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解析:蘋果5G毫米波八木天線專利

2021-01-11 電子產品世界

  毫米波技術在移動通信中應用還包括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包括毫米波的傳播損耗大,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等,而這些技術問題蘋果希望通過毫米波八木天線來克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633.htm

  2017年底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公司的第一款八木天線(Yagi Antenna)專利。毫米波天線很可能會應用在蘋果下一代5G網絡設備中,如果一切順利,毫米波5G網絡將在2020年至2021年之間在美國推出。

  然而毫米波技術在移動通信中應用還包括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包括毫米波的傳播損耗大,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等,而這些技術問題蘋果希望通過毫米波八木天線來克服。

  圖1 蘋果的 5G iDevices 設計

  蘋果在其專利背景中指出,未來可能需要支持毫米波頻段的無線通信。有時被稱為極高頻(EHF)通信的毫米波通信涉及大約10-400GHz頻段。在這些頻率上操作可能會支持更高的帶寬,但同時也可能帶來相當大的挑戰。比如說,毫米波通信是一種典型的視距通信,在信號傳播過程當中,會衰減大量的信號。因此,蘋果希望能夠向電子設備提供改進的無線通信電路,例如支持毫米波通信的通信電路。

  蘋果的發明就是為了改善無線通信電路,比如支持毫米波通信的通信電路。這種無線電路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天線,而每個天線可能包含相控天線陣,而當中又包含了許多天線單元。相控天線陣可能被用來處理毫米波無線通信,並有執行波束調控的操作。

  相位天線陣列可能沿著電子設備殼體的邊緣進行安裝,在殼體背面中絕緣標誌或其他天線窗口之後,也可能與殼體角落處的絕緣殼體部分進行對準安裝,還可能是在電子設備的其他地方安裝,相關專利如下圖2所示。

  圖2 下一代iPhone和iPad的毫米波天線

  基帶處理器可能會以中頻頻率在中頻信號路徑上將無線信號分配給相控天線陣。相控天線陣上的收發器電路可能包括耦合到中頻信號路徑的上變頻器和下變頻器。這種布置可以使得路徑損耗最小化,通過將中頻頻率將信號分配到相控天線陣列上並在本地將中頻信號轉換成天線的射頻信號的方法。

  圖3 蘋果的八木天線在手機上的位置

  而這種印刷電路板天線可以包括八木天線。每個八木天線可以具有反射器,散熱器和一個或多個引向器。電子設備可以具有帶電介質區域的金屬外殼。電介質區域可以是金屬外殼或其它電介質區域中的填充了塑料的槽。

  反射器,散熱器和引向器可以被配置為使得每個天線具有與金屬殼體中的電介質的相應部分對準的輻射圖案。在具有多個襯底層的印刷電路板中,天線中的不同導向器可嵌入在不同的成對的襯底層之間以形成垂直取向或者對角線定向的輻射圖案。天線的導向器也可以沿著印刷電路板的表面形成,使得天線呈現水平定向的輻射圖案。

  例如專利說明書中圖3所示的天線#40可以是八木印刷電路板天線和/或其他合適的天線。

  此外,蘋果專利圖3是說明性配置中的iDevice的後視圖,其中每個角#50已經設置有由多個天線形成的相控天線陣列。如圖3所示,每個拐角具有由三個相應的天線40形成的陣列,定向為0度,45度和90度。使得相鄰天線具有沿著45度分開的方向定向的輻射圖,並且每個角落處的天線陣列可以具有任何合適數量的天線(例如,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三個到五個,三個到八個,少於五個,少於十個等等),並且這些天線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角度量(0-45度,10-30超過5度,小於25度,小於75度,等等)向外輻射。

  圖4 5G即將成為現實

  除了在未來的iDevices和Macs中使用,蘋果指出新的天線還可能會應用於其他可能的未來設備中,例如嵌入在眼鏡或其他用戶頭戴設備中,抑或其他可穿戴的微型設備、電視機、不含嵌入式計算機的計算機顯示器、遊戲設備、導航設備和諸如在售貨亭或汽車中內嵌了顯示器的電子設備上的嵌入式系統。 考慮到這是一項專利申請,此類產品上市的時機目前還不得而知 - 儘管5G網絡可能會在未來幾年中實現。


