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航衛星是一種重要的國家戰略級太空資源,目前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中國的北鬥衛星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就屬於其中。最近,北鬥與格洛納斯就要合作了,關於這次合作,我們又了解些什麼呢?
據媒體報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在8月31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經過中俄雙方確認,中國的北鬥衛星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合作協定即將生效,這也為北鬥與格洛納斯將實現兼容與互操作提供法律和組織保障,然而這次合作很多人卻理解錯了,北鬥與格洛納斯合作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很多人都有誤解,認為俄羅斯的導航衛星是要併入中國的北鬥衛星,因為北鬥衛星要更先進,俄羅斯可以藉此獲得北鬥的資源。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我們首先要理解為何這個合作是為了實現雙方衛星設備的互相兼容與互操作。北鬥與格洛納斯都有各自的頻段,這個是無法兼容的,能兼容的是使用的設備。打個比方,假如你手裡有汽油,我手裡有電,我們合作並非是將油和電混在一起,而是共同開發一種即可加油,又可充電的汽車,這才是此次北鬥與格洛納斯合作的本質。
我們知道,導航衛星除了給予民用,還有軍用的,這也涉及到國家最為機密的因素,是不可能就無條件的全部開誠布公的。因此北鬥與格洛納斯的合作並非同一些人想像的那樣雙方可以隨意調動對方的衛星,而是旨在合作研發能兼容兩種衛星的設備,至於一些人所言的俄羅斯將會用中國的北鬥衛星發射飛彈,甚至是印度會因北鬥介入而不用格洛納斯這種言論當然也是無稽之談。

其實北鬥與格洛納斯兼容合作很早就開始了,就拿現在來說,我們有很多手機也可以同時收到北鬥與格洛納斯的信號。而此次協議的籤訂,一來是從民間合作正式轉向官方合作;二來給北鬥與格洛納斯的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三來也省去了以往要兼容兩種衛星,需要向兩邊機構申請的繁瑣步驟;四來也是為了為中俄官方設計兼容兩種導航衛星的設備提供了保障。
實際上早在2015年1月,中俄就有意推動北鬥與格洛納斯的兼容。這次結果也不是突然就談成的,其實每年都有新的推動,只是在此時正式確立了而已。那麼既然早就有意向合作,為何在這個時候要正式確立合作關係呢?
首先是因為經過這兩年發展,中俄的導航衛星網建立的更加完善,今年恰好是北鬥衛星全球網建立的尾聲,在雙方技術都成熟的時候合作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另外很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促成了北鬥與格洛納斯在這個時候合作,那就是西方對格洛納斯的制裁。

歐盟在2014年立法禁止向俄羅斯進口可能運用於軍事用途的貨物,因為導航衛星具有軍事用途,因此屬於歐盟的禁令範圍內。而在2018年8月,美國決定停止向俄羅斯國有企業發放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一些產品的許可證,而這些產品包括了航空電子設備、電子元件、微電路、衛星通信系統,這也意味著美國中斷了向俄羅斯提供航天材料,格洛納斯同樣受到影響。據統計格洛納斯衛星至少有40%的成分來自西方國家,西方的制裁嚴重影響力新一代格洛納斯衛星的部署,因此向中國「求救」成為了最好的辦法。
不過與北鬥合作也不是俄羅斯的無奈之舉,因為雙方早就有意願了,中俄在導航衛星領域的合作是雙贏的,能將兩國導航衛星的用途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甚至將挑戰美國GPS衛星的地位。(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