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杭州7月31日專電 題:為城市的「油箱」堅守——記杭州持續高溫下的加油站青年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吳帥帥 商意盈
赤焰當空,杭州持續一周多的高溫天氣似乎還沒有落幕的跡象,但是有一群人的腳步卻絲毫沒有因為熱浪而放緩。他們負責為汽車增加「動力源」,為這座城市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能量」,記者日前走訪了這群一線勞動者們。
加油站的「90後」多面手
上午9點半,中國石化莫幹山路加油站——杭州主城區最繁忙的加油站之一,一個像上足了發條一樣充滿活力、來回奔波的身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提槍加油,進出開票、找錢,擦拭加油機……小夥一刻不停地穿梭在排隊等候加油的車輛中間。此時罩棚內實測溫度已經接近50攝氏度。
小夥名叫陳旭傑,1993年出生,已經在莫幹山路加油站工作半年。「加油站的工作其實很瑣碎,哪個崗位缺人我就往哪裡補。」
這個早晨,他已經完成了七八項常規任務。檢查加油站的臺帳;檢查油罐油品體積、儲量;檢查油罐液位儀,確保罐內壓力、溫度正常等等。看似繁瑣的「規定動作」卻已經井井有條地完成了。遠處油罐車正在卸油,小夥回到商店裡擦了把汗。
「現在加油機是關閉的,所以隊伍要排很長了。」陳旭傑說著跑向一輛試圖變道的家用轎車,告知車主再耐心等候一會。「熱不要緊,熬夜也沒問題,只要我感覺得到這條路有前途,我就有幹勁。」
從消防員到計量員
順著終端加油站「逆流」來到位於杭州城北的康橋油庫。這裡承擔了杭州城區60%成品油的輸送、儲存功能。正午,輪到年輕計量員王旭暉戶外測量、監控油罐數據。
裝好容器測溫儀、量油尺等工具,長袖全棉的工作服早已完全溼透。「要不要帶塊牛排上去看看能不能煎一煎?」王旭暉打趣道。
今天要去測量的是3000立方米的柴油罐,烈日下高15米左右的罐體周邊,環繞的階梯似乎變得格外長。
「現在總控室的液位儀已經有實時數據了,但是每次進出油品之後,我們還是堅持人工實測一下,確保萬無一失。」王旭暉一邊向下放著量油尺一邊說。如他所說,像這樣的測量在每一次油品進出之後都要進行。
據王旭暉介紹,更為艱苦的工作是碼頭卸油。「每卸一船油,基本上在5個小時左右。2010年前後每天大概有6到8船,這工作量比現在還要大。」技工班主任劉鳴介紹,「這種氣溫不在一線適應幾年,就是讓你站著,身體都沒辦法承受。」
從檢查、測爆到開始輸油,再到復位工作,王旭暉這樣的一線員工必須全程在烈日下作業。「所以,今天爬爬油罐算幸福了,上面有點風。不過吹乾了下來還是一身溼,一天反反覆有個3、4回吧。」王旭暉說。
這是王旭暉用責任心堅持的第7個炎夏。
烈日下的女「監工」
13:00,安監員張佳璐準時出現在油罐區水泥地面平整的施工現場。1992年出生的她是油庫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
「安監員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但必不可少。」張佳璐說,「尤其是油庫這種特殊的施工環境。」
在康橋油庫,目前正在進行油罐區水泥地面的平整和消防池的建設。由於油庫區域內嚴禁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大型設備幾乎無法進入,所有裝備必須進行防爆處理。
此時的張佳璐正在檢查作業車輛的阻火帽。畢業於舟山海洋學院的她學習的就是工程安全專業。目前她主要參與油庫部分在建工地的安全監察、管理。小到提醒工人帶上安全護具、為同在烈日下施工的工人拿藥送水;大到對施工機械的專業安全檢查,最近,張佳璐幾乎每個工作日都要在炎熱的戶外待上半天。
「防曬霜每天都會塗,但是你看現在根本就沒有效果了。」張佳璐說。滿臉汗水的她皮膚還有些紅腫。「不過我覺得工地工人比我們更辛苦。而且我本來就是一個很『漢子』的姑娘,安監員也不分男女。」
為一座城市道路上「流淌」的動力堅守,為自己的夢想和幸福堅守,是高溫下一線勞動者的熱忱和擔當。