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氣派的草原都城「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凝聚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古建築瑰寶貝子廟、藏傳佛教聖地烏蘭五臺……一座座古建築在歲月中沉澱出厚重的人文光輝。冬天已來,一碧千裡的草原風光不再,但在具有冬日別樣風情的草原上,還可以穿越時空,走近歷史。
去旅行(圖片來源:「錫林郭勒文化旅遊」微信公眾號)
這是行走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千裡草原風景大道」的經典主題路線之一,該線路從北京出發,經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一路北上,再從多倫縣駛入錫林郭勒盟,北上至錫林浩特再往東,途徑匯宗寺、元上都遺址、貝子廟、烏蘭五臺、成吉思汗瞭望山等重量級景點,讓遊客一步步深入蒙元文化腹地。
匯宗寺
匯宗寺始建於1691年(康熙三十年),擴建於雍正時期,鼎盛於乾隆嘉慶年間。蒙古語名為「呼和蘇莫」,意為青廟,因殿頂覆以青藍色琉璃瓦而得名。匯宗寺的興衰始末,與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也是一部最為簡明的清代蒙古喇嘛教興衰的歷史畫卷。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是有文獻記載並經考古發掘證實的元朝都城遺址,被認定為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元朝的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在上都登基。走在這一最真實、完整的元代草原都市遺址中,可以感受極具代表性的遊牧民族文化遺產,體會輝煌壯美、璀璨絢麗的中華文明和遊牧文明進程。
貝子廟
貝子廟始建於1743年(清乾隆八年),是一座凝聚著蒙、漢、藏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古建築瑰寶。解放戰爭時期,貝子廟是內蒙古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先有貝子廟,後有錫林浩特。」這是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它見證了周邊地區近280年的經濟政治、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社會風俗和科學藝術的發展變化。
浩其德王廟
浩其德王廟位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佛教旅遊勝地之一烏蘭五臺景區內,該廟落成於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據說由東浩其德部落第三代君王阿來松的長子特爾木臺建立,總佔地面積3026.4平方米,由大小不等的七個小廟組成,是一處有著鮮明地區特點和民族風格的名勝古蹟。
烏蘭五臺旅遊景區-浩其德王廟(來源:錫林郭勒文化旅遊)
成吉思汗瞭望山
成吉思汗瞭望山與一個傳說有關。相傳成吉思汗轉戰南北時,紮營在此山下休憩,當他醒來時,發現心愛的兩匹駿馬不見了,遍尋而不得。正在他黯然傷神的時候,抬頭望見了眼前這座不知名的山,他不顧山高陡險爬上了山巔,驚喜地發現他的兩匹馬兒正在正北很遠的地方悠然地吃草。成吉思汗高興地說:「這座山叫斯日古楞哈日阿圖(漢語譯為千裡瞭望山)吧!」為了紀念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人們就把這座山命名為」成吉思汗瞭望山」。
站在成吉思汗瞭望山山頂,向遠方眺望,感受浩瀚歷史(來源:文化西烏珠穆沁)
布林廟
歷史悠久的布林廟,始建於公元1672年(康熙十一年),鼎盛時期香火繁盛,僧侶眾多。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獲清廷「拜佛寺」金匾,所以又稱「拜佛寺」。
長調悠揚,馬頭琴響,到「千裡草原」,與歷史對話,與自由歡歌。
【錫林郭勒千裡草原風景大道】
錫林郭勒千裡草原風景大道全長約1000公裡,包括1條主線、6條支線,途徑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7個旗縣市(區)——多倫縣、正藍旗、太僕寺旗、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烏拉蓋管理區。
沿途主要旅遊景區有23個:太僕寺御馬苑景區、蒼狼部落、元上都遺址、忽必烈影視城、山西會館、匯宗寺、錫林郭勒博物館、貝子廟、烏蘭五臺、蒙古汗城、喇嘛庫倫廟、兵團小鎮、知青小鎮、《狼圖騰》拍攝地、貢寶拉格草原、渾善達克沙地、小扎格斯臺淖、多倫湖、賀斯格淖爾溼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地質奇觀平頂山、烏拉蓋芍藥溝、烏拉蓋九曲灣。
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
視頻攝製:中國網草原頻道特約攝影師 楊子建
文:中國網記者 趙明霞
編輯:阿藝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