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始大規模開發新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2021-01-15 騰訊網

日本將在本月開始一個大規模開發項目,此項目參加者包含眾大企業及大學,以被稱為「量子加密通信」的新一代密碼技術於世界上的拓展為目標。

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數據被加密在進行傳輸通信,如果能全面使用計算能力遠超超級電腦量子計算機,現今的密碼就能很簡單被解讀,因此世界上正加速開發新一代的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目標未來5年內開發有優勢的技術,在不解讀密碼的情況下延長通信距離,希望能共同開發出即使使用5G高速、大容量的無線通信的情況,也可以不解讀密碼就獲得情報的交換技術。在這個領域擁有的專利數量上,東芝位居世界第一,NEC位居第二,日本企業具有足夠的份量。

為了保護與防衛、金融等安全保障相關的機密性高的信息,量子加密通信預期在世界範圍內的需求增長,因此在這次的項目中日本能否提高競爭力、引領世界備受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多個公司將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
    東芝等十二個組織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網絡,這是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東芝在7月29日宣布,它將與NEC,三菱電機,東京大學等合作,著手研發下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密碼通信網絡」的實際應用。這是內政和通信部委託的項目,到2024年的期限約為5年。
  • 日媒稱日本開發新型加密技術 量子計算機也難破解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總務省下屬的信息通信研究機構開發出了新型加密技術,連新一代超高速計算機——量子計算機也難以破解。該技術的原理是將需要保護的信息轉換為特殊的數學問題,可代替通信網等現有加密技術來使用。
  • 日本使用量子密碼通信技術傳送人類基因組實驗成功
    據日本《共同社》獲悉,日本東芝公司和日本東北大學東北Medical Megabank機構(仙臺市)近日宣布,成功開展了利用可防止信息被偷窺的新一代技術「量子密碼通信」傳送人類遺傳信息(基因組)完整數據的實證試驗。
  • 日本「富嶽」榮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體布局量子密碼通信
    日本富士通和理化學研究所研發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連續兩次奪冠。圖片由富士通提供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2020年6月,在超級計算機的全球500強排名中,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以每秒41.5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等項目上也力拔頭籌。11月,「富嶽」再次以每秒44.2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打破此前紀錄。
  • 「富嶽」榮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體布局量子密碼通信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2020年6月,在超級計算機的全球500強排名中,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以每秒41.5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等項目上也力拔頭籌。11月,「富嶽」再次以每秒44.2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打破此前紀錄。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重慶造「量子手機」正步入實用化 給個人通信上把「加密鎖」
    重慶信息安全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新一代網絡和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副主任肖建川:「量子手機」相當於給個人通信上把「加密鎖」,讓黑客無計可施。    手機加密讓個人信息更安全  作為下一代信息通信領域重要的基礎性和支撐性技術,量子通信具有安全性更高、傳輸更高效的特點,「量子加密手機」是全新的探索和嘗試,值得期待。  「量子加密手機」有著傳統手機所不具備的更高安全性,使其在軍事、國防安全、金融保險服務、電力和網際網路通信等對信息安全要求高的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
  • 日媒:全球競相開發量子密碼技術 商務軍事或迎變革
    據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援引日媒報導,可以防止通信數據被監聽的量子密碼新技術正備受關注。這是史上最強的、利用光子的密碼技術。如果量子密碼技術實現實用化,則必將引發商務和軍事等領域的巨大變革。各國正不遺餘力地進行開發競爭。 量子密碼通信的理論模式是,發送方首先將用於解讀密碼文的「密匙」信息寫入一粒光子並發送給接收方。
  • 阿里推出量子加密,是為了給誰看?
    主持這次發布的,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王堅博士在發布會上表示,量子加密通信遠遠不只是一種全新的加密手段,將是新一代網絡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的關鍵技術,讓網際網路在未來50年都能更加安全。
