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曾說過: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就是痛苦和無聊,我們的生活似乎只能在這兩者之間來回搖擺。
早在物質貧瘠的時代,人們的煩惱普遍集中在迫於生存壓力的「痛苦」。但在如今物質和信息都極度豐富的世界裡,人們的基本生存壓力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普通的娛樂刺激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我們時常感到「無聊」。
尤其對於Z世代這群最富個性、最具多元文化標籤的消費新主力而言,他們需要更加精品化的娛樂內容。
無論是線上消費還是線下消費,Z世代都非常注重體驗。他們擁有更低的消費門檻、更強烈的消費傾向和更高的消費水平心理預期,也可能是目前最能直面自己內心真實的消費欲的一代。
儘管線上社交的受青睞度更高,但他們仍保持平均每月10次左右的線下社交頻率。潮爆的網紅場地,博眼球的娛樂體驗,可以提供傳播打卡的互動體驗空間,沉浸式藝術展,他們追求的是刺激與個性化的體驗。
常規的娛樂體驗都讓新生代群體感到「沒意思」、「太老套」。要突破這些瓶頸,打破舊有娛樂活動內容單一、形式陳舊的藩籬,滿足不斷求新求變的文化娛樂需求,恐怕必須要與時俱進,基於深度洞察,在創意上下功夫。
新冠疫情下,消費增速低迷,尋找新的消費增長點迫在眉睫。如果以Z世代的獨特存在和個性方式重新做定義,也許就能掌握未來新消費時代的法則。
娛樂體驗的一成不變亟需打破。在娛樂活動中,讓多元化的藝術之間交流碰撞,給年輕人帶來全方位的趣味娛樂體驗,用藝術跨界點燃用戶熱情,創造消費活力,與用戶形成情感上的共鳴與共振。
但是,藝術跨界如果一開始就抱有很大的功利心,就容易失去方向。藝術與藝術的結合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原本就應該是一個整體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擁有極深的功力,才能恰當地挖掘中兩者融合的無限可能。
從「百老匯」到遙不可及的跨界即可窺見一番。
弗蘭克·懷得霍恩(Frank Wildhorn)早年間是知名的作曲家,在南加州大學求學時期,Frank看過來洛杉磯巡演的話劇《德古拉》,他當時就驚為天人,並產生了製作音樂劇的想法。
1990年Frank遇到了自己音樂劇的伯樂,不僅支持他錄製了《變身怪醫》的概念專輯,並且找來了當時在音樂劇《悲慘世界》中飾演冉阿讓而大放異彩的蔻叔Colm Wilkinson來錄製。
經歷層層打磨,《變身怪醫》在休斯頓首演、因為口碑爆棚而加演並且全國巡演。1997年登陸百老匯普利茅斯劇院,持續演出長達四年,演出場次 1543場。好劇的口碑向來會經歷波折,音樂劇《悲慘世界》1985年首演時也曾被劇評人惡言攻擊。但是觀眾口碑爆棚,直接無視劇評人的各種評論。在當年也造成了不小的轟動、最終成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
這是藝術的另一種發聲,也是高雅文化的一種平穩落地。在這個時代,懷有夢想的人散布在各行各業,他們的堅持,都值得等到伯樂的那一刻。而有價值的商業藝術嫁接,或許就是最有散播力的伯樂,讓藝術以更親民的方式觸達粉絲和潛在人群,提升大眾審美水平,走進大眾生活。
年輕人喜歡新奇特,這是一個普遍認知。但是,這種「新奇」,指的往往不是流於表面的喧譁,而是一種可經推敲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百老匯與好萊塢將近百年的互動史當中,音樂劇與電影這兩種媒介形態一直在保持著不斷的借鑑,豐富的交叉和實時的互動。
從《芝加哥》、《悲慘世界》、《愛樂之城》……等近年來歌舞片與音樂劇改編的成功案例中不難發現,兩者之間有著親近的歷史脈絡;有著共通的美學追求;有著相似的表現形態;有著強大的轉化潛能;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等等。
《悲慘世界》音樂劇、電影
基於這些相似的基因,我們才能把這種藝術之間的跨界做到極致。同時在藝術的商業化進程中,持續挖掘年輕群體的個性,融入時代元素,給用戶帶來多元化、趣味化、年輕化的體驗和感受,讓束之高閣的藝術儘快降落到大眾藝術領域。
我們正是看準這種趨勢,洞察年輕人的興趣和內心渴望,攜手國內外頂級製作團隊一起打造百老匯魔術劇《魔登時代》,讓小眾「魔術」和高雅「百老匯」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以年輕人的方式傳遞魔術的藝術價值以及創造力,也讓大家顛覆了對傳統高端藝術的陳舊看法。
「舞臺空間的拓展、魔術的藝術表達、人物內心的探尋,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魔登時代》通過一個個魔術表演串聯起一個關於夢想、人生的溫情故事,切入當代人們社會生活的痛點,在角色與人性的矛盾中,展現出人物的層次和質感,以神奇的魔術、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傳遞生活的本真與美好。
據了解,這部作品的靈感源於製作人兼男主角李粵的年少時的夢想,他想要站在舞臺上振奮人心的故事,為觀眾帶來力量。《魔登時代》通過魔術、舞蹈、音樂、戲劇等多元藝術的價值輸出,與觀眾建立起強烈精神共鳴,共同完成作品質感的升級。
《魔登時代》是個很貼心的劇,它真誠地感知當代人的喜怒哀樂,用心吸取著綿密生活細節帶來的靈感和養分,並將其升華、幻化為一部顛覆感官、治癒心靈的魔幻大秀。在這部劇中,許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許多似曾相識的悲與歡,我們都能感同身受。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扶持、最終成就更理想自己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
不難發現,《魔登時代》已經進入了以年輕化為主基調的節奏中,在與年輕一代的持續溝通中,始終站在平等的視角上,不動聲色地幫助年輕人將心中所想用一種可視化的潮流載體表達出來,充滿了治癒能量。
科技引領、藝術創新驅動下的娛樂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從當代年輕人審美和價值觀創造的藝術跨界,讓新時代娛樂成為一種更有態度和質感的溝通介質,有效提升活動話題度、新鮮感,為商業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
相信在未來,魔將會以包容開放的姿態為我們帶來更多強強聯合的跨界驚喜,持續豐富用戶的娛樂體驗,幫助更多的人體驗娛樂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