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併入中國北鬥,這下真把印度害慘了

2020-12-05 1號哨所

媒體報導,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同中國北鬥導航系統完成了系統兼容試驗工作,這排除了兩個系統合作的技術障礙,鑑於俄羅斯經濟狀況,已無力繼續在該領域投入,該系統併入中國北鬥系統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俄羅斯媒體報導,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一旦同中國北鬥聯合,將擁有50顆以上的衛星,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民用上都能無縫隙的覆蓋全球,因為中國北鬥的後發優勢,北鬥導航精度高於美國GPS十倍以上。

這對於印度是一個糟糕到極限的消息,印度同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都籤訂了購買軍用信號的授權合同,一旦格洛納斯併入中國北鬥系統,印度將面臨窘境。

中國北鬥系統

印度目前的主力戰機蘇-30MKI來自俄羅斯蘇霍伊,還有其海軍的艦載機米格-29K來自俄羅斯的米格公司,雖然印度投訴俄羅斯戰機質量有問題,但印度沒在艦載機的選購上沒有選擇權。這些俄制裝備都是使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即使是即將引進的五代戰機蘇-57,也是純俄羅斯血統,用的是格洛納斯導航。

印度還有一些歐洲的戰鬥機以及美國的軍用飛機,這些使用GPS信號,一直以來,印度空軍被混亂的飛機型號以及其他各種萬國裝備搞的苦不堪言,其中衛星導航系統上也是這樣,不同的戰機使用不同的導航系統,以印度的技術實力,無法進行兼容。

蘇-30MKI

一旦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併入中國北鬥,印度的這些使用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戰鬥機和其他設備怎麼辦?印度人肯定內心萬馬奔騰,這不是將印度軍事部署完全敞開了給中國看麼?這個怎麼忍?

中俄在衛星導航上的合作不是今天才開始,而是早就開始了。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印度開始了武器裝備全盤美軍化,即使是被痛宰,也要花100億購買美軍落後的F-16生產線。而在T-50的研發上,承諾的50億美金,至今僅支付了十分之一都不到的款項。轉而花數十億美元同美國聯合研製AMCA隱身戰鬥機。

