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3 11:11:00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所謂陣列天線不是簡單的將天線排成我們所熟悉的陣列的樣子,而是它的構成是陣列形式的。就發射天線來說,簡單的輻射源比如點源,對稱振子源是常見的構成陣列天線的輻射源。它們按照直線或者更複雜的形式,根據天線饋電電流,間距,電長度等不同參數來構成陣列,以獲取最好的輻射方向性。這就是陣列天線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輻射的方向性能。由此產生出了諸如現代移動通信中使用的智能天線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技術含量的天線將會帶給我們同樣高質量的通信環境。

波導饋電微帶共形天線陣設計

本文利用波導微帶混合饋電方式設計了Ku波段微帶共形陣列天線,串饋微帶線陣與圓柱面共形,波導網絡通過對稱雙縫耦合對微帶線陣激勵,對稱耦合雙縫的採用有效抑制了耦合縫的輻射,提高天線極化純度。實驗結果表明天線性能優良。

LabVIEW與MATLAB混合編程在數字天線陣列測試中的應用

LabVIEW在數值處理分析和算法工具等方面效率低、功能簡單,不能滿足工程上多方面的需求。而MATLAB因其強大的數學處理功能,特別是矩陣運算功能而廣泛應用於工程分析。MATLAB的缺點是不方便實現實時操作和控制。因此在某接收數字天線陣列系統測試過程中,將LabVIEW和MATLAB結合運用,實現優勢互補,完成了測試過程中數據採集、通道監視和最後驗證等工作,為系統測試帶來極大便利。

WCDMA中LMS自適應天線陣的硬體實現

本文中自適應天線基於新一代的數位訊號處理器TMS320C6701,採用高速A/D技術和零中頻射頻I/Q數據機,結構簡單,複雜度低,適於用作基站的接收天線。該天線陣選用的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複雜度低,運算量小,雖然有收斂慢的缺點但是因為運算是碼片級的,仍可以在較短的時間收斂。

用於MIMO系統的三頻段天線陣

本文側重研究多頻天線,特別是覆蓋較低工作頻段的多頻天線,其中介紹的天線陣實現3個頻段(885~915 MHz,1 760~1 870 MHz和2 450~2 510 MHz)的工作特性,最低頻段可以覆蓋到900 MHz,並給出了多頻天線的工作特性。介紹一個可用於MIMO的二元PIFA天線陣,其中每個天線單元工作於3個頻段。提出了兩種方法來減小天線間的隔離度。一種是使用懸空且和兩個天線相連的連接帶。另外一種是使用FR4材料以及小地板。

一種雙饋正交極化天線陣的設計

本文採用微帶線和縫隙耦合分別激勵單片矩形貼片的兩個正交基模模和輻射,貼片與饋電網絡結構的對稱性保證了兩種饋電埠很好的隔離度,實現正交極化時具有好的隔離度,形成圓極化時得到好的軸比;同時饋電網絡位於不同層,因此易於組成大陣列。首先對工作於8.64GHz的雙饋單元天線設計,然後設計了兩種4´4的天線陣,用於研究兩個饋源之間的隔離度和形成圓極化時的軸比。

採用印刷振子的賦形天線陣

印刷振子天線由於其獨特的結構而具有許多優點:剖面薄、體積小、重量輕,具有平面結構,易於與載體共形,饋電網絡可與天線集成,適用於印刷電路批量生產等,已經成為集成化天線的主角。在現代雷達及通信系統的應用中,由印刷陣列天線來實現所要求的波束形狀已成為主流方向之一,因此對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平板端射天線陣饋電特性的研究

針對相控陣平板端射天線,本文主要做了有關天線單元耦合情況分析的研究,採用了計算仿真與實驗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在軸向排列,橫向排列,周邊排列三種不同角度上逐次分析陣中單元的輻射特性變化以及耦合影響的原因,通過實際測試的結果進行對比,驗證了計算仿真結果的正確性,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如預期的問題。本文還發現了單元處於陣中和處於自由空間條件差異時,s11相位和輸入阻抗變化的趨勢和規律。

雙極化開槽天線陣列駐波畸點的研究

本文研究開槽天線陣列單元諧振的形成區域有兩個,即單元間形成的腔體和單元內部介質區域。通過在單元上加入金屬過孔,消除了介質區域造成的諧振。通過大量計算仿真,發現在一個波長(指介質中的波長)內至少有七個過孔是必要的。少於此數目,不能有效的消除諧振;多於此數目,駐波變化不大。微帶饋電線的電流分布在其邊緣,所以在饋電線邊緣加上金屬過孔有利於消除饋電線電流與介質區域諧振之間的衝突。

