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得分高的華語電影,原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2021-01-13 徐琪琪講生活

這部在雪藏上映5年的影片終於在中國內地各大影院上映。影片深刻內涵的情節引起了全國觀眾的深刻反思,短短幾天,電影的名字就佔據了朋友圈的滿屏,這就是我們要講的電影《狗十三》。

當第一次看到電影《狗十三》的名字時,他認為電影中可能有一個主人公名叫「狗十三」,故事的內容也會由這個人開始。當我靜靜地看整部電影時,我正在講述一隻狗和一個女孩之間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3歲的妙齡少女,名叫李玩。由於父母離婚,他父親改嫁了,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有一天,他父親送了一條狗,李玩給他起名叫愛因斯坦,從此,他每天帶他出去散步,買豬肝,給他做狗糧,他吃飯時,趁爺爺奶奶不注意,偷偷把桌上的食物扔給他,晚上,他抱著他的枕頭和他睡覺。這隻名叫愛因斯坦的狗,在李與貧窮和孤獨嬉戲中,成為了一絲溫暖。

沒持續多久,有一次,我的祖父和愛因斯坦一起出去買蔬菜,卻不小心把愛因斯坦弄跑了。那天李玩回家後,家人的迴避態度讓她很沮喪,她有好幾天沒和家人說話,這使她爺爺發脾氣:「爺爺奶奶還不如一條狗了嗎?是想要我們的老命嗎?」

後來,就像兩顆豌豆一樣,愛因斯坦試圖找到一隻和愛因斯坦完全一樣的狗,然後他讓李扮演愛因斯坦,而李玩很匆忙,「這就是你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嗎?我不是非要只狗,它真的不是我的愛因斯坦!」總是站在她一邊,她的表妹李堂開始勸說:「在「它沒準就是你的愛因斯坦呢?」之後的一天,爸爸甚至毆打了李玩,迫使她承認是愛因斯坦,」。

當痛苦降臨到她身上時,她的心已經李玩,在這一切過去之前,她必須妥協,理智,接受他們的錯誤。

影片中,李玩的父親事業有成,他的角色卻總是風騷霸道。從劇情一開始,他就為李玩確定了利益集團,然後毆打李玩,讓李玩耍喝酒,無情地失去了李玩條狗。李玩的父親對所有的暴力只有一種解釋:「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打你,也都是因為愛你。」

正如白巖松所說:「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家庭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他們提供的精神關懷卻嚴重缺乏,這就是李玩家庭的現狀,也是許多家庭至今仍然存在的問題。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個名叫李堂的角色,他是李的表弟,她有一個男朋友叫做高放。故事中,李堂和高放相愛,然後去紋身店,高放不顧疼痛,在胳膊上紋了一個「堂」字。在後面的情節中,高放變成了喜歡的李遊戲,所以他在他的頸後上紋身了一個「玩」角色。可見高放代表了年輕人青春時期的大部分愛的衝動,如果你不知道愛是什麼,只知道你喜歡一個人,你必須表現出來。這正是李後來拒絕時所說的:「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

為什麼高放在玩了李之後就愛上了李堂在一起?在電影的第一部分,有一段李玩和李堂之間的對話。李玩轉身問李堂:「你愛他?」李堂皺眉:「你怎麼用這麼老氣的詞兒啊。」然後抬頭看著天花板,思考著說:「愛,我不知道,喜歡吧,我喜歡他!」李玩然後問:「那你喜歡他什麼?」李堂揚起眉毛:「他優秀啊,而且長得帥,我們班女生都喜歡他。」李玩眉毛緊鎖:「所以你就喜歡他?」李堂低頭說:「我總得喜歡誰吧。」

你看,事實上李堂不知道什麼是愛,他只是覺得周圍的人喜歡他不喜歡的人,然後他就落後了。這樣一個朦朧的人怎麼能吸引高放?在發現我姐姐和高放之間的曖昧關係後,我怎麼能如此冷漠呢?

為什麼高放喜歡李玩?也許只是李玩和他談論時間和其他事情讓他好奇,李玩也想得到他的安慰,這種共同的需要使他產生了喜歡的錯覺。對於高放在那個年齡,愛只是一種需要。

我們什麼時候突然長大?

是不是在李開始喝下他無法吞咽的牛奶的那一刻?是不是兩敗俱傷還能吞狗肉的時候?是不是輪到她認識到愛因斯坦卻不敢認對方了?我不敢說,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在哪一刻,哪一刻,突然因為某些事情,就那樣長大。

我們都是李玩,我們失去了稜角,失去了個性,忘記了初衷,卻的好名字是「這就是成長。」

什麼是增長?

