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醫三院產婦不幸病亡風波看社會心理管理|北醫三院|產婦|風波|...

2021-01-09 健康界

北醫三院的產婦不幸死亡事件把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北醫三院兩家機構推上了風口浪尖,起因源於網絡披露女研究員北醫三院產科身亡,中科院理化所發公函要求公正調查。

這個事件據說已經處理完結,現在需要社會有不同角度的反思,筆者認為一個需要反思的就是社會的心理管理缺失,我們不妨先從相關事件方官網來看看對此事件的社會心理反映。

中科院理化所官網上2016年1月16日有一篇《關於我所楊冰同志不幸去世有關情況的說明》:

我所楊冰同志因妊娠於2015年12月28日進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住院。2016年1月11日凌晨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並於當日上午搶救無效離世。 

楊冰同志是我所青年骨幹,她的不幸離世,全所職工對此深表悲痛。本著尊重生命、死者為大的原則,我們於2016年1月14日致函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請求該院對楊冰離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實的調查,給出一份真實、完整的結論,給楊冰同志及其家屬一個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 

對於近日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有關信息,我們說明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是國立科研機構,我們積極支持職工家屬以合理合法的理性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我們全力支持和配合有關機構積極維護正常的診療秩序和依法保障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不支持、不鼓勵任何過激行為。 

三、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人利用網際網路渠道散布不實信息,損害死者本人及家屬名譽的行為。死者家屬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

北醫三院的官網上同日也有一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關於網傳「中科院理化所楊女士死亡」有關情況的說明》:

北醫三院產科患者楊女士,34歲,妊娠26+周(自然受孕),高血壓合併子癇前期,2015年12月28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十餘年,膽囊結石等。住院後行系列檢查和專家會診,經治療病情相對平穩。2016年1月11日出現胸痛繼而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多科室聯合搶救無效死亡。我們對楊女士死亡深表遺憾。

經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和多學科專家討論,初步判斷猝死原因為主動脈夾層破裂。屍體解剖所見符合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

主動脈夾層初期症狀不典型,一旦發生主動脈夾層破裂導致心包壓塞,搶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極高。

楊女士死亡後,醫院非常理解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產科主任、醫務處及時與患者家屬和單位領導多次溝通,說明病情及搶救經過,並建議屍體解剖查清死亡原因。其後,家屬數十人聚集並滯留北醫三院產科病房,在病房大聲喧譁辱罵,打砸物品,追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北醫三院正常醫療秩序,對其他孕產婦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經上級主管部門及各級公安機關介入,患者家屬離開產科病房,醫療工作秩序得以恢復。

心理學者李維偉先生在《健康界》眾說欄目的《機構「鬥法」痛在何處?》。他在文中就此事件評論說: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社會的總體信任度下降,只有二到三成人信任陌生人。社會不信任導致社會衝突增加,又進一步強化了社會的不信任,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中。在我國,醫患之間鮮有「道德信任」,只有「技術信任」。而失去了「道德信任」的基礎,「技術信任」往往脆弱不堪。一旦發生不良醫療後果,這種「信任」就會立即出現戲劇性轉折,而且變成徹底的不信任。治好了,醫生就是天使;治不好,醫生就是魔鬼。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信任,成為醫患關係的一大特點。媒體傳播的所謂「鬥法」,不但對澄清信息沒有幫助,只能加劇醫患矛盾,破壞醫患間互信。

看了二個機構的情況說明和心理學者的評述,讓我想起了去年讀到的郭金山,王劍輝二位學者著述出版的《 心理管理——體系與技能》(經濟出版社,2013)一書,書中明確提出企業和社會組織應當建立心理管理體系,要把心理管理納入單位的職能管理,成為常態管理。按照書中的理論觀點,可以分析一下二大機構的情況反映中的心理管理是怎樣做的。

據說不幸病亡的楊女士生前參加的研究項目剛剛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是單位骨幹,國家難得的人才,34歲的年齡已經患高血壓病十餘年。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病是心身疾病,與工作壓力和情緒心理不良有關。這足以說明科學界需要重視學者們的心理健康,相信中科院心理所是沒有心理保健或心理管理崗位的。也相信中國的絕大多數單位沒有重視組織的心理管理。

再看看北醫三院,中國最頂級的醫院,心理管理做的如何呢?從二個機構的情況說明中,中科院理化所尚有「不幸離世」和「尊重生命、死者為大」的心理情感詞,而北醫三院的文稿通篇是醫學術語,從心理管理的角度,缺乏人文關懷的口吻。全文只有一個「非常理解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的人文詞彙,而在對死者的描述,不說「遺體解剖」,而說「屍體解剖」,不說「不幸病亡」,而說「死亡」。文中也沒有表達理解死者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和情緒失控,而是對死者家屬的行為用了「聚集」等等醫鬧行為的表述。如果將心比心想一想,一個年輕的生命和一個即將出生的生命都突然離去,所有的親人是何等的悲痛,他們能不聚集嗎?這種聚集與醫鬧的聚集顯然是不同的。

