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亮的位置和木星交換會怎麼樣?

2020-12-03 菜葉視頻

由於質量相差太大,交換後會加重對地球的影響,潮汐,海嘯,還會影響地球的周期,未知的影響還會有很多。

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裡。月殼下面到1000公裡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裡,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

月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49, 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0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

如果月亮的位置和木星交換會怎麼樣?

木星的體重要比其他七大行星總和還要重上2.5倍。其直徑達到142984公裡,相當於我們地球直徑的11倍以上,也相當於月球直徑的41倍。木星距離我們最近也有6.3億公裡,遠比太陽離我們遠,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依舊能用肉眼看到它。如果將木星置於月球的位置,那麼就等於是將地木之間的距離縮短到38萬公裡。這樣的話就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出現在我們眼前。

因為木星體積比地球更大,吸引力也比地球大,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在八大行星中,雖然不至於排在下半區,但是與排在第一位的木星的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況且星球的引力是與質量息息相關的,所以地球上的引力也是遠遠的不如木星的引力的。所以,月亮和木星換了位置就會導致地球變成木星的衛星。

相關焦點

  • 如果把木星和地球位置互換,木星上能誕生生命嗎?
    如果地球和木星調換一下位置,那麼氣態的木星將會變成固態的星球,而且組成成分將會和地球一樣;而地球將會因距離太陽過遠而形成氣態星球。也就是說,決定它們性狀、體積的並不是它們自身,而是它們與太陽的位置遠近,具體原因,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 如果地球成為木星的衛星會怎樣?
    如果地球成為木星的衛星,你的生活將會非常的不同。現在木星有79個已知的衛星。如果我們將地球移到木星的軌道上會怎麼樣呢?木星強大的引力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天空會變成什麼樣?我們在充滿火山的冰冷星球上又可以存活多久?當你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見到你的老朋友時,你會感嘆這個世界可真小。
  • 如果太空人降落到木星上會怎樣?
    同時它擁有強大的磁場和太陽系裡最高的自轉速度,木星的範艾倫帶幾乎相當於微波爐,而木星的赤道自轉線速度高達12.6千米/秒!當然另一個結果則是這個塵埃雲量太少了,如果多一點,木星也不至於那麼慘,不過這也沒事,因為木星還成功的讓它和太陽的質心落在了太陽半徑外,簡單的說,它們準確定義是木星和太陽是兩顆互相環繞的天體。
  • 如果用飛彈把月亮炸沒了,地球會怎麼樣?
    大家好,我是大山雀學士,今天咱們來講講:如果用飛彈把月亮炸沒了,地球會怎麼樣?1.假定我們是以轟炸月球的方式,讓月球消失。比如說,我們用巨型飛彈轟炸月球。這個時候,如果轟炸的程度不是很高,月球重力會讓碎片再次吸引回去,變成一個不一樣的月球。
  • 九月的夜空,三位一體的風景——木星、土星和月亮連成一條直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2019年9月5、6、7日這幾個晚上,顯眼的月亮和太陽系兩大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清澈的天空上,你一定不能忽視月亮和木星。太陽之後,月亮是亮度第二的星體。
  • 如果木星突然變成恆星,對地球有何影響?
    但我們還是很想知道,太陽系如果多出一顆這樣的恆星會怎麼樣呢?地球還會出現生命嗎? 木星如何才能成為恆星? 木星需要大約需要80倍的現有質量才能成為一顆恆星,即便達到這樣的質量,木星這顆恆星(好吧,他現在是恆星了)和太陽完全不同。 即使木星恆星的質量比現有木星大很多,但它的實際直徑也只能比現在木星大20%左右,和太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額外的質量只會使它密度更大(因為質量大了同時引力也大了)。
  • 火星跟地球交換位置,地球會是怎樣的命運?
    火星跟地球交換位置,地球會是怎樣的命運?太陽系的八個大星球,看起來就像是太陽的孩子,都是受到太陽的引力吸引而形成固定的運行軌道,如果地球跟火星交換位置的話,2大星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甚至太陽系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 如果宇宙不再膨脹了會怎麼樣?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隨著物質的增加,引力也會增加,所以引力會開始向內吸引所有的物質,宇宙會開始收縮,隨著它持續收縮,它會變得更密更熱,最後它會陷入奇點,科學家們也把這個現象稱為大坍縮,也就是大爆炸的逆反應。另外有研究表明暗物質是宇宙膨脹的主要原因,由於對暗物質了解甚少,所以很難預測其在宇宙坍縮過程中的影響,如果你掉到黑洞裡會怎麼樣呢?
  • 如果宇宙不再膨脹了會怎麼樣?
    現在如果太陽變成了一個黑洞,首先它的直徑不會超過六公裡。第二 毫無疑問由於沒有陽光所有東西會變得漆黑一片。第三 離開了陽光之後,如我們所知生命會慢慢枯萎。第四 太陽系的行星並不會被吸入黑洞,為什麼呢?首先 太陽所含的物質不會比現在多,第二 太陽相對於其他行星的位置不會改變。
  • 英文外刊,如果地球,有兩個月亮會怎麼樣?
