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預警:當前周期中,還可能有強烈的太陽風暴

2020-09-03 DeepTech深科技

1895 年,一次強烈的太陽風暴讓歐洲和北美的整個電報系統癱瘓。這樣事情還可能再次發生。

現在的通訊系統更加發達 ,如果發生強烈的太陽風暴,帶來的影響無異於一場大型瘟疫:電力供應受影響,電視廣播、網際網路和無線電通訊中斷。

太陽風暴與日冕物質拋射有關。最近,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研究快速日冕物質拋射的方法,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這篇論文研究了過去的兩個太陽周期中,日冕物質拋射的聚集特性。越聚集,隨之可以產生的地磁風暴就越大。

圖 | 日冕物質拋射示意圖(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論文由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 (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科學家和國外合作者共同完成。

日冕物質來自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它一旦拋射,就是太陽系中最具能量的噴發現象之一,也是空間氣象事件的主要來源。

巨大的等離子體雲和磁通量,會從太陽大氣層以每秒 100 公裡至 3500 公裡的速度,噴射到周圍的空間。這些物質和伴隨而來的強大衝擊波,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會到達地球。

這不僅會干擾地球的電磁系統,還會威脅到太空中的太空人。2017 年 9 月 9 日和 10 日,就曾連續兩次發生日冕物質拋射,強度與 1895 年的類似,不過沒有對準地球。當時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必須前往掩體,以免遭受輻射傷害。

太陽周期是 11 年。2017 年的日冕物質拋射,發生在太陽活動周期的衰退階段。目前,我們正處在第 25 個太陽周期的開始階段,科學家們預測這個周期不會很強烈。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極端事件。」 論文的合著者、卡爾 · 弗朗岑斯大學天文臺臺長 Astrid Veronig 教授說。從歷史上看,極端空間天氣事件也發生在不太強的周期,或周期的下降階段。在太陽周期的高峰期,大量的能量以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形式釋放出來;然而在循環的下降階段,能量積累起來,並可能以單個但非常強大的事件釋放出來。

