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2020-12-04 星球百科故事會

親愛的朋友們新年好!小編在這裡先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新年吉祥如意!

蝙蝠在這個春節竟然意外走紅,原因是它攜帶了與疫情相關的新冠狀病毒,病毒學專家認為新冠狀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蝙蝠,理由是病毒基因測序相似度相差無幾,到底當前的新冠狀肺炎病毒是不是跟蝙蝠有直接關係還有待科學家地細緻研究,蝙蝠是不是躺著中槍我們暫且先不管,小編這期為大家採用另類風格的寫法來科普一下蝙蝠,特意請來了蝙蝠中的代言人-----"蝙蝠俠"來科普蝙蝠自己的故事。

蝙蝠俠:嘿!大家好!我是蝙蝠的代言人蝙蝠俠,我不是上面圖片中的蝙蝠俠,我沒有超能力也不具有行俠仗義的本事,我是小編請來的蝙蝠專家,很高興來答覆人們對蝙蝠的所有疑問。

小編:新冠狀病毒是不是跟你們蝙蝠有直接關係?

蝙蝠俠:我們大多數蝙蝠當前的處境非常不如意,我們儘量遠離人類晝伏夜出,儘量不產生利益糾葛,試圖跟人類井水不犯河水,但我們真得害怕人類的那張貪得無厭的嘴,很多的同類一不小心就上了他們的餐桌。

儘管我們蝙蝠有自己獨特的免疫系統而百毒不侵,但卻無法阻止人類對我們的身體垂涎三尺,我們體內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庫,攜帶了對人類致命的病毒武器,比如伊波拉、流感、狂犬病、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及新冠狀病毒等,為了躲避不必要的傳播,我們住山洞睡牆縫掛樹枝,儘量遠離人類的視線和生活。我們做到了儘量不去騷擾人類,但人類總是出爾反爾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我們也不確定自身的病毒會不會直接傳播給人類,我們也不想為人類發生重大疫情背黑鍋,不過事實上那些致命的病毒確實能給人類帶來重大麻煩。

小編:你認為人們對蝙蝠是不是持有偏見和誤解?

蝙蝠俠:我們蝙蝠屬於長著毛會飛的有脊椎哺乳動物,絕不屬於鳥類和嚙齒類(老鼠),一些年齡大的人都說我們和老鼠是親近,說吃了食鹽的老鼠就變成了蝙蝠,我們絕不背這個鍋,我們和老鼠既不是近親也不是表親,要說近親反而跟靈長類動物相近,我們早在恐龍滅絕之前就存在了,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不同的是,我們蝙蝠有一部分物種需要冬眠。在全世界5500多種哺乳動物中我們佔據了1200多種,是一個龐大的種類群體。

我們蝙蝠大多數都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下,儘管跟人類利益糾葛不大,但仍然被人類給戴上了一頂邪惡的帽子而冠於惡名,總是把我們跟吸血鬼聯繫在一起,其實,我們種類群體中只有3個種會吸食人類和動物的血液為生,大多數的蝙蝠都是清白無辜的,希望人類理解蝙蝠群體,除了大蝙蝠亞目的種類跟人類有利益糾葛之外,我們大多數都很自覺並安分守己,我們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萬年,對維護地球的生態系統平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吃掉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積極維護了人類所需要的環境利益。

小編:蝙蝠在生物學科上是如何劃分種類的?中國當前的分布情況如何?

蝙蝠俠:我們蝙蝠在全世界大約有1200多種,科學家稱我們為"翼手類(目)動物",把我們分為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共分了18個科,中國佔據了6個科130多種。從生物分子學角度劃分,中國有91個自然群種(原生種),27個邊緣種(國家邊界上)和19個未定種(外來種或極少數的種類)。

★ 大蝙蝠亞目下轄一個狐蝠科(Flying Fox),科屬蝙蝠因為喜歡吃食水果、花蜜、樹葉等植物被稱之為"果蝠",狐蝠科蝙蝠的外觀特徵體型巨大,最大翼展可達1.8米,主要生活在舊大陸地帶(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邊緣地區;大蝙蝠亞目在全世界約有200多種,主要分布於非洲、東南亞和中國,在中國的分布也很廣泛,雲南、兩廣、四川南部、海南等地。

