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全面掌握就該如此

2020-11-22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診斷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的常見臨床試驗,其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糖尿病的診斷以及病情的判斷。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葡萄糖調節受損患者越來越多,且逐漸成為臨床上診斷和治療的重點。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有何作用?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又稱糖耐量試驗診斷檢查(OGTT)。長期以來,作為公認的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為世界各國所採用。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後,血糖濃度暫時性升高,但2h內血糖濃度又可恢復至正常水平,而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在服用葡萄糖後會出現不同時段、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


凡是臨床上發現患者有可疑糖尿病者除試驗禁忌外的病人都可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查。可了解機體對葡萄糖代謝的調節能力,臨床上主要用於診斷糖尿病和糖調節異常,也可用於胰島素和C肽釋放試驗,用以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方法


1.晨7~9時開始,受試者空腹(8~10 h)後口服溶於300 ml水內的無水葡萄糖粉75 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則為82.5 g。兒童則予每千克體重1.75 g,總量不超過75 g。糖水在5 min之內服完。


2.從服糖第1口開始計時,於服糖前和服糖後2 h分別在前臂採血測血糖。


3.試驗過程中,受試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菸,不做劇烈運動,但也無須絕對臥床。


4.血標本應儘早送檢。


5.試驗前3 d內,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少於150 g。


6.試驗前停用可能影響OGTT的藥物如避孕藥、利尿劑或苯妥英鈉等3~7 d。


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


如OGTT目的是用於明確糖代謝狀態時,僅需檢測空腹和糖負荷後2 h血糖。我國資料顯示僅查空腹血糖則糖尿病的漏診率較高,理想的調查是同時檢查空腹血糖及OGTT後2 h血糖值。OGTT其他時間點血糖不作為診斷標準。建議已達到糖調節受損的人群,應行OGTT檢查,以提高糖尿病的診斷率。


臨床上對症狀不明顯的疑似糖尿病患者,常採用OGTT來協助進行診斷。OGTT 2 hPG<7.8 mmol/L 可視為糖耐量正常。如果有糖尿病的臨床表現,任意時刻血葡萄糖大於或等於11.1 mmol/L,或FPG≥7.0 mmo l/L,或OGTT的2h PG≥11.1 mmo l/L,並經另一日再次檢測(以上3個項目任意之一)證實,結合臨床表現,應考慮糖尿病的診斷。


在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但血葡萄糖水平超過正常的一組患者中,他們的FPG高於5.6 mmol/L(100 mg/d1)但低於7.0 mmol/L(126 mg/dl)或OGTT 2 h的值高於7.8 mmol/L(140 mg/dl)但低於11.1 mmol/L(200 mg/dl)。這種狀態又稱作糖尿病前期。FPG>5.6 mmol/L但OGTT 2 h血葡萄糖<7.8mmol/L為單純性空腹血葡萄糖受損(IFG)。FPG<5.6 mmol/L但OGTT的2 h血葡萄糖在7.8-11.1mmol/L之間為單純性IGT。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不良反應有哪些?


OGTT試驗過程中會有不少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以噁心最為常見,其次為胃腸不適、飢餓感、頭暈頭痛、嘔吐、口麻口乾、心慌、出汗、胸悶。同一受試者可出現多項不良反應。


OGTT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胃腸道反應和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兩組表現。胃腸道反應是由於高滲糖溶液快速進入胃內所致,這可能與空腹狀態下,高滲糖溶液使胃內容量於短期時間內明顯增加,通過神經反射引起胃蠕動增強,使胃收縮明顯增強,部分受試者服糖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此外,在快速服用大量高滲葡萄糖後,葡萄糖吸收過快,血糖迅速升高刺激β細胞分泌過量或相對過量的胰島素,在0.5~3.0 h 內可出現特發性功能性低血糖,但血糖多為輕度下降,出現輕度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心悸、出汗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影響因素有哪些?


OGTT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飲食、健康狀況、胃腸道功能、某些藥物和精神因素等。假陽性可見於營養不良、長期臥床、精神緊張、急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藥、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煙酸、苯妥英鈉、利尿劑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禁忌證


以下人群不宜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1)明確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對於常規方法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不必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2)嚴重的肝病患者。嚴重的肝病患者,如急性肝炎、嚴重的肝硬化等,肝細胞不能迅速攝取葡萄糖並在胰島素的參與下轉化為糖原儲存,服糖後血糖往往超過診斷標準,但不可誤診為糖尿病。這種情況下一般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3)已行胃切除手術者。口服葡萄糖後快速進入小腸而被迅速吸收,血糖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無診斷價值。


(4)伴有嚴重嘔吐、腹瀉的患者。


(5)重症糖尿病,空腹血糖>8.4mmol/L,酮體陽性者。


參考文獻:

[1]糖尿病診斷治療中實驗室檢測項目的應用建議[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0,(1):8-15.

[2]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在糖尿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年12期.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年18期.

