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VS百度地圖 誰最好用已見分曉

2021-01-18 中華網

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兩點一線的通勤生活,還會面臨各種陌生地點的到訪與探索,這種時候的常規操作就是打開一個你常用的地圖 App 來進行查詢和規劃了。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地圖 App 才是好用、耐用且姿勢百搭的呢?這篇文章就會從不同的使用場景來針對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進行比較。

至於為什麼只選擇這兩款 App 進行比較,主要是從這兩款 App 在國內各大應用市場的下載量、日常大家的使用和討論、兩款產品各自的產品線部署情況來進行考量的。我才不會和你們說是因為我懶得下其他 App 這個原因呢。為方便趕時間的部分朋友,我將各場景下我的處的結論置於標題處,各位可以按需閱讀。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由於市面上各類地圖 App 的數據來源並不相同,所以基於數據層面而引發的各類差異現象是有存在。對於這個問題我本人並不專業,而且如果真的要寫估計一篇文章都夠嗆能夠。

日常通勤:基本打平,按需選擇

這一部分主要針對於日常兩點一線的通勤場景進行介紹,主要從自駕與非自駕這兩個不同的維度進行著重說明。

非自駕上下班,推薦高德

對於是否願意開車通勤,影響的因素實在是很多。但一旦決定非自駕通勤,那麼通勤手段無非是打車、公交、騎行與步行這幾種。我個人認為後兩者並不適合在其過程中使用地圖 App,畢竟你選擇步行通勤應該是目的地位置距離你不遠,而且天天來回你不可能不清楚目的地的準確位置;騎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對自己車技、路線和路況有充足把握的前提下才會選擇騎行。所以我們重點來說公交和打車這兩種方式。

公交通勤

其實這部分二者都已經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地圖和導航工具該做的事情了。對於路線整體信息(乘坐線路、用時、步行距離、價格、公交站數等)、換成車站、分段導航(從起點去車站、乘車期間、車站間換成路線、下車後到終點等)等基本你用到和用不到的信息都展示得很好,而且我認為並沒有什麼可以大說特說的。

以日常通勤而言,以我在杭州實測的經驗來看,高德地圖在乘車碼支付跳轉和實時公交展示方面做得更勝一籌。高德地圖也可以直接喚出公交卡。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我規劃好路線後,我可以直接在公交導航的這部分內容看到我想要乘坐的線路距離我還有幾站,如果我錯過當前這輛車還需要等多久可以坐到下一輛車,這可以讓用戶對於通勤的時間把控方面更有信心。車來了我可以直接點擊乘車碼,通過高德地圖調用支付寶 API 的方法可以輕鬆使用支付寶進行車費的支付,整個過程不需要切換 App。

當然雖然在實測中百度地圖並沒有做到可以調用支付寶 API 來完成車費支付,或是進行實時公交的查看,但我也不認為這些功能的缺失就是百度地圖的致命傷,畢竟就像我上面所說得,如果是每天通勤,我也不可能在下樓之前都要做一次路線規劃,如果需要支付車費我可以直接打開支付寶的乘車碼,說不定你所在的城市只支持微信支付呢。

打車通勤

如果你日常選擇打車通勤通常是目的地距離不算特別遠,如果很遠還選打車,我只能敬你是一位土豪。有一種痛,叫做「我快遲到了師傅們都還不接我單」,打車這項功能除了傳統意義的給我不給我優惠券,更值得關注得應該是是否能夠打到車。而在這個場景下,高德擁有更多第三方打車平臺的接入,但百度基本上也覆蓋了市面上多數主流平臺。

而且就目前對於打車期間的使用體驗而言,擁有打車期間不用暫停也可以增加更多車型、信息更集中的打車等待頁面的高德地圖更勝一籌。

還是那句廢話,由於兩款 App 接入的而且能夠接單的都是那些主流平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你能不能打得上車基本上也差不多。就好比我五一期間在青島,兩個 App 頻繁切換也打不到一輛車,這時候你接入平臺再多,體驗再好也無濟於事,解決不了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

自駕上下班,推薦百度

其實兩款 App 都對於自駕的導航做了特別多細節方面的優化。例如在通勤時間打開 App 就可以一鍵查看通勤路況,不用進入導航模式就可以進行輕度導航並且實時展示其他可用方案的探路模式,這些功能無疑都抓住了痛點,從而極大程度改善了司機同學們的使用體驗。

我之所以會在這個場景下推薦百度地圖,並不是希望大家真正主力使用百度地圖來進行導航(當然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只是不是我推薦的初衷),而是在幾個細節處百度做的更加優秀。

