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5G背後的專利技術和通信原理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2018年11月29日,中國首個跨省5G視頻通話在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四城實現互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6087.htm

  「G」代表「generation」,5G網絡即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簡單來說,1G時我們用手機打電話,2G時我們能互發簡訊、看文字信息,3G時上網看圖片,而4G時我們看視頻和直播,從1G到4G,不僅信號越來越好,安全性越來越高,上網也越來越快了。

  1.下載速度是當前4G上網速率的10倍,將達到10GB/秒,高清不是夢。

  2.延時也有了質的飛躍,理論延時1ms,是4G延時的幾十分之一,喜歡玩遊戲的網友們有福了。

  3.支持更多的設備的同時上網,可以連接的物聯網終端數量理論值將達到百萬級別,是4G的十倍以上,在人潮擁擠的車站和大型活動現場,也不用擔心人太多上不了網。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時代,也就是1G時代,我們還在用大哥大,那時候還談不上上網,也沒有簡訊,拿起電話就是打。

  來到2G時代,那是我們的直板機時代,中國移動是霸主。簡訊成為交流的「時髦」方式,一條簡訊一毛錢在那個時代也算不上便宜,得省著點用。手機的上網功能也有了,但是30m/月的標配流量讓我們加載個圖片都膽戰心驚,也就看看小說比較讓人安心。

  3G時代的崛起,伴隨著智能機的出現,大屏幕給了我們觀賞高清大圖的機會,也讓攝像成了手機配置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這是圖片的時代。中國聯通抓住了這次機會,成功上位。但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我們迎來了4G。

  當下的4G時代,是視頻的時代,無論是隨時隨地煲劇還是刷抖音,都無比暢快。網速的提升讓手機在我們手上黏得更牢了,也讓手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得以凸顯,4G時代讓中國移動再次引領潮流。

  每一次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都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新的設備被開發出來,人們有了看世界的新方式,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說到5G,我們首先會關心哪部手機設備率先支持,哪家運營商率先支持,但是其實還有一個東西,如果它不行,前面兩方面都行不了,那就是在背後默默提供支持的——基站。

  基站就是我們通過手機連接到運營商網絡的設備,連接到運營商的網絡之後,我們才能實現打電話、發簡訊和上網。

  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

  基站的覆蓋範圍通常是以基站為圓心的一個圓,這個圓覆蓋到地方,手機才會有信號,離基站越近,信號就越好,上網速度就越快,通話就越清楚,反之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信號不好。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通常在一個基站覆蓋的圓裡,手機分布是不均勻的,手機扎堆的後果就是大家都變得信號不好了,而那些沒人的地方卻信號很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5G時代,人們做了很多的技術創新。

  Massive-MIMO大容量多入多出技術

  目前我們的運營商基站上的天線,是長這樣的:

  


  你是不是跟賽貝小編一樣,有時候在路上也會偶遇它們,但是卻不知道它們是啥?這些天線,我們可以理解成他們是像探照燈一樣的東西,射出去的光覆蓋120度角的扇面(每個基站的三個天線覆蓋一個圓),被「照射」到的區域就有信號。

  因為「照射的光線」是均勻的,但是區域內的設備的分布並不均勻,就會造成我們上面所說的浪費,所以我們發明了「多入多出」技術。

  通過PatentCloud檢索相關專利信息,我們可以找到下面這個華為的專利。

  


  


  目前主流的是「4T(Transit)4R(Receive)」,也就是在一個天線上,我們用4個「聚光燈」發送和接收數據。在5G時代,這一技術將推進到「8T8R」,而我國的華為目前已經可以做到「64T64R」,領跑業界。


  上下行解耦技術

  5G應用的主流頻譜是3GHz-6GHz,這個波段也被業界稱為黃金波段。

  為什麼是黃金波段呢?因為這個波段頻率很高,頻率高傳遞的信息量就大,然而頻率高也有缺點,頻率越高,意味著傳遞距離就越短,還容易被阻擋,衰減的非常厲害。

  簡單來說,就是你家買了個超厲害的路由器,它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你稍微離它遠點就沒信號,而且壓根不穿牆,那可真是鬧心。

  當然啦,工程師可能會跟你說:「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為了享受極速網上衝浪的快感,你可以多買幾個,家裡每個角落放一個……」你一錘子把科學家錘暈:「你腦殼裡是漿糊嗎?家裡又不是有礦!」

  這時候,華為提出了「上下行解耦」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可以簡單理解為「下載用5G,上傳用4G」。下載的時候基站通過加大功率,增強5G頻段的傳輸距離和穿牆能力,上傳的時候就用4G頻段,畢竟在實際的使用中,下載用的流量可比上傳多多了。

  我們同樣可以通過PatentCloud檢索到相關專利信息。

  


