規定文件,為險企留有一年過渡期限。3、網際網路人身險銷售規範向業內徵求意見 年金險可售門檻迎來重大調整財聯社1月6日訊,備受業內關注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規範正向業內徵求意見。
  • 平安養老險農村小額人身險入選「普惠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
    其中,平安養老險「保障農村低收入群體——小額農村項目」,獲得中國普惠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入選案例將編入《中國普惠金融實踐案例集錦2020 )》。根據本次活動評審原則,入選普惠金融扶貧攻堅案例需要在機制、產品和服務上體現出創新性,具備金融精準扶貧、增加金融支農資源、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能力,並起到促進城鄉金融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10月1日起正式分階段禁止使用及銷售白熾燈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從2012年10月1日起,我國將按照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根據規劃,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的是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 保險周報(1月4日)
    36萬元人保財險莆田荔城支公司財務不真實被罰27.6萬元3名保險公司前員工倒賣客戶信息被判4年,各罰300萬元險資股權百年人壽繼續舉牌浙商銀行H股年金基金投資上提10% 將帶來3000億增量資金險資持續加大股票投資 前11個月收益率近10%第二季度全球保險科技融資額上升71%達15.6億美元
  • ...業務保費降幅達20%;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核查整頓工作
    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核查整頓工作 9月18日,『慧保天下』獲悉,銀保監會發布《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針對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產品、變相突破監管規定、誤導誇大保險理財功能、違背保險基本原理、弱化保險保障屬性、偏離保險本源等通過產品組合銷售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核查整頓
  • 低利率環境下,為何年金險複利價值凸顯?
    在低利率時代,理財產品利率一路走低,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也逐漸消失,但擁有複利功能的年金險反而價值凸顯。 年金險的投資期很長,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它會穿越多個經濟周期,經歷經濟的繁榮與蕭條、利率升高與走低,同時保持一個長期、適中的收益水平。
  • 財聯社保險早會(1月7日)
    政策方向網際網路人身險銷售規範向業內徵求意見 年金險可售門檻迎來重大調整簡政放權 人身險屬地監管改革在即行業動態2021年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啟 改革步入關鍵年艾瑞預測2025年百萬醫療險保費規模將破2000億元機構要聞浙江某實業投資公司將接盤萬達所持百年人壽股權信立泰擬購買董監高責任險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新產品現兩大變化
    自發布之日起到2021年1月31日為過渡期。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20版疾病定義規範發布後,不少保險公司一手抓理賠服務,一手抓新產品開發。目前,已經有多家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從有利於保險消費者的角度進行理賠,還有險企表示正在制定相應方案,近期將發布。而在新產品方面,目前正式亮相的產品還不多,但分析人士認為,價格整體可能會有所下降,保障將進行分層,更加科學。
  • 情系民生 服務大家-「大家民享」產品發布會預告
    在IMF6月發布的《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中,除了中國以外,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GDP均為負增長。而在利率面,2020年全球已先後有多個地區宣布了近百次的降息,這也意味著傳統的投資理財模式將在全球大降息的趨勢下,其收益面臨極大的考驗。在這全球性動蕩的經濟環境下,如何在資產配置中尋求一份相對穩定且有保障的規劃與配置,對每個人來說確實是一大考驗。現實中,真的存在符合這樣條件和要求的產品嗎?
  • 2021年的A股資金面:寬鬆不再 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2020年海內外的投資者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3月的全球新冠疫情衝擊,7-8月中美關係惡化,10月全球二次疫情爆發、美國大選面臨不確定性等等。相較於2020年,2021年風險環境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緩和,新冠疫情的衝擊將減弱,全球經濟將進入復甦,拜登勝選後中美關係尤其是經貿關係將迎來緩和。我們預計,2020年陸股通累計買入成交淨額將超12000億元,同比增長近25%。
  • 10月起中國將分段淘汰白熾燈 私自銷售涉嫌違法
    10月起中國將分段淘汰白熾燈 私自銷售涉嫌違法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2016年10月起,15瓦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熾燈均將被禁止進口和銷售,工商等部門將依法查處違法銷售白熾燈行為。  17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在中國工程院舉行「告別白熾燈•點亮綠色生活」政府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宣布正式實施《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代理維權」存四大陷阱 消費者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北京銀保監局要求加強內部人員管理,防範酒桌文化寧波、湖北、山西三地銀保監局局長將換任河南10月1日起統一養老保險政策深圳推出個人醫保帳戶可購買的專屬醫療險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18日)
    行業動態香港保險中介操守投訴佔比達30%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 國內已在開發新能源車專用保險新能源汽車保險缺位,平安、太保稱已開展相關計劃從投訴類別來看,其操守(指因保險銷售過程、處理客戶保費或款項、跨境銷售、無牌銷售、欺詐指控、偽造保險相關文件指控等)類別收到的投訴最多,佔比30%。2、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A股五大險企今年前10個月保費合計2.2萬億,同比增長5.2%,各公司增速從1.5%到22.7%不等。
  • 多部門:11月1日起停售硫含量大於10ppm普通柴油
    張雲 攝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發改委、環保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公告稱,為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改善空氣品質,2017年1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硫含量不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同時停止國內銷售硫含量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  公告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按照《關於做好「2+26」城市提前供應國六標準油品有關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執行。
  • 消費者報告|玩具童車類產品3C認證新規發布,7月1日起實施
    記者 | 馬越編輯 | 昝慧昉1兒童用品是否符合安全質量標準,向來是消費者們關心的話題。6月2日,國家認監委官網發布公告稱,對玩具、童車類產品強制品產品認證規則進行了修訂,完成了歸併優化。公告同時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童車類產品》(CNCA-C22-01:2020)、《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玩具》(CNCA-C22-02:2020)。新版規則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
  • 2021年的A股資金面:寬鬆不再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居民增配權益的歷史進程仍將延續,但節奏將邊際放緩,預計2021年財富管理機構增量入市達1.1萬億元。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資管淨值化轉型與理財產品剛兌打破,居民資產配置行為正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轉變,是過去兩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增量流入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