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佳妮9月25日報導:又是一年金秋。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站樓裡,中國聯合航空地服部總經理張寧徽輕輕抻了抻身上的一套深藍工作制服。
「原來時間過得這麼快,大興機場今天已經迎來一歲生日了。」已經徹底把「家」安在這座機場裡的張寧徽望著機場航站樓裡面來去匆匆的旅客,百感交集。對於張寧徽,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航大興人」而言,今天,充滿著別樣的意味。
回首:他們的故事裡刻進了「大興」
2019年9月26日,中國聯合航空經歷了一次成功的「一夜轉場」——從南苑機場把陣地全線搬移到了剛剛開始投入運營的大興國際機場,成為首家整建制進駐的航空公司,並且在當年換季前唯一一家在大興機場運營。張寧徽帶領著團隊與各兄弟部門一起高效、無差錯地打贏了這場「硬仗」。
轉場成功,還沒歇上一口氣,張寧徽和團隊夥伴們心上的弦又繼續緊繃著。
運行初期,大興機場的一切設備、路徑通道、內部環境、工作流程都是嶄新的。張寧徽為了讓團隊成員們儘快熟悉機場,反覆演練、反覆熟悉設施設備、反覆熟悉運行環境,陌生感終於在一遍遍的熟悉過程中被打敗。
考慮到旅客的實際乘機需求,張寧徽還提出了要在大興機場開展「全程指引」的工作流程。他們在航站樓4層、3層和2層的關鍵點位,都安排了引導員為旅客指引登機方位,讓旅客的乘機體驗變得愈發順暢。
比張寧徽更早與大興機場結緣的,是畢業於同濟大學工民建專業、現任上海東航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東航基地建設項目部工程總監艾明星。
接過北京大興機場東航基地項目建設重任的艾明星,第一眼見到的「大興機場」最初的模樣,是一片偌大工地上的黃土飛揚,穿插在塵土裡咆哮著工作的施工機械聲正嗡嗡作響。
2017年,大興機場東航基地開工建設。作為最晚入場的基地航空公司,東航要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完成包括5個標段、建築面積約47萬平方米的東航史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的基建工程,這對當時的東航投資公司來說,是其代建代管史上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
「按照常規建設經驗來說,一個起碼需要兩年半時間才能完成的工程建設項目,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年了。」艾明星作為大興機場的首批建設者之一,索性把「家」安在了項目工地上,同團隊夥伴、施工人員一起不分晝夜地努力奮戰,憑藉著過硬的專業能力、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科學的工程管理方法,率領工程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在確保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在工期「進度條」這欄,挑戰了「不可能」的任務,提前4天完成「決戰6·30」,實現一階段全部項目的竣工驗收,成為了大興機場第一個竣工的航空公司基地項目,創造了大興機場建設的6項「第一」。
行進:一邊磨合一邊成長
大概沒有哪座機場,會像大興機場這般,匯集了如此之多的「5G」「VR」「AR」「智能系統」等科技詞彙。
東航北京分公司地服部高端旅服中心的龍越,與「智慧出行」的大興機場聯繫頗為緊密。作為第一批進駐大興機場的攻堅爭先青年突擊隊一員,龍越總是有些自豪和驕傲。「大興機場很多『黑科技』設備設施,我們率先要摸熟摸透,然後還要會給旅客進行講解說明,畢竟現在不少的旅客都是衝著這座智慧新機場和休息室來的。」
龍越曾經引導過一位因天氣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的軍人旅客來到機場「數字王國·綠洲」VR體驗中心進行休息。他為旅客講解了相關設備的使用說明後,這位旅客十分感興趣,沉浸式的VR體驗讓這位旅客度過了因延誤而等候在機場的碎片時光,一直到快登機時他才意猶未盡地離開。同這位被VR體驗吸引住的旅客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還有很多旅客在大興機場平臺留言時,都會提到這裡的智能設備,包括刷臉無紙化登機等都很有趣,帶來了許多新鮮的乘機體驗。
為了讓旅客體驗無紙化登機更為順暢準確,張寧徽團隊反覆在登機口對刷臉登機設備進行測試,「設備到底需要和旅客間隔多長的距離?」「旅客排隊的間隔大概需要多長才刷臉錄入得更加準確?」他們一邊磨合一邊同機場人員進行設備調試,旅客登機的準確度和效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今年4月,中國聯合航空地服部以值機截載達標率99.73%,登機結束達標率96.56%,位列駐場各航司第一,獲大興機場第一季度「最佳效率獎」,「我們在大興機場使用無紙化登機的效率已經超過了95%。」說出這句話的張寧徽語氣是篤定而自信的。
展望:終點與起點「無痕銜接」
艾明星和團隊夥伴們交出大興機場東航基地一階段項目的完美答卷後,依然沒有停下腳步。第二棒的「接力賽」又要開始了——大興機場東航基地二階段項目在2020年年初再次啟程。
與此前不同的是,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一些工程的節奏,這其中也包括東航基地二階段建設項目。
本以為這場疫情會讓工程進度耽誤半年之久,但艾明星與夥伴們在擁有了前階段項目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提前謀劃,再次開動腦筋,最終把耽誤的進度縮短到一個月,儘可能降低了疫情造成的影響。
東航北京指揮部的總指揮邱紅平肩上的擔子不小。東航大興機場建設是舉全東航之力的一項重大工程。從機場建設到運營,東航北京指揮部的工作涉及到北京、河北兩省市,協調工作量大、範圍廣、層級多、內容雜,邱紅平幾乎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一階段的維保任務、二階段的建設任務、今年以來的疫情防控任務、開航以來的歷次轉場任務……大興機場正式投運後的這一年,是邱紅平的奮戰365天,每一項任務的終點,又伴隨著新的任務起點。
2020年9月22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次,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600萬人次。
矚目的大興機場作為「新國門」,將世界的目光齊聚東方。而為之奮鬥過、建設過、參與過的那些把根深扎於此的「東航大興人」們,在與大興機場共同成長的日子裡,用汗水、淚水澆灌出來的成長果實,正閃耀著動人的光芒。他們激動過、驕傲過、自豪過,而未來,他們也會依然以「東航大興人」的身份,守護新國門,共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