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重的洪澇災害,颱風入侵內陸,降水量打破世界紀錄!

2020-12-08 騰訊網

據人民日報消息,3月30日11點40分,受連日降雨影響,T179次列車運行至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間時,發生線路塌方。貨車司機發現後立即採取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撞上塌方體,導致機後第一節發電車起火,第二至第六節車廂脫線傾覆。根據目前最新消息,該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目前事故正在調查中。

如果你對新聞比較敏感,你會發現前兩天新聞就發布過汛期預警:

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28日,據預測,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澇重於旱。

在我國歷史上,因為洪水引發的最大一場災難,要數1975年河南特大洪災。

特大洪災

1975年8月4日,颱風罕見地登陸中原腹地,並在河南省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停滯不動,導致南來的氣流在這裡發生劇烈的垂直運動,並在其他條件下形成了歷史上罕見的大暴雨。

暴雨的降水量遠遠超過了當地水庫的承載能力,而當地又修建了比較多的水庫。再加上當時的水庫設計者沒想到這裡會發生這麼大的特大暴雨。據記載,在暴雨的中心,最大六小時雨量超過了830毫米,超過了當時的世界紀錄782毫米。

由於多種原因,最終導致壩塌了,6億立方米的水量傾斜而下,頃刻間淹沒了下遊的村子和居住地,導致大量人口受災、受困,由洪水引發的死亡多達6萬6千多人。

之所以會發生這場災難,事後人們總結髮現:季風失常和多種天氣變化引發大量降水,以及氣象臺沒能及時預測和修建堤壩時沒考慮到如此大洪水等因素共同造成了這場人間煉獄。

今天,我們單純從氣候角度考慮,為什麼會引發這場超大降水,以及季風失常會帶來什麼影響。

季風

我國氣候主要分為四種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山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也有些人把中國的氣候分成兩大類:季風區氣候,非季風區氣候。

汛期發生的地方,主要是受季風影響的地區,河南地區也是如此。

季風的形成主要因素是因為海洋和陸地的溫度差,海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夏天時升溫較慢,而陸地的比熱容較小,在夏天時升溫較快。

由於陸地上溫度較高,空氣受熱膨脹,會導致空氣密度降低,因此而上升,形成低氣壓帶;海洋正好相反,形成高氣壓帶。

於是,攜帶著大量海洋水汽的冷溼空氣會從高壓帶吹向陸地低壓帶,給當地帶來大量降水,這就是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

在冬天時,由於陸地降溫較快,海水降溫較慢,所以陸地上會形成高氣壓帶,海洋上空會形成低氣壓帶,此時會形成東北季風。

東北季風由於是從高緯度吹向低緯度,經過的都是大陸地區,本身攜帶的水汽較少,再加上氣壓較高,海洋氣壓較低,所以會吹向海面上,所以東北季風很少在我國產生降雨。

在我國東部,6-8月為東南季風、西南季風全盛季;12月到2月是西北風和東北風全盛季。這也是為什麼我國降雨特點是:東南沿海多、西北內陸低;夏季多,冬季少的原因。

季風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印度地區季風爆發的早晚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印度地區的糧食生產。對於我國來說,季風如果出現失常,將會造成我國發生洪澇災害,或者是乾旱災害。

如果季風停留在南方時間過長,將會導致我國南澇北旱;如果季風停留在南方時間過短,將會造成我國南旱北澇。

如果季風稍微失常,其實對我們影響有限,因為我國水利工程可以發揮調節作用,但如果水利

調節都無法阻止的話,那麼將可能釀成超大災難。

特大洪災的形成

在季風季時,經常會出現颱風,其實颱風和季風一樣,也是因為氣壓不均,只不過颱風是四周氣流向中間流動,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旋狀。

氣旋中攜帶著大量水汽,所以當氣旋登陸時,會帶來大量降雨。但是當氣旋登陸陸地之後,由於陸地水汽較少,所以氣旋不能從陸地上補充水分,等待氣旋內的水分以降雨的形式消耗之後,氣旋就會消失。