目前的研究表明,最強烈的地磁風暴由快速日冕物質拋射驅動。發生時,快速日冕物質拋射會和其它的日冕物質拋射一起,在行星際空間相互作用。

「我們的現代科技社會需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研究極端的空間天氣事件,並了解太陽和地球之間相互作用的所有微妙之處。」 論文合著者、斯科爾特空間中心(Skoltech Space Center)助理教授 Tatiana Podladchikova 說。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預警:當前周期中 還可能有強烈的太陽風暴
    1895 年,一次強烈的太陽風暴讓歐洲和北美的整個電報系統癱瘓。這樣事情還可能再次發生。現在的通訊系統更加發達 ,如果發生強烈的太陽風暴,帶來的影響無異於一場大型瘟疫:電力供應受影響,電視廣播、網際網路和無線電通訊中斷。太陽風暴與日冕物質拋射有關。最近,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研究快速日冕物質拋射的方法,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
  • 最新研究預警:當前周期中 還可能有強烈的太陽風暴
    1895 年,一次強烈的太陽風暴讓歐洲和北美的整個電報系統癱瘓。這樣事情還可能再次發生。現在的通訊系統更加發達 ,如果發生強烈的太陽風暴,帶來的影響無異於一場大型瘟疫:電力供應受影響,電視廣播、網際網路和無線電通訊中斷。
  • 太陽也有暴脾氣!超級太陽風暴可能再次襲擊地球!
    1860年7月18日一位義大利人在西班牙觀測日全食時手繪了一幅圖圖中除了常見的日全食外右下角有一團狀物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世人關注這起超級太陽風暴倘若發生在21世紀會有多嚴重的後果呢?據美國空間研究委員會粗略估計太陽風暴對現代社會造成的損失可高達數萬億美元恢復的周期需要4至10年有科學家估算過若美國66%的人口斷電每天的損失將高達420億美元
  • 太陽風暴: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摘要:太陽風暴是我們恆星經歷的最迷人和最危險的活動。當太陽活躍的時候,會影響到地球的磁場,影響地球的通訊等我們賴以生存的技術。太陽經歷高活動和低活動的有規律的循環。11年為一個周期,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周期尚且沒有被完全理解。
  • 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原標題: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3月17日電 (記者林小春)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17日至18日「光臨」地球。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人員說,這是過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陽風暴,預計將持續24小時至36小時,可能會對太空中運行的部分衛星及地球上的某些電網造成短暫影響。
  • 太陽風暴可能重創地球經濟
    在最近的一篇預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出於和同行交流目的自願在學術會議上或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科研論文或報告)論文中,兩名哈佛大學的科學家預計,在未來150年的時間裡,這類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增加,可能相當於目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即大約20萬億美元。
  • 第S12次香山科學會議研討超強太陽風暴和太陽周異常行為
  • 罕見雙重太陽風暴將襲擊地球 美國發出預警
    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稱,太陽風暴(也就是日冕物質拋射,又稱CMEs)一般用不著發出特別警告,然而這兩輪太陽風暴的間隔時間很短且直衝地球而來,因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空間天氣預報中心不得不對此發出預警。
  • 美科學家預警太陽風暴 稱不會帶來災難性影響
    太陽耀斑通常稱為太陽風暴,表現為太陽色球單色像的突然增亮,是貯存在太陽大氣內磁能突然釋放的結果。伴隨耀斑爆發,太陽大氣中大量磁場和等離子體被拋向外面的行星際空間,稱為日冕物質拋射。其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00—3000公裡,可能對空間飛船、太空人和衛星造成一定的影響和損壞。太陽耀斑產生的高能粒子到達地球大氣,會對地球電離層產生擾動,從而可能導致微波和短波通信中斷。
  • 「末日」之後 2013年強大太陽風暴襲擊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認為目前太陽正處於第24周期中,前一個周期結束於2008年,而2013年正好是為期11年平均周期中的最活躍期。太陽周期是太陽磁場活動的規律性現象,黑子數量也會增加,該情況將會導致地球的電離層受到幹擾。眾所周知,全球定位系統的信號依賴空間傳輸,而混亂的空間電磁環境可能導致導航信號出現嚴重問題。
  • 專家預警2012年出現太陽風暴 可能嚴重影響人類
    晨報記者 葛志浩 實習生 龔 婷  突然迸發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場夾雜著電磁輻射、高能粒子流等劇烈變化的太陽風暴。轉瞬間,人們的手機信號消失、電臺裡的歌聲被噪音替代、甚至連輸電網絡也出現局部癱瘓……這一幕科幻片裡常見的情景,也許會在現實中上演,時間是2012年。
  • 科學家發現:毀滅性的太陽風暴通常每25年左右襲擊地球一次
    卡靈頓事件並不是研究的一部分,因為研究人員觀察的數據並沒有那麼久遠。他們的磁場數據來自地球的另一端,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氣象站。它涵蓋了過去14個太陽周期,可以追溯到太空時代之前。他們的分析表明,像卡靈頓事件這樣強大的超級風暴可能比想像中更常見,它們可能隨時發生,幾乎沒有任何預警。
  • 每25年一次的破壞性太陽風暴,下次或即將到來,我們該如何抵禦?
    雖然通過數據得到了太陽風暴發生的頻率,但一項研究說明超級大風暴的發生頻率可能會更高,我們還不能預測它們會什麼時候發生。這些強大的風暴會破壞電子設備,包括通信設備,航空設備,電網和衛星,政府和機構需要將理解和預測太空天氣放在首位。
  • 1967年那場太陽風暴幾乎把我們帶入戰爭邊緣 原創
    根據最新研究披露,在1967年5月23日,美軍懷疑部署在極區的監視雷達遭到了蘇聯方面的幹擾,就在美國空軍準備派遣飛機迎戰時,美軍空間天氣預報員傳來消息說,是太陽爆發釋放的巨大能量中斷了雷達和電波通訊。由於飛機當時仍然處在地面還沒有起飛,這才避免了一場與蘇聯可能發生的核戰爭。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我們研究太陽已經有幾個世紀了,但是這種磁場反轉的確切機制仍然是一個科學爭論和理論的話題。歐空局的太陽軌道器任務的關鍵問題之一是了解是什麼驅動了太陽周期,通過觀察極地地區,我們希望更多地了解驅動太陽活動的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研究發現,在靠近太陽的地方,磁力線遵循一種特定的模式,這種模式隨緯度而變化,但在超過太陽半徑3到5倍的距離處,它們變得更加均勻,在所有緯度都具有相同的強度。太陽黑子是確定太陽在其周期中所處位置的有用工具。
  • 揣測太陽的喜怒哀樂,實時模擬太陽風暴,這些就是科學家幹的好事!
    在2019年完成的一個項目中,由莫斯特爾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個特別詳細的太陽風暴傳播模型。目標是明確的,想要預測太陽風暴,有幾個太空探測器可以跟蹤離地球一定距離的太陽風暴。在20世紀90年代,SOHO探測器是第一個記錄下來的,今天還有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另外兩個名為STEREO的探測器。所有這些探測器都在黃道面內或黃道面附近移動,黃道面是行星繞太陽運行的平面。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本年底到來,還記得2003年的強太陽風暴嗎?
    太陽活動周期一般表現為上升期、峰值期和下降期,開始的4年左右為上升期,黑子不斷產生,越來越多,活動加劇,並達到極大;黑子數達到極大的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或太陽活動極大年;在隨後的7年左右時間裡,黑子活動逐漸減弱,黑子也越來越少,黑子數極小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或太陽活動極小年。國際上規定,從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為第一周,然後順序排列。1999年開始為第23周。
  • 最新研究證實:我們的太陽系中,可能曾經有兩個太陽
    【ALENG 自媒體】8月1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在世界各個民族的遠古神話中,都有關於多個太陽的傳說,美洲的阿茲特克神話中,有5個太陽的傳說,而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更有關於10個太陽的傳說,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頭頂上,曾經真的有不止一個太陽?
  • 第24太陽活動周期可能引起地磁暴 影響地球通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紅嶺):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7日發布消息預測,2月15日的X2.2級耀斑伴隨有顯著的太陽風暴事件,可能引起地磁暴,屆時受到影響的主要是短波通訊、導航定位和電力部門。另外,2月17-19日,第11158活動區仍有可能爆發強耀斑,並伴隨顯著的太陽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