[4]朱秀梅.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測試在診斷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療. 2010(13).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給兒童補鈣,你選對鈣鋅特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了嗎?
    兒童鈣的需求據最新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在各個年齡段鈣缺乏嚴重,人均攝入量只有390毫克/日,僅為推薦營養素攝入量的49%,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鈣攝入量達到1000毫克的推薦值更是相差甚遠。
  • 糖耐已順利通過!經驗分享:附全流程及注意事項!
    這周去做了孕中期的「糖耐」,順利通過了!來跟大家分享些經驗和注意事項,希望大家也都順順利利的!1、什麼是糖耐全稱是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或稱糖尿病篩查,簡稱「糖篩」。是孕中期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通過抽血檢測結果,來判定孕婦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 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有什麼作用?
    澳諾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是國內首家適用賴氨酸作為吸收促進劑的鈣鋅同補產品,成分為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和鹽酸賴氨酸,成倍促進鈣吸收防止鈣流失。鋅、鈣、賴氨酸同補平衡營養,三效合一共同促進骨骼健康、生長發育、智力提升、增強免疫等,效果優於單一補充。補鈣的同時多曬太陽可以有效促進對所補充的鈣質的吸收。
  • 關於氨基葡萄糖,你至少需要知道這 5 點!
    氨基葡萄糖對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一直存在爭議。較為肯定的是:口服氨基葡萄糖可以緩解骨關節患者的疼痛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比較有爭議的是:有研究認為氨基葡萄糖有延緩病程進展的作用,也有研究認為氨基葡萄糖不能延緩病程進展。2018 年版《骨關節炎診療指南》的推薦意見是:對有症狀的患者可選擇性使用。
  • 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真相是…|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
    現已知道,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和 / 或「胰島素抵抗」,導致葡萄糖不能被機體有效的代謝和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為了避免患者血糖顯著升高,一般情況下會儘量避免給糖尿病患者輸注葡萄糖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患者就絕對不能輸注葡萄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葡萄糖該用還得用,但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以確保患者不會因輸注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失衡。
  • 即將帶來口服胰島素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Diasome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HDV-1採用了肝細胞靶向脂質體技術,利用肝臟靶向脂質體(一種人工生物膜,經攪動後可形成直徑25~1000nm的雙層脂分子球形脂質體),脂質體內包裹胰島素,將胰島素定向輸送到肝臟(人體主要儲存糖的器官,儲存糖佔人體的30-50%)。通過促進肝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生成,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瓶底現棉花狀沉澱 廠家:沉澱物是正常的
    誰曾想,專門配來為孩子補鈣的「天真牌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家人在最近新配的兩盒口服液裡,發現4支液體底部,有成堆的白色顆粒狀沉澱物,用於先生的話來說,「看起來就像食物變質長出來的東西,這樣的藥給幾個月大的小孩喝下去,想想頭皮都發麻了」。  按說明書描述,這本該是無色至淡黃色的口服液,如今卻出現了不知名的沉澱物。這樣的口服液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 尿葡萄糖弱陽性什麼意思?糖化血清白蛋白偏高代表什麼?
    尿葡萄糖弱陽性什麼意思?正常人基本上沒有尿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有弱陽性,說明血糖有輕微的升高。但是尿糖輕微的升高並不代表患有糖尿病,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當出現這種情況之後,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包括糖化血紅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這些檢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夠確定有無出現血糖方面的問題。
  • 兒童補鈣用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有作用嗎?
    澳諾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是國內首家適用賴氨酸作為吸收促進劑的鈣鋅同補產品,成分為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和鹽酸賴氨酸,成倍促進鈣吸收防止鈣流失。鋅、鈣、賴氨酸同補平衡營養,三效合一共同促進骨骼健康、生長發育、智力提升、增強免疫等,效果優於單一補充。補鈣的同時多曬太陽可以有效促進對所補充的鈣質的吸收。
  • Nature重磅:口服甘露糖或是癌症新療法!
    單獨或結合化療藥物口服甘露糖,就可以對腫瘤產生明顯的抑制效果。這是最近發表於《Nature》雜誌上的一項最新抗腫瘤研究。                                                                                                        腫瘤細胞出於快速分裂生殖的需要,對葡萄糖的需求遠高於正常細胞,因而限制葡萄糖的攝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癌症的發展
  • 氙燈耐氣候老化試驗箱試驗目的
    氙燈耐氣候老化試驗箱通過模擬自然陽光長期暴露作用的加速試驗,以獲得材料耐侯性的結果。為了得到暴露整個過程完整的特性,需要測定試驗樣品在多個暴露階段的變化。此方法也可以用於估計材料產生某一規定變化時所需的輻照量。
  • 葡萄糖對人的重要作用
     葡萄糖又稱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簡稱為葡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它是一種多羥基醛。純淨的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無法嘗到甜味),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稱「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和新陳代謝中間產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質。那麼葡萄糖主要的作用有哪些呢?
  • 口服胰島素即將展開中國區臨床試驗
    3月27日,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麥生物)與以色列Oramed醫藥公司在北京舉辦了「口服胰島素膠囊中國臨床試驗暨天麥生物和國藥控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主題活動。在活動上宣布:胰島素領域的劃時代新藥——口服胰島素膠囊(ORMD-0801)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即將展開中國地區臨床試驗。長久以來,胰島素一直是治療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世界各國臨床上胰島素的給藥方式均為注射液形式。由於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大部分需要長期甚至終生用藥,長期頻繁的皮下注射給患者帶來身心雙重的痛苦。
  • 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改善糖尿病β細胞功能的新策略
    為了解釋這個過程的基本生化藥理學機理,研究者採用通過誘導磺脲類藥物急性失效的胰島培養模型來探索這種現象,在離體胰島灌注試驗中,格列本脲連續幾天持續作用可以導致胰島對葡萄糖的敏感性減低,葡萄糖刺激的最大胰島素分泌減少75%,而在此由格列本脲引起功能損傷的胰島中加用GKA Piragliatin後,顯著增加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釋放閾值修復至大約為5mM,接近正常生理值。
  • 口服胰島素即將成為現實!
    如果口服胰島素片能在小白鼠身上試驗成功,那麼這種噩夢也很快就會結束。 現在全世界有3.5億人患有糖尿病,到2030年這個暑假還會增加到5億。糖尿病基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不需要胰島素治療。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需要注射胰島素。口服胰島素每年的銷售額大概在8億至1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