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頭受傷的瑞氏海豚在我市港口大澳塘海域被發現,當天,在市海洋與漁業局、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部門的合力救助下,受傷瑞氏海豚被救起,並轉移至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上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進行救護。目前,相關專家已趕到海龜保護區指導救護工作。
9月9號,惠東雙月灣潛水愛好者"遠航的帆船"在小星山浮潛時,發現一頭疑似鯨豚類動物在海面緩緩遊動,於是撥打海洋部門電話求助。
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報後,第一時間派出漁政部門人員乘快艇趕到現場救護,隨後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管理科,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相繼趕到。
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程師 李慶勇:
我們趕到現場以後跟著它,密切關注它的情況,當時發現它已經沒力了,遊得也很緩慢,狀態也很差,當時我們試圖把它引導到外海,但是經過努力它就是不走,還是在內灣,最後沒辦法,在經過專家討論建議後,決定把它轉移到海龜灣救護池裡。
目前,海豚已被轉移至海龜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助池,從昨天開始,來自中科院及部分省市專家開始對海豚進行進一步的救護工作。
據了解,此次救助的海豚是瑞氏海豚,又名花紋海豚,灰海豚,與一般常見的海豚不一樣的是,瑞氏海豚頭部有點像鯨,但額部沒有隆起,瑞氏海豚分布較廣,在中國主要在浙江和臺灣沿海分布,具有遠洋習性,一般都是10頭以上成群活動,成年可長至2.5米。
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程師 李慶勇:
到了之後首先對海豚進行檢測,檢查後對它的外傷進行消毒塗藥膏,後來專家發現它是缺水比較厲害,我們就給它補充了3-5升的淡水,之後又打了消炎針,通過B超檢查後,發現它的左肺感染比較嚴重 腦部有腦積液,現在我們也有專人在那裡全程守候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