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高鼎《村居》:從兒童教育的視角,淺析自然主義教育的哲思

2020-12-06 橙子育兒講堂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村居》是清朝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江西上饒農村時的即景之作。這是一首描繪春天風光的小詩,在農曆的二三月,青草正蓬勃生長,黃鶯歡快自由暢飛、堤岸上的楊柳隨風飄舞,枝葉低垂,遠遠望去像籠罩了一層淡淡的煙靄,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春日景象。由遠及近,由景到人,連兒童也早早就放學,不願錯過大好的春光,在屋外放起了各式各樣的紙風箏。

「早」與「忙」精準地點出兒童的內心活動,他們喜愛鄉間生活,對大自然純淨之美有著天然的渴望。就像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先秦時期老子主張教育應該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往往蘊藏著教育的大智慧,兒童在最本真的自然裡綻放人性的耀眼光芒。

「道法自然」—— 自然主義教育的始祖

道法自然,老祖宗的造字文化便告訴了我們:「道」由「首」+「之」構成,道就是做事時首先需要知道的東西,不然將會舉步維艱,而「法」就是指效法,遵守。我們應該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以自然為師,在自然中行走、勞動、學習。現如今很多孩子脫離了大自然, 困在高樓大廈之中,一出門便是水泥路、以車代步,平常在教室裡上課,周末去補習班學習,在家裡還得做一大摞作業、學習各種才藝技能。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也使得近年來自閉症、抑鬱症、心靈扭曲的現象居高不下。

美國作家、兒童教育學家理察·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指的是當代兒童跟自然隔離,長期待在室內,依靠電子產品認識外界的生活狀態。這類兒童不喜歡去探索自然,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書本上冷冰冰的知識。

據調查研究表明:在中國,大概有20%的兒童患有「自然缺失症」,特別是北上廣深這一類大城市,科技、經濟越發達,孩子離大自然越遙遠,他們寧願盯著電子產品看,也不願意去戶外接觸大自然。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摩爾指出:「電子媒介給人的體驗是間接的、替代的、經常失真的、雙感官的(僅視覺和聽覺)且是單一形式的 。」長期接觸電子產品的兒童專注力與認知探索能力是遠遠弱於經常接觸大自然的兒童。

大自然所賜予孩子的不僅是健康的體魄,也能促進全身心的發展。

(1)強身健體,接受和煦陽光的滋養,有利於骨骼、肌肉的發展,同時提高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系統的機能;多做戶外運動,可以提高四肢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增強抵抗力。

(2)親近大自然,可以促進孩子感官的發育,比如撿葉子、撿石子、玩沙子、玩水等,刺激觸覺發育;聽溪流聲、鳥叫聲、蛙叫聲等,刺激聽覺發育;在樹叢山林間捉迷藏,訓練孩子視覺、增強空間感;玩過家家遊戲,堆沙堡遊戲,促進觸覺、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想像力等等。

(3)培養孩子對美的感知能力。一切美的事物、美的感覺往往來源於大自然,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置身於四季交換輪替之中,清風拂面,雪花飛舞,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都在感受著這樣的變化,自然界的美深深地印刻在孩子地腦海中,逐漸地內化吸收,形成他獨特的藝術感,也讓他對世間萬物有初步的認知。

唯有兒童按照兒童的樣子自然成長,才能享受生命賦予的巨大力量。

法國教育學家、哲學家盧梭延續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主張,完善了自然主義教育的理論,也與中國古代的」道法自然」有異曲同工之妙。盧梭認為教育應該歸於自然,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為的教育造就一個個體,而自然的教育非人力所能控制,所以要以自然的教育為基礎,只有當三者的教育達到圓滿,人才能實現圓滿。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自然主義教育的具體應用。

創造精心時刻,悉心陪伴孩子

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詩中表達了春雨貴如油,它來得很及時,輕柔地滋養萬物,其實教育應該就像春雨一般,面對貪玩的孩子要做到柔和堅定又及時,給到孩子足夠的愛,落實到行動上而不只是說說而已。

