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中心發現番荔枝科兩新種植物

2021-01-17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紅花海島木精美的花(雄花)

番荔枝科是早期分化的被子植物木蘭目最大的科,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熱帶植物區系的主要科之一,全世界107屬約2400種。海島木屬(Trivalvaria)是該科中的小屬,世界番荔枝科名錄資料庫收錄該屬僅6種,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及東南亞地區。該屬主要的識別特徵在於離腋生的花序,花梗很短(短於1 cm),每心皮具1枚基生胚珠,果期時每分果僅具1粒種子。

目前為止,緬甸記載該屬僅有大葉海島木(Trivalvaria macrophylla)和海島木(T. costata)2種。

▍紅花海島木


東南亞中心自2014年在緬甸北部葡萄地區開展中緬聯合科考以來,採集到不同花果期約十餘號海島木屬植物標本,通過細緻的文獻和模式標本研究,確定其中2種為海島木屬植物新種。其中一種花瓣形態和大小近似於海島木,葉近似於大葉海島木(T. macrophylla),但花瓣為粉紅色明顯區別於其相似種,因而將該種命名為紅花海島木(T. rubra Y.H. Tan, S.S. Zhou & B. Yang)。

▍狹葉海島木


另外一種葉與T. argentea相似,但該種內外輪花瓣近等大,長6–10 mm,寬 3–5 mm,而T. argentea花瓣大小為2 × 3 mm。為了致謝東南亞中心項目對緬甸植物多樣性研究的資助,我們將該種以東南亞中心英文名全稱縮寫來命名此種為狹葉海島木(T. casseabriae Y.H. Tan, S.S. Zhou & B. Yang)。

此次兩新種的發現,豐富了緬甸地區海島木屬植物的記錄,相信隨著中緬聯合科考及合作研究的深入,將會有更多的發現,增加對緬甸植物多樣性的認識!

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項目資助(Y4ZK111B01),成果以Two new species of Trivalvaria (Annonaceae) from northern Myanmar為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第94期東南亞植物多樣性專刊上。


--------植物發現---------

神父樹蘿蔔:被神父眷顧的新種

雲南南部發現一新種報春花

又發現一新種蘭花:麻慄坡玉鳳花

東南亞中心首期專刊於動物學研究正式出版

中國特有屬——金錢槭屬化石在中國的首次發現

研究 | 中國哪些地方可算熱帶?


