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境內發現番荔枝科又一新種——盈江暗羅

2021-02-19 德宏發布

提示:點擊上方"美麗德宏"↑免費訂閱本刊

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盈江縣考察時,發現了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羅屬植物新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盈江暗羅(Polyalthia yingjiangensis Y. H. Tan & B. Xue sp. nov.)

  

該新種外輪花瓣明顯短於內輪花瓣,以及長達5.5釐米的細長花梗(如圖所示)是區別於暗羅屬其他種的主要特徵,與分布在東南亞沙巴州和汶萊的P. miliusoides I.M. Turner相似,但區別在於其花被片外面密被毛,內面光滑,果實幹燥後呈深褐色且表面具有疣狀突起。

▲盈江暗羅。(來源: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番荔枝科( Annonaceae)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大植物種群,該科含生物鹼、萜類、黃酮、番荔素、多氧環己烯和苯乙烯內酯等成分。資料顯示,番荔枝科有120餘屬,2100餘種,廣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以東半球為多。我國產24屬,103種,6變種,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西藏。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東南亞中心的項目資助,成果以Polyalthia yingjiangensis sp. nov (Annonaceae) from the China/Myanmar border為題發表在Nordic Journal of Botany上。

來源:德宏團結報

通訊員:譚運洪

編輯:寸超 楊紅玉

審核:張仁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新聞資訊!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 歡迎您!