有一次霍啟剛接受採訪中說道自己工作很忙,但他一定會跟孩子吃早餐、送孩子上學。很多人都會以自己太忙沒時間陪孩子,陪伴並非是24小時黏在一起,高質量的陪伴可以是父母跟孩子約定好的精心時刻。下班後跟孩子玩拋球遊戲,重要的並非活動本身,而是在活動過程中父子倆的情感互動。

精心時刻的焦點在注意力上面,給予對方百分百的關注,而不是陪在身邊,卻一直在玩手機,精心時刻還可以是睡前15分鐘的故事大會,陪孩子看20分鐘動畫片,每個周末的親子遊等等,創造每一個屬於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放鬆愜意的小時光。

以興趣為主導,鼓勵孩子積極探索

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而不是採取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填鴨式教育。被動式地接受教育,而不是出於興趣基礎上的探索得來的,就像養鴨人餵養鴨子的方式一樣:把鴨子嘴巴掰開之後硬塞食物,雖然鴨子兩個月之內就能快速長到四五斤,但肉質跟自然覓食的鴨子相比要差得很多。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早早地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期待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孩子或許贏在起跑線,卻倒在了半路上。

孩子就該像孩子一樣去玩,在大自然中撒潑打滾,不使用條條框框來禁錮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確保安全情況下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自主性探索。就像霍啟剛跟郭晶晶帶孩子一起插秧,體驗田間勞作的辛苦,走進真實的農家生活,而不是光看冷冰冰的課本知識,念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唯有實踐才能得到更深刻的體會,經過一番辛苦耕耘,才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含義。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常存敬畏之心

孟子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離婁視力再好,公輸子(即魯班)手再巧,如果沒有圓規和矩尺,也畫不出方形和圓形。以此來告誡世人做事需遵守一定的規則,自由也離不開底線意識與規則意識。

孩子都不喜歡聽大道理,父母需要避免說教般的言辭,如果換成商量的語氣、與孩子共情的方式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對於低幼齡的孩子來說,他們由於語言表達能力發育不完善,為了博取關注,就會故意搗亂。所以父母需要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另外擁有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內化一些規則概念。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更多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則,逐步引導的,多給予孩子肯定,可以強化他的正面行為。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感知到天地、自然、宇宙的浩瀚無邊,才能感知到高人的偉大,才能感知到自身的卑微渺小,從而奮發進取,完善自我。

寫在最後

《大學》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兒童教育應當是讓孩子回歸到自然,接受風雨磨練,給孩子更多自由玩耍、自主探索的時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回歸到切切實實的實踐當中,完善孩子的人格發育,才是更為重要的。

