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憋屈的沿海國家,海岸線僅有25公裡,出海時需要看鄰國臉色

2020-11-22 騰訊網

文|格瓦拉同志

在當今世界,出海口對於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與交往極其重要,眾多內陸國做夢都想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海岸線。然而世界上有一些「憋屈」的沿海國,雖然有海岸線、出海口,但長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每次出海都要看鄰國「臉色」,實在是有種「幸福的煩惱」。其中,波赫無疑是歐洲最「憋屈」的沿海國家。

波赫,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北部,南、西、北三面被克羅埃西亞包圍,東部與塞爾維亞相鄰,東南部跟黑山交界,國土面積約5.1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51.7萬平方公裡,首都是塞拉耶佛。波赫堪稱歐洲最「憋屈」的沿海國家,僅在南部擁有一個通往亞得裡亞海的狹窄出海口,全部海岸線只有25公裡。不僅如此,波赫的船隻出海時,需要繞過克羅埃西亞眾多的島嶼,其航線之曲折世所罕見。

波赫地圖

波赫是一個民族多樣、信仰多元化的國家,主要由3大民族構成,其中波士尼亞族(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由被迫改宗伊斯蘭教的克羅埃西亞族、塞爾維亞族轉變而來)約佔總人口的50%,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塞爾維亞族約佔30.8%,主要信仰東正教;克羅埃西亞族約佔15.4%,主要信仰天主教。由於信仰差異難以調和,三大族之間矛盾重重,歷史上經常發生流血衝突。

波赫最早是羅馬帝國和拜佔庭帝國的屬地,1377年,南斯拉夫人曾在該地建立起波士尼亞王國,1463年被奧斯曼帝國徵服,時間長達400餘年。1908年,波赫被奧匈帝國吞併,1918年併入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波赫從塞爾維亞分離出來,單獨成為一個加盟國。1992年3月3日,波赫穆、克兩族聯合宣布國家獨立,但遭到塞族的反對。

相關方籤署《代頓協定》

此後,穆克兩族、塞族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戰事,並引得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加入其中。波赫內戰持續3年時間,造成20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流離失所。1995年,在歐美國家的幹預下,內戰雙方才籤訂代頓和平協議,宣布停戰。可內戰雖然結束,但波赫卻依舊分裂為兩部分,即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究竟何時才能實現真正的統一,前途並不光明。

平心而論,波赫境內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完全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截至2005年,已探明的褐煤儲量為35億噸,鐵礦石儲量為7億噸,鋁礬土儲量為1.22億噸,石棉儲量為1.2億噸,鹽礦儲量為2億噸,鉛礦儲量為5600萬噸,石灰石儲量為2.67億噸,石膏儲量為1800萬噸。同時,銀、鐵、鋁、鋅、鎳、錳、銅、鉻、重晶石等礦藏的儲量也比較豐富,但缺乏石油、天然氣等能源。

波赫風光圖

除豐富的礦產資源外,波赫還富含水力資源,潛在的水力發電量達170億千瓦。作為森林大國,波赫的森林覆蓋率佔國土面積的53%,盛產櫸木、柞木、冷杉、雲杉、紅松和白松等優質木材,木材出口產值佔出口總值的16%左右。除此之外,波赫風景優美、文化多元、歷史悠久,非常適合發展旅遊業,每年都有上百萬外國遊客前來觀光、消費,其收益在GDP總值的比重越來越高。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波赫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好上述資源,如果該國局勢能夠保持穩定,完全有可能擺脫貧困,成為富裕國家。然而,由于波黑內戰造成的損失過於慘重,加之經濟基礎薄弱(在前南時期便相當貧窮)、長期遭受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禁錮、民族矛盾嚴重、貪汙腐敗橫行、政府效能低下等原因,導致資源無法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經濟發展速度遲緩,民眾生活水平提升較慢。

波士尼亞族女子

時至今日,波赫依舊是個經濟結構單一、相對落後的工業國家,雖然近年來農業、製造業、旅遊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有所提高,使得民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距離富裕國家的水平還相距甚遠。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波赫2019年的人均GDP為6073美元(約合40689元人民幣),屬於「中等收入偏上」國家,但近年來的增長速度卻非常慢。

波赫的人均GDP雖然並不低,但由於社會財富分配不均、食品和藥品極端匱乏、物價居高不下,導致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水準卻很低。截至2019年,波赫的貧困率高達16.9%,失業率高達18.4%,文盲率達3.1%,新生兒死亡率達4.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達6.6‰,國民營養不良率達2.5%。上述數據令人憂心,也使得執政當局引起高度關注。

波赫首都塞拉耶佛

在很難實現社會財富合理分配的前提下,為了解決生存難題,尋求外援便成為波赫政府的首選。然而,大量的外援儘管有利於幫助波赫渡過難關,但並不能消除它貧窮落後的根源。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波赫政府近年來陸續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經濟發展略有起色。然而,由於阻礙經濟發展的諸多頑疾難以根除,波赫要想徹底擺脫髮展困境、走向富裕,恐怕還有相當漫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書目:《列國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相關焦點

