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奇葩」論文:連Nature都沒忍住

2020-12-04 壹學者


這裡的「奇葩」並
沒有貶義的意思,嚴格地說應該是有趣,但我覺得「有趣」這兩個字完全不足以表達這篇論文的有趣程度,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用了「奇葩」。

這篇文章已經有些年頭了,2003年發表於ACS旗下的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迄今已經被瀏覽42590次,被引62次

這篇論文講的是分子合成的事,整個過程的設計、合成與分析都很嚴謹,本質上其實是一篇非常「正兒八經」的論文。論文的題目是:Synthesis of Anthropomorphic Molecules:The NanoPutians 擬人化分子—納米小人的合成。

如果不理解這個題目的話,大家看看下面這幅摘要圖瞬間就明白了。


看,兩個小人兒在多麼快樂地玩耍!

上面這兩個分子可不只是個概念,而是真的合成出來了。但過程並不容易,作者先是從對二溴苯出發,經歷了5步把上半身合成出來了。

下半身的合成要更複雜一些,從對硝基苯胺出發,用了7步才成功

接下來就簡單了,把上半身和下半身一組裝,Duang~,可愛的納米小人出現了,身高只有兩個納米,這手段簡直和女媧有得一比。

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麼?太天真了,這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作者覺得上面這個小人太單調了,而且沒有什麼特點,於是進行了下面的修飾。

好了,現在我們有了小丑小人、國王小人、博士小人、廚師小人……這一點比女媧還厲害,畢竟女媧只造出了男人和女人。

上面的只是平面結構圖,但真正的分子小人是不會滿足於做一個二維生物的,於是作者進行了分子動力學模擬,得到了三維空間的能量最低構型。

哈?這個是……能量最低構型的分子竟然奔放如斯,一如放學後撒歡兒的小學生,我還以為應該在躺著睡覺呢。

既然是小朋友,那大家應該在一起愉快地玩耍才對,怎麼能形單影隻呢?

於是作者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得到了一群小盆友

這是第八套廣播體操的伸展運動吧!

上面的小人都是雙腿岔開、一手指天、一手戳地,像打太極似的,作者可能覺得有點單調,於是下面的Dancers來了。

你看這妖嬈的姿勢,只有花滑運動員才能與之一較高低。

說到花滑,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男女雙人滑了,作者確實沒有令廣大吃瓜群眾失望,你看,這不就來了!

看著上面這幅圖,我不由得想起了傳說中的眉來眼去郎情妾意劍,雙劍合璧,天下無敵!

但作者明顯還有更大的野心,雙劍合璧頂多就是陰陽兩儀罷了,我們還要擺出三才陣、四象陣、真武七截陣、天罡北鬥陣、九宮八卦劍、十八銅人陣,甚至一百零八伏魔陣!

然後,下圖來了。

只要n足夠大,我們手牽著手,就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繞地球3圈!