希陶木:為紀念蔡希陶教授而發表的一植物新屬

在緬甸深山考察,卻在西雙版納發現一植物新種

盈江暗羅:發現番荔枝科一新物種

東南亞中心發現緬北植物一新種:腺苞石海椒

西雙版納發現一魔芋新種--補蚌磨芋

西雙版納發現6種中國蘭花新記錄種

勐臘石豆蘭:在勐臘又發現一種新物種蘭花


相關焦點

  • 盈江境內發現番荔枝科又一新種——盈江暗羅
    提示:點擊上方"美麗德宏"↑免費訂閱本刊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盈江縣考察時
  • 【海南植物專欄】你的名字,淺嘗番荔枝科
    我覺得自己和任何一種植物的相遇都是如此,有時候遇見的是花開;有時候遇見的是葉落;有時候遇見的是果熟;有時候............每次遇見,都是緣分,望珍惜。番荔枝科,作為熱帶地區的較大一科,家族成員眾多,海南記錄了20個屬(包括栽培種),60多種。
  • 盈江暗羅:發現番荔枝科一新物種
    近日,版納植物園東南亞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中緬邊境雲南省盈江縣考察時,發現了番荔枝科暗羅屬植物新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
  • 華南植物園在番荔枝科花粉形態研究中取得進展
    泛熱帶分布的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原始被子植物木蘭目(Magnoliales)中最大的一個科,約2300種喬木、灌木和藤本,是低地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科植物在宏觀形態和花粉形態上都具有十分高的多樣性。  番荔枝科極其多樣的花粉形態相較於花部形態特徵具有較高的分類學價值,在分辨主要類群及其關係中具有重要作用。
  • 科研人員在中緬邊境發現番荔枝科新種——盈江暗羅
    新華社昆明9月2日電(記者姚兵)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中緬邊境雲南盈江考察時,發現番荔枝科暗羅屬植物新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盈江暗羅。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等級評估標準,盈江暗羅被評估為瀕危種。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北歐植物學雜誌》。
  • 傻傻分不清系列 | 番荔枝家族之依蘭依蘭、番荔枝、鷹爪花
    —— 依蘭依蘭在臺灣被稱作香水樹,只是被稱作香水樹的還不僅僅是依蘭依蘭❈番荔枝(釋迦、佛頭果,學名:Anona squamosa)❈依蘭依蘭也是偶而可見的行道樹或是公園樹種,依蘭依蘭是番荔枝科香水樹(依蘭)屬植物
  • 科學家揭示番荔枝科花粉結構
    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該園科學家近期對番荔枝科花粉進行了系統研究,獲得了對該科花粉形態較為完整的認識。
  • 芳香生活【2020年11月6日】番荔枝科
    每一個植物科屬的植物都有一定的共性,總結歸納了常見的植物科屬,供大家學習交流。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科是熱帶植物系,喜生於氣溫較高而潮溼的林中。大部分番荔枝科與木蘭科親緣最近,是熱帶植物區系的主要科,包括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主要分布於熱帶,少數種可分布至溫帶,葉和木材氣味芳香。單葉,全緣,沿著莖枝成兩列互生。
  • 元江普洱植物引種和野生果蔬考察
    ▍扁枝槲寄生此次考察共引種到野生植物46種號,同時收穫3個零滅絕植物如:扁枝槲寄生(Viscum articulatum)、角花胡頹子(Elaeagnus gonyanthes)、亮葉木蘭寄生(Taxillus
  • 山刺番荔枝(番荔枝科 番荔枝屬)
    山刺番荔枝 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喬木別名:山番荔、巴西番荔枝、山地番荔枝
  • 南方有1種「果子」,被稱為「番荔枝」,看著像「荔枝」,有價值
    在南方園林種有著許多植物,常見的有水杉、紫薇、臘梅、芭蕉、馬尾松、觀音竹、一品紅、茉莉花、馬蹄蓮等。其中水杉是喬木,植株是高大的,有好幾十米高,在輕鹽鹼地可以生長,是比較喜歡陽光的樹種。而還有1種植物,它能夠結出來一種果子,常被稱為「番荔枝」,果子看著像「荔枝」,比君子蘭、綠蘿、吊蘭、月季、蘭花、虎皮蘭等花卉盆栽還特別,同時植株有價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南方有1種「果子」,被稱為「番荔枝」,看著像「荔枝」,有價值!
  • 2020年中國番荔枝產業研究簡報!
    ——清.沈光文《釋迦果》番荔枝產業概況屬性及價值番荔枝是番荔枝科,屬荔枝屬果樹,為熱帶亞熱帶半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因果實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又稱佛頭果、釋迦果等。番荔枝科包括129個屬,共有1200個種,其中番荔枝屬有100多個種,14個果實具有使用價值,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營養物質,能夠激活腦細胞、促進腸道蠕動、能夠對抗氧化以美白皮膚、延緩衰老還能夠抗癌、調節血壓等等,並且番荔枝獨特的外形還可以作為觀賞植被。廣泛分布於非洲、美洲、亞洲與近太平洋國家的熱帶地區。
  • 番荔枝
    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 Linn.)番荔枝科、番荔枝屬落葉小喬木;樹皮薄,灰白色,多分枝。
  • 東南亞中心本年度第9個植物新種---華麗貝母蘭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東南亞中心)已在緬甸北部開展了五次大型中緬聯合科學考察。發現了大量植物新種,對該地區野生植物的多樣性研究與保護奠定了良好基礎。植物標本採集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現有文獻資料記載緬甸分布的野生蘭科植物150屬800餘種,其中貝母蘭屬植物有40多種。
  • 番荔枝的籽,要如何種
    導讀:番荔枝,是生長在南方氣溫較高的一種果樹。在以前多數是個人在家栽種為主,近幾年有人開始對其商業栽種,因此在市場也就多了一種高價的水果。對於喜歡番荔枝的人,讚美其口味獨特甜度高,而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講,又覺得像是吃「糖」甜得發膩。番荔枝是可以通過一種育苗,進行栽培。
  • 番荔枝怎麼吃?番荔枝的吃法
    番荔枝又被叫做釋迦果,佛頭果,賴球果,因為番荔枝的果實的外形比較像荔枝,所以才被叫做番荔枝。番荔枝的果實一般是圓球形或者心狀圓錐形,顏色是黃綠色,成熟的季節一般是在11月,因此現在也就是番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
  • 刺果番荔枝 常吃刺果番荔枝有什麼好處
    荔枝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種水果,有的人愛吃,有的人不愛吃,但您吃過刺果番荔枝嗎?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癌症病人有什麼好處嗎?您知道刺果番荔枝怎麼吃更健康、更營養嗎?不知道的話,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刺果番荔枝的營養價值的知識吧。刺果番荔枝的好處我們都知道吃水果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那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
  • 番荔枝生產管理技術
    番荔枝科番荔枝屬植物。本屬約100種,其中果實可食用的約14種。番荔枝原產熱帶美洲,現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和較溫暖的亞熱帶地區。約300多年前引入我國,廣東、廣西、貴州、福建、臺灣及我省均有栽培,其中廣東和臺灣管理技術較成熟,大面積的栽培。
  • 如何在容器中種植番荔枝
    番荔枝的顏色不同於綠色,在它裡面有奶油的閃光在水果裡面,這是美味的食物的味道,果實內部的深棕色或黑色的種子,看起來明亮而有光澤,看到水果看起來很可愛,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重要的水果,番荔枝富含維生素C、纖維、維生素a、B2、B3、B5、B6、鐵、鉀、鎂、錳和磷。
  • 番荔枝(釋迦)
    番荔枝又稱釋迦,梨仔。  因為果形奇特,幼果外觀很像「荔枝」,又自「番幫」引入,所以稱為「番荔枝」;果實表面有很多突起之鱗目所形成,外表酷似釋迦牟尼佛頭,因此,臺灣人習慣稱呼「釋迦」。       番荔枝果實風味佳,甜度高,約達20~25度,適合東方人喜好甜食之口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番荔枝援產於熱帶美洲,臺灣最初由荷蘭已入;據明朝沈光文有「釋迦果」詩,可證最遲在明鄭時期已引進,直於臺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