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90歲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錢菊汾在常州逝世。從1953年大學畢業主動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教,到2003年完成畜牧學惟一一本研究生教材《家畜胚胎學》後回到家鄉常州,出生在江南的錢菊汾根植西北半個世紀,將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自己鍾愛的動物胚胎工程研究和獸醫學科發展。
錢菊汾教授
作為著名胚胎工程學家、我國試管山羊的創始人和農業部家畜生態內分泌與胚胎工程實驗室的奠基人之一,錢菊汾教授帶領團隊育成我國首例「試管兔」,我國首例、世界第二例「試管奶山羊」,世界首批卵泡卵母細胞試管羔羊,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湧、加拿大試管嬰兒中心實驗室主任劉靈、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王鋒等國內外胚胎工程領域專家,多項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1949年,錢菊汾報考北京大學動物系(生物系前身)和南京藥物學院,分別被兩校錄取。父親不支持她讀大學,拿著母親借來的10元錢,錢菊汾來到北京大學。大學四年的耳濡目染,讓她感到做一名教師既神聖又光榮,「因為教師一生獲得的,不僅有桃李遍天下的喜悅,更多的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所擁有的青春活力」。
1953年,錢菊汾大學畢業,懷抱「用自己所學為新中國培養建設人才」的理想,她來到陝西偏僻的小鎮楊陵,在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教。從繁華的首都來到落後的楊陵,強烈的反差和困難擺在錢菊汾面前:住的是窯洞,吃的是粗糧,坑坑窪窪的土路晴天飛塵,雨天泥濘不堪,沒有自來水,晚上10點校園就一片漆黑,備課只能點煤油燈,然而「條件雖然艱苦,但禹瀚教授等師長卻十分關心、器重年輕人,在工作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當時,獸醫系實驗室只有9個破破爛爛的動物標本,因此,採集標本成為當務之急。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組織「秦嶺太白山鳥獸資料調查」,錢菊汾白天在海拔4000米的山道上採集標本,晚上睡在帳篷裡,時時聽到野獸的嚎叫。
1959年,錢菊汾與大學同學唐爾耆結婚,幾天婚假結束,唐爾耆返回部隊,錢菊汾回到西農,此後,夫妻兩地分居,一年只能相聚兩次。「那個年代這種情況很普遍,也沒覺得特別委屈」。1981年,成立不久的常州教育學院3次派人邀請錢菊汾,母親一次次來信催她趕緊回去。當時,愛人在部隊,婆婆在農村,上小學的兒子輪流寄放在姥姥、姨媽家,甚至有一段還寄放在班主任家裡。小兒子說自己是流浪兒的話語更讓她心裡不是滋味,一面是急需她照顧的家庭和孩子,一面是剛剛走上正軌的胚胎工程研究,好在「老唐十分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最終,錢菊汾選擇留在西農。
從我國首例「試管兔」到世界首批卵泡卵母細胞試管羔羊,錢菊汾帶領團隊在動物胚胎工程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推動了胚胎工程學科發展。
1978年,錢菊汾在上海參加奶牛胚胎移植會議後,就有了在西農開展胚胎工程的想法。「胚胎工程可加快良種推廣、擴大優秀牲畜後代數量,對動物育種、胚胎學、遺傳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80年代,她在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學習,回校後協助王建辰教授,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10萬元,東拼西湊買來腹腔鏡、二氧化碳培養箱及顯微鏡,從四號樓一間簡陋實驗室起步,開始探索胚胎工程研究。1984年,經過上千次胚胎分制試驗和對比、改進、提高,她指導第一名碩士研究生張湧,運用自製的切割工具,成功進行了小鼠胚胎分割,隨後又指導張湧成功進行了山羊胚胎分割,獲得了國內首批山羊同卵雙生後代。
作為純粹通過體外培養條件達到生產「試管動物」的先進繁殖技術,家畜精子體外獲能與體外受精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胚胎工程技術,但是用活體動物卵巢中自然排出的成然卵母細胞,數量有限且很不經濟。錢菊汾在實驗中發現,「優良的淘汰母畜或屠宰母畜的卵巢卵母細胞經體外培養後達到成熟,也是一條理想的途徑」,說幹就幹,錢菊汾指導研究生徐君開展體外受精技術的摸索。1985年,體外獲能和體外受精的4隻活潑健壯的比利時種「試管兔」誕生,成為我國家兔純體外受精成功的先例,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了應用胚胎工程技術挖掘優良母畜生產潛力,錢菊汾將研究目標對準山羊。與小兔子相比,受環境因素和自身生理條件所限,山羊實驗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觀察到結果。「白天在溶液中培養,深夜顯微鏡下觀察」是她痴迷於實驗的真實寫照。厚厚一迭的實驗記錄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就是她夜以繼日工作的見證,1990年,錢菊汾篩選6枚原核受精卵移植入3隻受體山羊,6月7日成功獲得國內首例、世界第二例試管奶山羊,表明我國在該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992年,錢菊汾指導研究生劉靈首次運用國產廉價添加劑肝素,高效誘導山羊新鮮和冷凍精子體外獲能,獲得世界首批4隻試管羔羊,這一突破性成果為山羊體外受精技術走向生產奠定了一定基礎。
1999年6月,錢菊汾教授主持碩士生答辯
執教40年,錢菊汾先後承擔「動物學」「動物生態學」「家畜組織胚胎學」「發育生物學」等課程,把畢生精力和智慧貢獻給了我國高等教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科學研究工作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凡是要求研究生做的,錢菊汾事先總要先自己實踐,做到心中有數,再指導學生。她善於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和特點,幫助他們選好主攻課題,從選題立項到技術細節,她多方指點示範。她甘做人梯,扶持後輩,對於自己摸索得出的結果,毫無保留傳授給弟子,為他們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簡陋的條件下,她為我國山羊胚胎工程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生,其中兩名碩士學位論文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成果被評為1987年陝西省十項重要科技成果,1992年,錢菊汾榮獲陝西省先進女教師光榮稱號。
1988年,錢菊汾指導徐君進行「試管兔」研究時,因勞累過度而吐血,在醫院病床上呆了1個月,病剛好,她就要求出院,回校後又一頭鑽進了實驗室。當劉靈進入畢業論文工作階段時,錢菊汾接到了母親病危的電報,在常州,她一面侍奉老人,一面頻繁地和劉靈通信,指導他順利獲得了預備試驗的成功。
對待研究生,她既是嚴師,又是慈母,學生做實驗,晚了沒飯吃,她就把他們叫到家裡吃飯,遇上誰有病,她更是問長問短,關懷備至,用弟子們的話說,錢老師對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2000年,錢菊汾指導的最後一屆博士生畢業了。「可以徹底回家了」,但她還有一個心願:要寫一本研究生用教材。她對丈夫說:「按理,我早該回來照顧你了,可……」「還是寫吧!」丈夫的支持依然如故。整整3年,錢菊汾傾其畢生心血,完成了《家畜胚胎學》教材
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獸醫學科評議組成員,錢菊汾為西農獸醫學科發展竭盡心力,發表論文40餘篇,合作編著及譯著8部(本)。並擔任《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生物學》卷的編委和《生物學卷•動物學》分支副主編,先後獲陝西省科技進步獎4項,省農牧業科技成果4項,省高校科研成果3項。2010年,張湧等9位我國胚胎工程領域專家分別從西農、美國、南京等地來到常州,給恩師錢菊汾慶賀80歲壽辰,「沒有您的栽培就沒有我們的今天」,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錢菊汾教授嚴謹的科學態度、民主的工作作風、無私的奉獻精神,永遠是師生學習的榜樣。
歡迎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