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傷瑞氏海豚現身大亞灣
疑似受傷的瑞氏海豚9月9日現身大亞灣海域。瑞氏海豚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級別,深惠聯動正在嘗試救治
9月9日上午10點多,惠州雙月灣民宿主蘇先生駕船在惠州市惠東港口鎮附近潛水,發現一頭兩米多長的鯨豚類動物。經中山大學海洋學院科研人員鑒定,這是一頭瑞氏海豚。瑞氏海豚的主要活動區域集中在浙江和臺灣海域,在大亞灣附近出現非常罕見。
蘇先生發現這頭動物一直貼在海面緩慢遊動,與人們印象中鯨豚類跳躍豚遊的樣子大不一樣。於是他仔細觀察,發現這頭動物通體灰白,帶有很明顯的花紋,背上和身上都有發紅的傷口,仔細看已開始潰爛。為了確定動物是否被漁網纏繞,蘇先生還潛水為它進行了初步檢查,並沒有發現漁網。
能不能幫助它?蘇先生馬上想到了曾在今年3月參與抹香鯨救援的追浪潛水中心負責人孫淑燕。孫淑燕目前不在國內,無法趕赴現場,但她安排了潛水中心的潛水教練做好準備,如有需要可立即前往惠東港口進行救助。同時,孫淑燕還向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報告。惠州方面立即作出響應,派出惠東漁政支隊趕往現場進行保護,隨後惠州海洋與漁業局資環科、研究所也趕到現場。
海無邊,心無界。消息傳到了因抹香鯨救助而建立的深惠大型海洋生物救助聯盟,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中山大學海洋學院以及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惠東港口國家海龜保護區等專家立即行動起來。他們核實了動物的品種為瑞氏海豚,再緊急商討下一步對策。
記者了解到,瑞氏海豚又名花紋海豚、灰海豚。與我們一般見到的有長長吻部的海豚不同,它的頭部很像鯨,但額部沒有隆起。據了解,瑞氏海豚分布很廣,在中國主要是在浙江和臺灣沿海。這種海豚具有遠洋習性,一般都是十頭以上成群活動,有的更會上百頭集中活動,並與其它海豚混群。成年瑞氏海豚體長約為2.5米,這說明在惠東港口發現的動物是成年的瑞氏海豚。
據悉,瑞氏海豚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級別。
9月9日下午,兩名潛水員嘗試引導瑞氏海豚往深海遊去,但它反復在海岸邊徘徊。夜色降臨,海豚身型較小容易看丟,而且眼看海豚有明顯外傷。9月9日傍晚,惠州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科研人員一道將瑞氏海豚轉移到海龜保護區的救助池裡,對它進行進一步救治。
記者了解到,9月10日中午,中科院深海所專家將從三亞趕往大亞灣,協助開展救助工作。(記者 張妍 文/圖)
(責編:陳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