中國的果蝠種類主要是棕果蝠,因為長著一身棕色的毛皮而被命名為棕果蝠,它們比較喜食人類的荔枝和龍眼,所以多少和人類的利益產生了一些糾葛,主要原因也是人類領地的擴張,導致它們失去棲息地從而出現利益重疊。

除了棕果蝠之外中國還存在少量的"抱尾果蝠",主要集中在雲南的西部和南部西雙版納,一般很少見,主要特徵是跟其它果蝠不同,長了一根小尾巴。在中國還有一種長相搞笑的"犬蝠",顧名思義就是長相隨狗的樣子,據說這種果蝠在動物學家張利標博士的研究中,曾經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物搞笑獎,這種果蝠在雲南及兩廣非常常見。

其它狐蝠科的果蝠還有琉球果蝠、泰國果蝠、球果蝠、大長舌果蝠和小長舌果蝠等,棕果蝠和犬果蝠是中國比較常見的種類,跟當地的農業生產容易產生衝突。

★ 小蝙蝠亞目下轄17個科,估計超過了1000種,體型最小的只有3-4克的重量,共同特徵跟大蝙蝠亞目不同的是,會使用超聲波和"回聲定位技術",不管是飛行捕食還是躲避障礙,都要使用這2項技術,食物範圍非常廣泛,但主要集中在昆蟲類,還有少量的植食種類和動物血液為食類,其中較為典型的是葉口蝠,大部分跟大蝙蝠亞目動物一樣也吃水果,小部分吸食人類和哺乳動物的血液為主。

小蝙蝠亞目在全世界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極大陸之外,幾乎所有的陸地上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就算在環境極為惡劣的青藏高原地帶也能找到。

最典型的一個科菊頭蝠科蝙蝠,全世界目前發現大約有七八十種的樣子,主要也是在舊大陸地帶。其外貌特徵是頭部的鼻葉長得像一朵菊花而被命名,鼻葉的功能是用來發出超聲波,菊頭蝠科蝙蝠所發出的超聲波是一種恆頻,雷達的原理就是在蝙蝠的超聲波和回聲定位技術的啟發下發明的。

蹄蝠科跟菊頭蝠科屬於近親關係,區別在於蹄蝠科蝙蝠的鼻葉形狀非常像馬蹄而得名,兩者都是恆頻類蝙蝠,而在分子生物學角度科學家更願意將兩者合二為一。蹄蝠科又分為大蹄蝠、中蹄蝠(三葉蹄蝠)和普氏蹄蝠三大屬,主要區別就是鼻葉腹小葉的數量不同,三者從4個腹小葉到2個,各差一個數量。

假吸血蝠科,看名字就知道它不吸食動物或人類的血液,但它們卻比吸血更讓人瘮得慌,它們吃食動物的腐爛屍體為生,全世界當前發現5種,中國分布著2種,馬來吸血蝠和印度吸血蝠,鼻葉形狀複雜,外觀體型很美。假吸血蝠科在中國處於頻危滅絕地步。

鼠尾蝠科在中國沒有其蹤跡,全世界只發現了4種,其外觀特徵顧名思義就是長著一條跟老鼠一樣長長的游離狀的尾巴而得名,在世界上分布稀少。

凹臉蝠科,也叫豬鼻蝠,鼻子長得很像豬鼻子,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體型2-3釐米左右,重量僅為3-5克左右,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之一,最早發現於泰國,由於其跟它種類截然不同,所以把它單獨劃為一個科,全世界目前只發現這一種。

鞘尾蝠科,在中國有分布,稱之為黑髯墓蝠,主要外觀特徵是比較發達類似鞭鞘的尾巴,在國內有一重要部分被單獨劃到了一個墓蝠屬,原因是最初發現地是在墓地,但實際棲息地仍然是山洞或石縫,全世界當前發現50多種。

夜凹臉蝠科,特徵區別還是在於臉部的鼻葉,全世界發現16種,中國當前沒有發現此類蝙蝠。

吸足蝠科,生活在美洲的一類小型蝙蝠,主要外觀特徵是腕部長了一隻吸盤,可以牢牢穩穩地吸在樹葉或樹枝上,是全世界比較稀有的一種,目前只有其一沒有其二。

短尾蝠科,主要外觀特徵是極其短小的尾巴,長相很像老鼠,全世界只有2種,當前發現於紐西蘭,其他地方並未發現。

兔唇蝠科,外觀特徵顧名思義就是嘴唇長得像兔唇,這類蝙蝠的特別之處是食物獨特,具備捕食魚類的特性,目前僅在南美及墨西哥灣附近發現,身體優勢臉部較長,爪子較大而尖銳無比,非常適宜在水面抓魚,採用回聲定位技術,將超聲波發射到水面,探測到魚之後聲波會返回,確定位置後以閃電般速度將魚抓住,然後飛走。

