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百度,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百度搜索還有百度地圖,因為在國內這兩樣產品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但是還有一個百度產品,對於一些用戶來說每天幾乎無時不刻的一直使用,它就是百度輸入法。其實目前市面上的輸入法可選性還是蠻多的,QQ輸入法、搜狗輸入法、訊飛輸入法等等這些都是不少人正在使用的。而我是通過一次給長輩挑選安裝好用輸入法的過程,知道了百度輸入法的與眾不同。
故事的起因是我給父親換了一臺新手機,使用手機沒多久之後他就跟我抱怨手機的輸入法不好用。在我看來年紀大的長輩使用手機大多選擇手寫輸入,既然是手寫任何輸入法還不都是差不多?但是父親跟我說,新手機的輸入法手寫識別慢且準確率低。尤其當出現書寫字跡潦草或者連續快速輸入時識別準確率更低,所以他用起來就很不舒服。
我找來了原來使用的舊手機查看,發現舊手機裡默認安裝的是百度輸入法。於是給他重新安裝在新手機中,看到了熟悉的操作界面之後非常滿意。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使我好奇心激增,到底百度輸入法有如何秘訣,可以讓長輩用戶情有獨鍾呢?
輸入法的整體界面方面,其實多款輸入法都相差不多。但是在一些功能和快捷鍵的布局方面,卻能看出很多人性化的地方。就拿全鍵盤界面的標點符號快捷鍵來說,很多輸入法只有逗號和句號,然而百度輸入法還加入了感嘆號和問號。別看區別很小,使用時輸入速度就會悄然提高。輸入法除了內置非常豐富的各種表情包,搜索功能的強大簡直逆天!
通過搜索功能,可以實現多語言之間的互譯發送。還可以搜圖片、搜表情、搜網頁,看到這些功能之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父親在跟我聊天過程中經常冷不丁蹦出幾句外語的問候,還有一些我都沒有見過的潮圖。之前我以為都是他保存在手裡的資源,現在才知道都是百度輸入法的功勞。
至於其他功能的豐富性上不用我多說,大家可以自己看截圖。剪貼板、文字掃描、繁體輸入等等提高輸入效率的功能一應俱全。不過常見的功能或許絕大多數輸入法都有,看到凌空手寫這個功能時我居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麼。
看到凌空手寫我最先想到的是華為的隔空手勢,但是百度輸入法的這個凌空手寫操作過程明顯更加複雜。首先將手掌置於面板當中,系統識別到以後伸出手指筆畫文字,輸入完成再次伸出手掌即可自動識別書寫的文字。比剪刀手可刪除文字,比OK手勢可退出凌空手寫。
看似簡單的一個功能,其實卻蘊含著不小的「黑科技」在內。與之類似的此類識別技術需要用具備深度/紅外攝像頭的設備等檢測和跟蹤指尖運動軌跡。而百度輸入法是基於2D圖進行手勢檢測和指尖跟蹤,基於空間軌跡連續幀識別與跟蹤方案。這種算法計算量低,時延低,識別結果連續而穩定。對於設備要求,只需普通單目攝像頭即可,設備要求低。
對於一個輸入法而言,手寫輸入的精髓之一在於識別的準確性,我的父親之所以對於百度輸入法情有獨鐘的重要原因也是這條。筆者嘗試在手寫輸入法下進行準確性測試,大家可以看到我輸入的「王、贏、登」書寫都很潦草,連筆部分也很多。雖說人眼基本還是可以辨認,但是客觀上說並不算太標準。但是百度輸入法依舊全部照單正確識別,且識別的速度非常高。
百度輸入法還支持豎屏或者橫屏下的單字手寫、多字疊寫、多字連寫,不僅提高了書寫效率,也滿足了不同手寫習慣的用戶使用。通過動態圖演示想必大家也能直觀地感受到識別的快速和準確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年紀稍大的用戶會喜歡用百度輸入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輸入快和準以外,手寫區域的自由度高也是長輩們的最愛。有時候小小的手寫區域根本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百度輸入法不僅僅可以在指定手寫區域寫入,還能在範圍更大的鍵盤外範圍手寫輸入。這樣一來對於手寫錄入的便捷性再一次大幅度提升。
不過對於我來說更加讓我驚喜的是,百度輸入法支持對於生僻字手寫輸入後的自動注音。有些你不認識它但它認識你的字,看著雖然眼熟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念。這種時候只要開啟手寫輸入,寫下它們之後,輸入法就會自動為它們注音。生僻字再也不用擔心不會念了!
通過偶然的一次為長輩換手機,我才知道了原來還有如此功能豐富的智能輸入法。如果說百度輸入法非常討長輩喜歡適合年紀大的人,我覺得也並非如此。其實它所具備的很多便捷功能,對於年輕人來說也都是非常實用的,當然選擇什麼輸入法還是要看個人習慣,不過一些特定的功能當你習慣之後,就很難再去接受其他輸入法的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