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火花」

2020-11-27 人民網

原標題: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火花」

近日,大型強子對撞機又火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用它加速了帶有單個電子的「鉛原子」,這是該大型設備首次用於加速這類「鉛原子」。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2009年啟動運行以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日常工作是加速質子和完全剝離的鉛原子核。

電子很小 難度很大

由於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受力而得到加速,進而提高能量,因此不帶電的中性粒子不可能被加速。要想加速粒子,就必須將其變成帶電粒子,這樣它才能與加速器電場中的力相互作用而被加速。

眾所周知,原子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其中,每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顯電性,每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完整原子的正負電荷數相等,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只要剝離一個電子,這個「原子」就會失去平衡變成帶正電荷的離子。

在本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先在電子環形共振裝置內將鉛原子的82個電子剝離到只剩一個,使鉛原子變成帶正電荷的離子,然後再對其進行加速。

此前,大型強子對撞機從未加速過帶電子的原子核。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超高能重離子對撞實驗大型國際合作組中方課題協調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代翠看來,加速帶有一個電子的「鉛原子」難度相當大。「在加速器環內運動的時候,如果環內的真空度不高,一方面有可能把這一個電子撞掉,從而改變被加速『原子』的電荷狀態,導致實驗失敗;另一方面正在被加速的『原子』 也可能與其他原子發生碰撞,這樣就會對環形管壁造成強烈的破壞,那將是很大的事故。」周代翠說道。

與此同時,大型強子對撞機工程師米凱拉·紹曼也持有類似的看法。他表示,加速帶有電子的原子核很有挑戰性,因為很容易將電子意外剝離,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原子核就會撞到離子束所在的管壁。

此外,周代翠還指出,除了加速環真空度要求極高以外,被加速「原子」的荷質比也直接關係到其加速的難度。所謂荷質比是指原子核的電荷量和原子質量的比值。「當被加速粒子的荷質比為1時,也就是電荷量與質量相同時,加速相對容易;荷質比越小,加速越困難。鉛原子核的荷質比大約為0.39,它的加速難度就非常大。」周代翠說。

舊方法 新能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項試驗是為了檢驗「伽馬射線工廠」設想的可行性,將來有可能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高強度伽馬射線。

所謂伽馬射線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高能電磁波,它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都採用雷射光子撞擊環形運動電子的手段來產生伽馬射線,這種射線的最高能量可以達到幾個GeV(十億電子伏特)。

「當前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這項試驗就是利用現有的加速器設備,將保留一個電子的原子核作為載體,先對其進行加速,然後用雷射光子轟擊高速轉動的『原子』,使其躍遷到激發態。電子從高激發態向低激發態躍遷的時候,會釋放出一個光子,這就是伽馬射線。但是由於『原子』已經被加速到TeV(萬億電子伏特)能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釋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和強度都會大幅提高,相對傳統的雷射光子撞擊環形加速的電子的伽馬射線源方法,這一新概念下的伽馬射線強度將是傳統伽馬射線源強度的千萬倍以上。」周代翠說。

周代翠表示,與傳統方法產生的伽馬射線相比,這次試驗產生的伽馬射線在能量、強度、用途等方面都大不一樣。這種伽馬射線既可以直接應用,又具有足夠的能量來產生通常的「物質」粒子,例如夸克、電子等。這些高能伽馬射線會變成大質量的粒子,甚至可以變成新的物質,如暗物質。它們也可以是新型粒子束的來源,例如μ子束,甚至極化的正負電子、極化的muon子、中微子、中子、矢量介子、放射性離子等。它在基礎物理前沿研究、現代技術和應用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甚至有科學家稱它「可能在未知的基礎物理和工業應用領域開闢新的研究機會」。(記者 陸成寬)