由正六邊形複合空饋子陣組成的高增益寬頻帶印刷天線陣

本文採用先設計CAFA作為子陣單元,再由若干子陣組合成大型陣列天線的方案,在保有較寬頻帶的同時提高了增益。結構上採用正六邊形輪廓的子陣設計,在其FSS蓋板和AMC基板上也採用正六邊形的網格布局;用七個正六邊形的子陣組成蜂窩形的大陣;並且選用層疊式貼片輻射器作為饋源,藉以改善波瓣圖的對稱性。經仿真分析和優選,設計出包含了子陣間饋電網絡的大型CAFA天線,同時滿足了高增益和寬頻帶的要求。

小型化GPS錐面共形天線陣的研製

本文研究了小型化GPS錐面共形天線陣,文中通過調整單元的輸入阻抗解決了天線饋線由於過細易折斷的問題,並進一步縮小了單元尺寸且在陣元耦合強烈的情況下保證了中心頻率,而且穩定了天線的輻射性能,實現了水平全向輻射的工程要求。我們研製出了共形在彈頭錐體上的小型化GPS共形天線陣實驗樣機,並進行了實測,其測量結果研究成果可應用於工程實際,且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基於耦合線左右手複合傳輸線的頻掃天線陣設計

本文提出一種新型頻掃天線陣列,利用耦合線左右手複合傳輸線構成串行饋電網絡,可以擴展天線陣的頻帶範圍,降低損耗、提高天線陣的增益,並且具有很大的角度掃描範圍。天線陣各陣元採用非均勻饋電方式,可以降低天線的旁瓣電平。本文設計的八元頻掃天線陣列,在工作頻帶內掃描角度可達到-40°~10°,增益14dB,旁瓣電平低於-20dB。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近幾年,產生OAM渦旋電磁波的熱門的方法之一是相控微帶陣列天線[8]。雖然人們已經研究了幾種實現單模或多模的OAM波束的方法,但對雙頻OAM天線的研究卻很少。如果基於OAM通信系統能夠在兩個頻帶上工作,則通信系統容量將會再上一個臺階。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填補這一空白。 目前利用均勻圓陣列產生OAM,陣列單元主要是矩形貼片和圓形貼片[9]。圓形貼片天線體積大,容易耦合。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594.htm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是電子標籤的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匯總。偶極子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與研究本文對無源RFID標籤半波偶極子天線總體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種應用於868~915MHz的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方案,並通過圖形分析了天線的阻抗特性及RFID標籤功率接收效率。
  • RF射頻天線ESD靜電防護方案設計
    RF射頻天線發出的通信信號,其在工作時的無線電頻率通常為2.45 GHz,量值小於1.0 Vp-p。 由於這些信號具有高頻屬性,存在ESD電氣危害,為此,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電路保護抑制器的電容,避免信號衰減。
  • 太赫茲波段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陣列天線
    作者 / 林斌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2157.htm*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編號:JAT160646)林斌(1984-),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微波射頻器件設計、太赫茲波段器件設計。
  • 波爾威基站天線結構及設計方案
    天線的工作帶寬、轉換效率以及滿足覆蓋要求的方向圖性能是設計方案的基本考慮要素。此外,一款優秀的產品還會綜合考慮製造工藝、生產成本等因素。  目前市場上有眾多基站天線產品,其設計各不相同,但基站天線的主體結構均由外罩、反射板、饋電網絡以及振子組成。手動電調天線/遙控電調天線(MET/RET)還包括移相器。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
    簡介雖然數字相控陣在商業以及航空航天和防務應用中不斷增長,但許多設計工程師對相控陣天線並不算了解。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
  • 用於GPS接收機的天線陣列抗幹擾射頻前端
    基於天線陣列的抗幹擾技術需要同時採集多路GPS天線信號,而通用GPS接收機大多只能接收單路天線信號,難以滿足需求。為此,設計了一種四元天線陣列的GPS抗幹擾射頻前端。通過四元天線陣列分別接收四路GPS信號,經過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下變頻到中頻信號,以供給後級A/D採樣,經抗幹擾模塊後達到抗幹擾目的。最後,對此射頻前端進行整體電路測試,並給出了測試結果。經實際應用,驗證了該系統方案的可行性。
  • 軟體無線電的射頻天線設計
    解決寬帶和多頻段天線設計問題的方法是採用先進的計算機仿真技術來模擬新天線的設計特性,如GTE政府系統公司已經研製出能夠同時在兩個頻率點發送和接收卡塞格倫反射器天線,這種天線的副反射器在反射一個頻率的時,能夠讓另一個頻率通過;同時巴爾的摩Westinghouse電子系統集團已研製出一種將L波段的敵我識別系統(IFF)集成到S波段無線電臺中的多頻段天線。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第1部分: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
