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全貌。
浙江在線07月26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鮑亞飛文/圖)一根類似鹿茸的「小草」,毫不起眼。懂行的人卻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用一把小鑷子,慢慢挖去,驚喜往往在土層以下。
「小草」其實叫蟬花,在最近的20多天時間內,它一度成為杭州臨安石瑞、湍口、洪嶺一帶山民討論的中心。從7月初開始,這種「小草」的價格一路攀高:開始是每根2元,後來是每根4元,現在的「收攤價」也不會低於每根6元。
不少山民帶著一個小竹簍、一片鋸條或者一把鑷子上山去,穿行在各片山核桃林裡,彎著腰,緊緊盯著地面「尋寶」。運氣好一點的一天能挖100來根。可以坐等中間人上門來收,如果嫌價格低,山民還可以拿去山下的菜場,那裡的價格更高。
每天數百人進山挖蟬花
本地人全家動員,還有外鄉人
錦南街道橫嶺村金敬禮算是當地最先發現蟬花的人,他的老家在台州臨海。小時候,他們老家的竹林裡會有蟬花。
第一年,金敬禮找到30多隻,因為數量不多自用為主;第二年他找到了200多隻;第三年他挖了1000多隻。然後,村裡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去挖,挖得多了送親戚,也有人拿到網上賣。金敬禮估計,最近這20天,整個橫嶺村採了少說有四五萬隻。「有些人是全家動員,從早上一直挖到傍晚,一天能挖好幾百隻。」
距離橫嶺村約50公裡外的湍口鎮也有蟬花,秀上村胡茂華就經常進山挖尋。他和其他村民挖蟲草賣錢不一樣,挖來的基本上都自己吃。「附近村裡知道這個東西的人不是特別多,所以來挖的人不少都是其它鄉鎮的,多的時候,一座山上就有幾十個人」。他說,最近進山的人比較多,因為蟬花快「凋謝」了,「6月底開始到7月底,也就一個多月。時間一過,看不到花就沒法挖了。」
錢報記者了解到的消息,最近從臨安橫嶺村到石瑞、湍口、洪嶺一帶,每天都有數百人進山挖蟬花,竹林、山核桃林是這些人最願意去的。
記者親歷找蟬花
有熟人帶領1小時挖出9根
埋在土裡的蟬花露出「尖尖角」。
挖蟬花其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選擇一個蟬花的量詞也不容易。蟬花,不是動物,不是植物,它是一種菌。蟬花其實有點像「蟲草」,金蟬花是一種蟲菌組合體,也是我國三大蟲生真菌(金蟬花、冬蟲夏草及僵蠶)之一。野生的金蟬花冬天是知了、夏天是「菌菇」,從蟬幼蟲到野生金蟬花,需要經過漫長的周期。
「這附近的山上,只有在土質疏鬆的山核桃林裡才會有。」7月23日上午,錢報記者在胡茂華的帶領下去了秀上村覆船坪。路上能看到村民曬在竹匾上的蟬花,幾十根或者上百根,村裡人都叫它們「蟬菇」:四五釐米長,根部是橢圓形的蟲體——能清楚分辨它曾是一隻知了。細長菌菇從蟬的頭部生長出來,像鹿的角。
蟬花出現的時間很短,只有一個多月。「蟬鳴就有蟬花。」胡茂華說,現在挖蟬花的季節快過了,菌菇長得比較長,所以也比較好辨認。「你看,這裡就有一根。」出村上山約20分鐘的一片山核桃林裡,順著他的指認,記者看到一根像鐵釘一樣粗長的淡褐色菌菇。「要慢一點,下面會有知了。」他折了一根樹枝輕輕撥去表層的泥土,然後就能見到一個橢圓形小洞,洞裡真的有一隻知了!慢慢清理小土洞,前後不到2分鐘,完整的蟬花「出土」了。
「雄蟬花露在上面的鹿茸狀的芽會更長一些,看著很明顯。」一行三人邊聊邊尋,前後大概1小時,9根蟬花入手。
因為胡茂華知道哪裡有蟬花,所以就省去了中間尋找的艱難。不過,他說:「平時想挖並不容易。挖金蟬花要靠眼力與體力,挖上百株的要連續走很多的山路。山裡的蚊子多,山路泥濘難走,太馬虎的找不出蟬花,太過專注的可能會腳踩毒蛇而不知。」
為什麼那麼多人挖蟬花
近年每公斤價格漲了5倍左右
蟬花,也叫「金蟬花」,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苛刻——在浙江,金蟬花多數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竹林、山核桃林裡,不僅溼度要大,還要有相對獨立的環境小氣候。《本草綱目》記載說,這種蟬花甘、寒、無毒,主治小兒天吊、夜啼心悸等。
很多人也是看出了商機,大量的金蟬花流向市場,臨安本地高品質的蟬花往往會被嵊州、新昌,甚至是嘉興、上海一代的中間商收購。
「現在貴了很多,但比去商店買還是要便宜。」臨安湍口鎮某菜場,一位紹興嵊州阿姨一口氣買了560多根,她只要品相最好的蟬花,蟬、花都得完整而且新鮮飽滿,所以價格也貴,「去年還只要4元一根,今年算批發價也要6元多。」阿姨說這是給家裡人治病用的,因為臨安的價格便宜,特意來買一次也很值得。「事先聯繫好幾個本地人代收,有一定數量了,我就過來。」
臨安城區廣場也有人出售金蟬花。賣主介紹,蟬花最早每朵根需1元,現在賣到了5元,品質較好的還賣到了8元。如果以每公斤計算,則從原來300多元漲到了1500多元。
網絡上也能找到專售蟬花的店鋪,這裡大多以根為單位,依據品質不同,價格多在3~10元。
金蟬花難辨真假
誤認誤食可能中毒
「理論上吃金蟬花不會中毒,但蟬的生活周期長,容易受多種真菌侵染,很多『類金蟬花』也極易混淆。」7月1日浙江省新華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一例來自德清的食物中毒病人——她就是吃了「金蟬花」。當天的值班醫生說,「患者的中毒表現類似蘑菇中毒,噁心、嘔吐、腹痛、頭暈、四肢麻木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肝腎功能損傷甚至衰竭等。」
「我國記載的易被混淆為蟬花的就達十多種,那些都是類金蟬花,兩者外形很像,很難辨認。」杭州知名老中醫方尚土說,不是一個知了殼上面長著一株草,就是金蟬花,正宗的金蟬花並不多。另外,因金蟬花性涼,寒性體質的人服用較多量之後也可能腹瀉;對青黴素過敏的人對金蟬花也可能過敏。所以,想吃金蟬花,要先請醫生看看適不適合吃,在藥房點配就好。畢竟跟蟲草比,金蟬花要便宜很多。
「至於山民發現的這些蟬花是不是全部都是正宗的金蟬花,現在無法確定,必須要通過辨認實物才能下結論。」方尚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