  • 亞洲最憋屈的沿海國家,海岸線僅有26公裡,80%的國土被沙漠覆蓋
    文|格瓦拉同志 在當今世界,出海口對於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與交往極其重要,眾多內陸國做夢都想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海岸線。然而世界上有一些「憋屈」的沿海國,雖然有海岸線、出海口,但長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每次出海都要看鄰國「臉色」,實在是有種「幸福的煩惱」。
  • 最憋屈的海岸線什麼樣?為何這些國家的海岸線如此「奇葩」?
    不過和土耳其比起來,其他幾個國家似乎更有哭的理由,畢竟土耳其海岸線再憋屈,最起碼還有8000多公裡的沙灘可以日光浴,而有些國家連沙灘都沒有!比如:歐洲: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作為南斯拉夫的加盟國,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都曾擁有相對較長的海岸線。
  • 這八個國家的海岸線實在太短,都不好意思稱為沿海國家
    世界上一共有195個主權國家,其中有150個沿海國家,但是每個國家的海岸線長短不一,我們今天來看看海岸線最短的8個國家,最短的不到5公裡長。第二是伊拉克,跟約旦是鄰國,但不是同一片海。伊拉克面積43.8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度只有60公裡,波斯灣是唯一出海口,入海最窄處只有15公裡寬。這裡是真正的富得流油的石油聚寶盆,因此美國對其念念不忘。第三是波赫,位於巴爾幹半島,面積5萬平方公裡,海岸線只有25公裡長,克羅埃西亞伸出長長的觸手,差點就將波赫堵在沙灘上。
  • 海岸線不足100公裡的四個國家
    就比如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因硝石戰爭被智利擊敗,被迫把唯一的沿海省份割讓給了智利,從而徹底失去了海岸線。本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浪潮的發展,玻利維亞的對外貿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沒有一寸海岸線,玻利維亞的貨物只能藉助鄰國秘魯的港口出海,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還受制於人,可以說相當被動。由此可見,海岸線是非常重要的。
  • 歐美大國中,為何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俄羅斯的海洋形勢較差,要進入大洋需要經過很多西方國家控制的海灣,受牽制較多。不過,俄羅斯至少可以自由進出太平洋,北邊上萬公裡直對北冰洋。日本更不用說了,東面直對太平洋,只有德國的海洋形勢較為惡劣。德國的海岸線並不短,有2389公裡,但要命的是,這些海岸線都無法直對大洋或大海。因為德國與北部的丹麥有陸地接壤,德國的岸線被分為東、西兩部分。
  • 望洋興嘆——那些被堵住入海口的國家有哪些
    要說還是克羅埃西亞套路深,海岸線給你了,但你一出來又遇到我家的島嶼了,要想進入大海還得看我的臉色。 雖然克羅埃西亞並不像中國人那樣用算盤,但是算盤打得式真的精。 也就是這僅僅24公裡的海岸線,雖然異常憋屈,但卻讓波赫有了進出亞得裡亞海乃至地中海的可能。
  • 世界最奇葩的兩個國家:兩國相距6410公裡跨越大西洋,卻互為鄰國
    在人們的印象裡,兩個鄰國之間的距離往往都會是沒有距離的,畢竟都是鄰國了,按理說兩國之間的距離都應該是很短的了,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兩個國家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這兩個國家在定義是的確是不折不扣的鄰國,但是這兩個國家的首都卻相距了8723公裡,可以說是非常長的一個距離了,可能有人會說,中國距離俄羅斯的首都也有近
  • 六大洲的沿海地區地圖,哪些國家海岸線長、沿海地區多?
    沿海地區就是指有海岸線(大陸岸線和島嶼岸線)的地區,下面我們就通過六個大洲的地圖來分析一下各個國家的沿海地區分布和海岸線擁有情況。以下圖中的沿海地區分為四個等級,顏色深度依次遞減,距離海岸線的距離為5,10,100,200千米。亞洲和俄羅斯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12公裡是從沙特換來的,代價是什麼?
    阿拉伯國家在地理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全部沿海,沒有一個內陸國。不過,其中有兩個國家看上去很像內陸國。如果看比例尺小的地圖,這兩個國家是基本沒有海岸線的,這就是伊拉克與約旦。更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和約旦還是鄰國。
  • 世界上最憋屈的6個地區,海洋在家門口卻沒有出海口,有個在我國
    這些是世界上最憋屈的地區,距離海洋非常近,但是又非常的遙遠。雖然能看到海洋,但被別的國家封鎖了出海口,只能暗自嘆息。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地區?以至於黑龍江距離海洋最近只有50公裡,更氣人的是,吉林省琿春市距離海洋最近只有3.6公裡,站在邊界線上就能看到廣闊的大海。從圖們江出海最近只有15公裡,雖然後來跟蘇聯談判恢復了從圖們江出海的權利,但是條件苛刻,只允許漁船通行,而朝鮮一側並不允許通行。朝俄雙方在下遊建設了低矮的鐵路橋,只能通過300噸以下的小型漁船,所以從圖們江出海只是擺設。
