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使用量子密碼通信技術傳送人類基因組實驗成功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據日本《共同社》獲悉,日本東芝公司和日本東北大學東北Medical Megabank機構(仙臺市)近日宣布,成功開展了利用可防止信息被偷窺的新一代技術「量子密碼通信」傳送人類遺傳信息(基因組)完整數據的實證試驗。據悉,容量龐大的基因組數據傳送在全球尚屬首次,東芝介紹稱這一實驗確認了量子密碼技術的實用性,將在醫療、金融等安全性必不可少的領域加緊實現業務化。

基因組屬於個人信息,目前傳送基因組數據時需要將其保存在帶有密鑰的硬碟上由人工運送,通信中如何保密並提升速度成為研究課題。量子密碼是將信息加密後把解密所需的「密鑰」通過基本粒子之一的光子進行傳送。第三者若要偷窺則光子狀態會發生變化導緻密鑰受損,從而使檢測和防禦竊密成為可能。該試驗為量子密碼通信的實用化開闢了道路。

試驗利用該機構收集的DNA樣本於去年夏季在仙臺市實施。東芝的基因組解析設施與機構的據點通過約7公裡的光纖連接,分兩次將容量達數百GB的24人份數據進行傳送。東芝不僅擁有據稱「全球最快」的量子密碼技術,還新開發了將信息依次加密並高效傳送的技術。

有觀點指出,全球推進開發的超高速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出現後將可輕鬆破解現有的密碼技術,因此量子密碼被寄予厚望。東芝表示,「希望推進量子密碼在處理高度保密數據領域的利用」。