我是@橙子育兒講堂,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育兒、有趣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清朝詩人高鼎這首《村居》,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那麼除了小說之外,還有詩歌同樣也是有所突破,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他們借鑑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加以創新,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特別是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同樣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譬如高鼎的這首《村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生動有趣,把村居普通的風景,還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 古詩文學習002:二年級下冊,高鼎《村居》
    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賞析高鼎(1821—1861),浙江杭州人,無甚事跡,因《村居》而名傳後世。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於農村。這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流露出詩人難掩的喜悅之情,以柳來寫春景、春意,呈現出一派輕柔旖旎、生機盎然的動人景象。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24首:高鼎《村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春天是歡娛和沉醉的同義語,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歡娛和沉醉的、真正的春天。這是傳神而又典型的春天,人們對春的第一感受是色彩。度過漫漫冬夜,見慣了蕭瑟與單調,突然有一天,一抹淺綠躍入我們的眼帘,心也隨之暢亮起來——春來了!
  • 詩畫中國|詩人高鼎眼中那醉人的春
    誦讀人:常虹 山西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村居清·高鼎遠處,飛奔而來的兒童,嬉鬧著,奔跑著,在這春的季節裡,生機盎然,活力四射。春風拂面,詩人站在農舍旁,手捻鬍鬚,吟誦出《村居》這首詩。兒童也處在人生的早春,兒童放風箏的歡聲笑語,使春天變得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都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 詩人教師丁雲:做指向兒童生命成長的教育
    早在2008年,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先生就把丁雲老師定義為詩人教師。 2017年,她獲得了冰心兒童文學獎新作獎。 這麼多年以來,她一直與童詩相伴,讓童詩成為她的生活方式,也讓童詩成為一種指向兒童生命成長的教育方式。
  • 清朝非著名詩人的一首詩,僅僅28字,卻成佳作,入選課本
    以及今天要說的,清代高鼎的《村居》。 村居 清代: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 教育研究中的科學主義範式與自然主義範式辨析
    關鍵詞:教育研究;科學主義;自然主義;研究範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方寶(1981- ),男,廣西武鳴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廈門 361005;廣西中醫藥大學外語部講師。
  • 教育遵循自然思想總結
    亞里斯多德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早將人的天性與教育的關係提到教育的面前,把「自然」引入教育的思考中,雖然它的內涵有自然法則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指向人的天性。更為重要的是,他開創性地提出並論證了教育必須適應人的自然(天性)發展,彰顯人的潛能與價值的思想,為後世教育家探討教育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具有人本化的教育意蘊。
  • 傷春、惜春、贊春……看杜甫、孟浩然、高鼎筆下的春天
    5首關於春的詩歌,讓我們走進杜甫、朱熹、孟浩然、高鼎,去看下詩人筆下的春天與春意。NO.1[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NO.2[清]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詩人高鼎描繪的早春的場景。時光穿越百年,清朝時期的場景,跨過時空與我們相接。草長鶯飛的季節,芳草萋萋,楊柳依依,這是真實的自然環境的寫照。孩子放學回來的早,在東風之中放飛紙鳶。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2017年06月06日 10: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殷傑 字號 內容摘要:目前,包括劍橋大學、哈佛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專門的道德心理學研究室
  • 構建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
    編者按: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江蘇省教育廳、南通市人民政府等7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國際研討會暨李吉林兒童情境學習專著
  • ​開創中小學影視教育新局面!兒童電影教育論壇順利召開
    利用優秀影片開展中小學生影視教育,是加強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代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是豐富中小學育人手段的重要舉措。11月29日,2020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兒童電影教育論壇在廣州舉行。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從特殊視角看教育——讀《教育的第三隻眼》
    原標題:從特殊視角看教育——讀《教育的第三隻眼》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說過:「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起一輩子讀。」在我眼中,湯勇先生的新作《教育的第三隻眼》(長江文藝出版社)是一本「大書」,無疑也是一本好書。湯勇先生「不簡單」,從事區域教育管理十多年,潛心於鄉村教育的探索、行走與改變。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為積極推進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歸納提煉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為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和實踐路徑。情境驅動模式的核心理念為「情境驅動創造,創造點亮童年」。它是依據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以情境建構為手段,以情境教學為方法,以情境活動為載體,在情境中滋養、激活和生發兒童的創造性活動,進而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一種創造教育模式。
  • 從科學教育到教育科學化:近代自然科學對教育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表現出研究自然的興趣,這種狀況主要是自然主義精神促成的。自然主義與超自然主義截然不同,前者關注現實生活,重視經驗和事實;後者則傾向於神秘。「而那時期比較魯莽的人,要揭示外在世界的秘密,卻採取荒誕不經和虛偽欺騙的手法。他們不運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卻不耐煩地希望用神秘的手段和高於感官知覺的特殊的內在的啟示,來迫使自然供出自己的秘密。」
  • 情境教育的世界意義
    李吉林老師不久前離開了我們,除了震驚和錯愕,我思慮得更多的是,我們將如何繼承情境教育這份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教育家是用偉大的心靈書寫教育傳奇的老師。毫無疑問,李吉林就是這樣的教育家。她常常以詩喻教,在《是教師,也是詩人》中寫道:「教師也在用心血寫詩,而且寫著人們最關注的明天的詩——不過,那不是寫在稿紙上,是寫在學生的心田裡。」
  • 貝爾編程榮獲中國網好教育「2018年度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
    貝爾編程榮獲中國網好教育「2018年度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  12月1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的「2018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召開。此次盛典以「扛歷史使命,塑時代新人」為主題,匯聚了教育界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索教育新趨勢,預見新未來。作為少兒編程領域的領導品牌「貝爾編程」受邀參加此次盛會,並榮膺「2018年度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大獎。  中國網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網信辦領導的重點新聞媒體,是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國家級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