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編自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綁架遊戲》的懸疑推理網劇《十日遊戲》廣受好評,主演是朱亞文、金晨、劉奕君,演員都是實力派,劇情相當燒腦,不輸原著,可以算是一部良心劇了。
首先來看看《綁架遊戲》與《十日遊戲》中異同點。
在人物設定方面:沈輝相當於是葛城勝俊,沈芸相當於是千春,路捷相當於是樹理,於海相當於是佐久間,這幾個人的身份與情節設定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在東野圭吾的小說中還有千春媽媽的存在,而且還充當著綁架遊戲中葛城方的幫兇,而電視劇中並無沈芸母親這一人物,但電視劇中的人物關係比小說中的複雜,主要人物還多了警方的吳宇柯、苗佳,還有沈輝的大哥田鵬,另外還有潘龍龍等人;人物身份也有些區別,小說中的主人公身份與關係網比較簡單,電視劇中主人公們的關係比較複雜,身世也比較慘,例如於海從小生長環境導致了他孤僻的性格,借高利貸做項目被催債,而小說中的佐久間則開著跑車,泡著各種妞,生活奢侈而愜意。
在情節設定方面:都是一場遊戲,一場綁架遊戲,不同的是小說《綁架遊戲》中的男主佐久間是為了贏一口氣而報復的,電視劇《十日遊戲》於海是為了錢與心有不甘而制定綁架遊戲的。小說的劇情可以算是單線發展,雖然還有一條隱蔽的暗線,比較簡單;而電視劇則是雙線發展,一條是於海與沈芸的遊戲線,另一條是警方吳宇柯的查證線,當然也隱藏著沈輝與沈芸的暗線,最後還牽扯出了田鵬的犯罪線,可以說是將線織成了網,編劇的腦洞還是很大的。如果只按東野圭吾的小說《綁架遊戲》作為劇本,可能劇情就會相對於簡單了,雖然局中局讓人大吃一驚。
為啥說《十日遊戲》比原著《綁架遊戲》燒腦程度更高呢?就是因為《十日遊戲》人物與劇情都比較複雜。《十日遊戲》中警方的查證與於海的綁架遊戲兩條線同時展開,讓觀眾摸不著頭腦,會誤以為片頭死的真的是沈芸(路捷),那於海為什麼要殺了她呢?不是於海殺的,那她怎麼死的?隨著遊戲的不斷推動與查證慢慢接近真相,最終兩條線相遇,交叉到一個點上,真相大白,引出了沈輝與沈芸設的局,原來死的是吸毒致死的路捷而不是沈芸,綁架案的背後還有一個替罪局,也就是沈芸與沈輝設的局,觀眾明白了來龍去脈仿佛鬆了一口氣。
但在觀眾以為劇情差不多結束時,又引出了田鵬與沈輝之間的糾葛,原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田鵬就是黃雀,他在沈輝家安了監控,拍到了沈芸「意外」殺死路捷的過程,以此來威脅沈輝幫他做事。於是劇情又接著發展,原本是對手的沈輝與於海,為了同一個女人結成了同盟,他們開始設局,但是最後因為沈芸不想連累他們,他們原先設的局開始轉變,沈輝被田鵬殺死,田鵬被抓,於海自首替罪,路捷自首說明真相。
而沈芸的身世也是觀眾意想不到的,看到最後才知道她不是沈輝的親生女兒,而是沈輝曾經被田鵬逼殺了那家人的女兒。
除了燒腦程度比較高,電視劇《十日遊戲》也比原著東野圭吾的《綁架遊戲》更加具有人情味,《綁架遊戲》中的男女主之間的關係主要是遊戲夥伴的關係,雖然也有一些情感,但沒什麼糾葛。而《十日遊戲》中於海與沈芸卻是互相相愛的,可以為了對方去犧牲自己的那種愛;還有就是沈輝對沈芸的愛,而沈輝卻一直都在維護、保護沈芸,最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她,這可能是對過去自己的過錯的救贖也可以說是他內心的善良指引的,也是一種父愛。
東野圭吾在小說《綁架遊戲》中沒有明確最後的結局,警方到底會不會查到佐久間?佐久間又會不會去警方那告發真相呢?他們會不會合作……開放式結局,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而電視劇《十日遊戲》則比較有始有終,最後警方查明了真相,法網恢恢,田鵬被抓,男女主自首,被判了一年,最後到底會不會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看觀眾自己的設想了。
很喜歡《綁架遊戲》中佐久間的一個觀點:「在這世界上有些東西比錢有價值。我認為那是:人心和時間。錢是無法打動人心的,而且失去的時間也無法用錢買回來。」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