影片結尾,鏡頭對準滑冰的昭昭,這可能是導演的無心之舉,但畫面卻隱約預示著一場不斷循環的悲劇。

成長,是隱藏在我們過往時間間隙中的一個齒輪,只是轉動的一瞬間,是一個不回頭的生命。

相關焦點

  • 2015年華語電影最佳,華語犯罪類型片最高水準
    華影「代言人」:電影收割者華語電影第三十趴:烈日灼心(2015)華語百強電影:雖然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位置並不如人所願,但在它漫長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亦曾產生許多可以令我們國人自豪的電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豆瓣評分:7.9經典指數:十分精彩!2015年華語電影最佳!。
  • 2019評分高電影華語影片 豆瓣評分最高的動畫片盤點
    2019評分高電影華語影片 豆瓣評分最高的動畫片盤點  2019年不管是國產電影還是國產電視劇,可以說都算了爭了一口氣了,佳作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國產動畫片,在2019年更是話題不斷。  2019評分最高華語電影  2019年年度電影榜單出爐,這個榜單是豆瓣出的,值得注意的是,榜單排名也不是完全按照豆瓣評分來排高低的,還加入了打分人數、影響力等其他參數進行綜合性評比。
  • 2016年華語十大佳片出爐,《羅曼蒂克》位列榜首
    這一年,我們收穫了像《美人魚》這樣創造33億華語票房紀錄的影片,也出現了全年票房增速變緩的現狀。全年在院線一共上映了超過400部的影片,在這些內地公映的影片中,華語片出現了有爭議的作品,也出現了有驚喜的作品。這麼多院線公映華語片,又有幾部讓你印象深刻,看完醍醐灌頂,甚至直接列為年度十佳的影片呢?
  • 學術的主體性與話語權:華語電影爭論的觀察
    當時在上海應邀參加剛加盟華東師範大學的呂新雨主持的獨立紀錄片《書記》(周浩導演,2009)放映會和海外嘉賓討論單元,但事先卻沒收到會議結束當晚呂新雨特意組織的「華語電影」討論單元的通知,筆者因按原計劃匆匆趕去南京演講,錯失了當晚包括海內外十位教授發言的三個多小時的辯論{2}。2015年寒假期間閱讀近年來有關「華語電影」的爭論文章,發現筆者幾次被點名,所以還是撥冗寫這篇文章,以闡述自己的觀察。
  • 五部豆瓣9分以上的華語電影,都看過的人是大神!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華語電影也有他的輝煌時刻,在上世紀90年代,華語電影曾經佳作頻出,各大華語電影大咖百家爭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啊今天我們就回顧一下上世紀90年代的華語電影扛鼎之作背靠背,臉對臉9.2分如果要討論中國第五代導演,黃建新這個人是繞不過去的。
  • 青年電影手冊2018年度華語十佳提名出爐
    日前,由青年電影手冊編輯部以及臺灣、香港影評人共同評選的「青年電影手冊年度華語十佳」公布提名名單。據悉,今年青年電影手冊將會評選出「年度華語十佳影片」、「年度導演」、「年度男演員」、「年度女演員」、「年度男配角」、「年度女配角」、「年度編劇」、「年度新導演」、「年度新演員」、「年度電影歌曲」等獎項,以表彰過去一年來為華語電影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電影人。
  • 2015「十大華語電影」獎揭曉 合拍片佔據一半席位
    原標題:合拍片佔據一半席位   「十大華語電影」合拍片佔一半席位,《老炮兒》、《山河故人》、《刺客聶隱娘》三部影片獲得剛揭曉的年度「十大華語電影」前三名。記者採訪了解到,在23部入圍影片中,合拍片佔到了8部,這類合作和融合已成為當前中國電影發展的新趨勢。
  • 華鼎獎華語片50強 1.2億大製作《畫皮2》墊底榜單
    這部電影投資上不能算太大,總投資為1200萬人民幣,僅海外版權就收回投資,且內地票房過億,將同檔期史匹柏的《戰馬》與科幻大片《異星戰場》一同斬於馬下,讓華語片與文藝片終得揚眉吐氣。大製作的滑鐵盧縱觀此次華鼎獎華語前五十強影片,小成本影片的口碑好與大製作的名落孫山幾乎相映成趣,《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逆戰》、《關雲長》等投資過億的大製作,均跌落榜單20位以下,而位列榜中最後五名的《白鹿原》、《倩女幽魂》、《東成西就2011》、《鴻門宴》、《畫皮2》,每一部都幾乎投資過億,在華鼎獎的以「老百姓口碑「為宗旨的評選中,只能勉強進榜,墊底收場。
  •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回憶中的時間都很快,很難相信自從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以來已經有20年了。 2001年哈利波特被搬上大銀幕,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總共除了8部電影,這個魔法世界的影響力是風靡全球的。
  • 《流浪地球》等入選第八屆十大華語電影
    第八屆「十大華語電影」推優活動近日在京揭曉結果,《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陽光普照》《少年的你》《地久天長》《金都》《我和我的祖國》《撞死了一隻羊》《熱帶雨》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等十部影片榜上有名。該評選由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聯合臺灣、香港有關電影團體合作舉辦。
  • 盤點那些與好萊塢某部影片相似的華語電影