  正是因為有上面這樣的基站相關技術的突破,5G才能順利落地。

  在我們沉迷4G網絡無法自拔的時候,5G已經悄悄到來了。工信部完成了5G的組網測試,準備發布5G的頻譜牌照。國內的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是悄咪咪在北京、杭州、深圳這三個城市建造了不少的5G實驗站點。

  5G時代哪家運營商跑得快?中國移動不願意重蹈3G時代被聯通搶跑的覆轍,早早就做好了備戰準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移動已圍繞5G技術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是目前全球運營商中的領跑選手。

  中國移動本身就是個專利大戶,今年來更是不斷加大國內外專利布局的力度。目前已累計提交國內專利申請16000餘件、國際專利申請500件,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5260餘件、國際專利授權220餘件。手握這麼多專利,中國移動在5G時代繼續領跑的可能性自然很高。

  設備方面,英特爾近期表示旗下第一款5G商用晶片將早於預期時間投產,這意味著蘋果iPhone以及其他智慧型手機有望提前在新設備上測試晶片。很有可能明年九月iPhone發布新機的時候5G就成為新的亮點了。

  每一次移動通信網絡的進步,都帶動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以上這些內容,能夠幫你進一步了解即將到來的5G時代。

相關焦點

  • 可見光通信技術與LED照明背後故事解析
    不過也一定有朋友會問,這麼「誇張」通信技術真的存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近日,中國「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可見光通信的實時通信速率已經提高至50Gbps!  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呢? 其實就是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無需光纖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通信方式。
  • 技術解析:蘋果5G毫米波八木天線專利
    毫米波技術在移動通信中應用還包括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包括毫米波的傳播損耗大,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等,而這些技術問題蘋果希望通過毫米波八木天線來克服。
  • 5G和它背後的通信知識
    而說它神奇,是因為這個公式蘊含了博大精深的通信技術奧秘,這個星球上有無數的人都在為之魂牽夢繞。 通信技術,無論什麼黑科技白科技,歸根到底,就分為兩種——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 我和你打電話,信息數據要麼在空中傳播(看不見、摸不著),要麼在實物上傳播(看得見、摸得著)。
  • 最新基因編輯技術背後的專利之爭
    最新基因編輯技術背後的專利之爭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無線通信技術系列之UWB超寬帶技術原理解析
    無線通信技術系列之UWB超寬帶技術原理解析 羅德與施瓦茨 發表於 2021-01-14 16:25:29 基於IEEE 802.15.4a/f/z標準的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窄脈衝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
  • 基於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5G網絡解析
    ,5G技術備受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關注,其主要特點為高維度、高容量、密集網絡、低時延。這3個維度最具代表性的使能技術分別對應於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毫米波通信以及超密集組網。大規模MIMO因具備提升系統容量、頻譜效率、用戶體驗速率、增強全維覆蓋和節約能耗等諸多優點,被認為是5G最具潛力的核心技術。
  • 解析投資:5G天線技術的革新——傳統與變局
    以手機終端為例,隨著1G、2G、3G、4G的發展,手機通信使用的無線電波頻率在逐漸提高,其所需的天線技術也在不斷提高。1G時代最早的手機採用的天線是外置式的,從諾基亞開始才轉為內置式的天線。2G時代以來內置式天線經歷了由彈片天線到FPC天線再到LDS天線的技術轉變。5G時代的到來,手機通信表現的高頻化特性再次影響了天線材料的選擇。
  • 科普|深度解析5G與未來天線技術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逐步孕育升級。在視頻流量激增,用戶設備增長和新型應用普及的態勢下,迫切需要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5G)的技術快速成熟與應用,包括移動通信,Wi-Fi,高速無線數傳無一例外的需要相比現在更快的傳輸速率,更低的傳輸延時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 深度解析音頻檢測背後的技術 | 雷鋒網公開課
    但這一市場火爆的背後也一直暴露了一些問題,低俗內容屢見不鮮。顯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有比人工鑑黃效率更高的手段,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鑑黃就是現在直播平臺通用的手段。雖然不少企業都把目光聚焦在視頻鑑黃上,但音頻審核也是人工智慧鑑黃技術的一部分,二者缺一不可。那在大家熟悉的視頻鑑黃之外,音頻檢測究竟能解決哪些問題?這一技術是如何進行鑑黃的呢?
  • 深度解析音頻檢測背後的技術|硬創公開課
