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21-01-11 科學網

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共145 位,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

 

關於公布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對本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進行了通信投票,經中國科學院各學部常委會審議,確認初步候選人145 位。

 

現予公布。

 

中國科學院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數學物理學部(共21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恩哥

50

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

鄧學鎣

66

空氣動力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

龍以明

58

數學

南開大學

4

喬國俊

70

天體物理

北京大學

5

孫  鑫

68

凝聚態物理

復旦大學

6

朱詩堯

61

物理、光學

香港浸會大學

7

邢定鈺

62

凝聚態物理

南京大學

8

佘振蘇

44

流體力學

北京大學

9

吳嶽良

45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10

張偉平

43

基礎數學

南開大學

11

張肇西

66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12

李安民

60

數學

四川大學

13

陸坤權

67

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4

羅  俊

50

引力物理

華中科技大學

15

鄭泉水

46

力學

清華大學

16

侯振挺

71

概率論、運籌學

中南大學

17

俞昌旋

65

等離子體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

袁亞湘

47

運籌學、計算數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19

黃  濤

67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

景益鵬

43

天體物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

21

潘建偉

37

原子分子與光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部(共23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萬立駿

49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2

馬大為

43

有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3

包信和

47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4

田  禾

44

精細化學工程

華東理工大學

5

江桂斌

49

分析化學、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6

江  雷

42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7

吳毓林

69

有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8

宋禮成

69

有機化學

南開大學

9

張  希

41

高分子化學和物理

清華大學

10

張  濤

43

化工(工業催化)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1

楊丹(女)

41

有機化學

香港大學

12

楊學明

44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3

辛  勤

68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4

陳小明

45

無機化學

中山大學

15

段  雪

50

化工(應用化學)

北京化工大學

16

趙東元

44

物理化學

復旦大學

17

唐本忠

50

高分子化學

香港科技大學

18

席振峰

44

有機化學

北京大學

19

柴之芳

64

放射化學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

高  松

43

無機化學

北京大學

21

景遐斌

65

高分子化學和物理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22

董紹俊(女)

76

分析化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23

廖代正

67

無機化學

南開大學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共30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海燕(女)

69

臨床醫學、內科學、腎臟內科

北京大學

2

宋微波

48

動物學

中國海洋大學

3

張  旭

45

神經科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4

張明傑

40

結構生物學

香港科技大學

5

李  林

46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6

楊煥明

54

基因組學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7

沈珝琲(女)

72

基因分子生物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8

陳孝平

54

肝膽外科、器官移植

華中科技大學

9

陳潤生

66

生物信息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0

周  專

50

生物物理

北京大學

11

孟安明

43

發育生物學

清華大學

12

尚永豐

43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北京大學

13

武維華

50

植物生理

中國農業大學

14

鄭樹(女)

75

臨床醫學(外科學)

浙江大學

15

金  力

44

群體遺傳學

復旦大學

16

侯凡凡(女)

56

內科學(腎臟病學)

南方醫科大學

17

段樹民

49

神經生物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8

趙進東

50

植物生理學、藻類學

北京大學

19

趙繼宗

61

神經外科學

首都醫科大學

20

徐汝梅

69

昆蟲生態學

北京師範大學

21

柴家科

55

燒傷外科學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

22

康  樂

48

昆蟲學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23

梁秉中

66

骨外科、骨質疏鬆研究、中西醫結合

香港中文大學

24

葛均波

44

心血管內科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5

蔣華良

42

藥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26

謝華安

65

植物遺傳育種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27

韓  斌

44

植物分子遺傳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8

慈龍駿(女)

72

林業(荒漠化防治)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29

詹啟敏

48

腫瘤分子生物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30

薛勇彪

44

植物分子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地學部(共25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馬永生

45

沉積學、石油地質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

2

石廣玉

64

大氣物理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3

劉叢強

51

地表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4

劉紀遠

60

地理學、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變化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5

張 經

49

化學海洋學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華東師範大學

6

張培震

51

構造地質(新生代構造)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7

李長江

55

礦床地質、災害地質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

8

楊元喜

50

大地測量

總參謀部測繪研究所

9

楊經綏

57

巖石大地構造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0

陳均遠

67

古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11

周衛健(女)

54

放射性碳年代學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12

鄭永飛

47

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3

金之鈞

49

石油地質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14

姚檀棟

52

冰川環境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15

趙思雄

67

大氣科學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6

徐永昌

75

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17

莫宣學

68

巖石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18

郭正堂

43

新生代地質與環境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高 山

45

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

傅伯傑

49

自然地理學、景觀生態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1

焦念志

44

生物海洋學

廈門大學

22

翟明國

59

前寒武紀地質與變質地質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3

臧紹先

68

固體地球物理

北京大學

24

穆 穆

52

大氣動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5

濮祖蔭

70

空間物理學

北京大學


信息技術科學部(共18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小雲(女)