相關焦點

  • 【專利解密】華為毫米波天線陣列助力5G終端研發
    【嘉德點評】 華為的這項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集邊射和端射於一體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可用於毫米波通信並應用於5G終端,獲得高增益的同時,提供較寬的波束覆蓋範圍來克服空間的衰減。 集微網消息,隨著5G商用逐步走向規模化,作為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通信憑藉其高帶寬、低時延等優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八木天線
    這種天線是1928年由日本天線專家八木秀次和宇田新太郎兩人設計的。       用於接收電視信號的所謂「魚骨天線」其實也是八木天線的一種,因為這種天線往往使用了較多的引向器,所以看起來像是魚骨而得名。       因為八木天線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強、結構簡單的優點,它被廣泛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
  • 八木天線的原理和自製教程分享
    八木天線由一個有源振子(一般用折合振子)、一個無源反射器和若干個無源引向器平行排列而成的端射式天線。在二十世紀20年代,由日本東北大學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郞兩人發明了這種天線,被稱為「八木宇田天線」,簡稱「八木天線」。本文首先介紹了八木天線的原理,其次闡述了自製八木天線的過程,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生於日本,用於盟軍—八木天線的前世今生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日本東北大學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郞兩人發明了這種天線,被稱為「八木宇田天線」,簡稱「八木天線」英文:Yagi-Uda antenna或Yagi antenna 其實最早日本東北大學的宇田太郎設計了這種引向天線,他的導師八木秀次(1881~1976,日本電氣工程學家,當時在日本東北大學擔任部長)幫助設計和測試了這種天線。
  • 美軍擊潰日本海軍的秘密武器——八木天線的故事
    比如:發信天線YAGI的空中排列決定著受信4個YAGI的方向。到底是指天線以什麼形式設置?單詞YAGI到底怎樣發音?之後,從新加坡的戰俘營裡,日軍終於找出了紐曼下士。當問到YAGI是什麼意思時, 紐曼一臉茫然。"你們真的不知道那個詞的意思嗎? YAGI是發明這種天線的日本人的名字"。發問的日軍技術將校張口結舌。
  • 無線電愛好者的福利,八木天線淺析
    八木天線是由一個有源振子(一般用折合振子)、一個無源反射器和若干個無源引向器平行排列而成的端射式天線。在二十世紀20年代,由日本東北大學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郞兩人發明了這種天線,被稱為「八木宇田天線」,簡稱「八木天線」。圖為八木天線外觀八木天線是一種引向天線,由一個有源振子和多個無源振子放置在同一平面上,並且垂直於連接它們中心的金屬杆。
  • 自製八木天線
    本文介紹了八木天線的構造階段,它使用4NEC2軟體進行參數計算。這種天線用於電磁波的發送和接收,此處所示的項目指的是433.92MHz的頻率。為了理解本文,需要具備最低的天線理論知識和4NEC2或類似程序的經驗。
  • 相控陣(蒼蠅拍)天線和八木天線增益孰優孰劣
    相控陣天線和八木天線相控陣(蒼蠅拍)天線和八木天線都是比較常見的電視接收天線,兩者之間的差別也是眾多朋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 基於魔T的準八木天線的設計
    1 引言八木天線,又稱為引向天線或波道天線,廣泛用於米波和分米波通信、雷達、電視以及其他無線電技術設備中,傳統的八木天線是由一個有源陣子,一個反射器和一個引向器組成。八木天線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可以得到很高的增益。缺點是頻帶較窄。隨著微波技術的快速發展,小型化、低剖面、低成本的天線倍受關注。
  • 玩UV段選八木天線,還是棒杆天線?
    這個圖片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其實這個八木天線是下圖這樣的。這支八木天線是6月份VHF QSO PARTY之前安裝的,usb模式通聯過山東臨沂電臺,ft8模式通聯過江蘇南通。這次趁著維修雲臺的機會,把這支V段八木拆了下來。目前,不準備裝了,留著以後戶外玩VHF DX。
  • 解析投資:5G天線技術的革新——傳統與變局