(責編:姜虹羽(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科技點評:大型強子對撞機有望撞出「金蘋果」
    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 科技點評:大型強子對撞機有望撞出「金蘋果」  新華社記者潘治  砸在牛頓頭上的那個蘋果開啟了一位科學偉人的思想寶庫,也開啟了一個人類認知自然的嶄新時代。10日正式啟動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有望在電光石火的粒子碰撞中,撞出若干啟發人類攀上認知自然新高峰的「金蘋果」。
  • 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奇子」?追尋數十年的準粒子疑露蹤跡
    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奇子」?追尋數十年的準粒子疑露蹤跡 科技日報北京2月4日電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一批高能粒子物理學家稱,他們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讓質子對撞,發現了自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追尋、被稱為「奇子(odderon)」的亞原子準粒子的可能證據。
  • 大型強子對撞機如何撞出「大爆炸」?這是一份使用手冊,簡單粗暴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設備,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你手裡的零食是由什麼做的?都有哪些配料!這個飲料的成分的是啥?生活中我們很喜歡問這樣的問題,就跟問,一個東西是怎麼來的一樣頻繁。但科學家想問:宇宙是有什麼構成的?它的成分是啥?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粒子
    新華網倫敦12月22日電(記者黃堃)英國伯明罕大學22日發布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在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最近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了名為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了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ATLAS實驗,這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幾個主要實驗之一。新發現的這個粒子和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一樣,都屬於粒子物理學中的玻色子類別。不同的是,希格斯玻色子不能分解成更小的粒子,而這個新粒子由一個底夸克和它的反夸克組成。過去曾有理論預測這個粒子的存在,但一直沒有在實驗中發現它。
  • 大型強子對撞機簡介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設備,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英文名簡稱為LHC(Large
  •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可窺探「黑暗世界」的物理學
    為了窺探這個黑暗世界,科學家需要調整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探測器。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法國-瑞士邊境地下形成一個27公裡長的環在一篇新論文中,理論物理學家表示他們制定了一項新計劃,搜尋理論中存在但從未在現實中觀測到的粒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原理是什麼?它撞了什麼?
    大型強子對撞機內部這對應著宇宙爆炸後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的能量和物質密度,一切所知的物質結構都被打散,只剩下最基本的目前認為不可被分割的基本粒子當兩輛車迎面相撞的時候,速度越快,撞的越厲害,發動機啊,座椅啊車皮啊飛得到處都是。要是想知道發動機是怎麼工作的呢?那我們就開得再快一些,這樣撞的就更散了,發動機裡面的活塞什麼的都飛出來了。這樣就知道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了。但是大自然還存在著更神奇的力量,當這些最細小的零件被裸露出來時,它們還會被隨機的拼裝,裝成任何可能組裝成的東西。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未來如何?
    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物理程序,將一直運行到20世紀30年代初。這證明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領導層在運行大型強子對撞機。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以同樣的運營模式運行加速器是一個失敗的提議。如果你以相同的能量運行並且碰撞的速率相同,那麼你的數據只是隨著時間線性地縮放。
  • 緊湊型直線對撞機(CLIC)——大型強子對撞機未來的接班人?
    CLIC或許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但它需要一臺比曼哈頓還要長的粒子對撞機。亞原子的直道加速賽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會將一些被稱為強子的重粒子撞擊在一起(你體內也有一堆強子,質子和中子就是這個微觀家族最常見的代表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強子會在一個巨大的圓圈裡一圈又一圈地旋轉,在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撞擊在一起。
  • 強子對撞機撞出迷你版宇宙爆炸 溫度超10萬億℃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軌道強子對撞機撞出「迷你版宇宙大爆炸」鉛離子對撞實驗成功,再現宇宙大爆炸百萬分之一秒後情形,有助於研究物質形成過程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1月8日宣布,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已成功完成了鉛離子對撞實驗。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路在何方?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自此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一直持續創造出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但至今並未發現任何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這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失望和困惑。大型強子對撞機目前已被關閉,進入大規模升級的第一階段,升級完成後其亮度將提升至原先設計值的10倍以上。物理學家們希望2026年對撞機升級完成重新運轉後,會有大量新粒子被探測器發現。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於當地時間10日9時30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0分)左右正式啟動,將第一束質子束流注入對撞機。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開撞」據9月1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0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0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一次科學實驗在瑞士和法國交界的一條地下隧道內展開,科學家們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把質子和離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相撞,模仿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現象。
  • 歐洲將地下粒子對撞機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們公布了一種周長為100公裡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的藍圖,該加速器將被用於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並探索新的物理學。今天,為未來的圓形對撞機(FCC)發布了概念設計報告。FCC是一種地下粒子對撞機,將與日內瓦附近現有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相連。
  • 大型強子對撞機升級,效益超過成本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園園)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日前發布消息稱,一個經濟學家團隊最近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升級項目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效益進行了分析,結論認為,從大型強子對撞機升級項目中獲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層面的效益——不包括潛在的科學發現,超過它的總體資金投入。
  • 【奇異8】0291.世界頂尖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擬開展新計劃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但它處於長期停機狀態,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升級。據CERN官網報導,該機構管理層於2019年底向理事會提交的新日程表顯示,LHC將於2021年5月重啟,並一直運行到2024年底。2025年將再開啟新一輪升級,直到「高亮度LHC」於2027年閃亮登場。  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縮寫為LHC)是一座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對撞型粒子加速器,作為國際高能物理學研究之用。
  • 歐洲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或撞出黑洞毀滅地球(圖)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HadronCollider,簡稱LHC)被稱為世界規模最龐大的科學工程,它將利用高速粒子束相撞產生的巨大能量,重建「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形態。然而這個「巨無霸」在距離啟動只有幾天的時候依然官司纏身。
  •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能夠製造出微型黑洞?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製造出黑洞嗎為了尋找現實世界中新的粒子以及微觀下的量化粒子,人們製造了可以對質子進行強加速的設備,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強磁場,將兩速高速粒子流進行對撞,在高速對撞過程中將質子進行粉碎,可能會形成新的微觀粒子,而這些微觀新粒子很難進行直接觀測,於是科學家們根據反應過程,研究得出最終的末態穩定粒子的分布圖,繼而根據這個末態穩定粒子的分布狀況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08年啟動時,它被設計用來尋找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個堅守者: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它還沒有解開其他謎團。這些粒子軌跡來自於2014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次高能碰撞。大型強子對撞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探測器能夠重建粒子的構成,以及它們在接近碰撞點時的表現。很簡單,我們所知道的每個粒子的屬性都是有規則的。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再現宇宙原始湯狀態
    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探測器中對撞。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b探測器中對撞。2015年5月,大型強子對撞機實現亞原子粒子對撞,創造了新的紀錄。  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項目組發言人帕奧羅-吉尤比利諾介紹說,「整個項目組都在滿腔熱情地準備著新的發現之旅。」
  • 大型強子對撞機創造物質
    2018年的阿特拉斯事件顯示,兩個光子產生一對W玻色子,隨後W玻色子衰變為一個介子和一個電子(在探測器中可大型強子對撞機利用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去年,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ATLAS實驗觀測到兩個光子(光的粒子)相互反彈並產生兩個新的光子。今年,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發現光子合併並轉化為更有趣的東西:W玻色子,這種粒子攜帶著支配核衰變的弱力。這項研究不僅闡明了大型強子對撞機內部控制過程的核心概念:能量和物質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