其中一點是在有限行規定的城市中可能會用得到。兩款地圖都可以根據起點終點判斷出是否限行,從而儘可能規劃處可以避開限行的路線,但是在某些比較複雜的情況下百度地圖的體驗更優。

舉個例子,杭州晚間限行時段是 16:30-18:30,且限行模式是除了部分高架和隧道外,在城市中畫一個圈,不允許當日限行的車輛進入。假設我 18:00 下班赴約,赴約地點在限行區域內,但我公司在限行圈外,我如何以更加合理利用時間為目的來規劃我的出發時間,這常常困擾著我。

這時候打開高德地圖,一般會提示你「目的地在限行範圍內,無法給您避開,請合理安排出行」或者直接給你找到一條完全避開限行區域的路線,且這個提示會直至限行時間結束。而百度地圖的做法是計算你何時可以在到達限行邊界,然後建議你適時出門,而不是非要無腦等到 18:30 再出發。畢竟我的公司不在限行範圍內,從公司到限行圈邊界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合理安排出行不才是這時候最值得考慮的事情嗎?

另一個值得說一說的功能則是路線規劃的未來用時,其實就是規定一個未來的時間,來查看路程的用時。這種情況一般適用於長短途自駕或者一些到達時間不是十分嚴峻的行程中。

兩款地圖 App 都對這個場景做了功能上的實現,高德在這功能的落地則要遠遠晚於百度(乃至於我曾經要規劃未來行程就不得不打開不是我主力使用的百度地圖),且高德只會根據你的起點、終點和你所選擇的時間展示一條路線,而百度則會根據這些信息來展示多條線路,就像實時規劃時候一樣。

所以即使高德地圖實現了這一功能,某些情況下我可能還是會選擇百度地圖來進行未來行程的規劃和參考。

室內導航:差異化不明顯

說完通勤,下班和周末期間難免要約上好友一起去商場逛街購物,餓了再吃遍大吃一頓。這時候兩大地圖的室內導航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在這一場景下,兩者基本上有做的還算細緻。針對商場不同樓層進行選擇並呈現非常詳細的室內地圖,點擊相應商家還會展示商家的具體位置、營業時間、評價等等。百度地圖還貼心的附上了不同商家的客流量分布,幫助用戶抉擇。

硬要說最大的差別估計就是對於數據源的支持程度了,例如半年前新開業的西溪銀泰城,在高德地圖上仍然沒有室內導航,但是百度地圖則已經支持。

長途自駕:百度更人性化,高德更準

這個部分本來我是沒有打算寫的,正巧趕上了五一假期,我又沒趕上高鐵,所以特(wu)意(nai)為此文獻上了單程 1000 公裡的自駕小測(tu)評(cao)。

對於長途自駕的朋友們而言,且不談對於高速公裡收費的規劃(沒錯,五一免費你讓我怎麼比),最重要的無非是全程的測速、區間測速、違章攝像、服務區指示、樞紐指示等此類信息的提示。

對於基本的違章攝像的提示,兩款 App 都是比較齊全的(數據是否齊全我無從考證),但是對於區間測速方面,百度會把區間內車輛實際平均速度、限速值與剩餘區間測速的距離值進行顯示,相較於高德顯示實時車速、區間內車輛實際平均速度與剩餘區間測速的距離值這三個值而言,我更喜歡百度的設計。

畢竟如果根據高德的顯示方法,除非我超速或者接近起點和終點的標識和語音提示,不然我在期間是不知道具體的限速是多少。開過長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些區間測速可以長達 100 公裡。

百度地圖針對此類的優化確實不少,讓我用起來感覺更加人性化。

但是,在於數據的準確度上,高德則做的更好。導航期間我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頻繁切換兩個地圖,在「海州灣服務區」這一途徑服務區中兩款 App 則出現了差別,高德地圖顯示的「海州灣服務區」,而百度地圖則顯示為「贛馬服務區」。

到達服務區則發現,該服務區確實如高德地圖所顯示,名為「海州灣服務區」。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贛馬服務區」在 2019 年 4 月已經正式更名為「海州灣服務區」,由於兩家地圖的數據來源不同,在於這種時效性很強的信息上,高德則更勝一籌。

在近 1000 公裡的長途駕駛下,高德所預估的實際用時較百度的更接近實際用時,期間在高速所遇到的擁堵也是高度測算的更為準確。長途導航的準確性應該會影響很多人的使用習慣,所以在這裡更推薦使用高德地圖。

異地旅遊:一站式導遊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恰逢五一小長假,全國各大旅遊景點人潮湧動,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不知道是否有使用地圖中自動的旅遊講解模式呢?