    如果地球有兩個月亮會怎麼樣?So What? Even I have my two lollipops,I lick them every day.那又怎樣?即使我有兩個棒棒糖,我可以每天都舔它.那將是肥胖的奧姆.薩姆,這將是兩個月亮最明顯的影響。我們的夜晚將更明亮,對天文愛好者和天文學家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 如果某些行星代替了我們的月亮,天空會變成啥樣?你可能想不到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某些行星代替了我們的月亮,天空會變成啥樣?你可能想不到從古至今,人類對月亮就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情懷。夜晚抬頭仰望天空,我們會看到月亮,也正因為有月亮的存在,才會使黑夜多了一絲光亮。人類對月亮的好奇心一直是非常強的,科技技術進步之後,對月亮的探索也是從未停止,後來甚至也已經成功的載人登月。
  • 木星在天蠍座,這是天蠍座的佳位置
    木星在天蠍座是天蠍座的最佳位置。無論天蠍座是在太陽還是月亮或上升,都會有一些缺點,但是木星在天蠍座,這是一個更好的位置。木星和天蠍座充分發揮了天蠍座的細心觀察和善於用動畫分析人物柯南的能力,把這一點生動地解釋清楚有多好。
  • 木星和月球位置互換,我們眼中的天空將會變成這樣
    不過,有人突發奇想,如果將太陽系第一大行星木星換到月球的位置,那會出現怎樣的奇異現象呢?如果將木星放到月球的位置上,那我們眼前的天空讓不再是一輪明月,而將是體積超級巨大的龐然大物,屆時原本蔚藍的天空都會被木星充斥著,我們時刻都會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 如果木星吞噬了地球🌍呢?會發生什麼?
    為了得到一些答案,讓我們回到45億年前,木星還是一顆年輕的行星,試圖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時,木星的引力在不到100萬年的時間裡,變得強大了30倍,這破壞了附近年輕行星的軌道,導致它們中的一些撞向了木星。曾有一顆質量是地球10倍的行星,它主要是一顆矽酸鹽冰核,以每秒46千米的撞擊速度撞向了木星,木星在撞擊後只留下了少量的質量。
  • 月亮木星土星5日6日晚上演「三英會」
    新華社天津7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7月5日、6日晚,一輪圓月將「遊走」於晶瑩的木、土二星之間,上演「三英會」的有趣景象。進入7月,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在人馬座逆行,日落後即從東南方地平線升起,亮度約-2.8等,整夜可見,而有「指環王」之稱的土星由摩羯座逆行至人馬座,日落後也從東南方地平線升起,亮度約0.1等,也是整夜可見。
  • 26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攔,地球會怎麼樣?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木星對周圍天體的引力效果,要比太陽系內其它任何行星要大得多,這就使得來自太陽系邊緣以及系外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在進入太陽系之後,必須看木星這個龐然大物的「臉色行事」,當木星處於與外來天體同側時,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奮力」地拉入自身的懷抱,從而有效減少了對太陽系內側行星包括地球的潛在威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木星的確可以稱得上地球的福星和保護神。
  • 26年前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阻擋,地球會怎麼樣?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木星對周圍天體的引力效果,要比太陽系內其它任何行星要大得多,這就使得來自太陽系邊緣以及系外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在進入太陽系之後,必須看木星這個龐然大物的「臉色行事」,當木星處於與外來天體同側時,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奮力」地拉入自身的懷抱,從而有效減少了對太陽系內側行星包括地球的潛在威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木星的確可以稱得上地球的福星和保護神。
  • 如果月亮被七大行星取代,會發生什麼?可能你晚上都不敢出門
    月球作為一顆衛星,它的質量和體積相對於地球來說,其實是比較大的。也正是因為它比較大,我們在地球上才能夠看到一個大大的月亮,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如果月亮被七大行星取代,會發生什麼?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七個,如果它們放在了月球現在這個位置,那對於地球以及人類來說影響就會非常大了。
  • 定好您的鬧鐘,本月末清晨請對準夜空,可拍攝木星與月亮最為親密的...
    在1月31日的清晨,月亮將呈現月牙形狀,並最接近於木星,與此同時還有夜空中最亮的行星——金星和恆星心宿二作伴。普通公眾可以早起,在東南方向的夜空中看到。距離月亮最近的便是木星,其下方不遠的一顆亮星就是金星,右邊不遠處的是心宿二。註: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 如果把織女星放到太陽的位置,地球會怎麼樣?
    其中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我們還會想起被銀河隔開的織女星和牛郎星。相比起牛郎星,織女星的亮度要更高一些。早在1840年國外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拍攝到的第一顆恆星便是織女星,並且在之後很長時間內都以它的光度作為恆星的星等劃分。到了近現代,科學家們通過先進的天文設備對織女星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宇宙中,人類研究最多的恆星除了太陽之外就是織女星了,那麼這顆恆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