所以一般颱風主要影響沿海地區,很少會影響到中原腹地。

但是1975年的夏季,由於氣候原因,導致超大氣旋在太平洋形成,由於澳大利亞此時處於冬季,氣壓較低,形成高氣壓帶,所以南半球空氣也向北半球爆發。

再加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發生北躍,使這場颱風沒有像往常一樣登陸陸地後消失,而是從福建晉江登陸後,穿越江西、湖南,在常德時突然轉向,停留在河南駐馬店地區。

再加上駐馬店地區在颱風尚未到達時就已經下暴雨,於是,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河南超大洪災。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
    經核定,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乾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
  • 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發生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前三季度,全國共出現45次強降水過程,面降水量62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為1961年以來第2多,引發嚴重汛情。華南地區較常年同期偏早12天進入汛期,長江中下遊地區梅雨開始早、結束晚,梅雨季長達62天,梅雨量為1961年以來最多。6月-7月,長江中下遊接連出現10次強降雨過程,落區重疊度高。
  • 颱風之最:登陸我國最早最晚最強颱風 盤點被除名颱風
    盤點颱風之最  我國是世界上颱風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個颱風(或熱帶風暴)在我國沿海登陸。從時間上看,每年7月開始,我國進入颱風多發期,而超強颱風多集中在8月和9月。中國天氣網為我們盤點颱風之最。
  • 2014全球史上最熱一年 我國六大區域氣溫均偏高
    俄羅斯、美國、澳大利、歐洲及非洲的部分地區創下了新的高溫紀錄。最新全球氣象觀測資料分析也表明,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為14.6℃,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6℃,也比歷史上最暖的2005年和2010年高出約0.04℃,成為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中有6個月的氣溫創下同期最高紀錄。
  • 史上最熱6月!福建高溫連破紀錄!明起進入主汛期和颱風季
    截至昨日6月中旬以來我省高溫日數多達 11 天為 1961 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個別縣市高溫突破歷史記錄昨天氣溫又雙叒叕破紀錄昨日廈門最高氣溫達35.8℃打破歷史同期紀錄這也是本月第10個高溫日今年6月算得上是史上最熱的6月昨晨最低氣溫已達26.5℃,在8時許輕鬆突破30℃,12:18衝至35.8℃,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 廣東無名颱風雨打破歷史紀錄:一天下完上海近一年的雨
    8月下旬以來,颱風胚胎92W、95W以及北部灣未編號颱風胚胎連續在東南沿海上岸,隨後在南方內陸徘徊少動。受這三個颱風胚胎影響,強勁的西南季風闖入廣東、廣西和福建,季風槽進入我國內陸,廣東和福建經歷了歷史同期罕見的猛烈暴雨過程,珠三角、粵東和閩南沿海無一倖免。
  •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創下多項紀錄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2019年,廣西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4℃;年內共出現8次區域性暴雨和10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大部地區遭受洪澇災害;全年有3個颱風影響廣西,影響個數偏少,影響偏輕;共出現10次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高溫日數偏多;春播期低溫陰雨總日數偏少,結束期偏早;大部地區寒露風開始期偏晚,總日數偏少;部分地區出現秋冬連旱。
  • 南方暴雨破紀錄,洪澇災害致260多萬人次受災,更令人擔心的是…
    6月2日以來南方暴雨如注廣西、廣東9地降雨量打破了當地6月上旬降雨總量紀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今年汛期相關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時說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歷史上長江水患並不嚴重,為何如今長江洪澇災害愈演愈烈?
    自古以來每次提到水患,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黃河,因為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如何治理黃河都非常頭疼,早在大禹時期,就已經有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而且在古代一直都是「有河患,無江患」,歷史上長江的水患並不嚴重。
  • 不僅暴雨、颱風!最近全球極端天氣「扎堆兒」啦?!