  • 墨子號發射成功帶動量子晶片.量子加密SIM卡.量子通信與量子手機
    、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單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態的不可複製性,量子通信還會將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在加密過程中密鑰是可變的,充滿隨機性,即使被相關人員截獲,也不容易獲取真實信息,讓量子通信無法被竊聽或被計算機破解,從面保證了量子通信絕對安全,通信形式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鑰分發兩種。
  • 墨子號衛星的發展歷程.量子晶片.量子加密通話手機量子SIM卡
    ,啟動了總投資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旗艦計劃;歐空局正在聯合英國有關企業共同投資研製商業量子衛星;美國NASA曾啟動面向量子通信器件及衛星精確指向等關鍵技術研究的CAPSat衛星項目;此外,英國、加拿大、日本分別制定了量子衛星發射計劃;韓國電信(SKTelecom)正牽頭建設韓國國家量子通信網絡。
  •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專家:客觀看待新技術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被破解?攻擊,是為了讓量子通信更加無懈可擊本報記者 吳長鋒近日,一篇題為「量子加密驚現破綻:上海交大團隊擊穿『最強加密之盾』」的文章在網上流傳開來。文中宣稱「現有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缺陷」。事情原委究竟如何?
  • 多國已未雨綢繆 量子通信布局起風了!
    圖片放眼全球,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紛紛按下「量子通信」布局啟動鍵,開始著手布局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研究項目,力求在量子通信產業化角逐中站穩腳跟,掌握更多自主權。2020年1月14日,日本東芝公司和東北大學東北Medical Megabank機構(仙臺市)宣布,成功開展了利用可防止信息被窺探的新一代技術「量子密碼通信」傳送人類遺傳信息(基因組)完整數據的實證試驗。2020年2月份,美國白宮網站就發布了一份《美國量子網絡戰略構想》,提出美國將開闢量子網際網路,確保量子信息科學(QIS)惠及大眾,A股量子通信概念股應聲而漲。
  • 量子十問之五:量子密碼就是量子通信嗎?
    特別是,如果達不到「一次一密」的加密程度,即使QKD 的密鑰是絕對安全的。這種密碼體系同樣可能被聰明的破譯者所攻破。量子密碼(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標題所問的問題: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傳遞信息(即「明文」)。
  • 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其實真正的量子通信離實際應用還很遠
    密碼學是內容極其豐富的學科,目前量子信息技術僅僅在「密鑰分配」這個具體分支上可望發揮獨特的作用。保密通信是密碼學的重要內容,其基本原理是,採用密鑰K1 (0,1 的隨機數列)通過加密算法將甲方要發送的信息(明文)變換成密文,在公開信道上發送到合法用戶乙方處,乙方採用密鑰K2從密文中提取所要的明文。
  • 有了密碼法 量子通信工程不能再打擦邊球了
    這部密碼法高屋建瓴、抓綱帶目、綱舉目張,為密碼技術的健康發展指明方向。用密碼法對照,量子通信工程立即顯出了原形。量子密碼技術的安全性不可控,使用極不方便,性價比又太低,所以量子密碼技術根本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商用密碼。
  • 創造出11維量子態,量子加密通信,共享密碼的創紀錄量子協議
    科學家開發一種在多方之間共享密碼的創紀錄量子協議,創造出了一個11維的量子態,並用它在10個參與者之間共享一個密碼。通過使用量子技術,只有在各方相互信任的情況下,密碼才能被解鎖。這項研究為狀態的維度(這影響到密碼可以有多大)和與之共享的各方數量創造了新記錄,是在量子網絡中許多節點上安全分發信息的重要一步。
  • 《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發布
    如果這個解決方案還不存在,一旦越來越多聰明的計算機科學家開發出下一代量子計算機,我們怎麼知道它在未來不會被發現?答案很簡單:我們不知道。從密碼系統到遊戲,許多應用都需要隨機數。事實上,幾乎每一個加密過程都是從隨機數的產生開始的。不理想的隨機性將導致一些嚴重的錯誤實現和黑客攻擊。
  • 日本產研協作建成電子病歷量子密碼傳輸和備份系統
    據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機構官網報導,為推進量子密碼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該機構聯合NEC、ZenmuTech兩家企業在醫療機構配合下,將電子病歷樣本數據採用量子密碼傳輸進行隱匿化處理,並經由網際網路通過秘密分散技術成功進行了備份。
  • 若想世界不崩塌,先開發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
    這就意味著量子計算機一旦被率先突破,那麼現在所有的加密算法都會被馬上破解,全世界的信息將沒有安全可言。換句話說,首臺量子計算機誕生,它足以破解當代絕大多數的加密標準。 因此,我們就需要新一代的加密算法來應對這類量子計算的威脅。在介紹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之前,我們先介紹公鑰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