髯蝠科,也是稀有的一類,全世界只發現了10種,主要特徵就是鼻葉長得像一團爛咋咋的鬍鬚而得名。

葉口蝠科,在南美及拉丁美洲一帶演化非常成功的蝠科,其種類豐富分布廣泛,這類的蝙蝠有一少部分種類還帶著一個"惡魔"的頭銜冠名,被稱之為"吸血蝠",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只要在睡覺時被它們盯上,基本上是它們說了算,想吸多少就洗多少,吸血時會發出一種抗血液凝固的蛋白酶和鎮靜劑,讓傷口一直流血不止並且不會感到疼痛,而且會傳播一些致命的狂犬病病毒。不過不要擔心,儘管這種蝙蝠在全世界有160多種,但幸好這種蝙蝠大多數吃食植物,而在中國不存在。

白蝠科,全世界最公認的一種最可愛最萌人最漂亮的一類蝙蝠,不要設想它們長得到底有多麼邪惡,一旦看到它們你會立刻改變主意。它的鼻葉、耳朵、爪子是橘黃色,其它部位全是潔白如雪的皮毛,如同穿了一件白色大衣的絨毛球,只露出了黃色的部位,胖乎乎的體型聚在一起就像一窩窩的小豬。白蝠科蝙蝠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宏都拉斯,所以也叫宏都拉斯白蝠,生活在一種叫褐尾蕉的植物上與其形成共生關係。

煙蝠科,主要外觀特徵是皮毛的顏色如同菸灰色而得名,在中國沒有分布。

盤翼蝠科,一個較小的科,外觀特徵是翅膀摺疊起來像一個圓盤而得名,全世界只有3種,中國沒有分布。

長腿蝠科,蝙蝠中的選美冠軍,長著兩條性感銷魂的大長腿而得名,全世界目前發現8種,中國沒有分布。

犬吻蝠科,主要外觀特徵嘴張的像狗嘴而得名,全世界分布較廣,大約有100多種,中國也有分布,在中國也叫皺唇蝠,主要是寬耳犬吻蝠,行為特徵善於在地面爬行,爬行速度較快,尾巴在爬行狀態時高高翹起像對講機的天線那樣。犬吻蝠其群居規模在美洲最大可達數百萬隻。

蝙蝠科,最常見的一類蝙蝠,也是全世界最龐大的一個群體,大約有400多種,在中國最常見的是長耳蝠,最大的是南蝠,體型翼展可達50釐米左右,當前頻臨滅絕的一種,其性情兇猛很少見。

蝙蝠科大多數蝙蝠都比較小,在中國主要分布有3個屬種,鼠耳蝠長得很像老鼠;長翼蝠翅膀狹長飛行靈活;竹蝙蝠體型特徵扁平,尤其是頭部顱骨呈扁平狀態,生活在竹子筒內,很小的縫隙就能鑽進去,中國有2種。

小編:你們的棲息地都是在哪裡?

蝙蝠俠: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破舊的人類建築中、山洞或礦坑、草原哺乳動物的洞穴等,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建築體內最適合居住,可以說蝙蝠無處不在,幾乎所有的蝙蝠都不跟人類的活動時間重疊。

小編:在中國都是有哪些較為知名和稀有的種類?

