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日開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盤點了2019年我國家地震活動,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總體來說,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
2019年我國地震活動有四個特點,一是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略低於平均水平,二是多震區地震活動差異明顯,三是部分弱震地區地震活躍,比如廣西,四是臺灣及近海 7 級以上地震持續平靜。
圖為我國大陸5級以上地震年頻度分布圖。
相比較地震活動的特點,2019年我國地震災害有三個特點:
一是我國大陸地震災害偏低,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未發生重大地震災害事件,地震災害程度與往年相比明顯偏低;
二是地震災害分布集中,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
三是臺灣地區地震災害不高,2019年臺灣地區發生1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為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6人受傷,相比以前地震災害不重。
綜合自@中國地震臺網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