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 科技點評:大型強子對撞機有望撞出「金蘋果」
新華社記者潘治
砸在牛頓頭上的那個蘋果開啟了一位科學偉人的思想寶庫,也開啟了一個人類認知自然的嶄新時代。10日正式啟動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有望在電光石火的粒子碰撞中,撞出若干啟發人類攀上認知自然新高峰的「金蘋果」。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當屬苦尋多年依舊無處覓芳蹤的希格斯玻色子。這一被譽為粒子物理學「聖杯」的粒子,能夠完美解釋物質質量之源,進而完美地支撐起整個「標準模型」的理論大廈。在現有科技條件下,各種加速器是人類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最佳實驗裝置。而大型強子對撞機是迄今最強大的加速器,它將人類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期望激發至最高。
不過,希格斯玻色子是在假設的前提下出場的,它能否被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以及是否存在迄今依然未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曾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高迪·凱恩教授以100美元為賭注打賭,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不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儘管如此,對霍金而言,大型強子對撞機極有可能為他帶來一枚「金蘋果」,即驗證他有關黑洞蒸發的理論。霍金說,雖然他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造出黑洞的可能性小於百分之一,「但如果真的能造出黑洞進而驗證我的相關理論預言,無疑我將獲得諾貝爾獎」。
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質子束流碰撞後每秒將發生約6億次的粒子碰撞。儘管目前尚無法預知這將會造就什麼樣的新發現,但其數據分析結果無疑將有助於回答一些涉及自然和物質本質的基本問題,包括物質質量的來源、各種作用力的統一、暗物質的本性、是否存在其他維度等。由此帶來的任何一項科學新發現,都彌足珍貴,足以成為一個個揭秘自然的「金蘋果」。
此外,在建造這一大型實驗裝置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已經獲得了許多科研成果副產品。比如說,網際網路最初就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為了解決數據傳輸問題而發明的。為了解決大型強子對撞機海量數據的分析問題,那裡的科學家又開始採用分布式計算網絡(網格計算)技術將數萬臺甚至數十萬臺計算機聯合在一起構成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系統。網格計算技術將對資訊時代的科技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實際上,大型強子對撞機本身就可謂是人類科研史上金光燦燦的「金蘋果」。這一位於全長近27公裡的隧道中的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該項目的完成,在國際上磨合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大科學、大合作的體制,對其實驗數據的分析還將形成科研成果大分享的局面,這無疑將成為人類集中力量攻克科技難題的一大盛舉。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