從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的角度,醫院至少要對死者家屬的聚集給予充分的理解與諒解。另外從北醫三院參與此事件處理的人員中,並無心理專業人員,家屬失去新人的巨大悲痛不需要心理援助服務嗎?這樣的事件能沒有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嗎?也許醫院管理者認為醫療糾紛不需要心理專業人員,只需要管理人員吧?另外,死者住院有半個月的時間,患者的病情本身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專家參與會診?患者得這個病的心理想必就是焦慮的,這是否可能成為加重病情的心理因素呢?醫院此時在應對社會公眾的時候,儘量去同情和理解死者家屬,禮貌用語而用悲情心理,以便獲得社會的更多同情與理解。

正如心理學者李維偉所評述的,筆者也認為媒體群體的心理管理也是非常糟糕的。越是缺乏社會信任的時候,越需要加強心理的管理。也許有人會說心理是複雜多變的,是難以把握的。其實,按照系統管理的理論,越是難以把握的東西越是要有管理,譬如危機管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這也足以說明我們的社會嚴重缺乏心理管理。

現代醫院必然是系統的無障礙管理模式,不能只注重便捷醫療上的通行無障礙、醫患關係中的溝通無障礙和醫患糾紛上的管理無障礙,還要注重醫務行為無障礙、心理無障礙和觀念無障礙。醫院是人文醫院,沒有心理無障礙和觀念無障礙,永遠都不能算作人文醫院。作為中國頂尖醫院的現狀,可見中國的醫院人文管理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與促進。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產科王學舉博士:懷雙胞胎不可小視其併發症
    在多方打聽和上網查詢之後,小賈通過「北醫三院胎兒醫學微信群」找到了王學舉醫生,並跟丈夫連夜趕到北京。在北醫三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小賈被確診為雙胎輸血症候群IV期。北醫三院產科專家團隊立刻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即採用胎兒鏡雷射電凝胎盤吻合血管術,通過雷射來凝斷兩個孩子的血流交換「通道」。當小賈的老公得知孩子有救時,在診室門口喜極而泣,哭的不成樣子!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999聯合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早已準備好的醫務人員,推著轉運車迅速衝上去……這是在8月26日下午15點,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與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聯合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暨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停機坪試飛驗收的一幕情景。張家口市政府市長武衛東,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處處長齊士明,河北省衛生健康委規劃信息處二級調研員陳澤斌,河北省冬奧辦賽會服務協調處副處長關偉,張家口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張虎,張家口崇禮區政府區長趙贊,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醫三院院長喬傑、副院長付衛,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等領導出席演練。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999急救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早已準備好的醫務人員,推著轉運車迅速衝上去……這是8月26日下午,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診搶救中心、緊急救援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暨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停機坪試飛驗收的情景。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崇禮,一座塞外小城,因為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這裡正變成冬季運動勝地,受到來自全世界的關注。2018年9月7日,張家口市政府、崇禮區政府和北醫三院籤約,北醫三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建設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張家口賽區醫療保障定點醫院,崇禮院區迎來了快速發展。人,被放在了最關鍵的位置。2018年12月7日院區掛牌,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出任崇禮院區院長,一批北醫三院的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團隊進駐崇禮院區。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
    北醫三院張曜耀博士、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博士生嚴智強及北醫三院碩士生覃清圓為並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未來基因高精尖創新中心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基金的資助。
  • 北醫股份的醫藥物流服務延伸管理
    2009 年,北醫股份依託自主研發的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和倉儲管理系統(WMS),突破原有現代物流只在企業內部應用的局限,將自身實踐多年的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相結合,形成專業化的醫藥物流服務管理體系延伸到醫院,取得良好效果。
  • ...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調控...
    北醫三院張曜耀博士、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博士生嚴智強及北醫三院碩士生覃清圓為並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未來基因高精尖創新中心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基金的資助。
  • 中山三院援藏醫療隊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巴掌」寶寶
    在八個月的援藏工作中,中山三院醫療隊填補當地多項醫療空白,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只有「巴掌」大小的早產新生兒寶寶,為醫療幫扶、助力察雅人民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 孕婦路上突然早產 「巴掌」寶寶幸運獲救 5月22日晚上9點,中山三院兒科楊小媛主治醫師接到察雅縣人民醫院急電:一名產婦在來院途中分娩了體重僅有1.57公斤的新生兒,急需兒科會診!
  • 廣州哪家醫院看心理醫生好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精神科
    廣州哪家醫院看心理醫生好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精神科 時間:2020-11-23 14:24 廣藥三院精神科 常見的頭痛都會影響人的行為、情緒、言語、行動等。更不用說心理科疾病的發生了。因為心理科疾病對人的言語、動作、記憶、情緒、健康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2020年老研所、北醫研究生導師遴選通知
    2、2020年11月30日(周一)17:00前將相關紙質資料報教育處(科教樓705);電子版材料請發送至公郵BJHyanjiusheng@126.com,郵件主題命名為「姓名+申請院校(北醫、老研所)及申請導師類型(碩導、博導)」,電子版材料包括:(1)附件2-4.申請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簡況表;(2)附件5-6.申報碩士/博士生導師資格簡況匯總表,詳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