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Don Scansen 發表於 2020-12-23 14:37:43

蘋果會因為擔心手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而添加一個昂貴的組件來減少用戶暴露在毫米波能量下嗎?有這種可能。另一種可能是檢測最近的吸收器,並將RF能量集中到另一個陣列,以節約能量。5G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雖然其部署仍在初始階段。現在只有少數幾款手機能夠支持所有可用頻譜,因此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

由於目前可獲得的28GHz的mmW波段對消費者市場來說是全新的,因此頻譜中的高頻部分仍有待研究。未來還會出現更高的頻率。30至300GHz的頻率為超高頻(EHF),在應用這項新技術之前,人們想知道它對健康是否有潛在的影響。

圖1:5G頻段分配。(圖片來源:Qualcomm公司)

5G頻譜中的高頻部分有可能提供更高的帶寬,其開放頻率也分配給了蜂窩業務,但這部分頻率範圍卻會遭受非常嚴重的大氣衰減。為了可靠地將用戶連接到基站,可能需要天線具有更高的功率輸出。

但是大氣衰減只是問題的一部分。使用mmWave頻率是新問題,但還有一個老問題:使用者的身體(血、肉、骨骼)也會吸收mmWave能量。這裡不討論人體可能對mmWave能量出現什麼反應。無論用戶的身體是否會受到影響,手或頭(或身體的任何部位)即便不能完擋住5G RF信號的傳播,勢必也會大大減少其傳播(至少你所希望的輸出功率範圍是這樣)。

圖2:Qualcomm公司一直在積極研究各種5G天線,以減少人體對信號的阻擋。

一見到5G天線模塊在手機中的擺放位置,我就思量手機設計是否考慮了大多數人使用右手以及在語音通話時手機靠著頭部的習慣。我們這一代年紀較大的人都認為電話是放在嘴巴和耳朵邊來通話的。在設計5G手機的天線位置時,(至少好的設計)可能會考慮到大家通常用手拿手機、低頭看屏幕上網衝浪和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姿勢。可能99%的手機用戶都是用這種姿勢使用手機,但設計仍需確保手機在貼近頭部時能夠正常連接。它應該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情況。

我們知道,在連接的兩端(基站和用戶設備端)使用了MIMO和波束成形技術。基站和手機協同工作,確保各自的天線陣列集中RF能量,使兩端接收到的信號最強。但是,對於手機附近存在阻擋信號傳播的物體時,還可以採用另一種機制。最近System Plus在對iPhone 12的拆解分析中強調了這一點。

iPhone 12中的一個小細節表明,只需拆開並研究市場上的產品,即可獲得有價值的信息。System Plus拆解還強調了需要有能力和經驗的技術人員從實際拆解中挖掘出最多信息。儘管System Plus拆解只是其完整報告的一小部分,但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細節。

圖3:iPhone 12 RF前端分析。(圖片來源:SystemPlus Consulting)

在Apple iPhone 12系列中,我們發現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5G mmWave系統。該系統是為實現高速通信而設計的,考慮了人體安全性,並且僅由一個晶片組控制。

iPhone 12中還有另一根5G天線,即USI AiP(封裝天線)完全集成模塊,我們之前已專門介紹過。儘管與Qualcomm公司第二代QTM525 5G mmWave天線模塊非常相似,但它們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而且,第二代iPhone天線陣列中有一些更有趣的東西。

System Plus拆解指出,USI AiP模塊以及邏輯板下方的第二個無源相控陣天線是由單個RF前端模塊驅動的。這根天線是iPhone 12手機設計與眾不同的地方。對5G iPhone及其競爭對手的蜂窩連接性能進行比較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更深入地了解這種目前只有Apple採用的設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圖4:Qualcomm公司申請的專利——檢測人體部位的雷達。

除無源天線外,System Plus還描述了「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由Qualcomm SDX55M數據機和SMR526中頻晶片組控制的第三個組件是毫米波雷達,用於檢測「任何人體,以限制5G mmWave通信系統的輻射」。