    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隨著相控陣開始包含更多混合信號和數字內容,許多工程師可以從更直觀的相控陣天線方向圖說明中獲益。事實證明,相控陣天線行為與混合信號和數字工程師每天處理的離散時間採樣系統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 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概述
    本文通過研究業界針對通信終端及雷達系統中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總結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天線模型的差別及仿真的側重點。  1、通信終端中的天線模型  移動通信信道主要存在以下特點:開放變參信道,容易受到各種幹擾影響;接收點地理環境非常複雜多樣,如大致可分為城市、近郊及農村三類;用戶具有隨機移動性。
  • 天線布局:利用FEKO仿真的解決方案
    天線布局 在自由空間中進行天線仿真時,有多種技術可選。在實際應用中,這樣的天線被安裝在實體結構上,嚴重影響天線的自由空間輻射特性。對於安裝在大型平臺上的天線,測量其輻射特性非常困難,有時甚至無法測量。
  • 採用介質諧振器陣列天線產生OAM波束的新方式
    OAM渦旋電磁波的復用技術可以在同一頻點下實現多路信號的同時傳輸[1],它作為一個有發展前景的方法,對解決頻譜利用率低、頻譜資源短缺等問題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研究價值。 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表徵出具有相位因子為exp(jlφ)的螺旋相位波前結構的自然屬性[2]。
  • 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人體安全因素的考慮的5G天線高速通信設計方案 Don Scansen 發表於 2020-12-23 14:37:43 蘋果會因為擔心手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而添加一個昂貴的組件來減少用戶暴露在毫米波能量下嗎?
  • 5G各類場景的天線解決方案
    64TR/32TR被看作是5G Massive MIMO天線的標準配置,但天線設計複雜度高、體積大、造價高等缺點限制了其在某些場景方面的使用可行性,所以今天分享一份各類細分場景研究4G/5G網絡共存的天線解決方案。包含主宏站、室分、高鐵、隧道等,內容很多,推薦收藏閱讀。
  • 微帶反射陣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反射陣天線結合了拋物面天線和陣列天線的一些優點,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摺疊、易共形、成本低、製作簡單等優點,使得它不僅可用在航天航空探測、衛星通信、雷達等軍事領域,也可以應用在接收數位電視廣播、交通預警等民用領域。
  • 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首臺天線出廠(圖)
    SKA致力於揭示人類共同關心的宇宙黎明和生命搖籃等科學之謎,是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的簡稱。SKA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由全球多個國家出資共同建造。SKA臺址位於澳大利亞、南非及南部非洲8個國家的無線電寧靜區域,其接收面積約1平方公裡,建成後將比目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JVLA的靈敏度提高約50倍,巡天速度提高約10000倍,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重要機遇。
  • 與5G毫米波完美配合的大規模晶片級天線陣列技術:測試如何做?
    5G採用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 MIMO)技術增加了小區容量。 眾所周知,MIMO和波束賦形的技術都離不開天線陣列。如今,天線陣列的陣子達到了上百甚至上千個。 page 2 在片天線的測試挑戰 隨著毫米波陣列天線的大規模應用,在片天線測試作為天線設計與封裝測試中的一個環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讀懂5G基站天線OTA測試方案
    天線的輻射性能測試可以在微波暗室通過遠場或近場方式完成,無源天線的遠場或近場測試均是目前測試天線性能所廣泛採用的成熟的測試方法[9-10]。RRU的射頻指標可以在實驗室通過傳導方式測量。 參考傳統基站測試方式,很容易提出把有源天線系統拆分成無源天線陣列和RRU兩部分分別進行天線輻射性能測試和射頻傳導測試的方案。
  • 24GHz微波雷達天線的極化方式選擇
    天線作為雷達傳感器的關鍵性器件,在雷達傳感器中起「咽喉」作用,一方面需要儘可能多的把射頻源的信號發射出去;另一方面需要使雷達波覆蓋到合適的區域。根據筆者的設計經驗,國內外廠商常用的24GHz天線形式有微帶陣列天線、喇叭天線、介質基片集成波導天線(SIW)以及透鏡天線。綜合考慮雷達傳感器體積和製造成本,商用領域最流行的天線形式是微帶天線。
  • 可變傾角連續斷面節陣列天線技術初探
    1 簡介 連續斷面節陣列CTS技術天線,是在平板波導上連續開貫通的橫向縫並在橫向縫上加枝節實現輻射的天線,採用這種技術的天線具有很高的饋電效率和口徑效率,是高增益天線一個極為重要的方向。CTS天線效率可高達85%,陣列易於實現波束控制,加工成本低,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但這種天線也存在增益隨仰角降低而下降,波束指向算法複雜,非固定方向圖和測試困難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