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震臺網:2019年地震造成19死427傷 直接經濟損失超59億

2020-12-04 上遊新聞

從3日開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盤點了2019年我國家地震活動,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總體來說,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2019 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

2019年我國地震活動有四個特點,一是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略低於平均水平,二是多震區地震活動差異明顯,三是部分弱震地區地震活躍,比如廣西,四是臺灣及近海 7 級以上地震持續平靜。

圖為我國大陸5級以上地震年頻度分布圖。

相比較地震活動的特點,2019年我國地震災害有三個特點:

一是我國大陸地震災害偏低,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未發生重大地震災害事件,地震災害程度與往年相比明顯偏低;

二是地震災害分布集中,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

三是臺灣地區地震災害不高,2019年臺灣地區發生1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為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6人受傷,相比以前地震災害不重。

綜合自@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相關焦點

  •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原標題: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1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地震臺網中心獲悉,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
  • 2019年全國地震統計:災害造成19死427傷 長寧6級地震災害最嚴重
    元旦剛過,國家地震臺網近日盤點2019年地震活動發現,去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 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四川省死亡佔比約94%,受傷佔比約97%,經濟損失佔比約99%。
  • 內蒙地震3死千餘人傷 直接經濟損失近14億(圖)
    內蒙地震3死千餘人傷 直接經濟損失近14億(圖)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18日01:19  北京娛樂信報
  • 2019年國內地震正式速報比2018年減少88秒
    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 427人受傷  據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年報》數據,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10月28日甘肅夏河5.7級地震;廣西發生2次5.2級地震。同時,2019年我國大陸幾個地震多發區的地震活動水平差異明顯。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19年我國大陸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 最大6.3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2010—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5級以上地震年頻度圖(中國地震局供圖)大陸地區地震的區域分布上,《年報》稱,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大陸地震活動低於平均水平
    圖片來自中國地震局2019地震年報我國大陸多震區地震活動差異明顯年報指出,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脫髮生6.3級地震,打破我國大陸地區522天的6級以上地震平靜。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餘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災害造成阿壩、雅安、樂山等9市(自治州)35個縣(市、區)44.6萬人受災,26人死亡,19人失蹤,7.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4.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000餘間房屋倒塌,1.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4.8千公頃,其中絕收2.2千公頃;災區部分公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直接經濟損失158.9億元。
  • 中國地震臺網:2017年中國三級以上地震盤點
    >  2017年中國共發生19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13次,含3次6級以上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臺灣年均10次5.0~5.9級地震,2~3次6.0~6.9級地震,平均2~3年1次7級以上地震。  03  中國大陸地震災情  截至目前,2017年地震造成中國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元。
  • 德雷克海峽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德雷克海峽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時間:2020-02-10 11:4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德雷克海峽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8日2時52分在德雷克海峽(南緯59.43度,西經60.15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0年全球地震活動盤點
    2019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2019年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2020年全球地震活動持續了2019年以來的低水平狀態。 上世紀後50年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發達國家抗震防災能力大幅提高,災害性大地震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數下降到0.2萬人;而發展中國家受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每次大地震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數仍為1.2萬人。例如,1988年12月7日亞美尼亞(發展中國家)斯皮塔克發生的7.0級地震造成約2.5萬人死亡,經濟損失約為2-5億美元。
  • 四川長寧地震已致13死199傷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截至6月18日16時00分,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傷、14萬餘人受災,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組織抗震救災,把搜救人員、搶救傷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減少傷亡。當前正值汛期,全國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引發洪澇、滑坡等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相關地區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積極組織開展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2017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
  • 今年我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 頻度偏低但強度較高
    經濟日報北京12月26日訊 (記者郭靜原)記者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獲悉:截至目前,2017年我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3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7.66億元。其中,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
  • 四川內江發生5.4級地震,造成1死29傷,震前魚兒不斷跳出水面
    災難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恐懼的,尤其是自然災害,它對於人們來說是無法預知、無可避免的,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是每個人都不希望發生的事,在眾多的災難中,地震是人們最恐懼的一種自然災害,小型地震就能夠造成人們生民財產受到威脅,大型地震則造成房屋倒塌,甚至一座城市頃刻變成廢墟,汶川地震時,
  • 2020年全國地震活動盤點
    2020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地震災害事件5次, 造成5人死亡,3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18.47億元。其中,災害損失最嚴重的地震為1月19日新疆伽師6.4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26億元。人員傷亡最嚴重的地震是雲南巧家5.0級地震,造成4人死亡,2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1.04億元。
  • 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中國地震經濟損失全球第二,今年地震變多了嗎?
    那麼,如果將更多等級稍小的地震納入統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嗎?我們對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數據做了相應處理後發現,1990 年- 2018 年,全球 5.0 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在 2008 年前後幾年出現一次峰值,但並沒有呈現明顯持續上升的態勢。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從周期更短的月度數據來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