高德和百度兩家地圖都針對異地旅遊場景進行優化,打開地圖如果檢測到您在景區會直接推薦您進入旅遊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可以對著名景點進行相關講解,評價查看,門票購買。同時還可以針對景點周邊的相關配套設施進行搜索,對於出門在外的遊客十分友好。

兩款 App 對於旅遊模式的講解略有差別,高德的導遊模式和導覽圖,更像是一張貼身的旅遊地圖,你可以直接使用 App 查看完全標註好的類似於傳統紙質的景點專屬地圖,適合喜歡自由掌控遊玩先後順序的用戶。

而且百度地圖的 AI 導遊模式,在開啟後可以根據所在景區生成的順序遊覽路線,配合實時定位自動為用戶講解所在的景點介紹,這個功能應該對於與長輩同遊的用戶更為合適。

對於全國景點的支持而言,基本上都已經覆蓋,但是對於規模大一些的景點而言高德地圖適配的更加細緻。對於規模較小的經典來說,百度地圖收錄得則全面許多。

其它使用場景車載 App

隨著車載硬體素質的提升,現在越來越多優秀的第三方車載設備殺入汽車後市場,也讓更多人開始使用這些智能設備,甚至部分汽車品牌也早在車輛出廠就預裝了帶有車載地圖的車載系統。

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兩家對於車載市場的發展策略略有不同。高德地圖很早就涉足於汽車地圖,推出了適合不同車載設備安裝高德地圖車機版和車鏡版,配合手機 App 進行使用,非常方便。就因為這個小生態,我就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高德地圖,前一天晚上了解查詢和了解第二天需要到訪的地點,一鍵分享到車機版,第二天汽車發動就直接收到這一則推送進行導航,非常方便。

而對於百度地圖則更早著眼於車機互聯,推出了百度 CarLife,其實就是類 Apple CarPlay 的存在,只需要通過 WiFi 熱點或數據線與汽車車機進行連結,就可以將手機中的百度地圖投射在車機屏幕上。

兩者實現的方法不一樣,卻都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當然,近兩年來百度也開始出品像高德一樣的地圖車機版和車鏡版車載地圖了,如果你是百度地圖的用戶,現在也可以使用百度地圖 App 一鍵推送位置信息給車機了。

街景

對於地圖而言,街景絕對是錦上添花的功能。在這一點,百度地圖基本上可以甩高德地圖好幾條街了,無論在 App 還是 Web 中使用百度地圖,都可以查看街景。對於要前往後陌生地點的人而言,這無疑是雙不錯的「千裡眼」。當然,這個功能也是雙刃劍,城市發展速度過快帶來影響就是短時間內的某些街道就會有很大的變化,而街景一般都是街拍掃街而來,維護和更新成本巨大,長期不更新可能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的誤導。

還有更多?

無意間看到社交媒體中有人討論,使用「星巴克經濟」來衡量城市發展程度。雖然只是玩笑,不過也確實是一個彩蛋式的玩法。通過搜索一些連鎖品牌,然後縮放到整個城市甚至整個省份,也許會得出一些不一樣的結論。

我的選擇

其實在文中我也已經透露,對於我自身而言會選擇高德地圖作為日常的主力地圖。究其原因在於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在大多數時候有著近乎一致的體驗,而且我更喜歡通過手機推送地理位置信息至汽車。

