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邊界06 | 布洛卡和韋尼克過時了嗎

2021-02-23 阿拉沒有定

圖片來源:Pinterest

1885年,Lichtheim在布洛卡和韋尼克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與失語症相關的Wernicke-Lichtheim model,也叫Classic Model,下面我簡稱它為CM。後來Geschwind又完善了CM,提出前額下區(anterior inferior frontal area)(布洛卡區)和後顳區(posteriortemporal area)(韋尼克區)由弓形束 (the arcuate fasciculus)連接。根據CM大體來說,言語信息經由耳朵達到初級聽覺皮層(primary auditory cortex),弓形束將信息傳到韋尼克區作處理,從而我們能夠理解言語。弓形束將信息傳到布洛卡區,然後傳到運動皮層作處理,從而我們能夠對言語作出反應。

圖片來源:Pinterest

2016年,Tremblay 和Dick發表了一篇名為Broca and Wernicke are dead, or moving past the classic model of language neurobiology的文章,提出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的說法過時。他們向做語言神經生物學研究的研究者們發放問卷,調查這些研究者對於布洛卡區、韋尼克區和CM的看法,收到了159份回復。調查結果發現,只有2%的人認為CM是目前最好的語言神經生物學理論。90%的人認為CM已經過時了,但是只有24%的人認為CM 需要一個新的模型來代替。47%的人認為,雖然CM過時,但它對相關研究學習仍有啟發作用 (Tremblay and Dick,2016, p.61)。這一調查從某種程度上暗示,CM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日益豐盈的研究發現,需要更新升級了,同時它的經典地位依舊難以撼動。

 

另外,這篇文章提出了四個CM的主要問題:1. 對於韋尼克區/布洛卡區的具體空間定位不準確;2. CM以「兩個語言區域」為中心;3. CM的關注點在皮層,對於皮下以及其他結構關注得少;4. 由於缺乏空間定位準確性,難以將CM與現代「白質支持語言功能」的研究結合(Tremblay and Dick, 2016, p.62)。的確,有研究表明,小腦也能夠影響人的語言功能。比如Parsons 等(2009)發現小腦受損的病人無法很好地辨別音高,Hertrich 等 (2016)發現小腦會參與初級的聽覺處理和更高級的語義處理。

 

如此看來,CM的確存在不足與不一致,甚至過時。然而在許多的教科書裡,布洛卡區、韋尼克區這一叫法仍然存在,並且並不少見。畢竟CM風靡了好長時間,它可能已經成為相關學界的一種「習慣」。好在大腦掃描技術日益先進,比如擁有高時間解析度的腦電圖,能夠將腦功能與解剖結合在一起的核磁共振成像等。這些技術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各個部分與語言的互動,到底是各司其職還是相輔相成,從而CM也能更加全面多維。深入理解大腦和語言的關係不僅可以推動語言病理的研究和治療,也能夠助力語音研究的發展,甚至可以為智能語言識別處理提供靈感。在這裡我只是非常表面地介紹了關於布洛卡區、韋尼克區和CM的一些觀點,更具體深入的發現還需要繼續探索。

參考資料:

Hertrich, I., Mathiak, K., & Ackermann,H. (2016). Chapter 2—The Role of the Cerebellum in Speech Perception and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P. Mariën & M. Manto (Eds.), The LinguisticCerebellum (pp. 33–50). Academic Press.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801608-4.00002-5

Parsons, L. M., Petacchi, A., Schmahmann,J. D., & Bower, J. M. (2009). Pitch discrimination in cerebellar patients:Evidence for a sensory deficit. Brain Research, 1303, 84–96.

Tremblay, P., & Dick, A. S. (2016).Broca and Wernicke are dead, or moving past the classic model of language neurobiology.Brain and language, 162, 60-71. https://doi.org/10.1016/j.brainres.2009.09.052 