    韓國近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韓國多地遭暴雨侵襲,引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中部和西南部等地遭到嚴重破壞。與此同時,今年第5號颱風「薔薇」在8月10日登陸韓國南部,造成一萬多處設施遭破壞,7000多人轉移安置。根據韓國氣象部門,受颱風等天氣系統影響,韓國今年將迎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長雨季。
  • 颱風會帶來哪些災害?
    颱風災害主要是在颱風登陸前和登陸之後引起的。颱風引起的直接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風。颱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 由於西南季風帶來的強降水,使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地區洪澇嚴重
    新聞資料:自2020年6月底以來,印度東北部地區阿薩姆邦等地以及孟加拉國持續多輪強降水,造成了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嚴重的洪澇災害。洪澇災害已經造成孟加拉國18個地區225萬人受災,大量村莊和農田被洪水淹沒。
  • 洪澇災害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洪澇災害對黑色板塊:開工延誤影響建材短期需求,但雨水過後有集中「趕工」可能。洪澇災害對農產品板塊:短期非洲豬瘟有望擴散,存欄恢復延緩利好局部豬價;短期豬瘟翹頭抑制豆粕需求,天氣炒作期價格易漲難跌。關鍵生長期新作品質受影響,國產豆價格仍有上行空間。洪澇災害對化工板塊:救災推動聚丙烯短需增加,停工抑制聚氯乙烯短需。
  • 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 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導語:當颱風達到一定強度時,將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危害,不僅是風本身帶來的損失,還會引發各種洪澇災害等。歷年來,出現了很多恐怖的颱風。那麼,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 史上最強颶風登陸墨西哥 千萬居民面臨洪澇威脅
    史上最強颶風登陸墨西哥 千萬居民面臨洪澇威脅 2015-10-25 04:42: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徐圩鄉洪澇災害防禦預案
    主要包括:降水量及天氣形勢分析,預報中、短期降水量及天氣形勢、颱風生成及走向趨勢、其他有關氣象信息。(2)水文信息。主要包括:降水量、水位、流量及其變化趨勢,以及洪峰水位、流量等水文特徵值。,為有效地防治洪澇災害提供決策依據,並實現防指辦與各專業監測系統之間以及各專業監測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實時收集洪澇災害的相關監測資料,及時做出洪澇災害預測預報。
  • 廣西桂林17級大風打破颱風威馬遜紀錄!比超強颱風還厲害?
    這是廣西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狂風,超過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在潿洲島創下的紀錄!桂林臨桂區的朋友都表示,這次狂風之大,從來沒見過,有學校的門窗被整體刮飛,臨桂區國家氣象戰的百葉箱也被刮壞。測到這個數據之後,臨桂區國家氣象站的很多數據就中斷了。正因為此當時很多人質疑,這個數據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氣象站跳閘了,儀器壞掉了?
  • ...帶來洪澇、平均氣溫歷年最高……2019年山東這些天氣氣候事件上榜
    其中,颱風「利奇馬」打破多地降水極值,造成洪澇災害,位居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榜首;第二第三位分別是春末仲夏高溫少雨帶來旱情、雨季開始較晚山東中西部由旱轉澇。此外,相較於往年,2019年全省氣候出現平均氣溫偏高、平均降水量偏少的特點。
  • 「夏季風」的不確定性,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水旱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
    我國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岸,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2019年我國南方洪澇災害我們都知道,歐洲西部地區常年受到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控制,風向和風力都十分穩定,給歐洲西部地區帶來了「終年溫和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歐洲西部地區洪澇和乾旱災害較少發生。由於給我國帶來降水的「夏季風」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水旱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盤點:利奇馬風雨強度58年來最大
    評估結果顯示,「利奇馬」造成的中等及以上颱風災害風險覆蓋面積達24.8萬平方公裡。災害影響重「利奇馬」風雨強度大,影響區域又位於我國東部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加之北方沿海地區面對颱風災害防禦能力較弱,造成了嚴重的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