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外賣高抽成是否會摧毀餐飲行業

2020-12-05 JS青樵

據最新一期的財報顯示,美團2019年全年營收達975億元,財報淨利潤47億元。從18年虧損1155億到19年盈利47億,美團到底做了什麼?

其實很簡單就是提高餐飲企業的抽傭,在18年的時候美團針對商家的抽傭普遍為16-18個點,經歷了摩拜單車事件之後,美團把商家的抽傭提高到20-22,增長了4個點。

圖源網絡

餐飲營收佔據了美團主要營收的半壁江山,提高抽傭對美團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對於商家來說就沒有那麼開心了,甚至可以說是釜底抽薪。

大家打開外賣平臺,看到的總是排在前面的單子比較多的幾個餐廳,這時候大家看到人家的單量就會說,你看單子這麼多,一定不少賺錢。

好吧,對於單子比較多的餐廳來說,確實還是盈利的。

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平均下來這些餐廳的單均價不過20多元,這是顧客實付的價格,去掉抽傭,去掉餐盒費,去掉商家承擔的配送費到手可能也就15元多點。

像一些低於20元的單子,商家到手也就十元多一點,這些都不在顧客的考慮範圍內。顧客付了高於店裡的費用,享受和店裡一樣的分量無可厚非,可是商家拿到的錢低於店裡的定價,那又怎麼辦呢?

去年的時候有做餐飲的朋友和我算了一筆帳,他的店還算不錯,每天美團營業額在兩千元上下,每天光付給美團的抽成就高達400多,加上每天的推廣費用高達700多元,另外他為了單量還額外承擔了顧客的配送費用2元,一天下來美團上的營業額剛好支付人員工資和食材成本,房租水電等費用,自己一分錢落不下。

當我問他為什麼不提高售價,以保證利潤的時候,他說售價高了,單子就沒了,降低成本更換食材原料就是在坑人,也做不長遠,有違自己的價值觀,所以可能等明年就把店轉出去或者直接不幹了。

一年下來房東拿走十幾萬房租,美團抽成十幾萬,人工工資十幾萬,自己已經筋疲力盡了。

當我問他以後打算幹什麼的時候,他說幹什麼都行,就是不做餐飲了,從早熬到晚,用最放心的食材,用最好的調料,然後和最低的價格競爭 。

商家的利益和平臺的利益以及顧客的利益其實就像一場戰爭,顧客掏錢,商家服務,平臺配送。

商家就是在自己利益和爭取顧客中苦苦掙扎,平臺則坐擁顧客壓榨商家,商家又把利益損失轉嫁顧客。

這場戰爭曠日持久,顧客看似在商家大戰中得到了實惠,可是當劣幣驅逐良幣成為一種常態的時候,你還能放心的吃外賣嗎?