但是針對於個別場景(例如文中舉例的即將結束限行時的導航方案、未來規劃的路線等場景)我還是會打開百度地圖 App 來進行參考。除了這兩款市場佔用量較大的 App 而言,我也沒有發現其他的可以一站式滿足我需求的地圖 App,也許這就是用戶心理吧。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受益的永遠是用戶,這也不禁讓我感謝這個時代。(作者:sugarlove9)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競品分析報告:百度地圖VS高德地圖
    在這兩種情況下用戶用得最多的還是搜索的功能,比較簡單直接,可以快速得到答案。當然,產品也會進行一些相關服務的推薦。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都將導航與用戶的吃、日常休閒娛樂、旅行、本地生活服務等場景聯繫起來,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內容推薦和消費,以及相關的服務消費。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地圖APP VS 百度地圖 VS 高德地圖
    由圖可知,百度地圖的搜索指數遠高於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用戶在選擇導航出行app時,更多的是考慮百度地圖。騰訊加入定位導航的時間較晚,錯失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百度和高德這兩顆大樹下艱難的成長,不斷進步,目前也是躋身前三甲之列,月平均活躍用戶已達到2063萬人次,與高德和百度仍有一定差距。其他地圖app只佔據了少量的市場份額,不足為懼。
  • 百度地圖VS高德地圖,哪個才是國慶歸程不堵車的終極選擇?
    按照我多年十一自駕的經驗,想要「渡劫」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地圖!導航!根據導航的實時大數據,高速塞了馬上轉國道,上了國道找最短路線,這樣才能避開堵車大軍。當然,目前市面上最可靠的導航還得數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究竟哪個才是你10 月 8 回家的最佳選擇?這次學霸君就在城區親自找堵,一一測給你看!如果連目的地都找不到,這樣的地圖要它何用?
  • 雙雙換帥之後,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徹底走向反方向
    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早在10月1日當天就拉開了「秀肌肉」的序幕,紛紛發布國慶節首日戰報,截至10月1日18:00,百度地圖智能語音功能用戶量突破3億,截止10月1日20時19分36秒,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DAU)已超過1.15億。
  • 多維度對比高德、百度地圖!論導航體驗,誰更人性化?
    而在一眾導航APP中,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受到了多數用戶的歡迎,屬於第一梯隊的導航軟體了。不過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究竟誰更好用,向來是受到不少用戶的爭議。今天我們就從這幾點著手,看看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誰能給我們帶來更便捷的導航體驗。
  • 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都用POI吸引你,不過它到底是什麼?
    移動端用戶視角的 POI 分類對於大多數地圖產品而言,發現周邊 POI,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點擊產品首頁的按鈕發現/附近按鈕進入;另一種是通過頂部的搜索欄,根據搜索提示進入。第一種,當我們打開百度地圖時,在軟體首頁底部,會有一個發現周邊按鈕,點擊即可看到百度為我們提供的周邊數據。(
  • 地圖導航APP誰更好?百度、高德、騰訊,我推薦第二個
    目前導航APP主要有三款,高德、百度以及騰訊。三者都有接觸,然而最後我還是選擇了高德APP。百度地圖APP我一開始接觸的便是百度地圖APP,畢竟當年名聲大,用著感覺有保障。尤其是我大三那年,百度運用了實景導航,我第一次無意間使用,給我帶來巨大方便,在一個小巷子裡面,根據實景找到了火車票代售點。
  • 百度高德搶奪手機地圖市場份額
    百度地圖反超高德  高德副總裁郄建軍近日公開表示,手機地圖將帶出各種各樣的生活服務,以及後向收費、廣告等商業模式,這一市場前景非常巨大。  郄建軍對於未來高德地圖的願景是,以地圖為基礎,疊加各種各樣的第三方的生活服務信息,然後通過高德地圖或者第三方APP提供給用戶。
  • 華為手機中百度高德地圖如何使用北鬥?北鬥能否取代高德百度地圖
    【華為手機高德和百度地圖如何使用北鬥導航?北鬥導航能否取代高德百度地圖?】我們必須先清楚幾個問題:1.北鬥導航系統並非是地圖軟體。我們現在使用的高德或者百度地圖需要通過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進行定位。如果你的手機用一些測評軟體進行測試,能夠發現紅星的,都是代表支持北鬥系統。我們現在使用的華為手機,一般會支持主流的導航系統,這裡包括的有GPS,GALILEO以及GLONASS,以及北鬥。所以,我們打開百度或者高德地圖的時候,手機是如何定位的呢?
  • 百度地圖及高德地圖手機導航簡要介紹及HUD投影模式的妙用