蘋果會因為擔心手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而添加一個昂貴的組件來減少用戶暴露在毫米波能量下嗎?有這種可能。另一種可能是檢測最近的吸收器,並將RF能量集中到另一個陣列,以便節約能量。每個人都很在意行動裝置的功耗,尤其是在5G時代。蘋果肯定希望其電池性能達到最優,估計他們還希望減少或消除集中毫米波RF能量對忠實用戶的影響。

Qualcomm公司深入參與了5G部署的各個環節,尤其是RF設計,同時還將繼續研究當天線附近有意想不到的吸收器時,如何控制RF功率。Qualcomm公司最近申請了一項專利——檢測人體部位的雷達,公開了System Plus拆解中所提到的使用雷達檢測附近人體部位的方法,使設備能夠判斷發送RF信號是否安全。

可以肯定的是,System Plus對iPhone 12 mmWave雷達及其功能進行了準確的分析。不過,就像AiP模塊一樣,我們並不清楚Qualcomm RF設計最後究竟會怎樣、Apple的設計從哪裡開始。這些都留待下次再說吧。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通信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5G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預計2020年正式商用,峰值速率將達到每秒10 Gb,針對5G新技術,數據傳輸技術已成為制約系統方案實現的關鍵因素,提出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採用高性能FPGA、高位寬、高採樣率的AD和DA,進行相關接口優化,驗證了5Gbps光纖數據傳輸,為後續5G通信提供很好的參考測試
  • 讀懂5G基站天線OTA測試方案
    文中分析了5G基站天線一體化OTA測試的必要性,介紹了遠場、緊縮場、多探頭近場、單探頭近場等不同的OTA測試方案,通過實際測試對各個測試方案的優缺點進行了對比分析,指出了當前5G基站天線OTA測試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案。
  • 5G各類場景的天線解決方案
    64TR/32TR被看作是5G Massive MIMO天線的標準配置,但天線設計複雜度高、體積大、造價高等缺點限制了其在某些場景方面的使用可行性,所以今天分享一份各類細分場景研究4G/5G網絡共存的天線解決方案。包含主宏站、室分、高鐵、隧道等,內容很多,推薦收藏閱讀。
  • 波爾威基站天線結構及設計方案
    天線的工作帶寬、轉換效率以及滿足覆蓋要求的方向圖性能是設計方案的基本考慮要素。此外,一款優秀的產品還會綜合考慮製造工藝、生產成本等因素。  目前市場上有眾多基站天線產品,其設計各不相同,但基站天線的主體結構均由外罩、反射板、饋電網絡以及振子組成。手動電調天線/遙控電調天線(MET/RET)還包括移相器。
  • 5G應用場景齒輪箱解決方案
    5G基站天線,面向未來,兆威天饋系統調節齒輪箱方案研發項目組結合手機基站的多頻多埠、小型化、智能化等方向演進,設計的手機基站天線電動齒輪能更智能化地自主控制調節仰角方向使移動帶寬能更高速流暢,智能化實現區域流量的最大覆蓋,最小覆蓋和主覆蓋範圍。
  • RF射頻天線ESD靜電防護方案設計
    RF射頻天線發出的通信信號,其在工作時的無線電頻率通常為2.45 GHz,量值小於1.0 Vp-p。 由於這些信號具有高頻屬性,存在ESD電氣危害,為此,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電路保護抑制器的電容,避免信號衰減。
  • 支持5G 超快速通信的新天線技術
    除了超快的速度和大容量之外,5G 移動通信系統還具有多重並發連接和超低延遲等特點。隨著遠程作業和在線課程的不斷增加,在需要高速、穩定通信的時代,5G作為一項能滿足這一要求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集成了無數個天線元件的多天線技術在用於 5G 移動通信的小型蜂窩基站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利用天線復用器應對 5G 天線設計挑戰
    這個頻譜分配在頻譜的兩個主要區域,均在傳統蜂窩通信使用的頻率範圍之上。 這些新的超高頻段(UHB)(n77、n78、n79)採用3.3 GHz至5 GHz之間的頻譜。 這是第一次在商業蜂窩通信中使用mmWave頻譜。
  • 通信衛星天線技術的新發展
    天線技術是近年來通信衛星有效載荷中發展很快的技術。許多公司在這一領 域進行著國際性激烈競爭,其中,法國阿爾卡特空間公司有較快發展。他們多年來在理論分析 、設計 、製造和試驗方面已獲得了廣泛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
  • 5G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會構成威脅嗎?
    今年9月,該組織發表了一篇題為《5G通信系統和射頻暴露限制》的文章。該報告審查了現有的射頻暴露準則。該研究所詢問了IEEE 倡議的兩名成員對5G爭議的看法。IEEE院士Rod Waterhouse是該倡議技術焦點出版物的編委會成員,並針對天線、電磁學、微波光子學為研究方向編輯了5G報告。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例如,對於需要非常可靠、即時響應的自動駕駛汽車,5G網絡將提供最廣泛的高密度覆蓋、低延遲且加密的通信鏈路,而不是盲目的為汽車分配100 MHz信道,因為高吞吐量不等於低延遲且可靠的網絡覆蓋。對於服務提供商而言,5G將整合通信系統,以滿足最終用戶的應用需求,如數據、語音、視頻、物聯網和關鍵通信。5G將提供更高的吞吐量、超低延遲,大大提高網絡容量、可靠性和安全服務。
