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次!2019年湖北省地震活動盤點…

2021-02-25 黃岡日報

2019年湖北省共發生地震101次,是2014年以來地震次數最少的一年。相對於2018年的144次,次數減少了43次;相對於2014年的333次,次數減少了近2/3,地震活動顯著偏弱。

2019年湖北省內共發生2.0級以上地震6次,最大震級4.9級,震源深度均在10km以內。

從震級上來看,2019年12月26日發生的應城4.9級地震,強度遠超年內前期的最大震級——3.0級,也超過2014年的最大震級——4.7級,成為最近6年以來的最強地震。

2019年湖北省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三峽庫區、鄂中斷塊差異活動區、鄂東南掀斜隆升區等。其中,三峽庫區共發生地震32次,約佔全省總次數的1/3;庫區最強地震為4月3日的巴東2.6級地震,強度位列本年度全省第三名。

與2016年前地震活動相對集中於冬、春兩季不同,2017年以來湖北省內地震活動在汛期(6-10月)存在相對集中的趨勢。2019年全省地震活動在汛期仍然相對集中,次數約佔全年的40%。

2014年以來,湖北省共發生地震964次,每月平均13.3次。2019年僅有1月、3月和9月的地震次數超出平均值,其它月份均低於13次。另外,由於8-9月巴東、秭歸等地區的地震活動相對集中,月地震次數超過前5年同期均值。

2014-2018年,湖北省地震活動總體以0-0.9級極微震為主,每年平均90.8次,佔全部地震活動的一半以上。然而,2019年只記錄到0-0.9級地震33次,數量減少了近2/3。其它各分檔的地震次數也比前5年均值皆有所降低,其中1-1.9級62次,2-2.9級4次,3-3.9級1次,4-4.9級1次。

2015-2016年每月最大震級較為穩定,波動幅度在2級左右。自2016年初開始,逐月最大震級的波動性不斷增大,2019年明顯缺乏3-4級左右的地震。

相關焦點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汪亞)中國地震局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發布會26日在京舉行,發布會對2017年發生的地震活動進行盤點和分析。總體來看,國內及全球地震活動均呈現頻次低、強度高的特點。圖為2017年全國MS(震級)≥5.0地震震中分布圖從統計數據分析來看,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呈現三大特點:大陸地區地震活動頻度偏低、強度高;西南地區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增強;新疆地區中強地震持續活躍。2017年中國大陸5級以上地震年頻次為13次,低於1900年起年均20次的平均水平。
  • 2020年全國地震活動盤點
    >我國大陸地區 5 級以上地震活動不均勻 2020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0次,5級以上地震頻次與2019年的頻次持平,但低於1950年以來年均24次的活動水平。 新疆地區2020年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分別為1月19日伽師6.4級和6月26日于田6.4級地震。與2018年、2019年相比,地震頻次明顯增多,地震強度顯著增強。
  • 2020年全球地震活動盤點
    全球地震活動特點 我們生活的地球每年約發生500萬次地震,只有1% 的地震可以感覺到。在這些有感地震中,僅有100次左右的地震造成災害。全球年平均發生133次6級以上地震,20次7級以上地震,1次8級以上地震。
  • 國家地震臺網:2019年地震造成19死427傷 直接經濟損失超59億
    從3日開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盤點了2019年我國家地震活動,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總體來說,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 地震活動有哪些特點?
    在這些有感地震中,僅有100次左右的地震造成災害。全球年平均發生133次6級以上地震,20次7級以上地震,1次8級以上地震。(震級≥6級的稱為強震,其中震級≥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受太平洋板塊俯衝的影響,我國東部的地震活動也較強。
  • 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略低於平均水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月7日,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期間發布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略低於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不同區域地震活動水平差異明顯;部分地震活動較弱的區域發生了「破紀錄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大陸地震活動低於平均水平
    圖片來自中國地震局2019地震年報我國大陸多震區地震活動差異明顯年報指出,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脫髮生6.3級地震,打破我國大陸地區522天的6級以上地震平靜。
  • 2019年河南共發生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 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實習生李靜雅通訊員劉臻張婷婷大河報訊 1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地震局獲悉,2019年全年河南地震臺網共記錄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比2018年多56次,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從地震空間活動來看,全年平頂山發生地震最多,達到11次。
  • 2019年全國地震統計:災害造成19死427傷 長寧6級地震災害最嚴重
    元旦剛過,國家地震臺網近日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去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印度 - 澳大利亞板塊向北東方向的碰撞擠壓強烈導致我國大陸西部直接劇烈隆起,形成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伴隨有強烈的地震活動,地震空間分布呈三角形,我們稱之為我國西部及鄰區強震活動的「大三角」地區。受太平洋板塊俯衝的影響,我國東部的地震活動也較強。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全球244人死亡,6000餘人受傷。這份最新出爐的年報稱,2019年全球7級及以上地震頻次少、強度低,打破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級以上地震發生的強活動狀態。中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 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415號《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已經2020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長 王曉東2021年1月1日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管理,確定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防禦與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湖北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 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最大7.8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稱,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9次為7級以上地震,級別最大的地震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2020年12月份我市及周邊地震活動概況
    據我市地震臺網測定,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金昌及其邊鄰地區(北緯36°—40°,東經98°—105°)發生可定位地震64次(2020年11月份51次),其中ML2.0-2.9級地震33次(2020年11月份17次),ML3.0-3.9級地震0次(2020年11月份2次),無ML4.0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10月28日甘肅夏河5.7級地震;廣西發生2次5.2級地震。同時,2019年我國大陸幾個地震多發區的地震活動水平差異明顯。
  •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明天是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記者體驗地震預警系統仿真實驗平臺 專家介紹核電地震監控系統沙盤模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柯稱 通訊員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記者體驗提前15秒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技術,它是怎樣實現的?
  • 2019年山東共發生地震619次,你感覺到了幾次?
    2019年,全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19年度,山東臺網記錄到山東及沿海地區共發生天然地震619次,其中M小於2.0級地震583次,
  • 湖北省地震局舉辦2020年地震綜合業務培訓班
    為進一步提升湖北省監測一線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打造專業過硬、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地震人才隊伍,湖北地震局於11月19日舉辦2020年全省地震綜合業務培訓班。此次培訓覆蓋全省各中心臺站青年技術骨幹和部分市州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參訓學員共計20餘人。
  • 圖訊 | 臺北101大樓阻尼器因地震大幅度位移
    全球最大阻尼器根據大樓管理部門的說法,臺北101摩天大樓的調諧質量阻尼器由於8月8日星期四早上的地震移動了15釐米。
  • 為什麼湖北省明明不在地震帶上,依然還會發生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6日18時36分在湖北孝感市應城市(北緯30.87度,東經113.40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相關資料,本次地震是湖北地震史上第34次破壞性地震(指4.7級以上地震)。據武漢網友反映,武漢地區震感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