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爭霸,是在我國歷史上較為動蕩的一個時期,當初晉朝司馬炎登基後大肆封王,死後發生了八王之亂,從那之後,戰爭混亂就再也沒停止過,一直亂成了十六國的動亂爭霸局面,幾百年的混戰,民不聊生,今天小編同大家一起聊聊當時的十六國之一的東晉國內的猛將,位列百將榜的大將----王猛

由於當時常年的混亂,王猛出生在那個亂世,小時候就到處漂泊,四海為家,一家貧困潦倒,靠著販賣點生活用品維持生活。亂世下的政局更迭很快,後趙暴君死後各位皇子立即兇猛爭奪皇位,一年內皇帝就換了三個。豪強割據,北方稱王的群雄很多。這時候氐族首領苻洪也嶄露頭角而後苻生霸權。苻堅是十六國時期英明的賢王,他拜漢人學者為師,研讀經史,後來想除掉苻生,經過尚書呂婆樓極力推薦王猛。

王猛成功的出人頭地。留在苻堅身邊,為他出謀劃策。王猛治績卓著,執法起來剛正不阿,勵精圖治。接連升官,位極人臣;王猛諫言苻堅下令挑選得力官員巡察四方及戎夷地區,查處地方官刑罰失當和欺凌百姓的惡劣行徑,整頓各個地方和階層的統治機構。 「有罪必罰」的同時還力求做到「有才必任」。

在王猛的管理下,當時百姓生活安定,自給自足一片祥和。」王猛執政號稱「公平」。他處事果斷,辦事效率,不拖沓。王猛執政,苻堅讓他定奪處理一切內外之事,自己則端坐拱手於朝堂之上。苻堅對王猛的感慨與欣賞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見對王猛評價與認可。

王猛的有效治理下,使前秦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並且愈來愈強,十年之間便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中,王猛經常統兵徵討,攻必克,戰必勝,也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

秦燕之間不可避免的一場大戰開始。王猛說:「我王景深受皇恩,身兼要職,現在要和各位名將志士一起殺賊誅敵,有進無退,趁此機會一起建功報國。王猛一席戰前的激烈鼓勵三軍成功的把將士們的戰場鬥志點燃,鬥志昂揚,個個都悍不畏死!

王猛率軍長驅而東,包圍了鄴城。鄴城附近原先劫盜公行,這時變成了遠近清靜。王猛號令嚴明,官兵無人敢犯百姓,法簡政寬,燕民無不歡慶,奔走相告。前燕被圍困出城投降,王猛選賢舉能,鎮守鄴城,安定人心,發展生產,燕國舊地六州之民安居樂業。

最後王猛太過辛勞積勞成疾,不幸病倒了。苻堅親為王猛祈禱,並派侍臣遍禱於名山大川。王猛病情好轉後,苻堅欣喜異常,大赦天下,特赦死罪以下。同年七月,王猛病危自知命不久矣交代後事,諫言苻堅說:「臣死之後,陛下不可想著滅掉晉朝。鮮卑、西羌降伏貴族賊心不死,是我國的仇敵,遲早要成為禍害,要及早的除掉他們,安定國家。」交代完相應事宜就停止呼吸辭世人間。苻堅三次撫棺慟哭,對太子說:「上天這是不想讓我一統天下,奪走了我的景略」。隆重地安葬了王猛,並追諡王猛為「武侯」。舉國哀悼!

半年之中,苻堅按照王猛遺教,細心的地處理國事,重點異常儒學教育和關心民間疾苦兩件大事,並且都有很大的改編。其後,苻堅迅速滅掉前涼和代國,統一了北方,周邊小國家都遣使前來朝貢;這個時候的前國力達到頂盛。王猛臨終遺言,寥寥數語,卻都關係到前秦國家的興衰存亡,死後八年的歷史結局完全證實了他非凡的遠見。苻堅在淝水慘敗後經常痛悔自己忘記王猛遺言的大錯,但已悔之晚矣,終成千古之恨。
王猛也是幸運的,幸運得到賢明君主的信任,自己開展抱負,治國安邦,苻堅也是幸運的,得王猛得天下。君臣如此信任融合,歷史上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