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對電磁波的信息調製理論

2020-11-25 騰訊網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超表面如何調製電磁波?調製過程由哪些參數決定?遵循何種規律?研究者提出超表面遠場信息理論,指出超表面遠場輻射信息由超表面的孔徑函數及電磁波的頻率決定。

超表面是一種厚度遠小於電磁波長的人工層狀材料,可對入射電磁波的幅度、相位、極化等多種屬性進行靈活有效的調控,從而實現很多複雜而有意思的超常功能。近年來,隨著數字編碼超表面和信息超表面的提出,超表面研究已經從原始的物理、光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擴展到數字和信息領域。從信息角度分析和設計超表面,拓展其在計算成像、無線通信、數學運算等領域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新趨勢。

近期,東南大學崔鐵軍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李廉林教授合作,提出了超表面的信息理論。研究人員分析超表面編碼信息與遠場方向圖的關係,並結合勒貝格空間的不確定性原理,分析計算出超表面空間輻射的信息容量上限,該上限由超表面的孔徑函數及入射電磁波的頻率所決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第一作者為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吳浩天。

(a)k空間的一組測量位置分布;(b)遠場電磁輻射強度的理論分布;(c,d)1比特超表面的無序相位圖案及所產生的遠場強度分布;(e)不同尺寸和相位的1比特超表面的輻射方向圖所蘊含信息的理論值和計算結果。

對超表面遠場信息不等式這一約束條件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導出一定面積超表面所能實現的正交波束的上限,進而為超表面的逆向設計提供理論指導。特別地,通過對無序相位調製超表面及其遠場方向圖的研究,研究者發現了無序相位超表面輻射方向圖的信息不變性。也就是說,不論無序相位超表面的尺寸、單元數量以及隨機相位的模式如何改變,其遠場輻射方向圖的信息始終為1-γ,其中γ是歐拉常數。通過上述研究結果,該理論有望為超表面的信息調製應用(例如計算成像、隱身和無線通信等)提供理論指導。

