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鳥塘」嗎?
一汪水塘,幾棵樹樁
樹樁的枯樹洞裡提前放上鳥兒愛吃的麵包蟲
離水塘10米遠左右
搭建一間長條形的棚屋
屋內十幾把椅子一字排開
愛好攝影的觀鳥者
在屋內就可拍攝
水塘裡鳥兒覓食嬉戲的情景
在德宏州盈江縣石梯村
當地人管這叫「鳥塘」
一隻白冠噪鶥在樹幹上休憩(10月2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11月29日《人民日報》刊文
走進德宏盈江這個村民小組
講述村民因地制宜
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滿眼皆綠,萬鳥翔集,車子一進石梯,耳畔便響起陣陣鳥鳴。
觀鳥,在石梯已成為致富的代名詞。近年來,盈江縣充分發揮石梯的生態優勢,用活鳥資源、做實「觀」文章,全村農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不足2000元,躍升至2019年的10152元。
航拍鏡頭下的石梯村(10月28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鳥兒成了致富的寶貝
觀鳥者在鳥塘拍鳥,一個機位60元,一份盒飯20元,住宿一晚100元,再加上搬運器材等勞務費,經營者收入可觀。
2015年,石梯村民蔡伍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五口收入全靠種植10畝香茅草,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變化發生在2015年11月蔡伍與人在村子旁合建了兩個鳥塘後,第二年年底他就順利脫貧。
「和一般遊客不同,觀鳥者往往一待好幾天,長的甚至一兩個月,直到拍到想拍的鳥兒為止。」蔡伍說。2017年,掙到錢的蔡伍買車當了「鳥導」,載著觀鳥者在山裡各個鳥塘轉場,收入又增多了。「經營鳥塘的分成和開車當『鳥導』的收入加一起,一年賺了6萬多元。真想不到,這到處可見的小鳥,居然成了我們致富的寶貝!」蔡伍直感嘆。
石梯緊鄰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
洪崩河片區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
鳥類資源非常豐富
目前已發現鳥類350餘種
佔全國已發現鳥類的24.7%
不少還是世界獨有
豐富的鳥類資源吸引拍鳥者紛至沓來
2019年
石梯接待了觀鳥者2萬多人次
一隻灰孔雀雉在林間覓食(10月2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從砍樹捕鳥到護林愛鳥
石梯位於中緬邊境,全村共85戶363人,是一個景頗族、傈僳族聚居的邊境直過民族村。過去為了生計,村民砍樹開荒、打獵捕鳥,貧困沒趕跑,生態卻遭到了破壞。2016年石梯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綜合貧困發生率高達50.6%。
靠山吃山,擺脫貧困還是要依賴林子,但該換個怎樣的法子呢?恰逢鄰近的保山市百花嶺生態觀鳥模式聲名大噪,盈江縣的幹部參觀考察後思路頓開:觀鳥,盈江也行,而且,盈江還有一種觀鳥圈裡的「明星鳥」——犀鳥!
掠過雨林的雙角犀鳥 朱邊勇 攝
生態好了鳥才來,犀鳥對環境要求高,喜歡在大樹上築巢。
2015年開始,盈江縣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立足石梯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鼓勵、引導群眾發展生態觀鳥產業。為了保護和改善鳥類棲息地環境,盈江縣各級各部門經常組織幹部進村入戶宣傳觀鳥項目的效益,帶領村民去百花嶺考察學習。對上報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村民,獎勵200元至2000元。同時,林業部門加大對隨意開荒、捕鳥行為的懲處力度,罰金用於生態修復。
在政府積極引導下,當地愛鳥、護鳥蔚然成風,一度消失的犀鳥再次飛到石梯安營紮寨。
「現在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冠斑犀鳥等3種犀鳥在石梯均有穩定的繁殖點。」班鼎盈介紹,目前石梯是國內最容易觀察和拍攝到野生犀鳥的地方,被譽為「中國犀鳥谷」。一窩犀鳥年均吸引遊客5000多人次。
科學規劃綠色發展
「一個好的鳥塘要滿足三要素:鳥多、有明星鳥、景觀好,方便攝影師構圖。」身為盈江縣觀鳥協會會長,班鼎盈的工作之一就是指導村民建鳥塘,每次他都會到現場,建完又教村民如何科學餵食、引水,把對鳥類的幹擾降到最小。
村民們還會接受鳥類知識培訓。石梯像蔡伍一樣持證上崗的「鳥導」有40多人,能熟練識別150餘種鳥類。協會還對鳥塘經營者實行「紅黑榜」制度管理,規範行為,誠信服務。
鳥塘多起來後,當地黨委和政府及時對鳥塘建設科學合理布局,控制分布密度,引導村民按照「一個『鳥點』一種明星鳥」的思路差異化發展。鳥塘數量控制在33個,全部位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之外。
村民在鳥類監測點投食(10月2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為讓更多村民從「觀鳥」中受益,石梯還成立了犀鳥谷鄉村旅遊合作社,將村民全部納入。「每年毛收入的15%作為村集體經濟,其中8%給群眾分紅,7%由村裡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完善。」太平鎮黨委副書記楊宏飛介紹,在發展生態觀鳥的同時,盈江縣同步加強對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把石梯列為全縣美麗鄉村重點進行打造。
觀鳥旅遊發展起來後,當地又鼓勵群眾逐步退出香茅草種植,轉向發展「林木+林旅+林下」的綠色經濟,全村共發展堅果、荔枝、咖啡等林下經濟2800餘畝,年產值約30餘萬元,村民的收入來源更加多元。「新冠肺炎疫情對觀鳥旅遊衝擊不小,但今年堅果的行情不錯,蔡伍家20畝堅果就收入了1萬多元。」楊宏飛說。
無人機鏡頭下雲霧繚繞的石梯村(10月26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每年年底到次年6月是觀鳥旺季,今年前一段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現在形勢向好了,鳥塘已陸續恢復餵鳥,做農家樂和民宿的村民也開始收拾房屋。」班鼎盈的話音剛落,手機就響了,一名北京遊客詢問來觀鳥的事。「石梯已為即將復甦的觀鳥旅遊做好準備。」楊宏飛說。
整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網、「美麗盈江」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關注】聽說過「鳥塘」嗎?《人民日報》帶你看德宏盈江這個村民小組如何走上致富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