    一般都有車載導航,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喜歡手機自帶的導航,我們對常用的百度地圖及高德地圖這兩款手機軟體在開車時常用的操作簡單介紹下。為了在手機軟體導航中能達到較高定位精度,請開啟手機GPS。地圖上像紅綠燈似的按鈕點擊下會開啟實時路況,需要聯網才能使用實時路況上面可能看到紅黃綠這類顏色,其實紅色代表擁堵,黃色代表較堵,綠色代表暢通。如果是紅的發紫說明特別堵,最好繞路。
  • 實測百度地圖and高德地圖哪個更靠譜!
    小編又找到了一處道路,高德地圖有封路提示,而百度沒有,就連路北方的小湖,百度都沒有標註,少個湖很容易導致我們走冤枉路。    不過對於大型商場,高德地圖則做的比較討喜,每層樓有什麼店一地下停車場的車位,包括電梯口的位置都寫的一清二楚,必須點個讚。百度地圖則沒有這麼詳細,實用性上略低於高德地圖。
  • 北鬥會不會取代高德和百度地圖?答案其實很簡單!
    高德與百度地圖簡單的理解,它們就是一家有著全國各地詳細路網信息以及實時交通信息的公司,如果手機上裝了這個系統,那麼可以查詢任意兩地之間的交通路網,但這裡缺少一個環節,這個軟體不知道你在哪裡,而北鬥則提供了詳細的經緯度信息,但那只是一串坐標,我們僅憑大腦難以識別,但這與地圖上一對應,就知道自己在哪裡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 高德地圖帶偏遊客!青城山發文呼籲遊客別用高德地圖,回應來了
    10月4日下午,青城山都江堰景區與高德地圖「懟」上了。該景區官方公眾號「青城山都江堰」發文稱,近來,青城山都江堰景區頻繁接到遊客反映,使用「高德地圖」導航至青城山景區定位錯誤,將前往青城前山遊客導航至已封閉多年的區域,造成嚴重交通擁堵,給遊客和景區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 萬字長文解析手機地圖競品: 高德、百度、騰訊
    當今中國的手機地圖行業形成百度、高德地圖「神仙打架」領跑生態,騰訊地圖迎頭追趕、尋找突圍機會的局面。隨著高德、百度地圖的出行生態逐漸完善,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更使其數據採集效率顯著提升,行業準入門欄進一步提高,頭部雙雄在手機地圖市場競爭中佔主導地位,新入局者難現。
  • 高德、百度、騰訊地圖,到底哪個好用?用戶最多?看完恍然大悟!
    市面上做地圖導航的APP很多,哪款用的人最多呢?根據艾瑞的統計數據,移動App的前兩名是: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月度獨立設備量都在4億左右。再之後還有騰訊、谷歌地圖,月度獨立設備量在千萬上下。使用的用戶多,就說明地圖好用嗎?當然不是先是手機廠商預裝,小米的MIUI預裝百度地圖,華為基本是高德地圖,OPPO、VIVO看具體型號。
  • 應用商店APP排行榜:百度地圖下載量為高德2倍
    縱觀網際網路地圖市場,BAT三家已紛紛邁出跨界合作的步伐,搶佔流量入口。近日傳出滴滴或將收購騰訊地圖的消息,儘管滴滴後來澄清僅為深度合作,但這也意味著滴滴未來將在地圖上做更大文章。同為移動出行平臺的Uber(優步)和神州專車也在此前分別牽手了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
  • 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導航軟體是如何把全國的道路情況做的那麼詳細...
    對地圖的整體測繪不是很清楚,但我見到過他們測繪的幾種方式。第一他們有專業的測繪車輛。這個是我在2014年簡單的,當時在大街上正走,看到一輛車頂上有儀器,而且車身上寫著百度。然後我就過去跟他們聊天,知道他們屬於百度地圖測繪人員。他們的工作內容就是開著汽車,通過車頂上的儀器,通過汽車中的電腦,實時修改地圖。
  • 未來你可能用到的地圖APP,除了百度和高德還有哪些?
    2 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高德地圖 VS 百度地圖,今天你用手機地圖了嗎? 根據易觀千帆2019年1月-7月活躍人數監測數據顯示,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領跑市場,1月份的時候,高德地圖月度活躍人數為38209.7萬人,百度地圖活躍人數為36777.3萬人,但短短半年後,百度活躍人數已經和高德基本持平,雙方都保持在接近4億的水平上。
  • 車裡的高德、百度地圖,和你手機裡的 App 並不一樣
    你車裡的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跟你手機裡的 App 幾乎是倆東西。隨著智能座艙的發展,車內前裝的地圖導航功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最明顯的就是,很多車機都接入了我們非常熟悉的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不過真正開過這些車,用過這些車載地圖的朋友不難發現,雖然同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但這些前裝導航似乎和手機 App 體驗不太一樣。
  • 高德地圖產品分析報告
    ,2019年中旬,中國地圖應用活動用戶數已接近8億,且增速減緩,中國地圖應用行業步入成熟期。APP對比分析,分別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特性:高德地圖平臺化發展:高德地圖重點布局出行平臺,開放商家入駐入口,集吃買住行為一體,旨在發展為出行解決方案平臺;百度地圖AI智能化發展:AI應用在景區講解、語音助手、圖像識別、路況預測等方面,百度旨在通過AI提升出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