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超表面如何調製電磁波?調製過程由哪些參數決定?遵循何種規律?研究者提出超表面遠場信息理論,指出超表面遠場輻射信息由超表面的孔徑函數及電磁波的頻率決定。
超表面是一種厚度遠小於電磁波長的人工層狀材料,可對入射電磁波的幅度、相位、極化等多種屬性進行靈活有效的調控,從而實現很多複雜而有意思的超常功能。近年來,隨著數字編碼超表面和信息超表面的提出,超表面研究已經從原始的物理、光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擴展到數字和信息領域。從信息角度分析和設計超表面,拓展其在計算成像、無線通信、數學運算等領域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新趨勢。
近期,東南大學崔鐵軍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李廉林教授合作,提出了超表面的信息理論。研究人員分析超表面編碼信息與遠場方向圖的關係,並結合勒貝格空間的不確定性原理,分析計算出超表面空間輻射的信息容量上限,該上限由超表面的孔徑函數及入射電磁波的頻率所決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第一作者為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吳浩天。
(a)k空間的一組測量位置分布;(b)遠場電磁輻射強度的理論分布;(c,d)1比特超表面的無序相位圖案及所產生的遠場強度分布;(e)不同尺寸和相位的1比特超表面的輻射方向圖所蘊含信息的理論值和計算結果。
對超表面遠場信息不等式這一約束條件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導出一定面積超表面所能實現的正交波束的上限,進而為超表面的逆向設計提供理論指導。特別地,通過對無序相位調製超表面及其遠場方向圖的研究,研究者發現了無序相位超表面輻射方向圖的信息不變性。也就是說,不論無序相位超表面的尺寸、單元數量以及隨機相位的模式如何改變,其遠場輻射方向圖的信息始終為1-γ,其中γ是歐拉常數。通過上述研究結果,該理論有望為超表面的信息調製應用(例如計算成像、隱身和無線通信等)提供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