蝙蝠俠: 大足鼠耳蝠,一種專吃魚的蝙蝠,曾經出鏡過中央電視臺的《走近科學》和《發現之旅》,還有BBC的《well china》欄目,它跟大多數蝙蝠一樣都是遵循著晝伏夜出的行為習性,發現於北京房山區霞雲嶺鄉附近的大水庫地帶,中國科學家在研究跟蹤中發現,大足鼠耳蝠的菜譜大多還是昆蟲類,或許是跟魚類資源的減少有關。大足鼠耳蝠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就是兩個較長的利爪,爪子的長度摺疊起來可以跟脛骨一樣長,這非常適合其抓魚的特性。

管鼻蝠,鼻子像水管子,顏色呈棕黃色白腹的蝙蝠,也叫白腹管鼻蝠。

馬鐵菊頭蝠, 外觀最大特徵是用自己的雙翼膜將整個身體包裹起來。

尖耳鼠耳蝠,跟大足鼠耳蝠是近親,區別是耳朵呈尖狀,足部爪子明顯小於前者,不屬於同一種,顏色上也有區別,呈灰黑色。

北京寬耳蝠,特徵是耳部較寬,是北京的一張生物名片,發現於2007年的北京,曾認為世界上只有2種,一種是歐洲寬耳蝠,另一種就是亞洲寬耳蝠,中國的科學家將北京寬耳蝠的DNA進行了測序,發現與前兩種寬耳蝠存在較大的區別,於是就列入了一個新品種。

長耳蝠,北京寬耳蝠的近親,體型特徵耳朵細長,所發出的超聲波頻率較高,適合捕捉一些較小的昆蟲為食。

小編:剛剛出生的蝙蝠有什麼特性?

蝙蝠俠:跟嚙齒類動物差不多,剛出生時全身光溜溜沒有一根毛,眼睛是處於閉著狀態,縮在母蝙蝠腹下吃奶,一胎一般2隻左右,不同種類的繁育數量各不相同。雌性成年蝙蝠跟人類差不多,在上胸部長有2個乳頭。

小編:蝙蝠的壽命可以活多少年?

蝙蝠俠:實際上我們大多數蝙蝠的壽命都很長,最長的可以活30多年,最短的也要十幾年,遠比嚙齒類動物老鼠的壽命高很多,科學家懷疑我們的壽命跟冬眠相關,他們正在努力尋找我們的長壽基因跟冬眠的關係線索,這很可能對人類的一些疾病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比如讓病人進入冬眠狀態,減少身體的新陳代謝機能,等到一些疾病有了最好的治療效果和方案時再醒過來接受治療。

小編:蝙蝠的生殖策略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蝙蝠俠:確實有著獨特的生殖策略,蝙蝠因為有著冬眠的習性,在秋天之前儘可能地養肥身體儲存過冬脂肪,秋天來臨時雌性和雄性完成交配然後進入冬眠,而交配後的精子被存儲在雌性的體內,等到來年春天結束冬眠時,精子才和體內的卵子發生結合發育胚胎。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了冬眠過後雄性蝙蝠身體虛弱所造成的精子質量下降和體能不佳的問題,不得不說蝙蝠在進化的歷程中演化出來這樣巧妙的生殖策略,讓胚胎延遲著床發育,這在生殖生物學上是個特殊的例子。

小編:你認為人類研究蝙蝠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嗎?

蝙蝠俠:這跟一些重大疫情傳播的病毒相關,聽說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早就跟國內的一些科學家合作,2003年的SARS爆發時,石正麗和張樹義2位博士就曾參與其中的合作,在蝙蝠的口腔和肛門內提取病毒體液樣本,將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病毒分離試驗和研究,對於病毒傳播的防疫防控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於病毒演化的研究及溯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要對每一種蝙蝠製作標本樣本,對每一種蝙蝠進行科學測量,獲取它的各項數居,建立起必要的資料庫,對生物學而言打下理論基礎;採集各種蝙蝠所發出的高頻(超過20千赫茲)聲波並形成資料庫,通過判斷波長來確定蝙蝠的種類;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測定各種蝙蝠的基因順序,建立起相關資料庫。

