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鬥三號衛星的這些數字,令人無比舒爽!

2020-08-04 錦州政法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8月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冉承其在發布會上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

冉承其介紹,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餘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實現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北鬥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

冉承其介紹,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基於北鬥的國土測繪、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成功應用。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

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

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構建起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北鬥實測導航定位精度為2-3米

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功能強大性能一流,展現中國品質。

一是系統功能強大。北鬥三號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是功能強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二是性能指標先進。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亞太地區性能更優。我們實測的導航定位精度都是2-3米,比我們公布的指標精度更好,所以應該講北鬥是特別好用的系統。

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已超3450億元

冉承其介紹,北鬥應用前期取得很大進展,衛星導航產業產值2019年超過3450億元,但和系統建設成就來比,北鬥未來應用道路依然漫長。

比如,進一步推動衛星導航和新興技術的融合,比如5G、移動通信、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一定會帶來新的更多的模式、業態和經濟增長點。同時,進一步注重科研創新。

創新是北鬥建設和應用永遠的靈魂,創新也會帶來產業、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中北鬥發揮了重要作用,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設,精準測繪就是北鬥立下的功勞,在救災減災車輛的運輸方面,北鬥也提供了高精度的基準服務。

今年水災抗災過程中,北鬥也作出了巨大貢獻。比如在形變監測、提前預警、轉移人員、保障生命財產安全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冉承其介紹,2035年前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未來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持續推進系統升級換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軌增強等新興技術,大力發展量子導航、全源導航、微PNT等新質能力,構建覆蓋天空地海、基準統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時空信息服務基礎設施。

關於北鬥三號衛星的這些數字,令人無比舒爽!

聲明:本文綜合自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在此致謝!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北鬥仍面臨兩大挑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林子)9月6日上午,在本屆服貿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表示,目前,北鬥和GPS Ⅲ是GNSS發展的新階段,但仍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
  •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網友點讚
    今天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發布會上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不久,它將與其他已經在軌的29顆北鬥三號衛星完成組網,後續將全面建成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共有30顆組網衛星,西安分院為其中的20顆衛星提供了全部的有效載荷系統,包括導航載荷、報文通信載荷、全球搜救載荷等全部8大類有效載荷。 北鬥三號衛星的有效載荷達到了100%部件級國產化的水平,是中國人在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典範。
  • ...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衛星|北鬥|格洛納斯|北鬥三號|北鬥...
    在2020年6月23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這個在頂部儀器倉搭載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運載火箭,經過準確地點火發射,升空,調整姿態,將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隨後太陽能電池板展開成功,最終完成了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用
    有時候我們想要了解一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普及一下相關作用。北鬥三號於2020年6月23日第55顆衛星發射升空,第一顆北鬥衛星是在2007年發射成功的,在26年間中國已成功用44次發射59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
  • 北鬥一號二號三號衛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實,北鬥一號二號三號,是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的三個戰略階段。 第一個階段,到2000年,發射2顆北鬥一號衛星,建成北鬥一號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主要對中國境內提供衛星導航和定位服務。
  • 北鬥三號衛星系統 VS 美國GPS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也就意味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BDS)將圓滿建成,成為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到底牛在哪裡呢?一、自己有了,不依賴GPS北鬥三號衛星系統將在個人服務、道路交通、鐵路、測繪、授時、航運、航空等多個行業中得到應用。
  • 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北鬥三號」收官 正式服務...
    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最後一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意味著,中國北鬥正式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將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定位、測速、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代表黨中央向參與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
  • 為北鬥三號衛星的「中國芯」點讚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更值一提的是。在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的集智攻關下,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實現了國產化率100%,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驕傲自豪。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這是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後,意味著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鬥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
  • 解碼北鬥三號:和前兩代衛星相比,它有何不同?
    那麼,北鬥三號與前兩代「北鬥」導航衛星,即北鬥一號、北鬥二號有什麼不同?它都採用了哪些新技術?——北鬥三號的首批組網衛星(2顆)以「一箭雙星」的發射方式順利升空,它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始建造「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概念股已起飛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7月31日上午10點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於現場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北鬥三號正式入網,衛星導航概念迎機遇(名單)
    消息面據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今天上午舉行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今天(7月31日)上午舉行。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於近日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正式入網。它是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連續穩定的服務2018年年底,北鬥導航系統已經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李正穹 通訊員 麼曉坤) 日前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衛星物聯網時代來臨
    GEO系列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作用關鍵,作為一顆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該衛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北鬥三號在軌運行和應用之路開疆拓土。隨著此次發射的成功,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
  •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答疑:中國的北鬥,牛在哪兒?
    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之際,本報記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專訪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請他為我們作權威解答。 來自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消息顯示,在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已完成29顆已入網工作的北鬥三號衛星星間鏈路測試工作,確保全球組網如期完成。通過測試,北鬥三號星間鏈路系統的穩定性得到進一步驗證,各項指標符合全球組網需求。
  • 北鬥衛星是怎麼做出來的?實地探訪北鬥三號總裝大廳
    2020年第19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賈璇 |上海報導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0多年間,中國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今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入網工作。北鬥衛星外表長什麼樣?「肚子」裡都裝了什麼?它們是如何被組裝起來的?
  • 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陳忠貴——北鬥「鑄星」璀璨背後是平凡
    陳忠貴說,北鬥整個團隊,從設計、研製到發射,都力爭做到三個零:「零缺陷、零故障,零失誤」,「另外,為了防止衛星在軌遇到新問題,我們實現了在軌重構功能,讓軟體系統可升級,軟體經過地面充分測試驗證後上注到衛星上,相當於給衛星裝載了一個新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