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否集齊宇宙中的全部元素?

2020-12-05 火星科普

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4種,包括從1號氫到94號鈽。而目前已知的元素已經達到了118種,另外24種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如果排除人造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確實有可能存在地球上天然沒有的化學元素。不過,其他星球上超鈾元素的豐度應該會非常,並且包含的元素種類與地球不會相差太大。至於原因,這就要涉及到宇宙中的元素來源和星球的演化。

根據標準宇宙模型,宇宙的起源要追溯到138億年前的無窮小奇點。宇宙的最初時候並沒有今天所知的物質,也沒有空間。宇宙從大爆炸中誕生大約10秒之後,經歷了暴脹的宇宙逐漸冷下來,宇宙開始了持續時間十幾分鐘的太初核合成過程。在此期間,質子(氫原子核)和中子逐漸形成,並且質子和中子又結合成氦核。

由於宇宙進一步膨脹冷卻,密度和溫度大幅度下降,宇宙沒有條件繼續進行核聚變反應。雖然太初核合成只持續了十幾分鐘,但這個過程產生了如今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基礎。由於光子與重子的比例,宇宙合成出的氫的質量佔比近乎75%,氦的質量佔比近乎25%,另外還有極少量的鈹和鋰。

在宇宙誕生大約一億年之後,在經過充分冷卻的宇宙中,氫和氦氣體雲結合形成了第一代恆星。在恆星中,通過氫會發生核聚變反應形成氦。而當氫耗盡(核心區域)之後,氦又會進一步發生核聚變反應形成宇宙中還未出現的新元素。

由於第一代恆星的質量非常高,它們在合成到26號鐵元素之後會走向死亡,結果會發生猛烈的超新星爆發。通過中子俘獲過程,在超新星爆發期間,又會合成更重的元素。不過,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合成所需的條件越來越苛刻,所以元素豐度也就會越來越低。

在第一代恆星死亡之後,它們合成的重元素會散播到星雲中。此後,從這些星雲中誕生的恆星就會包含重元素。太陽最初也是從上一代死亡恆星的部分殘骸中誕生,所以地球上才會有一系列的重元素,生命才有可能進化出來。

如果星雲被大質量恆星的超新星爆發波及到,那麼,從這些星雲中形成的天體所具有的元素種類跟地球是差不多的,只是豐度上的一些區別而已。當然,其他星球上確實會包含少數地球上天然沒有的元素,只是這些元素的豐度應該會非常低。

另外,其他星球上不大可能會出現原子序數特別高的元素,因為超鈾元素非常不穩定,它們很容易衰變成更穩定更輕的原子。正因為如此,人工合成出的94號以上的元素通常只能保存很短的時間。

