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王學舉博士
專訪嘉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王學舉博士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張恪忞):俗話說,多子多福。如果能一次生兩胎或者多胎該是多有福氣。「其實,雙胎或多胎妊娠的風險要比單胎大得多。」北醫三院產科王學舉博士告訴記者,雙胎妊娠尤其是單卵雙胎,因共用一個胎盤有血管交通吻合,胎兒患併發症的機率會增大。因此,應在妊娠6-14周內超聲檢查確定絨毛膜性,妊娠16周開始每兩周一次B超檢查,監測胎兒生長情況、血流、羊水等,以便及早發現異常情況,早診早治。
生命的奇蹟:成功救治「雙胎輸血症候群」寶寶
小賈兩個可愛的兒子(圖片來源:北醫三院產科)
來自山東的小賈一家,現在擁有兩個虎頭虎腦、俏皮可愛的男嬰。可就在4個月前,他們還在為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焦頭爛額。今年7月,小賈在孕25周B超檢查時被查出雙胞胎孩子一個大一個小,並且兩個孩子的羊水量相差很多。醫生初步診斷是單卵雙胎常見的一種併發症——雙胎輸血症候群。也就是小胎兒作為供血方在不斷給大胎兒輸血,越長越小;而大胎兒被迫接受大量血,逐漸出現胎兒水腫。這種病在當地有個通俗的說法叫「一個孩子吃另一個孩子的血」,由於以前對這種疾病的認識不足,很多患此疾病的孕婦都選擇了引產,這對於27歲的小賈來說簡直無法接受。小賈夫妻倆結婚兩年多來一直想要孩子,如今好不容易懷上了,還是雙胞胎,他們覺得這兩個孩子無比珍貴。
在多方打聽和上網查詢之後,小賈通過「北醫三院胎兒醫學微信群」找到了王學舉醫生,並跟丈夫連夜趕到北京。在北醫三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小賈被確診為雙胎輸血症候群IV期。北醫三院產科專家團隊立刻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即採用胎兒鏡雷射電凝胎盤吻合血管術,通過雷射來凝斷兩個孩子的血流交換「通道」。當小賈的老公得知孩子有救時,在診室門口喜極而泣,哭的不成樣子!
手術要在胎兒鏡下識別不同類型的吻合血管,有選擇的進行凝固,有的血管直徑甚至只有1毫米,手術難度可想而知。因為屬於急診手術,第二天小賈就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很順利。術後小賈兩口子在北京暫住下來,定期去北醫三院產檢,最終剖宮產分娩兩個健康男嬰。
單卵雙胎妊娠常見併發症
雙胞胎一般分為雙卵雙胎和單卵雙胎。前者屬於雙絨毛膜雙羊膜囊,即有兩個胎盤,獨立性相對較好;而後者又分為雙絨毛膜雙羊膜囊、單絨毛膜雙羊膜囊和單絨毛膜單羊膜囊三種,其中單絨毛膜雙羊膜囊和單絨毛膜單羊膜囊都共用一個胎盤,且兩胎兒之間80-90%的血管是相通的,容易發生併發症。王學舉醫生介紹說,從臨床來看,單絨毛膜雙胎常見的併發症有三種:
1、 雙胎輸血症候群(TTTS)
雙胎輸血症候群胎盤圖例(圖片來源:北醫三院產科)
孕期依據超聲診斷標準,單絨毛膜囊雙胎孕期出現一個胎兒羊水過多(受血兒),一個羊水過少(供血兒)的現象。供血兒除要滿足自身需要外還要向受血兒輸血,因此可能出現貧血、宮內生長受限及羊水過少等問題。受血兒則相反,不斷地接受供血兒的輸血,體內循環血量負荷過重,出現多血徵、血液粘滯度高、血壓高、心臟肥大、皮膚皮下水腫、羊水過多。單絨毛膜雙胎妊娠,約10%在孕期會並發雙胎輸血症候群,發病孕周一般在16至26周之間。此種情況如不積極治療,兩胎兒丟失率高達80-100%。
2、 雙胎貧血—紅細胞增多序列(TAPS)