來源: 科技部網站

相關焦點

  • 日本「富嶽」榮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體布局量子密碼通信
    日本富士通和理化學研究所研發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連續兩次奪冠。圖片由富士通提供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2020年6月,在超級計算機的全球500強排名中,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以每秒41.5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等項目上也力拔頭籌。11月,「富嶽」再次以每秒44.2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打破此前紀錄。
  • 「富嶽」榮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體布局量子密碼通信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2020年6月,在超級計算機的全球500強排名中,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以每秒41.5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等項目上也力拔頭籌。11月,「富嶽」再次以每秒44.2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打破此前紀錄。
  • 世界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成功,量子通信如何實現?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山夕團隊 唐媛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觀察到了光子極化量子態和量子糾纏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這是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來建立水下及空海一體量子通信網絡上邁出重要一步。
  • 量子糾纏記: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巨大難題
    當然,這個實驗不是為「心靈感應」做驗證。但基於量子糾纏理論的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的巨大難題。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作為航天大國,中國幾乎每年都會成功發射幾顆衛星,這次雖然不會再像當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樣,出現舉國歡慶的激動與興奮,但在國際上仍然引起很大轟動。
  • 日本開始大規模開發新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日本將在本月開始一個大規模開發項目,此項目參加者包含眾大企業及大學,以被稱為「量子加密通信」的新一代密碼技術於世界上的拓展為目標。 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數據被加密在進行傳輸通信,如果能全面使用計算能力遠超超級電腦量子計算機,現今的密碼就能很簡單被解讀,因此世界上正加速開發新一代的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 量子十問之五:量子密碼就是量子通信嗎?
    QKD的另一個優點是無需保存「密碼本」,只是在甲乙雙方需要實施保密通信時,實時地進行量子密鑰分配,然後使用這個被確認是安全的密鑰實現「一次一密」的經典保密通信,這樣可避開保存密碼本的安全隱患。這種密碼體系同樣可能被聰明的破譯者所攻破。量子密碼(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標題所問的問題: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傳遞信息(即「明文」)。量子密碼只是傳送經典隨機數而已,不包含有任何信息內容,因此,與「通信」無關。
  • 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其實真正的量子通信離實際應用還很遠
    QKD的另一個優點是無需保存「密碼本」,只是在甲乙雙方需要實施保密通信時,實時地進行量子密鑰分配,然後使用這個被確認是安全的密鑰實現「一次一密」的經典保密通信,這樣可避開保存密碼本的安全隱患。這種密碼體系同樣可能被聰明的破譯者所攻破。量子密碼(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標題所問的問題: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傳遞信息(即「明文」)。量子密碼只是傳送經典隨機數而已,不包含有任何信息內容,因此,與「通信」無關。量子保密通信實際上包括由QKD生成的安全密碼和「一次一密」經典通信兩個部分,本質上仍然是經典通信。
  • 日媒:全球競相開發量子密碼技術 商務軍事或迎變革
    據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援引日媒報導,可以防止通信數據被監聽的量子密碼新技術正備受關注。這是史上最強的、利用光子的密碼技術。如果量子密碼技術實現實用化,則必將引發商務和軍事等領域的巨大變革。各國正不遺餘力地進行開發競爭。 量子密碼通信的理論模式是,發送方首先將用於解讀密碼文的「密匙」信息寫入一粒光子並發送給接收方。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網酒泉8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 喻菲 王聰 楊春雪  中國16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 日本多個公司將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
    東芝等十二個組織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網絡,這是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東芝在7月29日宣布,它將與NEC,三菱電機,東京大學等合作,著手研發下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密碼通信網絡」的實際應用。這是內政和通信部委託的項目,到2024年的期限約為5年。
  • 量子通信——未來通信方式的「供給側」革命
    周飛介紹說,今年年底即將建成的2000公裡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屬於量子通信中的一種:量子密鑰分配。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建立安全的通信密碼,通過「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以實現點對點方式的安全經典通信。
  • 量子隱形傳態成功了,《星際迷航》中的人體傳送或將成為現實
    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園(ID:CDXBN1)來源:BigThink編譯:sail2008責任編輯:sunnisky 根據BigThink網站的一篇文章,最近一項實驗實現了43公裡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的超高精度,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再添一筆成功案例,隨著能處理海量數據的科技取得進展,著名科幻美劇
  • 量子科技的兩塊試驗田: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丨前途有「量」
    量子傳送不是一種運輸方式,而是通信方式:它提供了一種將一個qubit從一個位置傳送到另一個位置的方式。 量子遠距離傳輸最早是在單光子中實現的,後來在原子、離子、電子和超導電路等各種物質系統中被證明。最新報導的量子傳送距離記錄是潘建偉團隊利用「墨子號」衛星進行天基量子傳送的1,400公裡,實驗傳送了6個qubit,置信度均大於99.7%。
  • 量子科技的兩塊試驗田: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丨前途有「量」
    這裡要十分強調,因為量子隱形傳態依賴於經典通信,而經典通信的進行速度不能超過光速,所以不能用於比光更快的傳輸或經典比特的通信。 另外,但量子傳送僅限於信息的傳送,而不是物質本身的傳送。最新報導的量子傳送距離記錄是潘建偉團隊利用「墨子號」衛星進行天基量子傳送的1,400公裡,實驗傳送了6個qubit,置信度均大於99.7%。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在全國推廣量子教育;加拿大將發射量子通信衛星
    日本將在8個領域建立量子研發基地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實用化,日本政府將構建產業、政府、科研一體化的研發體制,並在5年內陸續完善。在2020年度內成立負責整體管理和協調的主管機構,在8個領域建立核心研發基地。
  • 量子通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量子通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實現安全的信息傳送嗎?這到底是夢想,還是現實?2016年的8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量子通信如何做到「絕對安全」?
    其中,「量子密鑰」使用量子態不可克隆的特性來產生二進位密碼,為經典比特建立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通信。為了生成一組二進位密鑰,發送者首先隨機生成一組二進位比特,我們稱之為「發送者的密鑰比特」。同時發送者對每個「發送者的密碼比特」都隨機選取一個測量模式(「+」或者「×」),然後把在這個測量模式下,每個「發送者的密碼比特」所對應的偏振狀態的光子發送給接受者。比如傳輸一個比特0,選擇的測量模式為+,則發送者需要發出一個偏振態為↑的光子。
  • 「量子通信被破解」 ,帶病上崗的京滬幹線怎麼辦?
    最近科大國盾在網上曬出了一份《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白皮書》,看了其中關於量子保密通信組網部份,裡面除了術語的堆砌,實在是空洞無物。量子通信組網連「紙上談兵」的水平都夠不上,只能算是「夢中談兵」這一層級。大概是為了趕科創板上市,已經到了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地步,實在令人失望。 量子通信工程中密鑰協商分發的最大距離不超過百公裡,遠程量子通信工程必須使用可信中繼站技術。
  • 量子密碼術:幫「鮑勃」和「愛麗絲」傳悄悄話
    量子密碼術:幫「鮑勃」和「愛麗絲」傳悄悄話  本報記者 聶翠蓉  鮑勃與愛麗絲,他們是誰?兩人什麼關係?是不是遠隔異地的戀人,每天有說不完的悄悄話?  其實這兩個名字,只是在密碼學和電腦安全中的慣用角色,他們不一定是「人類」,有可能是一個電腦程式。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價值重大
    【光明時評】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