相關焦點

  • 讓電磁波譜跳舞的神奇超表面
    近期,東南大學研究團隊(趙捷、陽析、戴俊彥、程強教授、金石教授以及崔鐵軍教授)及合作者在該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從理論上提出並實際研製了一種時間編碼數字超表面,可實現對非線性諧波的動態、高效調控。
  • 電磁波譜及各種電磁波的應用
    2.調製有____和____兩種方式,_____是調製的逆過程。調幅 調頻 檢波【易錯點】(1)無線電波不能發生幹涉和衍射現象。 ( )(2)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 )(3)無線電波的發射需要開放電路。
  • 5G有哪些調製方式?
    調製是將信源產生的信號轉換為適應於無線傳輸的形式的過程,是無線通信業務的一個重要流程。在無線通信中,信號是以電磁波的形式發送到接收端,那麼電磁波是如何傳遞信息的呢?電磁波可以用正弦波來描述,一個正弦波有3大特徵,幅度,相位,頻率。可以利用電磁波的這3大特徵來傳遞信息。所以這裡的調製就是用基帶信號去控制載波信號的幅度,頻率,相位這幾個參量的變化,將信息荷載在到載波上形成已調信號。
  • 電磁波的兩位「親兒子」,讓你的通訊更快更通暢
    電磁波存在?赫茲做出了證明什麼是電磁波?它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在赫茲實驗之前,誰也沒有見過或驗證過它的存在。可是,赫茲堅信它存在,因為它是麥克斯韋(Maxwell)理論的一個預言。而麥克斯韋理論哦,它在數學上完美得簡直像一個奇蹟!仿佛是上帝之手寫下的詩篇。這樣的理論,很難想像它是錯誤的。
  • 基於時空相位調製超表面實現非互易光傳播的新方法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的Xingjie Ni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了題為「Nonreciprocal Metasurface with Space-Time Phase Modulation」的文章,提出在具有時空相位調製的超薄超表面上實現非互易光傳播的新方法
  • 一文弄懂什麼是 「調製」?
    這就是我們需要調製的原因。在電磁波傳播之前,應將其調製成高頻信號。下面用一個簡單的類比來理解調製。我們可以試著扔一張紙,這張紙不會走太遠,但如果把它綁在石頭上再扔一次,他會走的更遠。這和我們調製的方式是一樣的。紙相當於信息信號,石頭相當於載波信號,紙包著石頭相當於調製後的信號。我們知道,任何信號都有三個基本特性:振幅、頻率和相位。
  • 光波不是電磁波的相關實驗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電磁波;電場與磁場;光波;波粒二象性;小孔成像;稜鏡色散;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一、現理論定義(1)、電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電磁場包含電場與磁場兩個方面,分別用電場強度E(或電位移D)及磁通密度B(或磁場強度H)表示其特性。按照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這兩部分是緊密相依的。
  •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波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波   1、電磁波的產生   變化的電流能在周圍的空間中產生電磁波。   在電臺中,採用專門的電子器件和電路來產生變化得非常快的電流,稱為振蕩電流。將振蕩電流送入電臺的發射天線,就會在天線周圍空間中激起電磁波。
  • 5G的調製方式,到底是怎麼實現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調製?為什麼要調製?5G又是怎麼調製的呢? 接下來,我們逐一介紹。 調製是做什麼用的呢? 讓我們看一下生活中的一個例子: 我們每天都在出行。
  • 5G通信基本業務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調製解調
    「調製」,就像為信號找一個交通工具,讓它載著信息穿過信道到達目的地。 我們知道,在無線信道中,信號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的。那麼,電磁波怎麼來傳遞信息呢? 我們先來舉一個「用水果傳遞信息」例子。 例如,我們要傳遞0和1,可以讓蘋果代表0,香蕉代表1。 我們發送給接收端,接收方收到後一看是蘋果就知道是發送的是0,一收到香蕉,就知道發送的是1。
  • 電光調製與聲光調製原理和應用領域
    調製種類和各種調製原理將傳輸的信息加載於雷射輻射的過程稱為雷射調製。光調製指的是使光信號的一個或幾個特徵參量按被傳送信息的特徵變化,以實現信息檢測傳送目的的方法。光調製可分為強度調製、相位調製、偏振調製、頻率和波長調製。下面將分別介紹各種調製的原理和方法。
  • 無線電廣播技術發展史,電磁波為主要緊張方向,克服噪音幹擾難題
    1918年英國的沃斯頓提出地面波傳播理論,指出電磁波是沿著彎曲的地表面,通過繞射傳播的。在傳播過程中,波的強度隨距離呈指數衰,而且波長越短,衰減越強烈。後來他進一步把地表和電離層之間看成一個波導,指出了電磁波在這種波導中傳輸的模式。在理論上用這個方法處理長波是有效的,所以一直沿用到現在。
  • 電磁波是怎樣被發現的
    科學發展到今天的輝煌,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人的艱苦卓越的奉獻,一個個新理論被建立,舊理論被推翻,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科學的發展歷程是一場浩浩蕩蕩的逐鹿大戲,有願為知己者死的,有與異見者不共戴天的,有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的,有奮鬥到死卻離成功僅一步之遙卻終未有一獲者,有站在前人肩膀上順手牽羊者。
  • 電磁波真的存在嗎
    電磁波真的存在嗎?—— 赫茲與人類資訊時代的起源現在,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就站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儀器。這樣的理論,很難想像它是錯誤的。如果麥克斯韋是對的話,那麼每當發生器火花放電的時候,在兩個銅球之間就應該產生一個振蕩的電場,同時引發一個向外傳播的電磁波。赫茲轉過頭去,在不遠處,放著兩個開口的長方形銅環,在接口處也各鑲了一個小銅球,那是電磁波的接收器。
  • 電磁波譜的基本原理
    光電技術最基本的理論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是以電磁波方式傳播的粒子。  光的本質是物質,它具有粒子性,又稱為光量子或光子。  電磁波按波長的分布及各波長區域的定義(稱為電磁波譜)。電磁波譜的頻率範圍很寬,涵蓋了由宇宙射線到無線電波(102~1025Hz)的寬闊頻域。光輻射僅僅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部分,它包括的波長區域從幾納米到幾毫米,即10-9~10-3m的範圍。
  • 軌道角動量電磁波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電磁波的軌道角動量為無線通信系統提供了另一個復用維度,所以預見其傳輸能力無可限量。渦旋電磁波的場表達式中具有的相位因子,每一個軌道角動量態可被一個量子拓撲電荷(topological  charge)來定義, 可取任意的整數值,拓撲電荷亦被稱作軌道角動量的階數。具有不同拓撲電荷的電磁渦旋波間相互正交,因此在無線傳輸過程中,可以在同一載波上將信息加載到具有不同軌道角動量的電磁波上,而相互之間不影響,這種復用技術不僅可有效提高頻譜利用率,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