論文到這裡就結束了,但事情卻並沒有就此打住,因為這篇文章實在太神,引得眾人紛紛膜拜,最後還驚動了Nature。

Nature對這篇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而且還給這些小人穿上了衣服。

不得不說,化學家搞起笑來,真就沒喜劇演員什麼事了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源自「學之策」公眾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更多業務聯繫v:xuezhexiaoyi】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奇葩論文,連Nature看了都沒忍住,看到第一張圖就笑噴了!
    這裡的「奇葩」並沒有貶義的意思,嚴格地說應該是有趣,但我覺得「有趣」這兩個字完全不足以表達這篇論文的有趣程度,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用了「奇葩」。這篇文章已經有些年頭了,2003年發表於ACS旗下的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迄今已經被瀏覽42590次,被引62次。
  • 河豚正往外吐肚子裡的水,結果沒忍住打了個嗝,下一秒忍住別笑!
    河豚正往外吐肚子裡的水,結果沒忍住打了個嗝,下一秒忍住別笑!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提起河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對於這種一遇到危險,就會將自己的身體膨脹成球形,還會長出許多小倒刺的海洋動物,特別深受日本人的喜愛,日本人經常會將河豚端上餐桌,做成一道道美味的河豚料理以及河豚刺身。
  • 史上最慘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311天,返回地球後連國家都沒了
    宇宙是浩瀚無邊的,散發著閃耀的光芒,人們在地上看到星光其實都來自於過去,因為距離太遙遠,所以等到傳到地球的時候,已經是不知道多久以後的事情了。一、中國的太空人楊利偉每個國家都不會停止對於別的星球的探索,雖然先進的儀器可以拍攝來自與太空的實景圖片,但是只有人親自去才是最直觀的。
  • 最快被撤稿的Nature封面論文:邢立達等撤回琥珀中發現恐龍的論文
    可見,眼齒鳥不僅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龍」。該質疑文章以《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為題,發表在顏寧教授作為主編的公眾號《返樸》。點擊查看:邢立達等人的Nature封面論文,上線一天即遭十大質疑,「最小恐龍」竟是蜥蜴?
  • 他是史上最奇葩的變態皇帝,愛好當乞丐,喜歡看馬交
    俗話說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別看這些「天下第一鳥」一個個皇冠貴胄,但也出了不少「變態鳥」「奇葩哥」。 今天咱就講一講「史上最奇葩」的皇帝——「五代十國」時期的北齊第五位皇帝高緯。 為啥說這哥們是最奇葩的皇帝?是因為他有奇葩的出身和最奇葩的嗜好。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    「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史上最奇葩的「地理題」,學霸見了也犯難,最後一道評論區見
    地理是九大科目中較難的科目,很多學霸都在地理上栽了跟頭。它雖然不像數學、物理,有那麼多的公式計算;也不像語文、英語需要大量的詞彙積累,但是地理的知識量可是無比的複雜,小編當年就存在地理偏科的現象。今天,小編在某平臺上看到幾道「史上最奇葩的地理題」,當時就覺得,這是為了防止我們考上清華而出的題,而這些出題老師簡直是操碎了心。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史上最奇葩的「地理題」,學霸見了也犯難,最後一道評論區見!第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問:長壽村為什麼大多在半山腰?我覺得這道題應該是受維度、大氣、海陸位置還有遺傳影響的吧?但是答案我是萬萬沒想到啊!
  • 一張發在IF:3.14期刊的論文圖片,被《Nature》選為最美攝影!
    天然微泳器(microswimmers),例如細菌,白細胞,在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生命活動中都扮演中的重要的角色,他們的運動方式與宏觀的生物相似,通過驅動附屬物如纖毛或鞭毛將向後的動量傳遞給流體實現運動。
  • 史上最奇葩無限流小說,一個副本600章,200多萬字,堪稱史上最強
    今天推薦史上最奇葩無限流小說,一個副本600章,200多萬字,堪稱史上最強。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小說的名字叫做《諸天最強大佬》,可以說是很奇葩的一本書。開局主角所在主世界是個高武世界,之後主角覺醒金手指,可以燃燒氣運穿梭諸天,於是他就開始第一次旅程。
  • 史上最危險的論文|混亂博物館
    然而另一方面,居裡夫人的一生又是科學史上最慘痛的教訓:由於對電離輻射的危害缺乏認識,居裡家族兩代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甚至殃及無辜,在20世紀早期帶來了更大範圍的危害。作為一期歷史題材的節目,希望這能給觀眾們帶來溫故知新的裨益。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盤點史上最奇葩的十大世界之最
    盤點史上最奇葩的十大世界之最1、世界最快的烏龜說到烏龜走路的速度,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字那肯定就是"慢",我們經常說某樣事物速度很慢時都會說它慢的像烏龜一樣,但今天要介紹的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烏龜,它名叫Bertie,來自英國,曾6分鐘爬完了100米的路程,號稱烏龜中的閃電俠
  • 《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在「nature專區」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網頁會自動跳轉至《自然》論文的全文頁面,供用戶閱讀論文。2014年底,自然出版集團宣布,該集團旗下《自然》等49種學術期刊將通過全球特約媒體免費分享論文,以促進科學家與公眾的交流。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科學與公眾交流平臺,《科學美國人》全球14個國際版本,同時成為nature首批特約媒體,獲得授權在官網免費向公眾分享自然出版集團下屬49種期刊的完整論文。
  • 一女子去做「魚療」,沒忍住做了什麼?下一秒小魚全翻肚皮了
    一女子去做「魚療」,沒忍住做了什麼,下一秒小魚全翻肚皮了很多女孩子都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的,也有女孩子為了自己的美麗所以就去做各種各樣的美容項目,比較火爆的項目就是魚療了,魚療作為一種特殊的美容療法,有緩解疲勞,治療病痛的功效。
  • 考駕照比竇娥還冤的「死」法,各種奇葩、各種冤枉!連錄指紋都掛
    考駕照是讓大多數學員都感覺到困難的事情,但大家也都知道只要平時練好了基本上問題也不算怎麼大,能夠通過考試。可考試就偏偏不會輕易放人通過,各種奇葩各種冤枉的掛科方式都有,有時就連學員自己也是頗感無奈。那各位知道有哪些奇葩、冤枉的掛法呢?
  • 二戰史上最奇葩包圍戰:敵人被圍後吃香喝辣,日軍自己卻挨餓受凍!
    就拿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長平之戰」這一案例來說,白起通過層層誘導,將趙括的40萬大軍誘入包圍圈中,才能以極小的代價將其盡數殲滅。由此可見,就常理而言發起包圍戰的一般在戰場上都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一方,取得勝利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然而,在二戰時期卻曾有一場史上最奇葩、最搞笑的包圍戰,那就是發生在1944年的一場戰役。
  • 正經論文,成了奇葩!化學家要是搞起笑來,可能就沒喜劇演員什麼事了
    來源:學之策這裡的「奇葩」並沒有貶義的意思,嚴格地說應該是有趣,但我覺得「有趣」這兩個字完全不足以表達這篇論文的有趣程度,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用了「奇葩」。這篇文章已經有些年頭了,2003年發表於ACS旗下的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迄今已經被瀏覽42590次,被引62次。
  • 中文學術界知名「奇葩論文」賞析
    其實,此類奇葩論文,在中文學術界可謂層不不窮,試再舉幾例: (一)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 這篇論文的標題叫做《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在2018年的中文網際網路上大火了一番。
  • Nature撤稿 | 作者撤回「史上最小恐龍」論文
    作者們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這個發現對理解恐龍與古鳥類的演化,尤其是小型化動物的形態演化具有重要意義。(詳見BioArt報導:Nature | 起源9900萬年前!邢立達等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恐龍)
  • Nature封面撤稿:邢立達等人的「史上最小恐龍」假說存疑
    史上最小恐龍? 然而很快,六位古生物學研究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王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志恆、王敏、易鴻宇、盧靜;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胡晗)在微信公眾號「返樸」發表署名文章《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指出—— 論文斷定這件件不到2釐米的頭骨屬於鳥或廣義恐龍的證據並不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