  • 剛果金面積這麼大,海岸線為何只有37公裡?
    從位置上看,剛果(金)屬於中部非洲,不過它的版圖有些奇怪,右側像一根長長的管道,伸入大西洋。管道北部是剛果(布),南部是安哥拉。剛果(金)的海岸線長僅37公裡,剛果(布)海岸線長156公裡。北部加彭是800公裡,安哥拉是1650公裡。
  • 地圖看世界;歐洲最不幽默的國家、世界海岸線最長的國家
    下圖是澳洲夜晚燈光圖,澳洲的城市經濟活動集中在沿海城市(尤其是東南),以及閃爍異常的西澳大利亞內陸(礦業)。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站在亞洲和美國之間的孤獨大陸;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一部分從沙特交換來,代價有多大?
    阿拉伯國家在地理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全部沿海,沒有一個內陸國。不過,其中有兩個國家看上去很像內陸國。如果看比例尺小的地圖,這兩個國家是基本沒有海岸線的,這就是伊拉克與約旦。更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和約旦還是鄰國。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
  • 世界上最憋屈的邊境線:土耳其海岸線,俄羅斯飛地,中國圖們江!
    這就是中俄朝三國交界處的地形,中國防川與日本海直線距離最近處只有4公裡!我認為這樣的邊界劃分是當年俄羅斯帝國有意為之,它就是要封堵住中國進出日本海的通道,滅絕中國在日本海發揮影響力的念頭,掐死中國東北崛起的機會!如果中國在日本海有個出海口,則黑龍江與吉林的出口商品就不需要遠道丹東港,路程縮短500-1000公裡,這對東北經濟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 中國海岸線最短的一個沿海縣,僅5公裡,很多本縣人都不懂有海!
    走遍福建56縣『帶你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江蘇有一個海安市,是一個沿海城市,但是他的海岸線只有13.21公裡,非常短。那麼你知道嗎,我國還有一個縣,也是沿海縣,但是比海安市更憋屈,他的海岸線只有區區的五公裡,開車從頭到尾,都不用10分鐘,真是哭笑不得,這就是仙遊縣。仙遊縣隸屬於福建省莆田市,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沿海縣,不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是一個沿海縣,甚至連本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縣有海。
  • 以浪漫著稱的北約國:海岸線雖有數千公裡,領海面積卻僅有3英裡
    以浪漫著稱的北約國:海岸線雖有數千公裡,領海面積卻僅有3英裡說起希臘,每一個人心中都會同時冒出另一個名字——愛琴海。這裡恐怕是世界公認的最浪漫的地方之一。有多少情侶都希望拉著彼此的手,漫步在愛琴海邊。但是你知道嗎,愛琴海並不只是希臘的專屬,還有一個國家也在愛琴海邊。這是一個北約國家,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可謂非常迅猛。這個國家就是土耳其,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憋屈的國家,海岸線長達數千公裡,真正的領海卻只有3英裡。看看世界地圖你可能會驚奇的發現,土耳其的海岸線是很長的。蜿蜒曲折的海岸線總長度甚至達到了7200公裡。
  • 地圖看世界;首都位於沿海的國家、歐洲人在世界上的分布等
    一,首都位於沿海的國家。首都通常都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城市。首都選址在哪裡,有時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國運,定都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一件大事。海洋型國家,比如英國、日本;海岸線長,擁有眾多的良港,國土面積或國土縱深不大,海外貿易是其主要經濟來源,主要威脅也來自海外,人口和經濟重心也在沿海地區,一般首都都會選址於沿海。
  • 波赫、伊拉克、剛果金面積都不小,海岸線為何這麼短?
    俄羅斯的海岸線不是特別好,但也比一些國家的海岸線強多了。這些國家面積不算小,邊境絕大多部分都是陸地邊界,只有非常短的海岸線,基本不足以建設像樣的港口。這樣的國家本來有歐洲的斯洛維尼亞、波赫,亞洲的約旦、伊拉克,非洲的剛果(金),但斯洛維尼亞和約旦是可以排除在外的。咱們先來看斯洛維尼亞。
  • 比臺灣更美的沿海公路:全程70公裡,太平洋的海岸線觸手可及
    「日本最美的沿海公路在自駕」,因為這樣的美譽,令伊豆半島沿海的一面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來日本自駕遊的第一目的地。這條道路應該是什麼樣的?一條繞著海岸線彎曲行走的沿海公路,道路一邊是太平洋的海岸線,另一邊則是原始的自然風貌與偶爾出現的村莊,想要感受臺灣同款最美公路,那這裡一定能被評為此生一定要自駕一次的地方。
  • 衣索比亞原有1350公里海岸線,為何成了內陸國?
    從地圖上看,衣索比亞面向紅海和印度洋的部分基本被厄利垂亞、吉布地和索馬利亞包圍,顯然這是一個地道的內陸國。吉布地和索馬利亞在歷史上同衣索比亞沒有太大瓜葛,但厄利垂亞卻曾經是衣索比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埃塞原本有約1350公裡長的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