宇宙中除了由各種元素組成的普通物質之外,還可能存在至今未能理解的暗物質。根據觀測結果推測,暗物質遠多於普通物質,並且它們的組成不再是我們所知的化學元素。

相關焦點

  • 地球中的元素高達百多種,是否包含宇宙中所有元素,研究表明真相
    地球上有94種天然元素,包括氫1號到94號鈽,已知元素數已達118個,其餘24個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如果排除了人工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可能確實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化學元素。然而其他行星上超鈾元素的豐度應該非常高,所含元素的類型與地球上的元素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至於原因,它涉及到宇宙元素的起源和行星的演化。
  • 地球中的元素高達百多種,是否包含宇宙中所有元素,研究表明真相
    地球上有94種天然元素,包括1號氫到94號鈽,已知元素數已達118個,其餘24個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如果排除了人工元素,那麼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可能確實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化學元素。然而其他行星上超鈾元素的豐富度應該非常高,所含元素的類型與地球上的元素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至於原因,它涉及到宇宙元素的起源和行星的演化。根據標準宇宙模型,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無窮小奇點,在宇宙的開始,今天沒有已知的物質,也沒有空間。宇宙從大爆炸中誕生約10秒後,膨脹的宇宙逐漸冷卻,宇宙開始了長達10分鐘以上的原始核合成過程,在此期間質子和中子逐漸形成,質子和中子結合形成氦核。
  • 在地球上,是否存在宇宙中所有的化學元素?
    哪怕加上人工合成的元素,有些元素在地球上也不存在。92號鈾元素,是地球上最重的,且能大量存在的元素,比鈾更高的元素叫做超鈾元素;超鈾元素絕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只有少數幾個能在地球地質中找到,即便存在含量也極低。
  • 地球上的元素就是全部?科學家:宇宙某個角落,存在未知元素!
    除了聚變和裂變能改變元素序號外,還有重核元素以及同位素的放射性衰變、以及中子捕獲改變元素的序號,比如紅巨星中的比鐵重的元素就通過這種模式完成的,另外超新星中則完成比鐵更重的元素的快中子捕獲,這個效率更快,中子星合併時這個效率會更高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大年初三帶著孩子們到電影院看《流浪地球》,本來想看另一部適合兒童看的動畫電影的,但是考慮到自己不滿3歲的兒子可能對動畫片也沒有超過20分鐘的耐性(除了小豬佩琪能連續看2個),所以就選擇了據說是國產首部災難科幻片的《流浪地球》。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有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 地球內部組成的成分 人們在對地球成分的探索中,最容易了解的地球部分是露出地表的上地殼,我們可以借對上地殼成分的了解,來進一步分析組成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元素。揭示上地殼的平均成分一般有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大規模地測量各種巖石的化學成分,二是測量地殼中的細粒沉積巖。那麼,如何對整個地球的成分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量呢?
  • 從理論上看宇宙中是否存在另外一個地球
    茫茫宇宙中,星光點綴。既然太陽系中有我們的地球存在。想另一個地球的生命肯定有的…?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 從目前的觀測數據來看,被認定的宜居行星並不在少數。 在我們的銀河系內就有著類太陽系的數量為200億個,那麼就拿200個星系中有一個類地球行星來計算的話,
  • 超新星中是否會形成超重元素?我們能觀測到它們嗎?
    每當研究到穩定島的預測問題時,人們總是連篇累牘地闡述自己的論點:能否或者是否存在可能性通過R過程來實現核「穩定島」,各有各的說法。因此,在回答上述問題時,還沒有人確定是否有穩定的超重元素形成,這是一個探索宇宙本性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發現一個足夠大恆星能夠解決的。
  • 萬物是否起源於巖石,而非地球「原始湯」中?
    世間萬物是否起源於地下深處?這個假設在幾年前根本是天方夜譚,因為從字面上來說,地球上的生命就應該誕生在地面上,誕生在由陸地和江河湖海組成的薄殼上,即使把天上的烏、地下的蟲都考慮進去,總共也就從地面以上數百米到地下數十米的範圍。難道還有活物能夠在這個範圍之外生存嗎?我們似乎唯有將視線轉向縹緲的太空。
  • 太陽一直依靠什么元素在燃燒,地球上的重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本文基於回答網友一個這樣的問題:太陽目前氫核聚變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地球上的鐵鎳重元素哪裡來的?可以說,這是一個毫無邏輯亂七八糟的問題,但既然邀請回答,就從中挑出幾個稍顯合理的問題說明一下。太陽核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氫核聚變,但並非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太陽中心有1500萬℃高溫,僅憑這點溫度要維持穩定的氫核聚變是不可能的。
  • 地球上的氧氣從哪裡來?氧氣是否會消耗完?