https://www.neuroscientificallychallenged.com/blog/know-your-brain-brocas-area

https://brainstuff.org/blog/what-is-the-wernicke-geschwind-model

相關焦點

  • 明日方舟新幹員布洛卡值得練嗎-新幹員布洛卡詳細評測
    明日方舟新幹員布洛卡值得練嗎?有些小夥伴還是不太清楚,沒關係,看完小編帶來的這篇明日方舟新幹員布洛卡詳細評測,一定能夠給你們帶來幫助!明日方舟新幹員布洛卡詳細評測  布洛卡評測  布洛卡強不強,我的評價是強,參考合約活動的星極和陳,但是同定位幽靈鯊不可替代性應該大家也都清楚。
  • 明日方舟布洛卡精二值得培養嗎-布洛卡精二培養建議
    明日方舟中的布洛卡爭議較大,那麼明日方舟布洛卡精二值得培養嗎?下面一起來看看明日方舟布洛卡精二培養建議吧。明日方舟布洛卡精二培養建議  布洛卡的被動和技能分開來看都不錯,但是合在一起實在是有些失敗,群衛的面板很難將兩個點有機的串聯起來,但是即便是忽略被動,布洛卡依然有著相當高的輸出,高額的法術傷害與群傷的輸出機制,在所有近衛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定位介於拉普蘭德和法衛之間,與幽靈鯊完全不同,所以完全沒有對比的必要,在今後再有類似危機合約活動出現時,布洛卡的優勢應該會很明顯。
  • 《明日方舟》布洛卡怎麼樣 布洛卡強度分析
    導 讀 明日方舟布洛卡值得抽嗎?明日方舟3月19日卡池中有布洛卡幹員,很多玩家糾結要不要抽,下面就給大家帶來3.19卡池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 《明日方舟》幹員布洛卡厲害嗎 布洛卡屬性分享
    導 讀 明日方舟中的新推出的角色布洛卡雖然是一個拿出看起來像槍一樣的東西,但是實際上是一個多功能的工具,可以鑽地,鋸木頭等等,在遊戲中拿著這樣武器的他是一個近衛
  • 《明日方舟》五星近衛幹員布洛卡怎麼樣 五星近衛幹員布洛卡介紹
    中規中矩的技能介紹,讓人關注的亮點還是特質和附帶的法傷。特質是可以攻擊阻擋到的所有敵人,加上一技能的法傷,布洛卡自然就戴上了群體法傷的標籤。 這個技能效果直接體現了布洛卡的功能性,和一技能一樣會附加法傷,還會讓攻擊的敵人停頓,加上技能開啟時間內增加攻擊距離,再搭配特質帶來的群體攻擊的效果,從字面上似乎可以達到群體遠程停頓的效果。
  • 你知道什麼是布洛卡區嗎?
    布洛卡氏區主要負責的是我們組織語言的能力,而韋尼克區則是負責我們理解語言的能力。
  • 明日方舟布洛卡精二材料 明日方舟布洛卡精英化材料匯總
    明日方舟布洛卡是最新推出的5星近衛幹員,那麼布洛卡的精二需要哪些材料呢?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明日方舟全新幹員布洛卡精二材料,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不要錯過了哦。 明日方舟布洛卡是最新推出的5星近衛幹員,那麼布洛卡的精二需要哪些材料呢?
  • 什麼是大腦皮層的白洛嘉區和韋尼克區?運動區和體覺區及特點如何?
    試題(2018年4月加試題):人體各部位的感覺和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體覺區與運動區中有它的代表區。他們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但發音困難,說話緩慢費力;②不能使用複雜句法和詞法;③自發性主動語言障礙,很少說話和回答,語言有模仿被動的性質。2.韋尼克區:聽覺性言語區(H區),韋尼克區包括顳上回、顳中回後部、緣上回以及角回。韋尼克區的損傷將產生嚴重的感覺性失語症。
  • 明日方舟:童顏筋肉布洛卡,幹員背景和技能解析
    五星近衛幹員:布洛卡「既然賈維決定加入你們,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你可以叫我布洛卡,我會聽你的命令,但別指望我做多餘的事,我對你們這樣的大組織可沒有好感。」布洛卡,前敘拉古某城家族打手,後成為某個小團夥的一員。在一次事件後隨團夥首領賈維一同加入羅德島,現作為攻堅手,活躍在戰場前線。
  • 《明日方舟》新幹員葦草和布洛卡的基建技能是什麼 基建技能介紹
    導 讀 葦草和布洛卡是明日方舟剛剛上線的兩個新的幹員,這兩個幹員都是五星強度還是比較不錯的,不過對於部分裝備比價好的玩家來說,五星也並沒有那麼需求了。
  • 《明日方舟》布洛卡技能介紹 新五星原位上線
    明日方舟布洛卡技能天賦一覽,新五星幹員布洛卡是一個群攻近衛
  • 明日方舟:新英雄布洛卡上線,近衛方舟又喜提一名強勢幹員
    最近明日方舟的新章節預熱活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其中六星幹員的up是之前的能天使,五星幹員一個是之前的葦草,另一個就是這次的布洛卡了。作為一款合格的近衛類單挑遊戲,上個活動沒有出近衛實在是令廣大的刀塔客很是失望,所以不負眾望,這次的新幹員中依然有近衛的一席之地。
  • 吳曉明: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他的哲學遺產過時了嗎?
    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我們紀念黑格爾的意義何在?黑格爾的思想遺產仍在發揮哪些現實意義?近來,復旦大學復旦學院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吳曉明出版了《黑格爾的哲學遺產》一書。
  • 宇宙有邊界嗎?假如有的話,到達宇宙邊界,我們能把手伸出去嗎?
    宇宙有邊緣嗎?曾經是古希臘哲學家考慮的問題,當然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說法,比如三千大千世界,儘管都有個數量形容,但整體上來看,都是傾向於無限。FRW度規弗裡德曼簡化了引力場方程對於宇宙的描述,而且假設了一個特殊情況,即宇宙物質是均勻的,而在1927年時勒梅特在求解弗裡德曼方程時提出了和弗裡德曼類似的觀點,即可能宇宙並不會處在這種臨界的穩態
  • 宇宙有邊界嗎?
    但宇宙微波背景遠非宇宙的邊界。我們的宇宙仍在擴張,而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它會擴張到什麼程度。宇宙學家曾經嘗試通過測定宇宙的形狀來探索宇宙的邊界,就像古希臘數學家使用三角幾何計算地球的大小一樣。理論上,宇宙有可能有三種形狀。這三種形狀都取決於空間的曲度為何。它們是馬鞍形(負曲度)、球形(正曲度)和平直形(無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