親愛的朋友們,本文寫到這裡就結束了,由於我們大多數人對這一類動物了解甚少,要不是這次出現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人們根本很少關注這類動物的話題。不過值得稱讚的是,我國的生物學家對蝙蝠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感謝他們嘔心瀝血的付出,銘記他們為科研所做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
  • 男子的童年陰影,害怕蝙蝠,結果卻當上了「蝙蝠俠」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看一部小夥因為童年陰影,天生最怕蝙蝠,最後卻當上了超級英雄蝙蝠俠的美國科幻大片《蝙蝠俠前傳1:俠影之謎》,本片劇情豐富,場面宏大,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高分電影電影,一開始在一家工廠裡布魯斯因為和人打架鬥毆被關禁閉,影武聯盟的老硬漢杜卡出現在布魯斯身邊,杜卡告訴布魯斯,影武者聯盟大師是邪惡的剋星
  • 《蝙蝠俠:殘酷騎士》狂笑蝙蝠的手下,來自黑暗宇宙的殘酷騎士!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個不一樣的蝙蝠俠。最近《蝙蝠俠:殘酷騎士》的封面被正式確定,這將會是《狂笑蝙蝠》系列中的一本單刊。和之前金屬大事件的七位黑化蝙蝠俠一樣,只有一期漫畫來講述這位黑暗騎士的起源故事。
  • 知名專家科普來襲——帶你正確認識「蝙蝠和貉」(文末有福利)
    知名專家科普來襲——帶你正確認識「蝙蝠和貉」(文末有福利) 2020-08-2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蝙蝠俠的基地中藏了什麼秘密武器?地獄蝙蝠裝甲是他的最強裝備!
    蝙蝠俠是世界上最神秘的超級英雄,在正義聯盟還未組建的時候,他被認為是哥譚市的黑夜傳說。一位行走在黑暗中的蝙蝠之神,守護著哥譚市的和平與安定。蝙蝠鏢並不是純粹的金屬,而是擁有多種不同的功能,蝙蝠俠甚至可以利用蝙蝠鏢進行電擊敵人,或者讓它像迴旋鏢一樣的飛回來,甚至有些特製的蝙蝠鏢還可以像無人機一樣飛行,這會讓蝙蝠俠的工作更加的順利。
  • 蝙蝠:揭秘蝙蝠帶毒不中毒之謎
    如果你要問我這過去的兩個月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那我會告訴你,如果我要是知道過年這段時間出不去,那麼我當初絕對不會就只喝一杯奶茶這樣草草了事,起碼也得吃頓火鍋啊! 可惜,我現在只能望梅止渴,過著一邊看美食照片一邊寫稿的生活。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那還得從一隻蝙蝠說起。
  • 帶你走進DC漫畫裡的蝙蝠女俠!
    很多DC漫畫的粉絲喜歡把蝙蝠俠看做是孤獨的復仇者,但他的搭檔羅賓,老管家阿爾弗雷德和老朋友戈登局長都是靠著蝙蝠俠的故事被大家所喜愛的。甚至連蝙蝠俠身邊的一些女性角色,比如貓女和蝙蝠女都算是女神了,但DC漫畫裡,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其實是蝙蝠女俠。
  • 一隻蝙蝠的心裡話!
    為了不給人類帶去災難,我們只能卑微的活著,晝伏夜出,隱藏一張張邪惡的臉,努力進化成沒人喜歡的樣子。對,人類並不全是貪得無厭的,也有人站出來幫我們說話:你沒錯,錯的是招惹你的人。」>然而,人類中的某些人,你們真的了解蝙蝠嗎?
  • 美漫最強裝甲,究竟是蝙蝠俠的地獄蝙蝠,還是鋼鐵俠的弒神者?
    他們就是復聯的鋼鐵俠,和正聯的蝙蝠俠。而對於這兩大英雄,除了他們的「鈔能力」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們的那些裝甲了。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鋼鐵俠和蝙蝠俠的最強裝甲,究竟誰更強悍一點。蝙蝠俠看過《正義聯盟》電影的小夥伴,對於電影中蝙蝠俠的表現,一定是大失所望吧!
  • 蝙蝠——並非你所知
