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消息:北極發燒了,我國會不會因此再一次出現霸王級寒潮?
看到這個消息,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會聯想到2016年初的霸王級寒潮,沒錯,那次就是因為北極升溫,導致冷空氣沒地方去,都擠到了我們國家。
這次,北極的冬季氣溫居然又升到了0℃以上!話說,這種情形不應該是超級罕見的那種,而不是連年發生的嗎?這次北極「發燒」會不會再次影響我國?我國會不會因此再一次出現霸王級寒潮?
咳咳,下面就由天寶兒給大家扒一扒北極「發燒」和我國寒潮之間的關係,一 一解答大家心中的疑問。
眼看著冬天已經餘額不足,冷空氣的老大——北極就鬧出了么蛾子。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分析數據顯示,2月10日北極附近急劇升溫,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大約27℃。除10日的異常升溫外,格陵蘭島最北端的地面監測站8日也曾在短短12小時內,氣溫從-22℃驟升至2℃,暖如夏季,溫差達到24℃。
對此,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洋氣候預測室副研究員隋翠娟表示,北極地區發生氣溫一天之內驟升十幾攝氏度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此時升至零度以上就很罕見了。比如,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月28日,格陵蘭島附近的一個觀測站氣溫從-20.1℃上升至-6.4℃;2015年12月21日,格林蘭島另一個觀測站氣溫從-37℃驟升至-22℃。
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監測,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北極中心區域925hPa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
所以,如果這次只是十幾度的升溫,我們大可不必擔心。但是北極突然「發燒」到0℃以上,各位親們,這可就是罕見的大事啦!
「北極『發燒』=我國出現寒潮」,估計很多朋友心中都有個這樣的等式。比如,2015年12月30日北極氣溫突然升至0℃以上,就引發了2016年1月影響我國的超級寒潮事件。當時,全國多地氣溫之低破記錄,廣州更是降下建國來首場雪。
但,「北極『發燒』=我國出現寒潮」這樣的等式真的存在嗎?
2016年1月24日,廣州市區降建國以來首場雪
隋翠娟表示,北極地區氣溫驟升對中緯度地區的天氣形勢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具體影響哪個地區具有隨機性。通常,北極地區上空是個巨大的低壓區,外圍是比較平滑的西風帶。一旦北極突然增溫,北極上空就容易形成高壓區,從而擠壓西風帶向某個方向凸起,形成南北方向延伸的脊和槽。冷空氣在脊前槽後西北氣流的引導下順勢南下。但是,具體西風帶會在哪個地區凸起或影響哪些地區,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歐洲,也可能影響北美或東亞地區。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表示,2016年1月的超強寒潮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形成,冷高壓中心比較靠南,具有隨機性。北極是冷空氣的起源地,但是冷空氣加強到何種程度,影響哪些地區,還要看具體的天氣形勢。未來北極增暖仍是大趨勢,但並不是每一次增暖事件都會引發超強寒潮;即使引發超級寒潮,也不一定會影響我國。
綜合兩位專家所說,各位網友們還是先別急著擔心。北極「發燒」和寒潮之間的關係,就像開彩票。一旦北極「發燒」,北半球就進入了開彩階段,降溫「大獎」已經進入獎池,但到底會在哪輪出大獎,大獎是誰家中的就不一定了。
今明天,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東北地區劇烈降溫
今明天和下周初,兩撥冷空氣會先後和升溫回暖較量一二。受此影響,預計今明天,一股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北方大部,東北降溫超10℃;20-23日,中東部將自北向南出現一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氣溫普遍下降6-10℃。這兩次冷空氣來自哪裡,是否和北極增溫有關?強度會達到多強?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分析師信欣表示,北極地區是北半球冷空氣的起源地,或者說北半球所有的冷空氣都來自北極。但具體到這兩次冷空氣過程,是冷空氣自身的波動規律造成的,和此次北極增溫事件沒有直接關係。通常,一次冷空氣要影響我國,需要經過三個步驟。首先,在北極地區形成冷源;然後,冷空氣在西伯利亞不斷堆積加強,積蓄實力;最後,在合適的引導形勢下影響我國。
信欣表示,今明天的降溫是「修正性」的降溫,主要影響長江以北地區,打壓近期嚴重偏高的氣溫。19-20日,我國大部氣溫又將明顯回升。20-23日,又有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信欣表示,20日那次冷空氣本身不是很強,由於前期回暖太劇烈,所以降溫顯得特別劇烈,其實只是回歸到略低到正常水平。李小泉表示,從目前的預報來看,20-23日的冷空氣為中等強度,但由於前期偏暖、暖溼氣流比較旺盛,更應關注此次冷空氣帶來的大範圍雨雪天氣,具體的降溫幅度和雨雪預報需關注臨近預報。
中央氣象臺消息:20日後中東部有大範圍雨雪氣溫由偏高轉為略偏低
一、過去十天中東部大部降水偏少,氣溫接近常年
過去10天(2月6-15日),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黃淮西部等地有1~5毫米降水,江南、華南等地降水量有10~2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區降水仍偏少。主要降水時段6-8日。
7-10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11-15日氣溫快速回升。
二、未來十天氣溫由偏高轉為略偏低中東部將有雨雪過程
未來10天(2月16-25日),20日前,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之後,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大部氣溫將轉為略偏低。
預計未來10天,新疆大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等地有1~5毫米降水,局地8~15毫米;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華南、西南地區東部和青藏高原東部的部分地區有5~15毫米降水,局地20~40毫米。主要降水時段為20-23日。
主要天氣過程:
16-17日,長江以北地區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平均氣溫將下降4~8℃,其中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中東部等地氣溫將下降10℃以上,上述部分地區並伴有4~6級偏北風。16日,東北地區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天氣,其中,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
20-23日,中東部將自北向南出現一次大範圍的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過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中南部、黃淮、江漢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雪;江淮、江南、華南和西南地區東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北方地區平均氣溫將下降6~10℃,局地12℃左右,南方地區氣溫下降4~8℃,局地10℃以上;長江及其以北部分地區伴有4級左右偏北風。
三、高影響天氣關注:中東部將有雨雪天氣
20-23日,我國中東部將自北向南出現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雨雪分界線位於黃淮及江漢一帶。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央氣象臺。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zhenggao
中國水產業領先的行業公眾號「水產前沿」誠徵原創稿件,歡迎任何涉及水產的原創獨家好稿(請勿一稿多投,請勿抄襲),也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聯繫郵箱:wx@fishfirst.cn
稿件或線索一經採用,均有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