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膜簾正在被放入膜池內。易蓉/攝
過濾膜是很多現代汙水處理廠中最核心的「部件」,汙水通過它的過濾才能實現深度淨化。 11月30日,位於蘆淞區龍泉汙水處理廠三期二區的膜池「鳥槍換炮」,成千上萬根過濾孔徑只有0.03微米的過濾膜膜簾被放入膜池內,原本黑臭的汙水被過濾成水質更優、更清澈的出水。龍泉汙水處理廠三期工程是湘江流域綜合整治項目中的重點子項目,主要收集蘆淞片區、建寧港片區的生活汙水,採用AAO-MBR膜處理工藝,設計膜池22組,分1區、2區平行運行。該廠自2014年7月建成投產以來,為削減湘江流域的汙染、改善湘江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6年過去,龍泉汙水處理廠三期內的MBR膜系統已達到使用年限。去年4月底,市水務集團對該廠MBR系統1區的膜組件進行了更換並已投入使用。而2區由於暫未更換膜組件,膜的通水性能下降,產能達到設計規模的60%。 「此次將原來0.1微米過濾孔徑的『微濾膜』換成了0.03微米過濾孔徑的『超濾膜』,不僅膜的過濾能力提升至5萬噸/日,過濾效果也比從前更優。」龍泉汙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濾處理的出水可作為景觀用水、生態補水直接回用,不僅改善建寧港水質,還實現了水資源回收利用。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易蓉 通訊員/徐毅
編輯/黃盼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
【來源:株洲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