40

信息安全

山東大學、清華大學

2

王永仲

62

光學工程

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

3

王建新

55

通信與信息系統

總參第六十一研究所

4

劉良棟

63

一般力學、航天控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

5

朱嘉麟

66

半導體

清華大學

6

許寧生

49

真空微納光電子學

中山大學

7

吳一戎

43

信號與信息處理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8

懷進鵬

44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

李愛珍(女)

71

半導體材料和器件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10

李景鎮

66

光學工程

深圳大學

11

楊學軍

44

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12

陳坤基

66

半導體材料與固體電子學

南京大學

13

鄭建華

50

信息通訊

解放軍保密委員會技術安全研究所

14

金亞秋

60

電磁散射與遙感信息

復旦大學

15

祝明發

62

計算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6

徐  雷

48

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與神經網絡

香港中文大學

17

梁甸農

71

信號與信息處理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18

譚鐵牛

43

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技術科學部(共28位)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於起峰

49

實驗力學、精密光測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

馬興瑞

47

飛行器設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3

王漢功

66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4

王光謙

45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清華大學

5

王自強

68

固體力學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6

王克明

68

材料物理

山東大學

7

任露泉

63

仿生科學與工程

吉林大學

8

劉竹生

67

火箭總體設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9

劉治國

63

信息功能材料

南京大學

10

華澤釗

68

生物醫學熱物理

上海理工大學

11

吳德海

73

材料加工

清華大學

12

張曙光

50

鐵道車輛

鐵道部

13

李  傑

49

結構工程

同濟大學

14

汪衛華

43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5

沈保根

54

磁性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6

陳塑寰

72

結構動力學

吉林大學

17

鄭  平

71

工程熱物理

上海交通大學

18

俞大鵬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學

19

南策文

44

材料科學

清華大學

20

祝世寧

57

功能材料(微結構功能材料)

南京大學

21

胡海巖

50

一般力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2

唐春安

49

採礦工程

大連理工大學

23

徐世烺

53

土木水利結構工程

大連理工大學

24

程時傑

61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華中科技大學

25

賴遠明

44

土木工程(寒區工程)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26

管曉宏

51

系統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

27

翟婉明

43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

28

魏炳波

43

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北工業大學

相關焦點

  • 關於公布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關於公布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01 09:43 來源: 中科院網站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據《光明日報》2007年5月29日報導: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關於公布2007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的公告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推薦工作已於2007年4月30日結束。經過院士與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287人,現予公布。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昨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181名初步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
  • 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名單已於8月1日在該院網站公布。
  • 中科院公布今年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 共157人
    關於公布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浙大教授胡海嵐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 中科院副院長相裡斌躋身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中科院副院長相裡斌躋身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8-01 11:26 來源:澎湃新聞
  • 16位「70後」入圍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年齡最小42歲
    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紅星新聞梳理發現,在181名初步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其中,年齡最小的42歲。
  • 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全國共有181人入選。其中,被網友稱為「美貌與才華」齊飛的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候選人名單。胡海嵐,女,1973年出生,浙江東陽人。
  • 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出爐 六成來自高校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近日公布,通過對增選有效候選人的通信評審,157人入選,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3人、化學部25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0人、技術科學部30人。按照慣例,中國科學院將於年底公布最終增選名單,最終增選院士不超過65名。
  •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浙大8人入選
    中科院學部7月31日公布了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對本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進行了通信評審,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
  •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共 181 人,浙大教授胡海嵐...
    IT之家8月1日消息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
  •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新聞—科學網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157人初選名單公布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 記者1日從中科院獲悉,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  中科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2015年將最終增選院士不超過65名。此次公布的157名初步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23人、化學部25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0人、技術科學部30人。
  • 中科院公布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 江蘇11人入圍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新聞—科學網
    經過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391位。有效候選人名單將於5月20日在中國科學院網站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網站登載。 據了解,中科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於今年1月啟動,計劃增選院士的名額不超過60名。
  • 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發布 中科大5人在列
    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發布 中科大5人在列   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公告說,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 2017年中國科學院當選院士名單
    11月28日,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次院士增選工作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界和全社會廣泛關注。增選工作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根據《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在中國科學院黨組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全面部署並認真組織完成了此次增選工作。  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7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1人。
  •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最小年齡42歲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剛剛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此次增選,根據專門制定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特別推薦評審暫行辦法》,中科院對從事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工作的涉密候選人進行特別推薦和評審,並增加了5個特別名額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選人通過特別推薦機制當選。同時,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繼續加強對新興和交叉學科的支持,今年又有多名與新興和交叉學科研究相關的候選人當選,其中有4名候選人通過新興和交叉學科推薦評審機制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