  • iQOO Pro 5G版創新設計5G 6天線技術!它的實力卻不止於此
    5g的超快網速給5g手機的天線設計帶來了非常大的考驗,原本的天線數量以及規格不能滿足於5g時代的要求了,所以說為了更好地滿足需求,5g手機需要增加4G5天線來支持更多的網絡頻段,這原本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和要求,但是vivo並不滿足於現狀,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系統分別對無線信道的兩種特徵進行採集,然後利用特徵值對無線通信鏈路的通信過程進行加密。經測試得到生成密鑰的匹配性指標,對比實驗數據明確同一條件下採集不同特徵值保密通信的優劣,從而為工程應用中無線鏈路安全通信提供一種參考手段。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打開APP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3 11:11:00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
  • 多種天線集成優化設計影響因素及實際應用
    除了當前智慧卡使用最為廣泛的公交行業之外,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考慮將非接觸式應用推廣至其他全國性項目。鑑於非接觸式智慧卡應用的全球性增長,同時考慮到不同產品的技術要求以及終端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滿足不同應用需求的智慧卡天線則成了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本文將討論智慧卡天線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以及在不同應用領域中面臨的挑戰。
  • 軟體無線電的射頻天線設計
    其基本概念是把硬體作為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平臺,而將儘可能多的通信功能轉為用軟體實現,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通信電臺一直沿襲的為某一特定用途設計,採用「硬布線」和「硬體堆集」的傳統方法,使得無線通信的新系統、新產品的開發逐步由硬體設計轉到軟體設計上來。這樣,系統和產品的改進與升級換代,不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只需更換軟體即可。非常方便且代價小。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RFID標籤天線是RFID電子標籤的應答器天線,是一種通信感應天線。一般與晶片組成完成的RFID電子標籤應答器。這一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等領域中。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594.htm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是電子標籤的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匯總。
  • 5G天線振子及散熱模組產業化項目遴選方案
    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能級,根據《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深府規〔2019〕4號)及《光明區產業用地項目引進監管實施辦法》(深光府規〔2019〕7號)有關規定,現就5G天線振子及散熱模組產業化項目用地制定如下遴選方案: 一、項目名稱 5G天線振子及散熱模組產業化
  • 主業拐點確立,深挖5G天線需求
    碩貝德始終以無線終端天線作為主攻方向,根據公司招股書,作為通信產業2G時代的「突圍者」,公司是國內首家打破國外對無線通信終端高頻天線技術和市場壟斷的高新技術企業;在4G技術初期,公司成功研究出LTE天線設計技術,並將成果運用於中興通訊天線設計項目,是首先實現4G天線技術成果商業化的內資企業。
  • 京信通信利用RFID跟蹤無線網絡的天線健康狀況
    近日,無線解決方案提供商京信通信發布了一套監測天線網絡健康狀況的系統,用於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進行無線電通信。臨界點天線監測系統(The CriticalPoint Antenna Monitoring System,AMS)為實時監測公共安全Service天線而設計,採用UHF RFID技術以確保生命安全系統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