》--回復「美麗德宏」,領略德宏風採--《

德宏州委宣傳部主辦

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mldhgw@163.com

小編電話:0692-2132665

相關焦點

  • 科研人員在中緬邊境發現番荔枝科新種——盈江暗羅
    新華社昆明9月2日電(記者姚兵)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中緬邊境雲南盈江考察時,發現番荔枝科暗羅屬植物新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盈江暗羅。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等級評估標準,盈江暗羅被評估為瀕危種。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北歐植物學雜誌》。
  • 盈江暗羅:發現番荔枝科一新物種
    近日,版納植物園東南亞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中緬邊境雲南省盈江縣考察時,發現了番荔枝科暗羅屬植物新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
  • 東南亞中心發現番荔枝科兩新種植物
    107屬約2400種。其中一種花瓣形態和大小近似於海島木,葉近似於大葉海島木(T. macrophylla),但花瓣為粉紅色明顯區別於其相似種,因而將該種命名為紅花海島木(T. rubra Y.H. Tan, S.S. Zhou & B. Yang)。
  • 德宏州境內發現瀕危植物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種群
    Huang和盈江青岡Quercus yingjiangensis (Y.C. Hsu & Q.Z. Dong) Govaerts於1976和1983年分別發現於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和盈江縣蘇典鄉,兩新種發表時均歸入青岡屬(genus Cyclobalanopsis)來命名。
  • 【海南植物專欄】你的名字,淺嘗番荔枝科
    番荔枝科,作為熱帶地區的較大一科,家族成員眾多,海南記錄了20個屬(包括栽培種),60多種。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海南見到過的幾個種:1.阿芳,別名藤春,藤春屬,這個名字,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記住了它,不過依舊不知道名從何來;(玄達:這蠢孩子,來自其屬名的音譯啊!!!)
  • 生物多樣性 | 新物種亮相!
    近日據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近年來德宏在植物和動物方面新發現了一批新記錄物種植物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了瑞麗芭蕉、盈江球蘭、盈江龍竹、鐘花黃精、銅壁關馬兜鈴、德宏葡萄甕、長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陀螺果刺籬木、盈江暗羅、盈江樹蘿蔔和紫花黃藥共12個新種。
  • 德宏發現12個植物新種、8個新記錄物種
    12月26日記者從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12個
  • 雲南這個寶藏地方發現20個動植物新種!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先後發現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盈江兩頭蛇、盈江竹葉青、銅壁關棘蜥等7個爬行類新種,發現天行長臂猿1個靈長類新種——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盈江竹葉青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了瑞麗芭蕉、盈江球蘭、盈江龍竹、鐘花黃精、銅壁關馬兜鈴、德宏葡萄甕、長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陀螺果刺籬木、盈江暗羅、盈江樹蘿蔔和紫花黃藥共
  • 新種亮相!雲南德宏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12個植物新種
    12月26日,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一批植物新種及新記錄物種。在同一地區密集地發現新物種和新紀錄,十分罕見。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了瑞麗芭蕉、盈江球蘭、盈江龍竹、鐘花黃精、銅壁關馬兜鈴、德宏葡萄甕、長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陀螺果刺籬木、盈江暗羅、盈江樹蘿蔔和紫花黃藥共12個新種。
  • 雲南這個寶藏地方發現20個動植物新種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一批動植物新種及新紀錄物種。
  • 人間五月芳菲盡,盈江觀鳥正當時!【組圖】
    盈江縣那邦鎮  中國西南邊境的一個邊陲小鎮  十餘年前  當一些觀鳥愛好者走進她時  眾多罕見鳥種的發現  這裡一下子成為了多少觀鳥者的嚮往的遠方  盈江縣屬喜馬拉雅山延伸橫斷山脈的西南端,境內低山與寬谷盆地交錯相間,最高點支那大娘山海拔3404.6米,最低點那邦拉沙河口海拔210米,巨大的海拔差異,造就了盈江縣典型的「立體氣候」,加之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73.9%,因此森林的各個角落生活著種類繁多的鳥類。  據統計,現在德宏有鳥種680餘種,盈江就有近650種,是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佔全國鳥類的1/3以上。
  • 《盈江的那些鳥兒》
    盈江縣位於喜瑪拉雅山延伸橫斷山脈的西南端,為高黎貢山南延支系西南餘脈構成的山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山脈、河流基本是從東北下西南走向,低山與寬谷盆地交錯相間,呈「兩山夾一壩一河」的地貌景觀。 山脈分為西部大娘山脈和東部打鷹山脈。寬谷平壩為盈江壩,地勢平坦,海拔800—854米之間。
  • 【盈江鹿角鍬飼育記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盈江鹿角鍬* 學名:Rhaetulus crenatus fukinukii* 產地:雲南盈江* 紀錄大小:約28-65mm* 親代信息:♂48mm,♀30mm* 種親累代:WD《世界鍬甲大圖鑑》新增種B裡的盈江鹿角鍬(右二)。
  • 圖說盈江 三月盈江開啟花季模式之馬纓杜鵑
    二至三月是最佳觀賞期,盈江現存較多集中於勐弄鄉的勐典及勐弄茶廠周邊的山坡上,盈江縣城至勐典距離約30千米,距勐弄茶廠約25千米,一般要想欣賞到馬纓杜鵑的真容還要步行一段距離,要帶足飲水及乾糧。圖/文 何海燕創建省級文明縣城 爭做文明盈江人
  • 「高清組圖」在國際愛鳥日徜徉盈江「鳥類天堂」
    中國犀鳥谷 尹以祜 攝秘境盈江 鄭山河 攝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鳥類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據統計,盈江境內發現鳥類710種,佔國內的51%,為全國之最,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近年來,盈江縣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優先位置,愛鳥護鳥意識深入人心,眾多珍惜鳥類在盈江現身。盈江縣通過多部門聯合,對國內僅棲息於大盈江流域的國家II級保護動物黃嘴河燕鷗開展跨區域、跨行業搶救守護行動,種群數量由2018年的7隻增長到今年的13隻,成為生態保護的典範。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近日,當地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彩䴉再次現身盈江。(攝於2021年1月14日)新華網發(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據了解,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 《人民日報》帶你看德宏盈江這個村民...
    石梯緊鄰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片區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發現鳥類350餘種佔全國已發現鳥類的24.7%不少還是世界獨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吸引拍鳥者紛至沓來恰逢鄰近的保山市百花嶺生態觀鳥模式聲名大噪,盈江縣的幹部參觀考察後思路頓開:觀鳥,盈江也行,而且,盈江還有一種觀鳥圈裡的「明星鳥」——犀鳥!
  • 德宏盈江發現60萬噸超大型離子吸附稀土礦
    繼2017年雲南省核工業二九地質大隊在滇南地區發現特大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後,記者20日從雲南省地質調查局獲悉,2019年至2020年共投入940多萬元,該局又新發現一處具有超大型遠景規模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估算預測的稀土氧化物資源量約60萬噸,展示了離子吸附型稀土礦超大型遠景規模
  • 華南植物園在番荔枝科花粉形態研究中取得進展
    泛熱帶分布的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原始被子植物木蘭目(Magnoliales)中最大的一個科,約2300種喬木、灌木和藤本,是低地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科植物在宏觀形態和花粉形態上都具有十分高的多樣性。  番荔枝科極其多樣的花粉形態相較於花部形態特徵具有較高的分類學價值,在分辨主要類群及其關係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