相關焦點

  • 你以為的常識:劣幣驅逐良幣,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我想先談一談經濟學上的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呢?這項工作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感覺自己看到了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逐漸發現,原來這條法則早就被世人所熟知了,不算是什麼特別的事情,但是我們也逐漸發現一個問題,大家在看待這條法則的時候,都把這個法則當作常識,也就是說,很多人都認為任何時候下劣幣都是會驅逐良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是我們以為這是常識罷了。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呢?
  • 劣幣驅逐良幣,為何澳洲工資剝削問題久禁不絕?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2975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閱讀導航前 言又一家中餐廳出事了剝削成癮剝削工資重災區劣幣驅逐良幣4劣幣驅逐良幣對於工資剝削的問題,一名網友Rick分析道:「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制定最低工資標準的監管層與現實脫節了。」
  • 宋清輝:練攤應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來源:宋清輝在地攤受到追捧的情況下,傳統零售行業經營者會怎麼想?有著門店的他們,需要支付不菲的租金,需要繳納一部分的稅金,還要承擔物業管理費等。而地攤門檻低,繳交的費用很少,盈利空間相對就比較大。再一個問題,像我自己編寫的書,定然保證是正版的,至於其他人賣的書是否是正版或盜版,我就無法判斷了。除了書存在盜版,諸如服飾、副食品等都存在仿冒、假冒的可能,有些地攤經營者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今天信誓旦旦承諾「假一賠十」,第二天就主動消失不見蹤影。我認為,地攤市場所銷售的產品縱然可以包羅萬象,但是無論銷售什麼商品,都必須遵循依法合規的前提。
  • 劣幣驅逐良幣,古代人才逆淘汰現象
    而尤其令人心痛的是,當昏君執政奸臣當道的時候,劣幣驅逐良幣,格外引人注目。 既然與選拔人才的制度無關,那麼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答案是兩個字:人治。
  • 「發|聲音」遲京東:鋼鐵行業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遲京東:鋼鐵行業一直很重視產品質量,中國鋼鐵已經度過了供不應求的階段,也已經到了這種講質量才能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力,企業才能更好發展的階段,鋼鐵行業在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方面也有很多舉措,體現在各個方面。首先是推進行業的質量意識、思想觀念的轉變,使企業樹立以質取勝,以品牌提升競爭力的市場意識,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轉變和提升。
  • 是丁偉真「偉」,還是王非非王,是劣幣驅逐良幣還是關係為王
    那就是,會做人遠比會做事更有市場。是丁偉真「偉」,還是王非非王,是劣幣驅逐良幣還是關係為王。大家猜吧!
  • 「劣幣驅逐良幣」,正在你的企業發生嗎?
    劣幣驅逐良幣懶惰和坐享其成在不合適的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企業人員的「代謝」是保證企業活力的必要保障。德銳諮詢在幫助企業做人才盤點過程中發現,不合適的人反而是企業中的一些中、高層幹部。因此,一家公司如果不重視內部的新陳代謝,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這就是為什麼傑克·韋爾奇提出的「GE活力曲線」值得我們關注。韋爾奇的GE活力曲線傑克·韋爾奇執掌通用電氣期間,該公司的市場價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5000億美元。
  • 呈現劣幣驅除良幣明顯趨勢!
    從這個問題來說,中國婚姻戀愛已經金融化,劣質化,呈現劣幣驅除良幣的顯著特徵。首先,中國將戀愛和婚姻進行切割,戀愛的時候談感情比較多,結婚的時候談金錢比較多,就像網絡上說的那樣,談戀愛的時候300元就可以開房,結婚的時候卻要300萬才能開房。
  • 藥材和飲片重金屬農殘檢測趨嚴 是驅逐劣幣還是因噎廢食?
    高質量標準是一個有效的工具,藥典委發布的修訂版指導原則9302和通則0212點初衷,就是在保障人民用藥安全的同時對市場和行業重新做一次清洗,讓良幣驅逐劣幣,提升整個行業的水平。        也有業內人士無法理解,質疑其必要性,質疑其可行性,甚至指出是打著「四個最嚴」為旗號,脫離客觀規律。
  • 擁有四萬億市場的中國餐飲行業 就沒有一家千億龍頭?
    「整個餐飲行業每年在以70%的比例洗牌。結構性過剩,門檻低,跟風嚴重,消費者喜好千變萬化,一家店能存活三年就是勝利,還談什麼上市啊!事實上,餐飲行業一方面要面對高昂的店鋪租金和漲勢兇猛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還要應付愈發挑剔的消費者。單看餐飲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的利潤率,10%左右的水平實在不像是個暴利行業。
  • 熊貓線纜產品頻遭"李鬼" 行業盈利狀況不樂觀
    可見,「冒牌貨」是熊貓線纜的一個「大患」,如果冒牌貨不能剷除,很可能「劣幣驅逐良幣」,對企業的口碑、聲譽產生負面影響。[詳細] 原材料價格波動劇烈 行業盈利狀況不樂觀   電線電纜是典型的料重、工輕的行業,銅、塑料等原材料的價格佔總成本的80%以上,而原材料電解銅的價格波動非常劇烈,這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 網絡自媒體內容是劣幣驅逐良幣?
    這不由地讓我想起了著名的經濟學理論,劣幣驅逐良幣。以前我說過,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往往是「高開高走,低開低走」的。一個視頻、一篇文章第一天只有個位數的瀏覽量,那麼它這輩子大概也就被判了死刑了。只有說一開頭表現不錯,從十萬起步走到百萬常有的事。我曾經在B站創作視頻,發現無一不遵循了這個定律。
  • 從萬瓦雷射切割機進口國產之爭看雷射行業發展現狀
    早年雷射切割機被進口壟斷,價格高售後難,雖然性能優異但只有大型企業才用得起,作為行業的稀缺產品也只能成為某些企業生產的秘密武器,對製造業整體發展貢獻有限。這些現象至今依然存在,劣幣驅逐良幣也成為中國製造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實際上,拋開個別劣幣,可以看到中國製造仍以良幣居多。儘管在部分領域的技術水平與進口產品仍存在差距,但追求良性競爭、做好產品及售後,是多數中國製造廠家的共同選擇,例如當切割機功率達到20kW後,慢下來研究切割工藝技術與產品細節,攻克高功率配套設備的技術難題成了當下國內雷射行業的共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