雙胎貧血—紅細胞增多序列胎盤圖例(圖片來源:北醫三院產科)
一般從孕20周開始,一個胎兒給另一個輸血,表現為一個胎兒貧血,而另一胎兒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這種疾病屬於慢性輸血,通常輸血出現在較細的血管之間,血管細到只允許紅細胞單向通過,受血兒的紅細胞越來越多,供血兒的則越來越少,因而引發供血兒貧血,兩個孩子出生後血色素差別很大。
3、選擇性宮內生長受限(SIUGR)
選擇性宮內生長受限胎盤圖例(圖片來源:北醫三院產科)
雙胎中有一個胎兒生長受限制,超聲估計胎兒體重低於相應孕周的第10百分位,兩個胎兒體重相差25%,並且小胎兒缺乏生長潛能。如果把胎盤比作一張大餅,其中大胎兒佔據2/3甚至更多部分胎盤,小胎兒只在胎盤邊緣,小胎兒血供相對減少,在20周左右出現血供不足,生長變慢,導致兩個孩子體重相差越來越大。
三種治療手段
王學舉醫生為雙胎準媽媽做B超檢查
儘管雙胎妊娠存在很多風險,但從統計數據來看,雙胎妊娠中雙卵雙胎約佔70%,均為雙絨毛膜;單卵雙胎約佔30%,應該說大多數的雙胎還是健康。王學舉醫生強調說,即便出現了上述複雜雙胎妊娠併發症,也是有相對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比如雙胎輸血症候群,通過胎兒鏡下雷射治療在孕18-26周都可以進行手術,北醫三院是國內最早成功完成此手術的醫院,目前已完成胎兒鏡雷射凝固胎盤吻合血管術80多例,成功的有60多例。
胎兒鏡雷射凝固胎盤吻合血管術示意圖(圖片來源:北醫三院產科)
1、胎兒鏡雷射凝固胎盤吻合血管術(FLOC)
胎兒鏡雷射凝固胎盤吻合血管術現已成為治療雙胎輸血症候群的一線選擇。在胎兒鏡下識別不同類型的吻合血管,有選擇的進行凝固,阻斷胎盤淺表吻合血管,嘗試保留兩胎兒。在胎盤淺表絨毛膜板上形成一條赤道線,將胎盤進行功能性分割為兩部分,旨在降低術後殘留血管發生率。這種方法適用於上述三種併發症。
2、羊水減量術
羊水減量術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宮動脈的血流、減低羊膜腔內的壓力,一方面可以緩解患者由於羊水過多所致的子宮張力增大、腹脹甚至宮縮等,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雙胎輸血症候群患者的妊娠結局。但是該方法治標不治本,臨床復發率高,僅適用於雙胎輸血症候群早期患者。
3、選擇性減胎術
在超聲引導下應用射頻消融術、雙極電凝術或在胎兒鏡下行臍帶結紮術以阻斷臍帶血流來減滅小胎兒,避免小胎兒突然胎死宮內所導致大胎兒因急性失血可能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傷,一定程度上保護大胎兒、延長其終止孕周。手術相對較為簡單,術後存活胎兒活產率在80%-85% 。
王學舉,博士,住院醫師,擅長複雜性雙胎妊娠診治及諮詢,雙胎輸血症候群、選擇性宮內生長受限、雙胎貧血-紅細胞增多序列、雙胎之一無心畸形等診治及諮詢。目前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主攻單絨毛膜雙胎胎盤灌注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複雜性雙胎妊娠診治相關綜述和論著文章。
【相關閱讀】
北醫三院產科專家王妍:妊娠糖尿病該怎麼吃?
北醫三院婦產科專家王曉曄:產後避孕的四大誤區
北醫三院產科專家王妍:前置胎盤該如何應對?
北醫三院盧㛃護士長:孕期焦慮和產後抑鬱巧應對
北醫三院劉鷺燕護士長:產檢應該知道些什麼?
北醫三院趙豔護士長:辣媽如何「長胎不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