    蝙蝠——並非你所知! | 安誠蝙蝠是唯一進化出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它在這次新冠病毒傳播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你心中的蝙蝠是個什麼形象呢?它是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在我的記憶當中,曾有幾次跟蝙蝠密切接觸的經歷。小的時候,夏日的傍晚時分,太陽已經沒入地平線,暮色開始模糊了人們的視線。這時就到了蚊蟲們聚集開會的鐘點,蝙蝠就會忽閃著翅膀,蝴蝶一樣在一團一團的蚊子堆中飛舞。如果不注意的話,你容易把蝙蝠錯看成燕子,但若是仔細觀察,蝙蝠的飛行軌跡與鳥類還是有區別的。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展開翅膀能達到183釐米(一個成年男人的身高,瞬間想起183CLUB組合,爽子讀書時超喜歡的組合),爽子告訴你可以放心,這種蝙蝠不吃肉只吃水果。因此在西方人眼裡蝙蝠就是一個穿著皮褲,以鮮血為生的長生不老的大反派,遇到蝙蝠就要有多遠跑多遠。爽子要告訴你哦,蝙蝠大多數是以昆蟲和水果為食材,吸血的僅為少數 很少有蝙蝠攻擊人類。爽子建議大家不要主動去打擾蝙蝠,人家蝙蝠活著真的很難了不要再傷害蝙蝠了。
  • 蝙蝠俠最親密的夥伴蝙蝠家族最受歡迎的人(下)
    在上一章節講到阿爾弗雷德變成了反派,而且他還記恨上了蝙蝠俠,於是他開始跟蝙蝠俠鬥爭,蝙蝠俠在剛開始的時候以為這只是一個新的反派,並沒有意識到他是阿爾弗雷德,直到和局外人幾次談話之後,蝙蝠俠感覺到這個局外人很熟悉,在調查之後,他發現了局外人就是自己原來的管家阿爾弗雷德。
  • 「蝙蝠俠」深夜闖入嚇壞居民 被蝙蝠咬傷需儘快就醫
    原標題:「蝙蝠俠」深夜闖入嚇壞居民 被蝙蝠咬傷需儘快就醫   新華報業網訊 近日,家住新浦區新潮社區的姜女士深夜起床時,發現家中有一個黑影在客廳盤旋,開燈後仔細一瞧,原來是只蝙蝠,一家人都驚呆了。生活中不常見的蝙蝠怎麼會闖入民宅?
  • 蝙蝠主題房間現身臺灣酒店
    【環球網綜合報導】旅行途中,你可以在許多不同尋常的地方留宿,你有沒有想過去「蝙蝠洞」住一晚呢?據雅虎新聞網2月28日報導,「蝙蝠俠」主題房間現身臺灣伊甸風情酒店,或許是你不錯的選擇。這是一間按照蝙蝠俠風格裝飾的房間,房間中的蝙蝠雙人床自不用說,房間中一臺大屏平板「蝙蝠電視」可以讓你身臨其境地觀看蝙蝠俠電影。
  • 《蝙蝠俠:俠影之謎》傷心富二代化身黑夜蝙蝠
    《蝙蝠俠:俠影之謎》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漫改蝙蝠俠電影中最成功的系列,不同於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系列三部曲更像是一部動作激烈的警匪片,蝙蝠俠的裝備也比較的貼近現實,大部分裝備都採用了現代軍事技術
  • 一名美國總統競選人被蝙蝠咬傷,發推自嘲將變「蝙蝠俠」參加競選
    不過自由黨的女總統候選人喬根森(Jo Jorgensen)卻不怎麼順利,因為她被蝙蝠咬傷了,不得不缺席競選活動。她在社交媒體上自嘲自己將變成「蝙蝠女」參加競選辯論。喬根森8月7日晚些時候在推特上寫道:「我將接種狂犬疫苗作為預防措施,因為我在競選之旅開始時被蝙蝠咬了一口!」
  • 地獄蝙蝠戰甲是蝙蝠俠的最強形態?並不是,蝙蝠俠最強的就是他自己!
    在以前的文章中,作者給大家介紹過鋼鐵俠的最強戰甲是什麼,而作為DC擔當的蝙蝠俠老爺自然也擁有無數戰甲,對於很多漫迷來說,老爺最強的自然就是那套地獄蝙蝠戰甲了。
  • 萬聖節看到蝙蝠別怕!遇到請全部送給我
    各位一犬一話的觀眾朋友們,今天我們歪個樓,說下蝙蝠。蝙蝠的名聲不太好。不是嗎?由於蝙蝠總在夜裡出動,和我們的交集不多,所以人們對它們的了解並不多,黑黢黢的一團,一眨眼就不見了,連好好看清它們的機會都沒有。
  • 蝙蝠俠在衛生間安了家 醫生警告蝙蝠會攜帶狂犬病毒
    家住月雅苑社區的胡先生這兩天很鬱悶:上周二,不速之客「蝙蝠俠」在自家衛生間的吊頂上安家了,怎麼趕都趕不走。如今快一個星期過去了。  二樓人家來了「不速之客」  前天夜裡,胡先生正要睡覺,突然聽到衛生間裡有動靜。  「我們家住二樓,攀爬容易,不會是小偷進來了吧?這是我的第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