    科學家們通過對遙遠的宇宙觀測,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宇宙間的氧元素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第7個億年而生成的。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中,氧元素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廣泛的存在。地球上的氧氣全部都是來源於宇宙空間的,人們常常地說氧氣是植物所生產的,事實上不是這個樣子的,地球上的植物僅僅只是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原成氧氣以及將植物根部所吸取的水分解釋放出氧氣。如果氧元素不是一直地存在於地球上的話,植物也就不可能會釋放出氧氣了。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嗎?
    不同元素的區別在於質子數的不同,例如,氫包含一個質子,氧包含8個質子,鐵包含26個質子。人類對於化學元素的正確認識始於門捷列夫,他找到了元素的周期規律,並製作出了能夠預測未知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元素,逐漸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找到從1號元素氫到98號元素鉲。
  • 宇宙中發現地球的「表哥」,與地球高度相似,此星球是否有生命?
    根據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的薩根公式來推算,在大約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中,其中行星系統,出現高等級文明的機率最低值也有將近九百個,而這僅僅只是在銀河系中推算。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宇宙中的第二顆超級地球-克卜勒45-2B行星。
  • 地球上有94種元素,憑什麼構成生命的基礎是碳元素?
    每當想到宇宙中的生命,我們關於生命形態的想像就會像海嘯一樣奔騰不止。他們是否和我們一樣有固定的形態和大小,他們能否進入四維空間呢?其中沒有重元素),地球上其他生命形式也基本由這些元素構成,然而在宇宙的其它地方,會不會有遠超過我們想像的生命形式呢?
  • 元素周期表的「興衰」元素之間是否存在著內在聯繫呢?
    但是,當時化學界有一股經驗主義習氣,一些化學家滿足於經驗性研究,每出現一種元素就對其特性進行測定,使得他們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陷入了元素「迷宮」中。於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元素之間是否存在著內在聯繫呢?
  • 瘋狂的外星人遭「流浪地球」,盤點街機遊戲中的科幻元素!
    今年可以說得上是我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僅僅在春節檔就同時上映了兩部跟劉慈欣有關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前者讓劉慈欣擔任編劇,同時擁有黃渤、沈騰、徐崢三位黃金卡斯,上演了一出極為荒誕的科幻喜劇;而後者則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在春節檔殺出重圍,成為最大的一匹黑馬。看完科幻電影之後我們再回顧一下街機遊戲,這其中也同樣有不少的科幻元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宇宙中還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大爆炸後為什麼最多的元素是氫
    從理論上講,任何元素都具有一定的特徵,遵循一定的形成規律,因此宇宙中的元素也存在於地球上。宇宙中一定有我們沒有發現的元素,但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而且大多數元素肯定是極不穩定的。我們的地球通常是宇宙中一個非常普通的角落。我們的環境和宇宙的大部分地方沒有什麼不同。
  • 宇宙中還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大爆炸後為什麼最多的元素是氫
    創造新元素的過程也發生在宇宙中,通常發生在年輕的恆星上。然而,到目前為止,宇宙中還沒有發現與地球不同的元素。從理論上講,任何元素都具有一定的特徵,遵循一定的形成規律,因此宇宙中的元素也存在於地球上。
  • 35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什麼? 隕石或帶來神秘元素
    >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外生命依然是科學家探索的方向之一,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宇宙生命呢?來自南佛羅裡達州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小組的最新研究發現,地球生命進程的關鍵因素是隕石,早期地球生命演化出可利用無機環境物質的能力,將其轉變為有機物質,這顯然是生命進化史上的一個突破。圖中顯示了藝術家繪製的年輕行星,其表面布滿了奇形怪狀的石山,而早期生命極有可能就隱藏其中,通過與無機環境的相互磨合,進化出關鍵的物質利用能力。
  • 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元素羅列
    都有哪些科幻元素,存在於《流浪地球》中呢?很多人表示沒有燒腦的科幻,勝在敘事,你們說的都對,但我還是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起來看看。地球發動機能控制地球的轉動,推進地球行動,這個設想很大膽。地球變成飛船其實飛到合適的地方我們不一定非要賴在地球上,改造星球應該也能成為可能,帶著地球走就是帶足了地球這個資源,也盡最大努力保存了人類何能存活的物種。不過這個故事裡連老鼠我都沒看到,植物也沒發現,但我覺得會打開新世界,會看到一些能適應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