    很多影迷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剛為一部華語電影拍手叫好,立刻就瞥見了這部電影底下的評論說它是抄襲某部好萊塢影片的。於是大家又看了好萊塢的「原著」,卻發現這部華語電影在情節或者是場景上,的確和那部好萊塢電影差不多。鬱悶之極的觀眾們心想:」不會是抄襲,翻拍的吧「。
  • 華語電影:《秘密訪客》,欠陳正道一張電影票
    比如徐崢、陳思誠和餃子,他們憑藉高品質的作品一飛沖天,內地電影市場發展迅速,老一輩導演已經逐漸跟不上新人的步伐。 臺灣有資歷的導演近年來幾乎都不再出手。 新導中的蘇有朋、九把刀或許心思已經不在電影上,現在僅存的或只有一個陳正道。
  • 《未來警察》開闢新王晶時代 引領華語特效電影潮流
    電影《未來警察》海報(圖片來源:鳳凰網娛樂)王晶的《未來警察》將於3月30日與觀眾見面。從1980年代到現在,王晶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蹟。而毋庸置疑的是,《未來警察》在特效製作上,走在華語電影中最前沿。華語電影的特效潮流,勢必會在《未來警察》之後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王晶屢能創新,從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現在,在華語電影的歷史上,開創了數個片種,並且至今還是華語電影累積票房最高的導演。他的《未來警察》將在3月末和觀眾見面,會不會再次引發觀影狂潮,並創立一個新的片種?這樣的問題已經在觀眾中引發了爭議。
  • 2019豆瓣年度電影榜單出爐,評分最高10部華語、外語電影揭曉
    備受期待的2019豆瓣年度電影榜單也出爐了。豆瓣評分雖然近幾年來受到了不少爭議,但總的來說還是國內目前受眾最多、最為公正的評分系統之一。讓我們看看2019年有哪些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高分。能上榜的電影代表了觀眾對其口碑的一種極大肯定。有10部華語電影入選「2019年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8.5分、114萬人評分的成績位居榜首,成功奪冠。不得不說,「吒兒」真是太厲害了。《少年的你》8.3分、《誰先愛上他的》8.6分緊隨其後,分獲該榜單亞軍和季軍。
  • 2018年華語電影豆瓣最高得主,拷問人性,呼喚良知
    (馬伯庸)每每重溫《我不是藥神》,依然次次都有淚水戳痛我的淚腺,依然次次都有傷痛敲打我的神經,依然次次都有希望點燃我的內心。就是這樣一部117分鐘的電影,讓我反反覆覆看過多遍,有幽默,有肅穆,有溫情,有冷漠,有無奈,有憧憬,有絕望,有希望,有貪婪,有善良,有自私,有正義,直擊芸芸眾生中的你我他。
  • 大片不再雄霸天下,底層關懷贏取人心——盤點2018華語電影
    原標題:大片不再雄霸天下,底層關懷贏取人心——盤點2018華語電影↑《無問西東》劇照2018年的華語電影令人「心情複雜」。一方面,《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和《狗十三》這樣不可多得的「黑馬」佳片誕生,引發了更多的深思和討論;另一方面,張藝謀、姜文和賈樟柯這三位名導在2018年交出的作業雖然在編導、技術和製作上都達標,但也都由於導演的強烈風格收穫了兩極分化的評論。
  • 華語電影進入「太空時代」,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
    儘管有多種聲音表示《流浪地球》並不是什麼科幻電影,但是在《流浪地球》上映了之後,華語影壇的多部半真半假的科幻片都在籌備階段,可以說《流浪地球》的成功帶火了華語影壇的科幻片。然而在華語電影進入了「太空時代」的當下,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要知道在好萊塢的第一個黃金年代過去之後,他們正是靠著科幻電影的出現,保持著他們在世界電影的絕對領先地位。
  • 2020年,劉小黛的外語和華語十佳電影
    希望長期關注我們的影迷,可以了解到當下保持作者性的藝術電影,挖掘更多獨立小眾優秀佳作。至於一個常見問題,影展首秀後,什麼時間能看到它們?靜候佳音。為了好電影,等待也是值得的。十佳電影分為十佳外語和十佳華語,以及十佳短片。片單為2020年國內首映或流媒體上線的電影。
  • 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電影,它是唯一的華語片
    法國權威影評雜誌《電影手冊》剛剛發布了年度十佳電影,《春江水暖》是其中唯一的華語電影。而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春江水暖》成為「影評人周」單元首部華語閉幕片。黃金大飯店。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春江水暖》成為「影評人周」單元首部華語閉幕片;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上,該部電影包攬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澳門國際影展上,與《少年的你》等諸多華語新生代佳片競爭,摘得最佳電影大獎。家族之變《春江水暖》的劇本,顧曉剛寫了整整一年,而電影中的時間,也恰好是一個四季。
  • 六部華語片入圍申根獎 中歐電影合作再譜新章
    在盧森堡國家電影節同期舉行的首屆申根華語電影獎(以下簡稱申根獎)公布了入圍影片名單,《八月》、《路邊野餐》、《鐵道飛虎》等六部類型風格各異的華語電影,將在接下來的四天內角逐西方美人魚獎,馮小剛導演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蓮》則將在電影節上為歐洲最專業的數百位影人進行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