另外,印度自己也在建造自己的區域定位導航系統,計劃7個衛星,僅照耀印度的一片天空,不過,由於技術實力的限制,精度能否為軍用一直受到質疑。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衛星系統將併入北鬥系統,美國著急,印度人「痛心」
    俄羅斯與中國合作,格洛納斯系統將併入中國北鬥系統,美國知道後很著急,印度人心裡更是五味雜陳,這是為什麼呢?中國的北鬥系統雖然「輸在了起跑線上」,起步較晚,但是卻「走得快、走得穩」,各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完善,與美國的GPS相比,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絲毫不遜色,甚至大有超越的態勢。目前北鬥導航已經完成全球組網的壯舉,能夠為全世界範圍內的國家提供定位系統,據悉,已經有多個國家與我國合作,建立北鬥定位系統地面站,用來校正導航信號。
  • 北鬥、GPS和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完全指南
    剛剛,中國完成了北鬥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工作,自此,北鬥三期全面建成,中國已經具備為全球提供導航服務的能力。我們在比較手機的參數時,可能會遇到GPS、格洛納斯或北鬥這樣的專用名詞。GPS我們都很熟悉,但是格洛納斯和北鬥又代表了什麼含義呢?
  • 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進駐中國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報導,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總經理安德烈·秋林宣布,「格洛納斯」(GLONASS)導航系統將在中國的新疆烏魯木齊和吉林長春建地面基站。秋林表示:「本公司專家與中國夥伴起草並籤署了監管『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基站在華建設工作的相關文件」。
  • 格洛納斯受西方制裁,配件不足陷入困境,俄羅斯網友:還好有北鬥
    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的分別是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系統、歐洲的GALILEO(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GLONASS(格洛納斯)。而通過最新的新聞來看看,格洛納斯最近遇到了嚴重的問題。據俄羅斯媒體近日的報導稱,在其今年用於衛星量產的預算當中,將減少129億盧布(約14億元人民幣),而原因就在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
  • 協定即將生效,北鬥與格洛納斯將實現兼容,或挑戰GPS的地位
    ,目前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中國的北鬥衛星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就屬於其中。最近,北鬥與格洛納斯就要合作了,關於這次合作,我們又了解些什麼呢?據媒體報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在8月31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經過中俄雙方確認,中國的北鬥衛星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合作協定即將生效,這也為北鬥與格洛納斯將實現兼容與互操作提供法律和組織保障,然而這次合作很多人卻理解錯了,北鬥與格洛納斯合作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 俄羅斯與中國籤下合作協議,北鬥又立大功
    ,批准俄羅斯格洛納斯與中國北鬥進行聯手,這對於北鬥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未來北鬥將很可能因此獨霸4000億市場,同時這份協定也幫了衛星數目不足的俄羅斯一個大忙,可以說北鬥又立大功,而此次俄羅斯送上技術求合作,或將讓印度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出現,由於印度的武器裝備中有許多都是從俄羅斯採購而來,如若中俄未來繼續合作,印度的進口武器或許也會裝上北鬥晶片,這就意味著印度邊防又要吃虧。
  • 北鬥剛完成,巴基斯坦就宣布使用北鬥,俄想把格洛納斯併入北鬥網
    不久前,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北鬥導航定位系統中最後一顆北鬥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正式宣布將完成全球覆蓋,預計會在2020年8月左右為全球北鬥用戶提供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等服務。消息公布不久,我們的傳統盟友巴基斯坦率先做出選擇,並宣布將在全國範圍內成為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的海外用戶。巧合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仍處於緊張階段。顯然,為了防止美國突然切斷GPS信號,他們會直接選擇北鬥取代GPS,因為美國已經有這個先例了,美國就曾在戰爭中切斷過伊拉克和南聯盟的GPS,導致這兩國的飛彈都成了瞎子。
  • GPS最強對手:北鬥與格洛納斯終於「合體」:中國俄羅斯誰更賺
    該協定作為中俄衛星導航合作的重要政府間文件,將為兩國衛星導航領域合作提供法律和組織保障,同時也意味著傳言已久的北鬥與格洛納斯兩大衛星導航系統的合作事宜即將正式進入具體執行階段。 這一切就導致「格洛納斯」系統在研發出來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名存實亡。 直到2014年,在俄羅斯政府的咬牙支持下,第二代「格洛納斯-M」衛星開始發射部署,「格洛納斯」系統才看到重生的曙光。但此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市場相比20年前反而更加競爭激烈。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覆蓋全球
    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CNSS)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投入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之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與此同時,歐盟也在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
  • 中俄商討整合北鬥和格洛納斯導航 俄媒:提升服務質量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3月31日刊登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的一篇文章,題為《中俄格洛納斯網羅全球》,文章稱,3月30日,中國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枚北鬥導航三號衛星,它們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所打造的衛星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
  • 北鬥又立功!中國幫了俄羅斯一大忙,美國十分眼氣,印度心涼半截
    近日,據俄衛星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批准了"北鬥-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合作協定。目前協議規定,兩國至少在對方境內,部署3個衛星導航系統地面站。合作規定旨在開發和生產兩個系統民用導航設備方面,以及導航技術的中俄應用標準。
  • 中國北鬥系統還差一步,關鍵時刻還拉了俄羅斯一把,美國優勢不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核心供應商之一,除了其自身的性能非常優異外,在前不久的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它還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實現了兼容互操作,雙方可以形成優勢互補,不僅完成了中俄雙方的資源共享、合作共贏,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融入國際社會的步伐,這是它全面超越其他導航系統的優勢。
  • 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 再添一星
    原標題: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 再添一星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 (記者張繼業)俄羅斯一顆「格洛納斯-K」導航衛星1日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俄羅斯今年發射的第三顆格洛納斯導航系統衛星。   據俄羅斯空天防禦兵新聞發言人佐洛圖欣介紹,此次運載「格洛納斯-K」衛星的「聯盟-2.1B」運載火箭在俄北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升空。隨後,衛星順利進入軌道且運行正常。   這次發射的「格洛納斯-K」衛星是此前「格洛納斯-M」衛星的升級版本,預期使用壽命由上一代的7年提升至10年,重量由1415千克減少至935千克。
  • 美有GPS,還備用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為何不用中國北鬥?
    可以說位於澳大利亞的衛星地面接收站沒有怎麼使用了,不過澳大利亞還就此問題高調宣布「將不再和中國續約」,澳大利亞為啥這樣做呢?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安全的問題了,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國家之一,這些年一直靠近老大美國,忠實得很。而對於美國來講,中國雖不是最大的威脅,但卻當作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 昔日全球第二定位系統 俄要拿6顆衛星換中國北鬥使用權
    當今時代,下至日常生活上到行軍打仗,精確導航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精確導航又離不開衛星定位。如果問你,衛星導航定位是什麼?不少人會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GPS。難道衛星導航系統就是GPS嗎?顯然不是,GPS其實只是衛星導航系統中的其中一種。
  • 專家:中國北鬥和俄羅斯格洛納斯各有優勢,二者深度聯網可組合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3日消息,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千裡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兩者各有優勢,如果可以深度聯網甚至實現互操作,則可組合成理想的導航體系。
  • 俄媒:中俄商討整合北鬥和格洛納斯導航 精度可倍增
    【環球網軍事3月29日報導】據俄羅斯《消息報》3月28日報導,中俄兩國將在5月份討論實現格洛納斯與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兼容與互操作的前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向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提出了相關建議。對格洛納斯而言,這種合作意味著用戶數量將大幅增長。
  • 中國「北鬥」即將導航,誰家歡喜誰家愁?
    北鬥導航的成功組網,對中國來說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不僅標誌著我們有了自己完整的導航系統,還意味著以後我們可以完全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了。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我們都可以完全的實現獨立自主。據了解,當下已經有137個國家和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籤下了合作協議。
  • 美軍GPS精準度可達0.1米,俄軍格洛納斯1.5米,中國北鬥導航呢?
    定位系統,給身處於新時代下的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捷。例如,日常出行有導航APP的協助我們就能少走彎路,平時置辦家居用品,逛街娛樂,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商家。肚子餓但又不想做飯,直接點外賣美食就能被送上門來等等,都離不開定位系統的支持。
  • 俄羅斯衛星併入中國北鬥,美國也主動上門求合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SP、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國的北鬥,據媒體7月26日報導稱,歐洲各國聯合研發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再次升空。將四顆伽利略導航使用的衛星,送到了預定軌道,算上這次發射的四顆,伽利略系統總共已有26顆在軌衛星,基本上完成了該系統的太空組網,歐洲整體的規劃為30顆,預計在2020年得以實現,到時信號將能覆蓋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