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玫瑰水晶眼蝶(學名:Cithaerias aurorina)是一種翅膀幾乎完全透明的蝴蝶,除了粉紅色部分和一對眼斑。大自然造就了許多高超的偽裝者,有的形似落葉,有的像極枯枝,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透明而美麗的蝴蝶。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著名的馬島長喙天蛾又被稱為「達爾文之蛾」,其最顯著特徵是超長的口器。當年一位法國植物學家發現了大彗星蘭,蜜管長度接近40釐米。達爾文推測,一定有某種長口器的生物能幫其授粉。40年後,昆蟲學家發現了馬島長喙天蛾,確定它們可以幫助大彗星蘭授粉。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鬼臉天蛾不僅以類似骷髏形狀的斑紋著稱,而且在受到打擾時還會發出一種奇特而高亢的聲音。大部分蛾類以花蜜為食,而鬼臉天蛾卻依靠襲擊蜜蜂蜂巢,竊取蜂蜜為生。有人認為鬼臉天蛾的斑紋是在模仿蜜蜂,但事實上它們的偷襲通常發生在晚上。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黑脈金斑蝶又被稱為帝王蝶,這是在夏威夷發現的一個白色變種的標本。黑脈金斑蝶每年都會進行遷徙,從北美大陸到墨西哥,再返回北美大陸,跨度長達4800公裡以上。不幸的是,氣候變化可能正在威脅黑脈金斑蝶種群。2013年墨西哥的黑脈金斑蝶數量是20年來最低的。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南美提燈蟲跟我們平常所見的龍眼雞是近親,它們最特別的地方是長著一個很像花生的「頭」。科學家認為,這個「頭」實際上是模擬蜥蜴的頭,以嚇退潛在的掠食者。它們翅膀上的巨大眼斑也能起到威懾掠食者的作用。如果上面兩種策略都不奏效,南美提燈蟲還能釋放出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近距離觀察南美提燈蟲的「花生頭」。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糞金龜,也就是蜣螂,被古埃及人視為聖物,他們認為糞金龜推動糞球有如太陽的東升西落。世界上有約6000種蜣螂,但並不是所有種類都會推糞球。大多數蜣螂會把糞球埋到地下,也有的直接在糞便中棲息。有些體型較小的種類還會附著在哺乳動物身上,等待它們排便時收集糞便。
上一頁 下一頁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寶石甲蟲的光彩令人難以置信。有的種類具有銀色的金屬光澤,而金色的變種更是奇貨可居,有收藏者甚至願意出價500美元購買。寶石甲蟲不僅能產生出圓偏振光,而且可以感覺到圓偏振光。這可能有助於它們進行交流。
上一頁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