    但這一市場火爆的背後也一直暴露了一些問題,低俗內容屢見不鮮。顯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有比人工鑑黃效率更高的手段,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鑑黃就是現在直播平臺通用的手段。雖然不少企業都把目光聚焦在視頻鑑黃上,但音頻審核也是人工智慧鑑黃技術的一部分,二者缺一不可。那在大家熟悉的視頻鑑黃之外,音頻檢測究竟能解決哪些問題?這一技術是如何進行鑑黃的呢?
  • 前華為專家:5G將是一個徹底失敗的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技術演進同樣,空中接口的核心技術也在物理層,每一代移動通信是由這些核心技術所定義的。這些核心技術,也就是《通信原理》課程裡面的知識。但是這個編碼是多天線技術領域的裡程碑,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調製是最基礎的通信技術,沒有之一。因為基礎,所以穩定,一直到現在的5G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看出,高通在3G的多址和組網兩個方面擁有核心技術。當然,在把核心技術工程化的過程當中也建立起由幾千個專利組成的專利組合。 憑著這些專利和晶片的聯合運作,收取了大量的高通稅。
  • 全面解析深度攝像頭(TOF Camera)的原理
    全面解析深度攝像頭(TOF Camera)的原理 胡薇 發表於 2018-10-19 17:09:08 深度攝像頭是什麼?
  • 量子通信技術原理與發展前景解讀
    量子通信具有絕對安全保密性,量子隱形傳態甚至還具有無障礙傳輸通信能力,量子通信的這些優良特性決定了其具有廣闊的無法估量的應用前景,隨著我國以及國外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和對通信速率的旺盛需求,具有安全可靠和高速傳輸優勢的量子通信,將是未來網絡通信系統的主流通信技術,是未來通信技術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必將改變未來信息產業的格局。
  • 詳解無線通信原理和LoRa擴頻通信技術
    更大膽的推測是,隨著生物識別技術、大容量儲能和柔性屏幕材料突破,顯示和通信將會無處不在,手機可以會消失,付款按指紋即可。 是時候,讓我們一起揭開無線通信的神秘面紗,了解下原理,接觸一個即將來臨身邊的微功率無線通信。
  • 多視圖幾何三維重建技術背後的原理解析與實踐
    早期的三維重建更多的是通過在相機進行預標定、或相機按照特定軌跡運動的情況下進行重建,這樣的三維重建只能實現靜止和已知環境下的三維重建,具有一定的應用局限性。而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多視圖幾何三維重建,不需要相機按特定的軌跡運動,也不需要對相機進行預標定,可以從不同視角獲取目標物體的多幅視圖,從視圖中提取目標物體的三維幾何約束信息,利用約束信息即可實現景物的三維重建。
  • 烽火通信深度解析:5G和ICT雙引擎驅動增長
    武漢郵科院的有線光通訊技術和電信科研 院的無線通訊技術有望發揮協同效應,產生「1+1>2」的效果。飛思靈微電子主要專注於集成電路及系統的研製,重點突破核心晶片的關鍵技術,實 現公司內部晶片需求自給及產品外銷,已經累計開發出光通信同步數字體系系列晶片、接 入晶片和光模塊晶片及通用晶片等二十多款晶片,其中同步數字體系系列晶片積累的技 術能力可以用於 OTN/SPN 等傳輸和分組晶片開發,寬帶接入晶片積累的技術能力可以用 於下一代寬帶接入晶片的開發,光模塊晶片積累的技術能力可以用於高速光模塊晶片開
  • 詳解5G通信:5G技術現狀與未來趨勢展望
    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5G,那就是「快」。5G不僅會極大地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升通信效率,還可以加大很多前沿技術和產品落地的可能性。5G牽動著許多企業的神經,足以改變移動通信產業的格局,甚至牽扯到國家利益。
  • 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向著更為深入多元化方向發展
    隨著通信需求量的增加,傳統的CDMA移動數據傳輸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而需求促使更為高效的通信運營模式的出現,5g網絡的研發與調試的速度相比於前幾代通信模式更為快速。世界移動大會-上海近日在滬成功舉辦,展會中展示了許多關於5g網絡的新型研究成果,通過這些研究得以窺見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   5g網絡,性能的指數提升   不同於傳統的移動通信服務模式,5g網絡相比於4g網絡,極大的擴展了傳輸的帶寬與能夠負載的信息量級,直觀的表現就是對於行動網路傳輸視頻流的性能提升,減少卡頓,提升畫面質感,單位時間傳輸的有效信息量更多。
  • 光纖通信原理
    導讀:想必大家對光纖通信都不陌生了吧,光纖通信憑藉其傳輸容量大,保密性好,已經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有線通信方式。它到底為何如此厲害呢?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光纖通信的原理吧!!!
  • 中國厲害的技術不止有5G通信,量子技術我們也是「前途無量」!
    這其中的原理到現在還沒有參透詳細!而後為什麼會在科技上有如此大的落差呢?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是因為清朝的時候閉關鎖國,可是我們缺席了兩次工業革命,在技術上面拉開了差距。當然我們在很多方面也追趕了上來,比如說無人機、人造角膜、液態金屬、青蒿素、雜交水稻、可燃冰這些東西基本上技術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的地步。還有一項無人可超越,這就是5G技術。為啥美方要針對我們國家呢?就是因為這相機說它發展的不好。發展的不好,概括的還不算全面,可以用倒數來形容這項技術了,這現在就是美方的一個痛腳。因為這個國家怎麼趕超都趕超不上中國,沒有任何的起色,所以只能走老道了,去壓迫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