    1894年俄國科學家波波夫在金屬屑檢波器檢測電磁實驗偶然發現了導線會對電磁信號幹擾距離產生影響的問題,無線電天線由此問世。對今天來說,天線對人類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出現直接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交流。眾所周知,我們所熟悉的無線電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導航、電子對抗、遙感、射電天文等等工程系統,都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它們依靠天線來進行工作。
  • 5G的新武器毫米波,那為什麼是毫米波?
    毫米波頻段沒有太過精確的定義,通常將30~300GHz的頻域(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根據3GPP 38.101協議的規定,5G NR主要使用兩段頻率:FR1頻段和FR2頻段。
  • 【新品情報站】八木天線進行「校正」很簡單?這款仿真測試軟體...
    強度大,重量輕和低風載荷是現代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們對一款八木天線所要求的品質,此外,低噪音,相當對稱的X-pol /交叉八木也可以在VHF / UHF上很好地工作。例如,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單元所需的校正要比八木的中間單元少得多,因為在每個單元的一側都只有動臂。不僅是動臂直徑,而且動臂壁厚在最終元件長度中也起著重要作用,而元件通過的動臂中的鑽孔尺寸也是如此。  Ansys HFSS使InnovAntennas無需使用或進行任何校正,因為在對每個天線進行了建模並最終確定了吊杆和絕緣體的情況下,就不必使用或進行任何校正。
  • iPhone 13或全系標配5G毫米波+雷射雷達掃描儀!
    iPhone 12發布沒多久,「十三香」的梗就突然在網上火了起來,再加上12系列被曝出小毛病不斷,又是首款支持5G的iPhone,可能技術還不太成熟。因此,大家都把目光轉移到了iPhone 13身上。隨著2021年到來,關於iPhone 13的爆料也逐漸增多,據外媒Patently Apple援引臺灣供應鏈消息人士稱,iPhone 13系列將會把5G毫米波(mmWave)技術擴展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作為對比,iPhone 12系列目前僅美版支持5G毫米波技術。報導稱,目前臺灣一家名為啟碁的公司拿到了一份關於生產iPhone 13系列5G毫米波天線的訂單。
  • 科普|深度解析5G與未來天線技術
    在這期間,通信的關鍵技術在發生變化,處理的信息量成倍增長。而天線,是實現這一跨越式提升不可或缺的組件。 按照業界的定義,天線是一種變換器,它把傳輸線上傳播的導行波變換成在無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間)中傳播的電磁波,或者進行相反的變換,也就是發射或接收電磁波。
  • 深度解析5G背後的專利技術和通信原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5G時代,人們做了很多的技術創新。  Massive-MIMO大容量多入多出技術  目前我們的運營商基站上的天線,是長這樣的:  這些天線,我們可以理解成他們是像探照燈一樣的東西,射出去的光覆蓋120度角的扇面(每個基站的三個天線覆蓋一個圓),被「照射」到的區域就有信號。  因為「照射的光線」是均勻的,但是區域內的設備的分布並不均勻,就會造成我們上面所說的浪費,所以我們發明了「多入多出」技術。  通過PatentCloud檢索相關專利信息,我們可以找到下面這個華為的專利。
  • [技術]天線是無源器件,那麼天線增益是怎麼回事兒
    因此,增益對於天線和前置放大器的概念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在此,我們討論的天線不包含有源天線這個天線和放大器結合的特例。一款有源天線那麼天線增益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書本中對天線增益是這樣定義的,在測試天線和基準天線上給與同一功率的信號,在最大電場方向上接收的功率之比。該比值用 dB 表示,即為天線增益的值。
  • 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Don Scansen 發表於 2020-12-23 14:37:43 蘋果會因為擔心手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而添加一個昂貴的組件來減少用戶暴露在毫米波能量下嗎?
  • 蘋果可能會在2020款iPhone中使用自己的5G天線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可能會在2020款iPhone中使用自己的5G天線
  • iQOO Pro 5G版創新設計5G 6天線技術!它的實力卻不止於此
    5g的超快網速給5g手機的天線設計帶來了非常大的考驗,原本的天線數量以及規格不能滿足於5g時代的要求了,所以說為了更好地滿足需求,5g手機需要增加4G5天線來支持更多的網絡頻段,這原本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和要求,但是vivo並不滿足於現狀,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